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為何會墮落?與入定舍報有何區別?

2020-12-22 百家名寺錄

主講:常空法師

居士問:師父吉祥,剛剛您提到大愛道比丘尼在佛陀涅槃前三個月入禪定而舍報。那她這樣算不算自殺呢?記得佛陀制戒,不讓證果的阿羅漢自殺,祈請您慈悲開示。

師父答:

什麼是自殺呢?

就是想死死不了,想入禪定入不了,想舍報也舍不了,沒那個功夫。

怎麼辦呢?就拿把刀把自己捅了,這叫自殺。

自殺和入禪定舍報不是一個意思。

自殺是拿武器把自己砍了,不一樣的。

佛陀也沒有規定人必須在這個世間活多大年紀,一天都不能少,再苦也得受——沒這麼規定。

如果現在你不願意在這個世界待了,你馬上就能飛到極樂世界去。

你有這個本事佛陀肯定也讚嘆你,你能做到嗎?

誰說必須在這個世界只能被動地接受業報,就不能改呢?

關鍵是你得有本事能改變。

而自殺是自己沒有修成,生死不自在,這個時候悲觀、絕望、厭世,這個心態不好。

第二個這種行為也不可取,一般是拿刀自殺,或者讓別人拿刀把自己殺了,這叫他殺,都不可以。

那為什麼自殺、他殺都不可以呢?

因為你沒修成,你要利用這個肉體好好用功。

1、自殺能解脫嗎

大家曾討論過,說既然這個世界是虛幻的,自殺了也算解脫,為什麼不讓自殺?

現在有些人覺得生活無奈,或者生重病沒有辦法了,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選擇自殺。

請問你自殺了這個事情就解決了嗎?

關鍵是你解決不了,你自殺之後可能果報更差。

你想想什麼人會自殺啊?

都是悲觀、絕望、厭世的人,這個非常消極的心態是一種煩惱的心態。

這種心態就像地獄一樣,所以一般自殺的都不會有好結果。

關鍵是心態不對。

那有人說:「這個世間不是虛幻的嘛,不是像影子一樣嘛,既然是影子,殺影子有什麼罪呢?」

不是殺影子有什麼罪,而是你那個心態有罪,你悲觀厭世,這個悲觀厭世的念是黑暗的、是禁錮的。

黑暗、禁錮就是地獄,所以往往人自殺之後就會墮落。

2、為了利益眾生而自殺是功德

修行主要是修心,決定自己的歸宿的也是這個心。

自己墮落也好、解脫也好關鍵也是人的心。

有人說:「如果是以歡喜心自殺呢?或者以利益眾生、維護佛教的心自殺呢?」

有沒有這樣的事情呢?

有,比如過去一些高僧大德在佛教受到破壞的時候,他為了阻止別人危害佛教,就聚木自焚。

你說這樣的人他也是自殺吧?

當然是自殺了。

可是你說他會墮落呢?

不會。

因為他的心態是利益眾生、維護佛教,非常積極,這是一種功德,這樣的高僧大德他會成就。

所以你們不要一聽自殺,就覺得只要做了這種沒到生命結束就死了的這個行為都不行,佛陀沒這麼說。

還是我經常講的:決定自己去處的是心,不在乎這件事。但是大家可能聽了不太理解。

3、出家人的戒刀

難倒佛教規定就一定不能自殺嗎?

佛陀沒有說一定不能有自殺這種行為。

你們知不知道,出家人過去都要帶把戒刀的。

現在不能帶戒刀了,就只好換個形式:

出家人穿的長袍旁邊系的帶子,那個帶子你看它像個刀的樣子,那個就代表著戒刀。

在佛陀時代,其實出家人要帶戒刀的,是預備自殺用的。

誰說佛陀制戒不讓證果的阿羅漢自殺了?

關鍵是什麼時候自殺、為了什麼自殺,你要分清這件事,不能籠統地說不能自殺。

根據佛教的一些道理,比如說一個比丘持戒精嚴,如果遇到被迫破戒的情況,比如別人非得逼著自己破戒,這個時候寧肯自殺。

所以出家人帶著戒刀就是預備著自殺的。

像這種為了維護佛教、維護自己的戒律而自殺,是不會墮落的。

4、戒律的制定

一般人修行老是看重某些事,其實佛教更看重的是這顆心。

同樣做一件事,不同的發心,得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還有,佛陀什麼時候制戒不讓證果的阿羅漢自殺了?

證到果位的阿羅漢還需要自殺嗎?

