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國際詩歌周|李舫:讓我們在詩神的羽翼下 分享心中火花

2020-12-22 紅星新聞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本周開啟,國內外65名傑出詩人參與了這一詩歌盛會。由於工作原因,作家、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李舫未能來到成都,但她依然對本屆詩歌周充滿期待。「經過三年的發展,成都國際詩歌周已經成為中外詩人溝通心意、切磋詩藝的重要平臺,碰撞思想、文明互鑑的文化事件,為無數熱愛詩歌、葆有詩心的人們帶來一場又一場歡聚的盛會。」

李舫表示,成都國際詩歌周讓越來越多的人們感悟到成都這座城市的歷史與今天、人文與自然、傳統與現代,以及由此形成的優雅、包容、時尚、和諧的城市氣質。

「從古至今,成都的『詩國』之譽深入人心。成都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濃鬱的文化氣息,不是鑽入歷史的故紙堆,而是高調融入日常生活。考究當代詩壇和文壇,我們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詩歌是成都的一張名片。成都是屬於詩歌的,是無數詩人的精神遠方。詩歌是這座城市獨特的語言,也隱喻著成都人詩意的生活方式。」李舫在致辭中寫道。

她也細細梳理了成都與詩歌交融的悠久歷史——自古詩人皆入蜀,入蜀必然入成都。中國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大都曾在成都留下過足跡,並由此誕生出傳誦後世的名詩名句。中國詩歌史上,關於成都的名篇數不勝數——範成大的《念奴嬌》、陸遊的《漢宮春》《風入松》《成都行》……詩人和詩歌,成就了中國歷史文化的華彩樂章。

抗戰八年,長期流寓四川的茅盾、葉聖陶、朱自清、老舍、張恨水、曹禺、吳祖光等,也留下了輝煌的成都篇章。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成都成了不同歷史時期的詩人、作家的棲居地,成為文學家們精神上的故鄉。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成都一直是一個在文學史上從未有過低落和衰竭時期,幾乎一直保持在高峰姿態的城市,這是文化的奇蹟。

在當代詩歌史上,成都詩人更為中國詩壇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發生在20世紀70~80年代的中國當代詩歌運動,深切體現了其中所隱藏的現代中國人生存體驗的思考和穎悟,以成都和重慶兩地為中心的巴蜀詩人群體是中國現代詩歌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歷史上的意義,與首都北京的詩人群體不相上下。直到今天,中國詩壇最活躍、最具有影響力的詩人,也有不少出自成都。

