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 吉狄馬加點讚成都

2020-12-10 四川新聞網

  作為歷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頭戲,12月9日晚,「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式在成都電視臺1號演播廳隆重舉行,現場亮點不斷,精彩紛呈。從2017·天府詩韻、2018·成都與巴黎、2019·一個需要消除壁壘的世界,再到今年的「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成都國際詩歌周一直以開放包容的態度,歡迎來自全世界的詩人朋友。

  本次開幕式共分為「中國力量」「生命奇蹟」「人類未來」三個篇章。在第一篇章「中國力量」中,以清音古詩表演《錦繡天府》開篇,由四川清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任平和鹽道街小學的同學們共同演繹,展現古韻天府魅力。此篇章還包含了著名詩人吉狄馬加的抗疫詩作——《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歌頌抗疫精神,激發抗疫信心。

  在第二篇章中,知名歌手馮家妹帶來了一首《春風吹又生》(原名為《草》),該曲由SMA(脊髓性肌萎縮症)患者包珍妮作詞、郭亮作曲。包珍妮雖然只有一根手指能動,24小時依靠呼吸機維持生命,卻滿懷著對詩歌和生命的熱愛,創作了數十首詩歌和歌詞,還出版了自己的詩集。她的故事與小草堅韌樂觀、頑強勇敢交相呼應,展現了生命的奇蹟,給予人勇氣和能量。

  在開幕式上,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致辭:「在2021年即將到來之際,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開啟,為我們共同抗擊疫情點亮了詩歌的燈盞,為我們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打開了詩意的大門,為我們共同書寫時代的詩篇提供了交流的平臺。」

  吉狄馬加說,本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將圍繞「全球抗疫彰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世界意義」進行深度討論,「我們必須深刻地認識到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偉大的詩歌同時體是相通的,詩人的使命感也越來越緊迫,而偉大的詩人一定是具備人類總體意識和精神高度的寫作者、發現者、創設者和命名者。」

  對成都國際詩歌周的舉辦,吉狄馬加再度表達了肯定:「成都國際詩歌周創辦於2017年9月,今年是第四屆,已經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成為重要的城市文化品牌,錦繡天府、詩意成都為搭建全世界的詩歌橋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吉狄馬加:成都國際詩歌周一定要保持品牌延續性

  9日,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接受了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對人類命運共同體和詩歌的力量之間的關係、成都國際詩歌周如何推動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等問題,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作為成都國際詩歌周的組委會主任,吉狄馬加表示,成都國際詩歌周如期開幕,這是眾多詩人期待和盼望的,因為在疫情被基本控制住後,舉辦這樣的活動實屬不易。

  吉狄馬加認為,成都國際詩歌周一定要保持其品牌的延續性,「任何一種文化都是需要積累的,詩歌文化也不例外,尤其是成都作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下一步更重要的還需要提升各種國際性活動的品質和水平。」

  中國詩人的詩歌作品,要真正走向國際,除了舉辦國際詩歌活動,還可以通過什麼方式來實現?吉狄馬加認為,這是一個老話題,舉辦國際詩歌活動當然是一種進行深度交流的方式,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將中國詩人的優秀作品翻譯成不同國家的文字。

  近年來,詩歌活動風起雲湧,似乎詩歌在不斷回暖,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說這是「虛假回暖」。對此,吉狄馬加說,現在詩歌活動比較多是一個客觀事實,這是人們對建設美好精神生活的實際需求的體現。「詩歌回暖表現在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人們開始在自己的文化食糧中,把學習和欣賞詩歌放在了比以前更重要的位置。」

  吉狄馬加說,特別是對中國傳統詩歌的學習,現在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熱潮,各種形式的朗誦活動也受到了大家的推崇和青睞。「現在無論是寫古典詩詞的作者還是寫新詩的作者,數量都大大超過了從前。從這一點看,我並不認為是『虛假回暖』,但我認為現在更重要的,還是要提高詩歌的創作質量,號召詩人們真正去抒發新時代的豪情,以文化為己任,積極地擁抱時代、介入時代、抒寫時代,賦予新時代以新的內涵,記錄和見證美好新生活的社會實踐,構建中華詩歌新美學。」

  霍俊明:「活力」是成都詩歌群的標誌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對談會在成都新華賓館開啟。對《詩刊》社副主編霍俊明來說,這已是他第四次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在接受專訪時,他表示,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成都堅持舉辦國際詩歌周,本身就具有象徵性。

  提及如何看待成都的「詩意生活」?霍俊明坦言,他覺得成都的詩歌氛圍一直挺好的,「無論什麼年齡層,這裡的詩人身上都體現出了活力,我覺得寫詩必須要有活力,而活力來源於兩方面,一是詩歌需要有活力,包括創造力和創造性;二是從詩歌生態而言,詩歌交流、辦詩歌刊物、舉辦詩歌活動等也需要活力。」霍俊明說,「活力」是成都詩歌群的標誌。

