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的拿破崙率領60萬大軍,為何會栽倒在俄國?

2020-12-22 騰訊網

拿破崙為何會栽倒在俄國?歸根到底還是戰線太長導致補給困難等問題,最終拿破崙的60萬大軍在退出俄國時僅剩2萬人左右的兵力了。

拿破崙大軍進攻俄國時卻是勢如破竹,迅速向俄國內陸推進,但是與此同時法軍的補給線也越拉越長,獲得補給的困難也越來越大。而俄國堅決貫徹了堅壁清野,將即將被法軍得到的農田、村莊等付之一炬,法軍什麼也得到不到,只能繼續依賴來自千裡之外的補給。而19世紀的運輸技術等還比較老,陸上運輸極為依賴馬車等,速度緩慢運量又太少,而且沿途還有零星俄軍的襲擾,補給困難很大。

如此一來法軍就陷入了不利境地,必須儘快解決戰事,一旦拖延就會失敗。而在博羅季諾之戰之後,沙皇直接放棄了莫斯科,帶著高層跑到了彼得格勒選擇繼續抵抗,而法軍對此已經鞭長莫及。而拿破崙雖然得到了莫斯科,但是這樣一座空城沒有任何價值,緊接而來的大火又將其化為一片廢墟。

此時俄國的冬季即將到來,沙皇也絕不會選擇向拿破崙妥協,法軍補給也已經極為困難。因此在繼續作戰無望的情況下,拿破崙只能選擇撤軍。進入冬季後,缺衣少糧的法軍減員十分嚴重,再加上俄軍不斷的追擊,法軍傷亡很大,最終在渡過涅曼河後,拿破崙僅剩2萬大軍,遠徵俄國最終成了一場徹底的失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橫掃歐洲的拿破崙徵俄國會失敗?
    在拿破崙戰爭中,俄國獨眼將軍,世界名將庫圖佐夫,就是用了以逸待勞的戰法,將拿破崙從帝國的巔峰拉下馬來。1812年6月,拿破崙集結60萬大軍,發動了進攻俄國的侵略戰爭。戰爭初期俄軍節節敗退,在這危急關頭,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命令庫圖佐夫擔任俄軍總司令,希望他能扭轉敗局。
  • 拿破崙親徵沙俄,60萬法軍敗給一枚紐扣,全因不懂化學知識
    令人惋惜的是,拿破崙的前半生南徵北討,讓所有歐洲強國認輸服軟,唯有在東徵沙皇俄國的時候,敗得一塌糊塗,最終在流放聖赫倫那島的途中抑鬱而終。  或許,拿破崙臨終都想像不到,能夠挫敗他這個常勝將軍,既不是沙皇俄國的軍隊實力,也不是東歐平原的惡劣天氣,卻是一枚不起眼的紐扣。這是為何呢?
  • 拿破崙親徵沙俄,60萬法軍竟敗給一枚紐扣,全因不懂化學知識
    或許,拿破崙臨終都想像不到,能夠挫敗他這個常勝將軍,既不是沙皇俄國的軍隊實力,也不是東歐平原的惡劣天氣,卻是一枚不起眼的紐扣。這是為何呢?60萬法國大軍雄赳赳而來,倉惶惶而退1812年,已經在西歐大陸站穩腳跟的拿破崙,早已難以忍耐安靜祥和的生活,或許他想和成吉思汗那樣,成為「上帝之鞭」式的英雄人物。5月9日,拿破崙在巴黎集結起歐洲60萬大軍,發出東徵沙俄的號令。
  • 西方戰神拿破崙生涯的最後一戰,探究其慘敗於滑鐵盧戰役的根源
    拿破崙是個行動上的巨人,他時刻在行動,在為自己尋求成功的機會。如果沒有機會,拿破崙會做好充分的準備。1793年,拿破崙率領法軍大敗英國和法國保王黨聯軍,從而開始軍事上的發跡。之後,拿破崙率領大軍橫掃義大利和非洲地區的埃及、敘利亞等國。1799年,拿破崙通過軍事政變成為法國最高執政者,法國由此進入了拿破崙時代。
  • 拿破崙和希特勒鐵了心,要硬啃俄國,為何都被掰掉了門牙?