「這座詩意盎然的城市始終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重鎮。」李舫認為,隨著疫情深刻改變了世界,如今我們更需要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交流、溝通、互鑑,以消除偏見和隔閡,凝聚共識與信心。儘管文字相異、語言有別,來自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詩人們,依然可以在詩神的羽翼下分享靈感的火花和表達的喜悅,這正是詩歌的意義、文學的意義,也是國際詩歌節一直秉持開放、尊重、包容、理解、共享原則的原因所在。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曾琦 編輯 喬雪陽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世界同吟一首詩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活動圓滿落幕
    今日下午,60餘位中外詩人來到「季冬樹木蒼」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在詩聖雕像前,高聲吟誦詩歌。在各國語言的吟誦聲中,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活動圓滿落幕。一場朗誦會 展示成都生活美學金色銀杏下,蓋碗茶氤氳繚繞。此次詩歌朗誦會以「世界同吟一首詩」為主題。作為詩歌周的重要活動,朗誦會貫穿了「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主旋律,同時,向中外詩人、遊客、廣大市民展示了成都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美學。
  • 成都國際詩歌周|外國詩人紛紛打call:成都是一座詩意之城
    對於本次活動,外國詩人一致予以高度評價,認為成都是一座詩意之城,成都國際詩歌周對於促進中外詩歌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哥倫比亞詩人李戈今年是哥倫比亞詩人李戈來中國的第13年,作為一位成都女婿,李戈對於受邀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很感動。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丨世界同吟一首詩!中外詩人在杜甫草堂集結朗誦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攝影 楊瑞青12月10日下午,在詩人張華裡飽滿渾厚的俄語朗誦中,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詩歌朗誦在杜甫草堂拉開帷幕。作為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一站,此次詩歌朗誦會以「世界同吟一首詩」為主題,延續詩歌周「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主旋律,同時,向廣大市民展示了成都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美學。本次詩歌朗誦會群星匯集,國內外的詩歌大家在杜甫草堂集結,一起追溯千年前「詩聖」杜甫的足跡,開啟一場穿越時間與空間的詩歌對話。
  • 世界同吟一首詩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詩歌朗誦開幕
    12月10日,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詩歌朗誦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拉開帷幕。作為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一站,此次詩歌朗誦會以「世界同吟一首詩」為主題,延續詩歌周「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主旋律,同時,向廣大市民展示了成都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美學。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相聚在成都 中外詩人登臺吟誦致敬李白杜甫
    詩情在這裡交融、飛揚,彝語詩歌、俄羅斯詩歌、漢語詩歌……聲聲入耳,詩人們在這裡放聲吟誦自己的詩作,向李白杜甫蘇軾等經典致敬,這也是本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首場詩歌朗誦會。伊琳娜俄羅斯女詩人伊琳娜·丘特諾娃也在朗誦會上用流利的中文朗誦了一首翻譯詩歌《綠色的或藍色的》,「綠色的 或藍色的 選擇吧 隨意遞一根火柴吧……」伊琳娜·丘特諾娃介紹,自己生活在中國多年,此前也來到過成都旅遊,不過卻是第一次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 吉狄馬加點讚成都
    作為歷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頭戲,12月9日晚,「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式在成都電視臺1號演播廳隆重舉行,現場亮點不斷,精彩紛呈。從2017·天府詩韻、2018·成都與巴黎、2019·一個需要消除壁壘的世界,再到今年的「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成都國際詩歌周一直以開放包容的態度,歡迎來自全世界的詩人朋友。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式詮釋中國力量、生命奇蹟、人類未來
    冬夜的寒冷,抵擋不住詩歌的溫暖和力量。作為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頭戲,12月9日晚,「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式在成都廣播電視臺順利舉行。
  • 成都國際詩歌周|張予佳:詩歌傳遞的人文星火,跨越文明斷層
    今日(12月9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主題活動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對談會在成都新華賓館開啟。對《上海文學》副社長、著名詩人張予佳來說,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在接受紅星新聞專訪時,張予佳表示:成都自古就有人傑地靈的歷史文化傳承,其時間以千年為單位。成都國際詩歌周是現代詩歌和傳統文化傳承的一種對話,是實打實的挖掘,而非表面上的泛泛之談,在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過程中,能起到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丨凸凹:詩歌能幫助人們平靜從容,少些無濟於...