佛經裡也有,是說在佛陀時代,一些人修不淨觀、白骨觀的時候,還沒有證到阿羅漢,是在修行的過程當中。

正在用功修不淨觀、白骨觀,真正地觀想出來自己的身體汙濁不淨。

這個時候忍受不了,就不想活了,就有一些比丘想要自殺。

但是佛陀曾經制定過戒律是不讓自殺的,就有比丘去找外道。

有一種外道認為殺人能生天,結果這些比丘找到那種外道說:「我們佛教不讓自殺,您把我殺了吧。」 有這樣的情況。

後來佛陀又制定戒律:不僅不允許自殺,也不允許他殺。

有這麼一段經歷。

沒說不讓阿羅漢自殺。

關鍵阿羅漢還用自殺啊?

阿羅漢心裡已經解脫自在了,幹嘛要自殺?

自殺是講自己的心態不好,覺得活著不行,但想死不能自在地死,沒這個能力,所以選擇自殺。

5、善逝就是生死自在

所以佛陀有一個名號叫「善逝」,對不對?

「逝」就是消失,佛陀就很會消失。

再換個詞,這個「消失」不就是「去世」嘛,或者是「死」。

佛陀想生就生,想死能死,生死自在,這是一種功德,這不叫自殺。

生死自在和自殺怎麼能是一個詞呢?

更何況,要這麼說起來,連佛陀都算自殺了三分之一呢。

佛陀時代人壽是一百歲,佛陀的壽命應該活一百二十歲。

但是為了利益末法時代的眾生,佛陀知道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福報不夠,修行又有很多障礙。

就把自己壽命捨去三分之一,算是布施給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包括你、我,我們現在的這些佛弟子都算。

大家注意,我們學佛人不用擔心生活的問題,我們只要修行是絕對餓不死的。

你說:「如果到了深山老林裡精進用功,那個地方沒有飯吃,可能會餓死吧?」

我相信你不會餓死,我們都聽說過這樣的例子。

有些人在深山老林裡精進用功,都感得土地神現身來供養飯吃。

反正一句話,你肯定能生活下去。

這就是佛陀布施給我們的福報,你們還擔心什麼呢?

6、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

還有,如果你能修到了像二祖慧可一樣「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把頭砍掉能血化白漿。

一般證到那個地步也沒疼痛,也不受影響。

如果你覺得活著很痛苦,要把肉體拋掉。

那你真能做到走得自在,我相信你也不會墮落,因為那是你修證出來的功德。

所以說人的壽命可以作主,壽命也不要成為人的一個累贅,不要成為人的一個枷鎖。

你可以選擇延長壽命,也可以選擇縮短自己的壽命,關鍵是你得有這個能力。

阿羅漢已經證成生死自在,他就可以生命作主。

如果你還做不到,在世間再苦也希望你要努力修行。

再說,如果你感覺到痛苦,這不成為修行的動力了嗎?

說不定能幫助自己很快地成就呢,幹嘛要自殺?

關鍵是你自殺了就解決問題了嗎?

你現在感覺到生活很痛苦,或者是你生病很痛苦,難道自殺了這個事情就解決了?

你就生天了?不是這樣的。

比如說,你前世殺人過多,今生你的業報該受很多的罪。你不願意受,就自殺了。

自殺了你那個業報沒有報完,下輩子還會自殺,或者被他殺,這個事情解決不了的。

根據佛教來講,你要積極改變。

你要改變到自己身心的障礙去掉,沒有那麼多的痛苦。

那麼你在世間長久住世也無所謂。

或者你想早走,能生死自在也是可以的。

7、如何才是犯殺戒

我們對佛教名詞有好多錯誤的理解。

比如講到殺生,我們一講不殺生這條戒,很多人就覺得只要是個生命就不能殺。

其實佛經講的原話叫:「但有命者,不得故殺。」

你故意的把一個生命給殺死,這算是犯殺戒。

你看佛經用詞很準確的,如果你走路無意當中把小蟲子踩死,嚴格來講這也是殺生,對不對?

但你不是故意的,這種無意殺生不屬於犯殺生戒。

同樣,自殺也是的,佛陀沒有說過就不能自殺,沒有說過生命必須等待自然死亡。

關鍵是你為什麼要自殺?

如果你以逃避的心態來自殺——逃避就是你的問題沒解決,你想逃避。

就像逃債,你欠了人家的債,人家來跟你要債了,結果你自殺了或者跑了,你認為這樣就行了嗎?

人家還會追你,追到下輩子,還得叫你還,沒用!

所以你趕緊把這件事兒解決了,對不對?

人家來討債,你想辦法給人還了,這樣人家也不追著你要這個債了。這是最好的方法,你光逃避怎麼可以呢?