  成都國際詩歌周已經舉辦了四屆,霍俊明表示,從這方面而言,成都做得非常好。「實際上,早期城市建設更多是在建築、經濟意義上的建設,而現在,我們越來越注意到城市的文化形象。成都國際詩歌周的舉辦,我認為對於成都這座城市的文化形象塑造和推廣的意義是不一般的。來自中、法、奧、德等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名詩人齊聚成都,開展主題交流,進行詩歌對話。這個地方是一個綜合體,既有古代的詩聖杜甫,還有現代的熊貓文化、飲食文化、旅遊文化等,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

  康偉:成渝的詩歌創作保持各自特色很重要

  《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在主題訪談活動現場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詩歌表達,是成渝地區很重要的話題,也和兩座城市深厚的詩歌傳統,以及當下對詩歌的共同期待密切相關。

  「網際網路上,兩城網友一直是『相愛相殺』,這非常有意思,其中的反差也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康偉笑言,所謂的「相愛相殺」是帶有調侃的表達,充分說明兩城既在歷史上聯繫密切,也在網際網路時代互相關注,所以當下討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是成渝雙子星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從經濟騰飛到文化融合方面自覺自然的表現,也是兩座城市文化自信的表現。

  此外,隨著動車、高速公路的聯通,兩地空間越來越貼近,兩座城市的交流也更加頻繁,「從心理空間到物理空間的拓展,包括現在經濟空間的高度融合,必然會帶來深度的社會調整。」康偉認為,成渝兩地的詩歌創作,既在互相交流當中促進表達的豐富性,同時也保持各自的特色,是很重要的。

  梁平:詩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文化符號

  作為在成都的重慶詩人,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著名詩人梁平,對該主題有自己更多的感受。

  「目前無論是從國內還是國際,成渝雙城經濟圈的融合,已是國家的重要戰略。這兩個城市本是一家。」梁平說,上世紀因為行政區劃,重慶成為直轄市。但兩座城市,無論是從文化背景、生活習俗上都有高度的相似。因此,國家提出的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證明兩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同等重要。

  雖然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但其內核與文化息息相關。「文化作為其中的重要基因,融合在兩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剛剛結束的中國詩歌節,還是此前舉行的川渝兩地詩歌對話等其他的詩歌文化活動,對兩地詩歌的話題都做了探討和交流。」梁平認為,詩歌是雙城經濟圈發展中重要的文化符號,同時,成渝兩地均為中國詩壇重鎮,從兩個城市的詩人到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詩歌運動,很多作品都足以擔當起中國詩歌重鎮的責任。「希望通過不斷的交流,尋找兩個城市的個性表達,希望兩地的詩歌能夠一如既往的活躍,承擔起中國詩歌重鎮的符號,探尋現代中國漢語詩歌的現代性轉型升級。」

  林雪:成都是被文學照耀、洗禮的城市

  9日,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詩人林雪接受採訪時表示,成都一直是被文學照耀、洗禮和積澱的城市,「我覺得不論是災難還是疫情,都不會撼動成都的生活,更不會影響這個城市的美麗。」

  「我一直很喜歡成都,每次來這裡都有特別的感受。」來過成都N次的林雪,已是第二次參加國際詩歌周了,在她看來,今年疫情影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本屆國際詩歌周繞不開的話題,「那麼多詩人來到成都,這本身就是一個事件。疫情成了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詩歌本來就有介入公共生活的責任和傳統。人類一方面通過醫學來抗疫。另一方面,詩歌的介入,則是在精神和心靈層面撫慰人心。活動的舉辦,恰恰是在詩歌界吹響了一個集結號,同時也是對社會公共生活非常積極有效的介入。」

  林雪感嘆,成都作為內陸盆地城市,卻海浪般湧現了那麼多現當代詩人,他們在成都進行的詩歌探索和實踐,在上世紀90年代具有很大的先鋒意義,「這也是一個特別獨特的現象,思想的積澱、深厚的文化傳統應該是先鋒的基礎,並從中提煉出當代最新的理念或者人文思想。」

  林雪還表示,是時候總結提煉成都國際詩歌周展現的內在時代價值和精神含量了。她建議下一步搞一個高端的國際論壇,請國際文化學者、民俗專家,針對成都的詩歌現象、詩歌活動總結出經驗和示範意義,形成新的文化遺產。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曾琦

