我是挖姐。歡迎關注我。跟我一起讀書。今年的目標是兩天一本書。
今天我們跟大家分享一本存在了30多年的書——《六頂思考帽》。
六頂思考帽方法大概要算是過去2 300年來人類思維方式方面最為重要的變化了。
六頂思考帽方法有著廣泛的適應性:它的教授對象既可以是高層管理人員,也可以是學齡前兒童,都能收到同樣令人滿意的效果。
思考最大的問題在於混亂。我們總是試圖一次解決太多的問題。情感、信息、邏輯、希望和創意全都在頭腦中擠作一團,就好像用球變戲法,結果卻因為球太多而手忙腳亂。
方向而非描述
切記,思考帽只是方向,而不是對現已發生的事件所做的描述。
★平行思考的主旨就是,每個人在每個方向上的經驗和智慧都應被加以利用。因此正確的用法應該是在某一個指定的時間段,每一個在場的人都戴上黑帽,在另一個時間段都戴上白帽。那才是平行思考,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每個人的智慧和經驗。
平行思考的本質在於,每一個人在任何時刻都看向【同一個方向】——但方向可以變化。
效果【強大有力】
有了六頂思考帽方法,團隊中所有成員的智慧、經驗和知識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每個人從同一個角度看問題,朝著同一個方向努
六頂帽子,六種顏色
每一頂思考帽都有一種獨特的顏色,以顏色為其命名,分別是
【藍帽】【白帽】【紅帽】【黃帽】【黑帽】【綠帽】
【藍帽 】藍色清爽,它也是高於一切的天空的顏色。藍帽與控制和整理思考過程、有條理地使用其他思考帽有關。
【白帽 】白色是中立客觀的顏色。白帽與客觀事實和數據有關。
【紅帽】 紅色可能表示生氣(火冒三丈)、憤怒和情感。紅帽提供的是感性的看法。
【黃帽】 黃色是陽光積極的。黃帽代表著樂觀,包括希望和積極的思考。
【黑帽】 黑色是陰鬱而嚴肅的。黑帽代表著謹慎小心,指向一個想法的弱點。
【綠帽 】綠色會讓人想到草地、植物和蔥鬱繁茂的生長。綠帽代表創造力和新點子。
關於這個顏色我忽然想起來有點類似的是魔方。
顏色的中立性使我們在使用思考帽時不會陷入尷尬。這樣一來,思考就成了有著明確規則的遊戲,而與勸誡和譴責無關。
使用思考帽的基本方法有兩種:一是在需要某種類型的思考時【單獨】使用。
二是在探索主題或解決問題時,在一個序列中【相繼】使用不同類型的思考帽。
一般規律
【紅帽】表達情感應該越簡短明確越好。通常短短一分鐘就足夠在場的每一個人表達情感了。
【藍帽】
始終應該用在會議的開始和結束——像兩個書擋。
第一頂藍帽應該表明:
為什麼要開會,
當前考慮的是什麼問題,
當前形勢(或問題)的定義,其他的定義,希望取得什麼成果,希望最終實現什麼目標,思考的背景以及擬議使用思考帽的序列。
最後一頂藍帽則指出:
已經取得了什麼成果,結果,結論,設計,解決方案以及後續行動。
第一頂藍帽之後可以立即使用紅帽。
在某些情形下不能用紅帽開始會議。例如,如果老闆表達了自己的情感,那麼在座的每個人都覺得有必要附和老闆。如果人們對當前的議題尚未形成什麼情感,一開始便使用紅帽的做法也不合適。沒道理要求人們過早地動用情感。
在以評估為目的的情形下,明智的做法是在使用黑帽之前先使用【黃帽】。
有時在最終使用藍帽之後,不妨重新戴上紅帽。最後這頂紅帽可以對「思考的表現」提出反饋:
大家對我們的思考感覺如何?
對結果是否滿意?
我們是不是做得還不錯?
【藍帽】是思考的組織者,負責過程控制。在思考會議一開始就使用藍帽,可以對當前形勢加以界定。
在會議中,藍帽負責維持紀律,確保人們還戴著當前相關的思考帽。藍帽還負責宣布更換思考帽。
★頭戴藍帽的人通常是會議的協調人、主持人或領導人,這是一個常任角色。
藍帽控制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結束爭論。
藍帽的形式感可以使任何思考者更加直接,這是其他方式根本無法做到的。
★藍帽小結
是控制之帽。藍帽思考者負責整理思考本身,藍帽思考考察的也是探索主題所需的思考本身。
藍帽思考者就像是樂隊指揮,他【授意】大家使用其他思考帽。
藍帽思考者負責【定義】思考所指向的主題、確定焦點、定義麻煩所在,以及為問題【塑形】。
藍帽思考負責確定需要【執行】的思考任務。
藍帽思考負責小結、綜述和【總結】。
這些既可以在思考過程中不定期地進行,也可以在思考結束時進行。
藍帽思考負責【監督】思考,確保人們遵守遊戲規則。
藍帽思考負責【終止爭論】,堅持思考的製圖模式。藍帽思考是執行紀律的思考。
【白帽】與信息有關。
使用白帽時,每個人直接且僅僅【關注信息】。
現有哪些信息?
