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節假日,總會有一些商場、店鋪為了宣傳自我、打開銷路,而邀請一些名不見經傳的街頭藝人在門前搭臺造勢、進行宣傳推介活動,他們或歌、或舞,或和觀眾遊戲互動,節目不一而足。也許是受這些商家推出的一些有獎活動吸引,每一處露天舞臺前都會有一些數量不多的觀眾聚集在周圍,而這些人中又以年幼的孩子居多,除此之外便是一些匆匆過往的行人。
先說主持人吧,雖然,他們的形象沒有經過專業包裝,但口才絕不亞於一些地方電視臺的主持人,為達到最佳效果,無論臺下有多少觀眾,哪怕臺下只有幾位看客,其自始自終激情昂揚、眉飛色舞、滔滔不絕,不厭其煩,熱情似火,樂此不疲,面對小朋友,和藹可親;面對成年人,語言得體,滿面春風,極具親和力和感染力……。再來說說那些街頭歌者吧,同樣如此,舞姿雖稱不上美侖美奐,颱風雖不能達到極致,但倒也端莊大方,只見他們一會兒「反串」,一會兒流行歌曲,一會兒民族樂器,一會美聲唱法,一會勁爆搖滾,小小舞臺上那跟鬥翻的是虎虎生威,他們的「絕活」還真不少,令過往的觀眾大飽眼福,流連忘返。
每次從舞臺前經過,我也會像那些行人一樣忍不住瞟上幾眼。看著那稀稀落落的觀眾,再看看臺上激情滿懷的主持人和演唱者,一種欽佩之情油然而生。腦子裡不知為什麼想到了「虞姬」刎別西楚霸王時的情景,悽涼、無助、敬佩,同情……多種情感在內心交織盤旋。敬佩他們追求所愛的執著,同情他們舞臺下看客聊聊的悽涼,但更欽佩他們面對觀眾評頭論足時的坦然。這是一群城市最底層的「演藝人」,但他們卻用最真誠的歌聲和語言傳遞著對生活的熱愛,他們沒有自卑,沒有氣餒,有的只是自信和執著,風雨歲月的磨礪,使他們的颱風和主持風格逐漸向一些真正的專業人士靠攏,同時他們也在一步步努力邁向成功。
寫到這裡,我再次想到了我們的工作,如果我們也能像他們一樣,不管置身何種環境,有沒有領導督促,都能做到認認真真,兢兢業業,臨陣不亂,處變不驚,那麼我們中間將會誕生多少名副其實的社會有用之才甚至高級人才啊!可惜,我們中很多人,常常只是把工作當成工作,把任務用來應付,而很少把工作當成真正的事業來做,領導在場一套,平時工作又是另一套,我們就這樣在「遊戲」中消耗著自己的精力和毅力,直至筋疲力竭。
什麼時候,我們也能像那些街頭藝人一樣,竭盡所能發揮極致,善待每一次機會,把自己的工作當成一生的事業去追求,那樣的「舞臺」才不會孤獨,才更精彩動人,也更加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