相關焦點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相聚在成都 中外詩人登臺吟誦致敬李白杜甫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 攝影 向宇朗誦會現場「要有鳥兒 兩隻 或者更多 在花枝間鳴叫……」12月9日下午,成都市新華賓館,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詩歌朗誦會正在這裡舉行詩情在這裡交融、飛揚,彝語詩歌、俄羅斯詩歌、漢語詩歌……聲聲入耳,詩人們在這裡放聲吟誦自己的詩作,向李白杜甫蘇軾等經典致敬,這也是本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首場詩歌朗誦會。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詩人閻安:詩歌是文化...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閻安是成都國際詩歌周的老朋友。12月8日下午,來成都參加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閻安接受了四川在線記者的專訪。記者:在總共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中,您親身參與了兩屆。作為成都國際詩歌周的老朋友,您如何評價這場活動?閻安:我個人非常喜歡四川。從80年代起,四川尤其是成都對中國漢語文學、藝術做出很突出的貢獻,跟社會進程同步,有時候走到其他地方前面。
  • 世界同吟一首詩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詩歌朗誦開幕
    12月10日,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詩歌朗誦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拉開帷幕。作為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一站,此次詩歌朗誦會以「世界同吟一首詩」為主題,延續詩歌周「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主旋律,同時,向廣大市民展示了成都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美學。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式詮釋中國力量、生命奇蹟、人類未來
    冬夜的寒冷,抵擋不住詩歌的溫暖和力量。作為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頭戲,12月9日晚,「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式在成都廣播電視臺順利舉行。
  • 世界同吟一首詩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活動圓滿落幕
    今日下午,60餘位中外詩人來到「季冬樹木蒼」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在詩聖雕像前,高聲吟誦詩歌。在各國語言的吟誦聲中,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活動圓滿落幕。一場朗誦會 展示成都生活美學金色銀杏下,蓋碗茶氤氳繚繞。此次詩歌朗誦會以「世界同吟一首詩」為主題。作為詩歌周的重要活動,朗誦會貫穿了「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主旋律,同時,向中外詩人、遊客、廣大市民展示了成都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美學。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丨凸凹:詩歌能幫助人們平靜從容,少些無濟於...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攝影報導川渝詩歌群佔據中國詩歌版圖的半壁江山。一個詩人應該如何有效表達時代,保持創作力?由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12月9日上午迎來了詩歌周的重要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對談活動。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成渝詩歌表達...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12月9月,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受邀參加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他覺得非常親切:「我是四川人,以前在成都上學,目前的親人都在四川,情感上非常貼近。」在詩歌周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訪談活動中,康偉打開了話匣子,情感上的貼近,反倒讓他更加深入的思考:成渝詩歌表達,不能被經濟圈「圈」住。這個觀點獲得了在場不少嘉賓的欣賞和認同。康偉思考,其實作為一個傳媒人,發現當下國家有長三角、京津冀等多個經濟發展群,但唯獨成渝,能激發起「兩地詩歌表達」這個有意思的話題。
  • 成都國際詩歌周|外國詩人紛紛打call:成都是一座詩意之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2020年成都國際詩歌周邀請到6位在中國教書或學習的外國詩人參加對於本次活動,外國詩人一致予以高度評價,認為成都是一座詩意之城,成都國際詩歌周對於促進中外詩歌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哥倫比亞詩人李戈今年是哥倫比亞詩人李戈來中國的第13年,作為一位成都女婿,李戈對於受邀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很感動。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丨世界同吟一首詩!中外詩人在杜甫草堂集結朗誦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攝影 楊瑞青12月10日下午,在詩人張華裡飽滿渾厚的俄語朗誦中,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詩歌朗誦在杜甫草堂拉開帷幕。作為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一站,此次詩歌朗誦會以「世界同吟一首詩」為主題,延續詩歌周「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主旋律,同時,向廣大市民展示了成都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美學。本次詩歌朗誦會群星匯集,國內外的詩歌大家在杜甫草堂集結,一起追溯千年前「詩聖」杜甫的足跡,開啟一場穿越時間與空間的詩歌對話。