還需要什麼信息?
漏掉了哪些信息?
需要提問的問題有哪些?
應該如何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包括:
確切的事實和數據,可以被檢驗,也包括意見和情感之類的模糊信息。
【白帽】
通常在思考會議開始之前使用,從而為即將進行的思考提供背景。
白帽還可以在會議快要結束時用作評估:大家的提議是否與當前的信息相符?
白帽思考就成了一種紀律,鼓勵思考者在自己的頭腦中涇渭分明地對【事實和自己的【推斷或解讀】加以區分。我們或許可以想像,政客們一定很難進行白帽思考。
在實際生活中,需要建立一種兩層結構體系:認為的事實與核實的事實。
★【白帽】思考的關鍵規則是,不應平白無故地將一件事情提高一個層次。只要陳述被恰當地看作一種看法,提出它就是被允許的。切記,我們採用的是一個兩層結構體系。
■白帽思考只是將「標本」羅列出來——像一個剛剛放學的小男孩,從口袋裡掏出一些硬幣、幾塊口香糖和一隻青蛙。
【白帽】思考事關可用信息。因此「大體上」和「整體來說」等用語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統計數據的目的恰恰是給這些相當含混的用語增加一些明確性。
我們並非總能收集到統計數據,因此往往不得不使用兩層結構體系(認為的事實與核實的事實)。
白色(無色)本身就象徵著中立。
我們讀到藍色和白色帽子代表的意義以及使用方法,大家都學會了嗎?我覺得用顏色來表示還是很形象的,大大理清了我的思路,提高了溝通效率。
我們看接下來的四個顏色帽子。
紅帽思考提供了獨一無二的特別機會,讓人們直言不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情緒和直覺。
★直覺可能是以大量經驗為基礎。
沒必要解釋自己的情感或證明其合理性。因此,紅帽思考不允許做出任何解釋。
無論何時,與會者只需表達(當時當地)已經存在的情感。
【適用範圍】
紅帽思考永遠只可用於某種確定的觀點或情形,思考者不可改變該觀點本身。
如果要求是「關於強制捐款,說說你的紅帽思考吧」,思考者就不能說:「我贊同把捐款性質改成自願。」
★必須非常明確紅色思考帽的具體適用範圍,否則就會引發混亂。
直覺可以被用來表示一種突如其來的洞見,這就意味著對通常以一種視角看待的事物,突然換了另一種視角。這可能會引發創造性、科學發現或數學上的重大突破。
直覺、預感和感覺是近親。預感是基於直覺的假設,感覺可以是一種審美情感(幾乎是品味的問題),也可以是一種確定的判斷。
【區別】
頭戴紅色、黑色和黃色思考帽時,可以表達意見。
在使用紅帽時,最好把意見表達為感覺。
戴上紅帽之後表達的觀點就顯得不那麼像個人攻擊了
「戴上」紅帽的必要性降低了爭吵的概率。
思考可以改變情緒。改變情緒的並不是思考的邏輯部分,而是思考的認知部分。如果換一種角度看待事物,人的情緒就會隨著認知改變而發生變化。
戴上紅色思考帽,最難的事情是克制住為已經表達出來的情緒辯解的欲望。
想想陽光和樂觀精神吧。頭戴黃帽的思考者就是特意出發,去尋找某個提議中可能存在的任何優點。在黃帽下,思考者的意圖是盡一切可能將【創意付諸實施】。
★黃帽應該以邏輯為基礎。對於所提出的價值,應該給出一定的理由。
黃色思考帽不僅要對業已出現的問題進行積極的評估,還要特意尋找積極的東西,有時還會無功而返。
【黃帽】思考包括積極的判斷。黃帽思考者應該竭盡全力為自己提出的樂觀思路提供儘可能多的論據支持,這種努力應該是負責而全面的。
建設性和啟發性的方面留給了黃帽思考;想法、建議和方案都是由黃帽思考生成的。
我們會在本書後面部分看到,在設計新創意方面,綠色思考帽(創造力)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實踐中,客觀判斷和發現積極價值的意圖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而我使用投機一詞,就是指黃帽思考的這種探出頭去、看向前方的特質。
黑帽功能的一部分也是探索「假如」,但其關注的是【風險和危險】。
黃帽功能的相應部分是為了探索風險的積極對應面,也就是所謂的【機遇】。
黃帽思考與完成任務的積極態度有關,它所關注的不是新意,而是有效性。
【適用邊界】