——摘自常空法師問答集

相關焦點

  • 莫欞鷹:論冬眠與入定
    這與我們修行入定所說的氣住脈停相應。動物冬眠和人入定後,唯有壽暖識還在。六:出冬眠。動物冬眠後,將要出眠時,與修行人出定一樣:呼吸加快,體溫升高,脈搏加快,心率加快。然後就漸漸出眠了。我們修行人入定和動物冬眠是相近的。入定有清明定及昏沉定,我們學習佛法知道,入定心要不迷,而動物智慧不夠,不知道佛法,是本質上的區別。
  • 靜坐的知識:做到這三點,修行就可以快速入定
    許多人靜坐,都難以入定,甚至不能入定。歸根結底,是因為靜坐前沒有注意許多影響入定的因素。影響入定的因素有許多,但最重要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如果修行者做到這三點就能快速入定。(一)食物上面宜吃清淡食物食物因素是影響修行入定的重要原因。正因為如此,佛在印地修行,規定佛弟子過午不食,不吃五辛還有葷腥肉類食物。過午不食,能幫助我們食物更好消化,非常助於腸道的清淨。如果修行人,晚餐吃很飽,必然是無法打坐的。我們都夜間飽食過的體會,那種感覺何止會影響打坐,甚至睡覺,翻來復去都睡不著。
  • 《獵狐》楊建秋為何會走向墮落?
    >說起《獵狐》這部劇,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過了,在這部劇中,傅晶所飾演的楊建秋一角,可以說是一位頗具爭議的角色,起初,在劇情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這個農村出身背景的女孩,應該是一個善良,單純又熱情的模樣,事實上,在初期的楊建秋的確是這樣的,而隨著之後的劇情發展,楊建秋卻逐漸走向黑化,甚至成為了犯罪的工具,所以,不少觀眾在看到楊建秋的劇情走向時,不免發出一個這樣的問題,那就是楊建秋為何會走向黑化
  • 萬行大和尚開示:入定、住定、出定的秘訣
    在進入二禪時,身體會有明顯的變化,呼吸會越來越弱(有呼吸意味著能量會漏掉,也是在釋放能量)。當真正進入了二禪,呼吸就沒有了。為什麼會沒有呢?因為他的能量就像伸出去的手腳一樣,全部和宇宙融為一體了。也就是說他「心靈的手」已經伸向了天邊,伸向了能量的源頭了。這個時候,隨著「心靈的手」伸出去,內在就會升起一股開花的力量,內在的花就會不停地綻開。
  • 《陳情令》莫玄羽,為何會獻舍給魏無羨?他的仇人具體是誰?
    只是不明白莫玄羽與他人有什麼血海深仇,願意一命換一命的形式,也要讓夷陵老祖魏無羨替他報仇。莫玄羽為何會獻舍給魏無羨莫玄羽受到莫家一家人的苛待,在金陵臺又被金光瑤誣陷說其輕薄自己的夫人,因此莫玄羽被趕出了金陵臺。只能說莫玄羽一定是發現了金光瑤的秘密,才會受到這樣的苛待。
  • 貓咪絕育花費為何存在巨大差價?898元與380元的手術有何區別?
    貓咪絕育花費為何存在巨大差價?898元與380元的手術有何區別?對於絕育這事,價格為什麼有高有低呢,如下,分析幾點給你。我老家這邊公貓絕育很便宜,手術本身也比較簡單,大概價格在120-200元的區間,並不會有太大價差。
  • 打坐時怎樣入定
    讓心靜下來的方法,有很多很多種。這裡是從佛經記載的「心一境性」角度,而說的靜心入定的方法。仿佛有另外一個自己在看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以及正在想些什麼。正是這個仿佛另外一個自己,「知道」自己在打坐時「想法很多」。
  • 以三空藏理論來談出定與入定的妙用
    小編對定的最初認識是來自於武俠劇中那些修煉內功、打坐意守的場景,以及文字作品中有關閉關靜修入定、出定的描述,一直認為定是非常人所有且可自由出入。在接觸到佛法,對三無漏學中持戒生定的道理有所了解後,看到六祖那句」心平何勞持戒」的法語,也曾一度解讀為見性即佛,佛住常定為入、無需持戒為出。直到拜讀楞嚴、解三空藏理義後,才對定之說有了初步的認識。那麼,何為定呢?入定、出定又在指什麼?
  • 47歲五臺山佛母洞住持悲月法師舍報往生
    繼9月9日武漢蓮溪寺百歲慈學長老尼圓寂後,鳳凰網佛教獲悉,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臺山千佛洞(佛母洞)住持悲月法師於2020年9月17日(農曆八月初一子時)在千佛洞(佛母洞)舍報往生。悲月法師世壽四十七歲,僧臘三十四載,戒臘三十夏。
  • 《星際戰甲》目標入定怎麼獲得 目標入定獲得方法介紹