  • 成都國際詩歌周|張予佳:詩歌傳遞的人文星火,跨越文明斷層
    今日(12月9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主題活動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對談會在成都新華賓館開啟。對《上海文學》副社長、著名詩人張予佳來說,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在接受紅星新聞專訪時,張予佳表示:成都自古就有人傑地靈的歷史文化傳承,其時間以千年為單位。成都國際詩歌周是現代詩歌和傳統文化傳承的一種對話,是實打實的挖掘,而非表面上的泛泛之談,在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過程中,能起到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 成都國際詩歌周丨林雪:成都是被文學照耀、洗禮的城市
    近日,成都新增新冠肺炎本地確診病例,今(9)日,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詩人林雪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時來參加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除了是對這座城市的的熱愛,更像是投身於一次抗疫的公共活動。林雪感慨,成都一直是被文學照耀、洗禮和積澱的城市,「我覺得不論是災難還是疫情,都不會撼動成都的生活,更不會影響這個城市的美麗。」「我一直很喜歡成都,每次來這裡都有特別的感受。」來過成都N次的林雪,已是第二次參加國際詩歌周了,在她看來,今年疫情影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本屆國際詩歌周繞不開的話題,「那麼多詩人來到成都,這本身就是一個事件。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在人類的艱難時刻,詩人應該何為?
    「在人類正在經歷最艱難的時刻,詩人和詩歌更應該承擔起引領人類精神的崇高使命。」在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上,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的發言道出了與會詩人共同的心聲。12月,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舉行,來自國內外的60餘位詩人以主題研討會、朗誦會等形式就多個議題展開討論交流,讓詩意為疫情肆虐的時代增添了溫暖和力量。詩歌周開幕式上,中國作協主席吉狄馬加致辭世界正被重塑,詩人不能缺席肆虐全球並還在蔓延的新冠病毒已經從整體上改變了世界。
  • 成都國際詩歌周|李舫:讓我們在詩神的羽翼下 分享心中火花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本周開啟,國內外65名傑出詩人參與了這一詩歌盛會。由於工作原因,作家、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李舫未能來到成都,但她依然對本屆詩歌周充滿期待。「經過三年的發展,成都國際詩歌周已經成為中外詩人溝通心意、切磋詩藝的重要平臺,碰撞思想、文明互鑑的文化事件,為無數熱愛詩歌、葆有詩心的人們帶來一場又一場歡聚的盛會。」李舫表示,成都國際詩歌周讓越來越多的人們感悟到成都這座城市的歷史與今天、人文與自然、傳統與現代,以及由此形成的優雅、包容、時尚、和諧的城市氣質。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阿庫烏霧:讓更多人感受彝語詩歌美韻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 攝影 向宇繫著一條長圍巾,詩人阿庫烏霧走上舞臺,頓了頓嗓子,聲情並茂朗誦起自己的彝語詩歌《招支格阿爾之魂》。「回來吧,靈魂……」隨著詩歌內容的遞進,他的語調也越來越激揚。
  • 2020年(第八屆)成都國際旅遊展開幕
    11月26日,由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和賽美斯(北京)會展有限公司主辦的2020年(第八屆)成都國際旅遊展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開幕儀式。  2020年(第八屆)成都國際旅遊展開幕儀式現場。
  • 2020年(第八屆)成都國際旅遊展開幕 旅遊雲直播平臺啟動
    2020年(第八屆)成都國際旅遊展開幕。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成都11月26日電 (朱虹)為儘快恢復疫後旅遊市場,加快推進成都世界旅遊名城建設,今日,2020年(第八屆)成都國際旅遊展拉開序幕。 活動現場,以「新文旅,潮成都」為主題的成都展館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 2020第四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開幕
    12月14日,2020第四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在重慶奉節開幕。新華網發(段超 攝)本屆詩歌節開幕式以「好山好水好風光 有詩有橙有遠方」為主題,通過表演等形式展示 「三峽之巔 詩橙奉節」魅力。2020第四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14日晚在重慶奉節開幕,本屆詩歌節將通過表演等形式展示 「三峽之巔、詩橙奉節」的魅力。詩歌是奉節最美的風景。地處三峽庫區的奉節古稱夔州,是中華詩詞學會唯一授牌的「中華詩城」。李白、杜甫、劉禹錫等詩人都曾到過奉節,或旅居或為官,留下上萬首詩篇震爍古今,其中包括《早發白帝城》《登高》《竹枝詞》等傳世名篇。
  • 年度時尚重磅|10月25日,2020成都國際時尚周開幕
    成都,有著作為中國一線時尚城市的巨大潛力。時尚產業是國際化城市形象的重要活力窗口,由成都市國際時尚聯合會發起主辦的2020成都國際時尚周將於10月25日正式拉開帷幕,不僅是致力於「時尚+」的中國城市級IP盛事,更是匯聚全球個性化時尚力量的賦能平臺!屆時成都將星光熠熠,大咖雲集,世界目光都將聚焦於成都。
  • 中國第四屆德國電影節成都站開幕 展映影片口碑爆棚
    中國網四川成都11月16日訊(魏錦明)11月15日,第四屆德國電影節成都站展映活動正式開幕。成都的展映時間為11月15日-22日。第四屆德國電影節成都站開幕儀式   郭啟陽 攝  德國駐成都總領事施恪博士(Dr.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詩潮》雜誌主編劉川:詩人不經意寫...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詩人、《詩潮》雜誌主編劉川看來,成都和重慶作為現代化的大都市,有快節奏的一面,但是有與北京、上海等地的快不同,「有一種優雅和自在,是一種生活的態度,靈魂和身體是合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