黃帽思考是一種有建設性和啟發性的思考方式。黃帽思考可以產生具體的方案和建議,它與操作技能和付諸實現的行動力有關。有效性是黃帽建設性思考力求達到的目標。
黃帽思考與單純積極的陶醉感(紅帽)無關,與新創意(綠帽)也不直接相關。
黑帽是謹慎之帽,阻止人們去做那些非法、危險、無利可圖抑或有妨害等諸如此類的事。
【黑帽】思考始終是符合邏輯的,必須有合理的邏輯理由才能進行批評。如果批評是純粹情緒化的,批評者頭上戴著的就是紅帽而不是黑帽。
★就其評估作用而言,黑帽有助於決定應該繼續執行還是放棄決策。最終的決定是白帽(事實)、黃帽(優點)、黑帽(謹慎)和紅帽(直覺和情感)這幾種思考模式相結合之後做出的。
黑帽思考絕對不可回到「爭論」模式。過程錯誤可以明確指出來,可以將表達不同觀點的平行陳述記錄下來。最後應該有一幅清晰的地圖,上面標出所有可能的問題、障礙、難點和危險。這些都可以加以澄清和詳細說明。
黑色思考帽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風險評估】。
我們戴上綠色思考帽時會提出新的創意,列出不同的選擇和路線,既包括現有的路線,也包括無人走過的新路線。戴上綠色思考帽時,我們會力求修正或改善各種點子和創意。
綠帽既包括「臨時迸發」的創意,也包括「深思熟慮」的創意。
【綠色】思考帽與
【新創意】和我們看待事物的【新視角】有關。
綠帽思考關注擺脫舊觀念,發現【新點子】。
綠帽思考【關注變化】,是朝著這一方向進行的刻意而專注的努力。
創造力不僅僅是積極樂觀。積極樂觀的情感適用於紅帽,積極的評估適用於黃帽。綠帽思考需要實際提出新創意、新辦法和更多的備選方案。
水平思考的含義則非常精確,意即改變概念和認知;這些都是由歷史決定的人類經驗的組織(模式)。
我們注意一下:
水平思考這個詞是本書作者在1967年發明的,而且還在《牛津英語詞典》收錄了。
真是大師級別,那時候我媽都還很小吧
事實上,水平思考的機制與幽默機制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兩者都取決於認知模式的不對稱性。這是思維突然跳躍或有所洞見的基礎,其後事情就變得顯而易見了。
水平思考涉及態度、用語、步驟和技巧。
作者還有兩本書
《水平思考》(Lateral Thinking)
《管理中的水平思考》(Lateral Thinking for Management)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翻。
對綠帽思考來說,必須換一種不同的習慣用語,用行動(movement)來代替判斷。
有時我們會把一個創意用作墊腳石,最終得到全然不同的另一個創意。
我們只是從墊腳石中提取某種原則,繼而付諸應用。
另一些時候,我們認真考察「種子」創意,澆灌和培養它,讓它茁壯成長。
我們還會把一個模糊的創意塑造成具體實用的行動方案。
所有這些都是行動方面。
★關鍵是要記住,使用創意是為了前進,或者以那個創意為出發點。
切記在綠帽思考中,要用【行動用語】完全取代判斷用語。
意外出現的錯誤或事故,往往提供了引發新創意所需的刺激。
認識到有備選路線並著手尋找備選路線,是創造性思考的基本組成部分。
尋找備選路線意味著一種創造性態度:接受存在【不同視角】這一事實。
創造力是技能問題、天賦問題還是性格問題?
正確答案是三者兼有,但通常我不會給出這個答案。
如果我們不努力培養創造技能,那只可能是天賦和性格的問題。
人們都準備好接受創造力是天賦和性格問題了,因此既然他們自己不具備創造力,就完全可以把創造的事情留給他人去做。
因此我會強調有意培養有創造性的思考技巧(例如通過水平思考技巧)
塑造和定製創意應該成為創造過程的一部分,使之更接近於滿足兩類需求。第一類需求是適應形勢,應該努力把創意塑造成為一個可用的點子。這就需要引入限制條件,對創意加以塑形。
最終
所有的決定事實上都是「紅帽決定」,我們列出了所有要素,但最終的決定永遠事關情感。
【結語】
六頂思考帽概念有兩個主要目的。
第一個目的是通過讓思考者每次只處理【一件事】,來簡化思考過程。
思考者不需要同時應對情感、邏輯、信息、希望和創造力,而是逐一應對上述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