    導 讀星際戰甲遊戲中,目標入定獲得方法是玩家使用聲望購買獲得,所需聲望為25000點,需要注意的是玩家需提前獲得血色面紗的崇高的稱號或新世間的無暇稱號後,玩家才可以購買該戰甲強化
  • 打坐入定的三種狀態,你出現的是哪一種?
    打坐時,會出現的狀態千奇百怪。有的人感覺全身發熱,但是不感覺燥,一種很舒服的那種熱。有的人感覺身體某處像有螞蟻蟲子爬的感覺,但是用手一摸,那裡卻沒有任何東西。還有的人打坐時,感覺身體某處一「震」,但是卻不是自己主動讓它「震動」的。
  • 天使為何會墮落?六翼熾天使路西法就是魔王撒旦?
    六翼熾天使撒旦,最高位階天使,為何背棄神墮落成魔?許多人一直心存疑惑:西方人深信上帝七天創世記,為什麼又出來一個與上帝抗衡的魔鬼撒旦?撒旦到底怎麼來的?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耶和華,又為什麼允許魔鬼撒旦的存在?我們知道,在《聖經》中只有一位神,那就是上帝耶和華。神是唯一的,不過神的世界並非只有他一個。
  • 打坐的幾種境界,到底什麼程度算是入定?
    道家叫抱元守一,佛家叫坐禪入定。什麼程度才是入定,這個問題很複雜,但是可以簡單的說。入定之前一定是入靜。這裡面過去練功打坐的有一行話,叫久坐必有禪。很多領仙、修行的人一上來就追求入定,如果你能入定代表你已經修到一定果位了。
  • 新三國曹操送荀彧空食盒有何深義,為何荀彧看後就選擇自殺?
    #荀彧#之所以看完空食盒就自殺直到今天,只要略喜歡歷史的人均知道有這個謀士的存在。荀彧,曹操的首席謀士,一生的理想就是匡扶漢室,在發現曹操的所作所為(曹操封王,離稱帝就差一步之遙)與自己的初衷已是大相逕庭的時候,曾經勸過曹操,但曹操不聽從,後來曹操送了一個空食盒給荀彧,荀彧打開後服藥自盡了。《後漢書·荀彧傳》記載:「操饋之食,發視,乃空器也,於是引藥而卒。
  • 警方確認蘆名星系自殺 年僅36的她究竟有何想不開
    警方確認蘆名星系自殺 年僅36的她究竟有何想不開時間:2020-09-15 11: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警方確認蘆名星系自殺 年僅36的她究竟有何想不開 2020年註定是個特殊的一年,對於娛樂圈來說也是動蕩不安的一年,有不少明星藝人不幸去世,讓大家難以接受。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直子為何會選擇自殺?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在歐洲寫的一部愛情小說,直子是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卻在病情好轉的時候選擇了自殺來選擇對渡邊和木月愛情。那麼,直子為何會選擇自殺?在《挪威的森林》當中,木月和直子是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卻在一起沒有發生過真正意義上的做愛。
  • 川崎Z250和Z250SL有何不同?為何川崎會推出同排量的兩種車型
    這是一位朋友的留言——川崎Z250與Z250SL有何不同?為何川崎會推出同排量的兩種車型?這位朋友一定說的是川崎既然已經有了Z250SL,為何還會推出Z250,對吧?川崎Z250SL如圖,價格官網是ABS版3.6萬,標準版3.29萬。
  • 職高和普高學籍有沒有區別?對考大學有何影響?
    中考結束,有部分學生,因為成績不佳,被迫進入職業高中。不過,有的孩子進入職業高中後,把學籍放在職業高中,然後到普通高中借讀。那麼職高學籍和普高學籍有沒有區別呢?對考大學有何影響呢?如果學籍在職業學校,參加高考有兩種選擇。第一:參加對口升學。職高生學習的內容和普高不同。主要學習語數外加專業課。語數外教材由省教育廳主編,內容比較簡單。職高生畢業可以參加對口升學考試。
  • 土貓和品種貓有何區別?為什麼有些人都喜歡外來貓?
    土貓和品種貓有何區別?為什麼有些人都喜歡外來貓?土貓和品種貓在本質上來說沒有什麼區別,都可以帶來精神上(吸貓)和肉體上(擼貓)的陪伴。土貓相對而言生命力更頑強,也更聰明,不容易生病,飼養成本低,像狸花貓和橘貓(中華田園貓)都是很好的選擇,是中國飼養最多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