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常空法師
居士問:師父吉祥,剛剛您提到大愛道比丘尼在佛陀涅槃前三個月入禪定而舍報。那她這樣算不算自殺呢?記得佛陀制戒,不讓證果的阿羅漢自殺,祈請您慈悲開示。
師父答:
什麼是自殺呢?
就是想死死不了,想入禪定入不了,想舍報也舍不了,沒那個功夫。
怎麼辦呢?就拿把刀把自己捅了,這叫自殺。
自殺和入禪定舍報不是一個意思。
自殺是拿武器把自己砍了,不一樣的。
佛陀也沒有規定人必須在這個世間活多大年紀,一天都不能少,再苦也得受——沒這麼規定。
如果現在你不願意在這個世界待了,你馬上就能飛到極樂世界去。
你有這個本事佛陀肯定也讚嘆你,你能做到嗎?
誰說必須在這個世界只能被動地接受業報,就不能改呢?
關鍵是你得有本事能改變。
而自殺是自己沒有修成,生死不自在,這個時候悲觀、絕望、厭世,這個心態不好。
第二個這種行為也不可取,一般是拿刀自殺,或者讓別人拿刀把自己殺了,這叫他殺,都不可以。
那為什麼自殺、他殺都不可以呢?
因為你沒修成,你要利用這個肉體好好用功。
1、自殺能解脫嗎
大家曾討論過,說既然這個世界是虛幻的,自殺了也算解脫,為什麼不讓自殺?
現在有些人覺得生活無奈,或者生重病沒有辦法了,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選擇自殺。
請問你自殺了這個事情就解決了嗎?
關鍵是你解決不了,你自殺之後可能果報更差。
你想想什麼人會自殺啊?
都是悲觀、絕望、厭世的人,這個非常消極的心態是一種煩惱的心態。
這種心態就像地獄一樣,所以一般自殺的都不會有好結果。
關鍵是心態不對。
那有人說:「這個世間不是虛幻的嘛,不是像影子一樣嘛,既然是影子,殺影子有什麼罪呢?」
不是殺影子有什麼罪,而是你那個心態有罪,你悲觀厭世,這個悲觀厭世的念是黑暗的、是禁錮的。
黑暗、禁錮就是地獄,所以往往人自殺之後就會墮落。
2、為了利益眾生而自殺是功德
修行主要是修心,決定自己的歸宿的也是這個心。
自己墮落也好、解脫也好關鍵也是人的心。
有人說:「如果是以歡喜心自殺呢?或者以利益眾生、維護佛教的心自殺呢?」
有沒有這樣的事情呢?
有,比如過去一些高僧大德在佛教受到破壞的時候,他為了阻止別人危害佛教,就聚木自焚。
你說這樣的人他也是自殺吧?
當然是自殺了。
可是你說他會墮落呢?
不會。
因為他的心態是利益眾生、維護佛教,非常積極,這是一種功德,這樣的高僧大德他會成就。
所以你們不要一聽自殺,就覺得只要做了這種沒到生命結束就死了的這個行為都不行,佛陀沒這麼說。
還是我經常講的:決定自己去處的是心,不在乎這件事。但是大家可能聽了不太理解。
3、出家人的戒刀
難倒佛教規定就一定不能自殺嗎?
佛陀沒有說一定不能有自殺這種行為。
你們知不知道,出家人過去都要帶把戒刀的。
現在不能帶戒刀了,就只好換個形式:
出家人穿的長袍旁邊系的帶子,那個帶子你看它像個刀的樣子,那個就代表著戒刀。
在佛陀時代,其實出家人要帶戒刀的,是預備自殺用的。
誰說佛陀制戒不讓證果的阿羅漢自殺了?
關鍵是什麼時候自殺、為了什麼自殺,你要分清這件事,不能籠統地說不能自殺。
根據佛教的一些道理,比如說一個比丘持戒精嚴,如果遇到被迫破戒的情況,比如別人非得逼著自己破戒,這個時候寧肯自殺。
所以出家人帶著戒刀就是預備著自殺的。
像這種為了維護佛教、維護自己的戒律而自殺,是不會墮落的。
4、戒律的制定
一般人修行老是看重某些事,其實佛教更看重的是這顆心。
同樣做一件事,不同的發心,得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還有,佛陀什麼時候制戒不讓證果的阿羅漢自殺了?
證到果位的阿羅漢還需要自殺嗎?