    由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12月9日上午迎來了詩歌周的重要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對談活動。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詩人閻安:詩歌是文化...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閻安是成都國際詩歌周的老朋友。12月8日下午,來成都參加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閻安接受了四川在線記者的專訪。記者:在總共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中,您親身參與了兩屆。作為成都國際詩歌周的老朋友,您如何評價這場活動?閻安:我個人非常喜歡四川。從80年代起,四川尤其是成都對中國漢語文學、藝術做出很突出的貢獻,跟社會進程同步,有時候走到其他地方前面。
  • 成都國際詩歌周丨林雪:成都是被文學照耀、洗禮的城市
    近日,成都新增新冠肺炎本地確診病例,今(9)日,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詩人林雪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時來參加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除了是對這座城市的的熱愛,更像是投身於一次抗疫的公共活動。林雪感慨,成都一直是被文學照耀、洗禮和積澱的城市,「我覺得不論是災難還是疫情,都不會撼動成都的生活,更不會影響這個城市的美麗。」「我一直很喜歡成都,每次來這裡都有特別的感受。」來過成都N次的林雪,已是第二次參加國際詩歌周了,在她看來,今年疫情影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本屆國際詩歌周繞不開的話題,「那麼多詩人來到成都,這本身就是一個事件。
  • 成都國際詩歌周丨追溯千百年詩歌足跡,詩人們在杜甫草堂吟詩唱和
    瓦列裡·魯登科同吟一首詩,共賞草堂景。「世界同吟一首詩」2020·成都國際詩歌周朗誦會,12月10日在成都杜甫草堂舉行。本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由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等指導,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成都商報社等承辦。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成渝詩歌表達...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12月9月,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受邀參加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他覺得非常親切:「我是四川人,以前在成都上學,目前的親人都在四川,情感上非常貼近。」在詩歌周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訪談活動中,康偉打開了話匣子,情感上的貼近,反倒讓他更加深入的思考:成渝詩歌表達,不能被經濟圈「圈」住。這個觀點獲得了在場不少嘉賓的欣賞和認同。康偉思考,其實作為一個傳媒人,發現當下國家有長三角、京津冀等多個經濟發展群,但唯獨成渝,能激發起「兩地詩歌表達」這個有意思的話題。
  • 李海洲:這可能是最獨一無二的一屆詩歌周,在當代詩歌發展史上會留...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攝影報導由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12月9日上午迎來了詩歌周的重要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在人類的艱難時刻,詩人應該何為?
    「在人類正在經歷最艱難的時刻,詩人和詩歌更應該承擔起引領人類精神的崇高使命。」在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上,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的發言道出了與會詩人共同的心聲。12月,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舉行,來自國內外的60餘位詩人以主題研討會、朗誦會等形式就多個議題展開討論交流,讓詩意為疫情肆虐的時代增添了溫暖和力量。詩歌周開幕式上,中國作協主席吉狄馬加致辭世界正被重塑,詩人不能缺席肆虐全球並還在蔓延的新冠病毒已經從整體上改變了世界。
  • 李舫|成都的七張面孔
    成都的七個面孔就是:詩歌成都、神秘成都、生態成都、美食成都、安逸成都、財富成都、創新成都。01 詩歌成都我們知道,成都是中國文化的一塊高地,是最有文化積澱、最有人文底蘊、最有開放精神、最有書香氣息、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也是世界聞名的國際化大都市。當然,成都還是舉世聞名的「詩歌之城」,是中國詩歌不可忽視的地標。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詩潮》雜誌主編劉川:詩人不經意寫...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詩人、《詩潮》雜誌主編劉川看來,成都和重慶作為現代化的大都市,有快節奏的一面,但是有與北京、上海等地的快不同,「有一種優雅和自在,是一種生活的態度,靈魂和身體是合一的」。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阿庫烏霧:讓更多人感受彝語詩歌美韻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 攝影 向宇繫著一條長圍巾,詩人阿庫烏霧走上舞臺,頓了頓嗓子,聲情並茂朗誦起自己的彝語詩歌《招支格阿爾之魂》。「回來吧,靈魂……」隨著詩歌內容的遞進,他的語調也越來越激揚。
  • 霍俊明:越是非常時期,詩歌越應發揮優勢,對話時代、安慰人心
    由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如期而至。12月8日下午,詩人們陸續到達成都。
  • 更有清流是汨羅——2020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綜述
    2017年,汨羅市委、市政府提出「三年之約」設想:在2020年舉辦「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將其辦成獨具汨羅地域文化特色的全國性、永久性文藝盛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3年來,汨羅策劃舉辦了「更有清流是汨羅」文學採風、中外詩人汨羅行、詩歌音樂會、屈原學會年會、溯源汨羅江、《楚辭》章句主題畫展、「香草美人獎」頒獎晚會等一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