佛經裡也有,是說在佛陀時代,一些人修不淨觀、白骨觀的時候,還沒有證到阿羅漢,是在修行的過程當中。
正在用功修不淨觀、白骨觀,真正地觀想出來自己的身體汙濁不淨。
這個時候忍受不了,就不想活了,就有一些比丘想要自殺。
但是佛陀曾經制定過戒律是不讓自殺的,就有比丘去找外道。
有一種外道認為殺人能生天,結果這些比丘找到那種外道說:「我們佛教不讓自殺,您把我殺了吧。」 有這樣的情況。
後來佛陀又制定戒律:不僅不允許自殺,也不允許他殺。
有這麼一段經歷。
沒說不讓阿羅漢自殺。
關鍵阿羅漢還用自殺啊?
阿羅漢心裡已經解脫自在了,幹嘛要自殺?
自殺是講自己的心態不好,覺得活著不行,但想死不能自在地死,沒這個能力,所以選擇自殺。
5、善逝就是生死自在
所以佛陀有一個名號叫「善逝」,對不對?
「逝」就是消失,佛陀就很會消失。
再換個詞,這個「消失」不就是「去世」嘛,或者是「死」。
佛陀想生就生,想死能死,生死自在,這是一種功德,這不叫自殺。
生死自在和自殺怎麼能是一個詞呢?
更何況,要這麼說起來,連佛陀都算自殺了三分之一呢。
佛陀時代人壽是一百歲,佛陀的壽命應該活一百二十歲。
但是為了利益末法時代的眾生,佛陀知道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福報不夠,修行又有很多障礙。
就把自己壽命捨去三分之一,算是布施給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包括你、我,我們現在的這些佛弟子都算。
大家注意,我們學佛人不用擔心生活的問題,我們只要修行是絕對餓不死的。
你說:「如果到了深山老林裡精進用功,那個地方沒有飯吃,可能會餓死吧?」
我相信你不會餓死,我們都聽說過這樣的例子。
有些人在深山老林裡精進用功,都感得土地神現身來供養飯吃。
反正一句話,你肯定能生活下去。
這就是佛陀布施給我們的福報,你們還擔心什麼呢?
6、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
還有,如果你能修到了像二祖慧可一樣「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把頭砍掉能血化白漿。
一般證到那個地步也沒疼痛,也不受影響。
如果你覺得活著很痛苦,要把肉體拋掉。
那你真能做到走得自在,我相信你也不會墮落,因為那是你修證出來的功德。
所以說人的壽命可以作主,壽命也不要成為人的一個累贅,不要成為人的一個枷鎖。
你可以選擇延長壽命,也可以選擇縮短自己的壽命,關鍵是你得有這個能力。
阿羅漢已經證成生死自在,他就可以生命作主。
如果你還做不到,在世間再苦也希望你要努力修行。
再說,如果你感覺到痛苦,這不成為修行的動力了嗎?
說不定能幫助自己很快地成就呢,幹嘛要自殺?
關鍵是你自殺了就解決問題了嗎?
你現在感覺到生活很痛苦,或者是你生病很痛苦,難道自殺了這個事情就解決了?
你就生天了?不是這樣的。
比如說,你前世殺人過多,今生你的業報該受很多的罪。你不願意受,就自殺了。
自殺了你那個業報沒有報完,下輩子還會自殺,或者被他殺,這個事情解決不了的。
根據佛教來講,你要積極改變。
你要改變到自己身心的障礙去掉,沒有那麼多的痛苦。
那麼你在世間長久住世也無所謂。
或者你想早走,能生死自在也是可以的。
7、如何才是犯殺戒
我們對佛教名詞有好多錯誤的理解。
比如講到殺生,我們一講不殺生這條戒,很多人就覺得只要是個生命就不能殺。
其實佛經講的原話叫:「但有命者,不得故殺。」
你故意的把一個生命給殺死,這算是犯殺戒。
你看佛經用詞很準確的,如果你走路無意當中把小蟲子踩死,嚴格來講這也是殺生,對不對?
但你不是故意的,這種無意殺生不屬於犯殺生戒。
同樣,自殺也是的,佛陀沒有說過就不能自殺,沒有說過生命必須等待自然死亡。
關鍵是你為什麼要自殺?
如果你以逃避的心態來自殺——逃避就是你的問題沒解決,你想逃避。
就像逃債,你欠了人家的債,人家來跟你要債了,結果你自殺了或者跑了,你認為這樣就行了嗎?
人家還會追你,追到下輩子,還得叫你還,沒用!
所以你趕緊把這件事兒解決了,對不對?
人家來討債,你想辦法給人還了,這樣人家也不追著你要這個債了。這是最好的方法,你光逃避怎麼可以呢?
——摘自常空法師問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