    拿破崙代表的法蘭西,希特勒代表的德意志,都是歐洲大陸上數一數二的大國,他們卻在徵服大半個歐洲之後,雙雙在廣袤的俄羅斯土地之上鎩羽而歸,之後便是一蹶不振,江河日下,坐以待斃。拿破崙和希特勒鐵了心,要硬啃俄國,為何都被掰掉了門牙?其中的原因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 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歐洲,拿破崙到底有多牛?
    1798年,為了打擊英國的海外勢力,拿破崙率軍遠徵埃及。1799年,以英國和俄國為首的歐洲國家組成第二次反法聯盟,大舉進攻法國,而法國國內叛亂不斷,局勢岌岌可危。拿破崙聞訊,率領少數隨從秘密離開埃及,星夜趕回巴黎。
  • 1812年,是誰在莫斯科放了一把大火,毀掉拿破崙的歐洲夢
    19世紀初期,歐洲地界上,法國、俄國絕對是當時的霸主。然而這個時候,法國出現一個厲害的人物——拿破崙,他的志願就是一統歐洲,成就法國的霸權之路。1804年,法國在霸權之路上,遭受英俄反法聯盟的阻擊,本來拿破崙的目標是英國,俄國牽扯進來讓其氣憤不已。一方面為了出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砍掉英國的幫手,直接指定了針對俄國的戰爭。
  • 為何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急不可耐地跟俄國開戰呢?先打英國不好嗎?
    拿破崙政府歐洲然後遠徵俄國,結果兵敗如山倒,希特勒巴巴羅薩計劃,六百萬人攻打蘇聯結果被拖進戰爭的泥潭,為何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死腦筋的要先打俄國呢?其實這就是陸地大國的宿命。想想當年秦滅六國以後幹了什麼事情?
  • 俄國「冬將軍」的兇猛打擊?拿破崙緣何兵敗莫斯科
    博羅季諾戰役是拿破崙侵入俄國時期的一次會戰。1812年夏,拿破崙從法國本土及其歐洲盟國與附庸國中徵集了一支60餘萬人的大軍,入侵俄國。8月26日,俄法兩軍在博羅季諾展開了一次規模最大的會戰。會戰結果是雙方均傷亡慘重,法軍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戰爭主動權逐漸轉移至俄軍方面。拿破崙所集結起的以往任何戰爭所無法比擬的龐大軍隊,為什麼會最終慘遭失敗呢?
  • 所向披靡的拿破崙,為何會兵敗莫斯科?俄國人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1812年夏,懷著雄心壯志的拿破崙在當時正由法國控制的華沙公國集結起六十萬大軍。6月24日,在拿破崙的帶領下,大軍渡過涅曼河,對俄國不宣而戰。然而約半年後,於12月6日回到巴黎的拿破崙,手下只剩兩萬餘人。
  • 拿破崙一生最大敗筆,此舉讓塔列朗的心血白費,險些葬送法蘭西!
    另一個則是本文主人公拿破崙稱帝的時期。1805年,拿破崙在粉碎第三次反法聯盟,反法聯盟諸國向法國投降,迎來了人生的巔峰。法國也因此戰成為了歐洲大陸上的霸主,這個時候法國最大的對手變成了英國。10月,英法特拉法爾加海戰爆發,法蘭西聯合艦隊被英國海軍用新戰術全殲,聯合艦隊的主帥維爾納夫被俘。同時,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帥納爾遜也死在了這場戰鬥之中。
  • 拿破崙:秘密東進
    奧地利委任查理大公率領9.5萬人進攻義大利的法軍,試圖奪回義大利北部。在德意志方面,有斐迪南大公率領7.2萬人,牽製法軍,並等待俄國援軍到來後再伺機進攻法國本土。在蒂羅爾,約翰大公率領2.3萬人,策應兩路。 1805年7月,俄國同奧地利達成協議,出兵10萬支援奧地利對法作戰,戰場是德意志地區。
  • 拿破崙和沙皇的締約,四萬法國人和四萬俄國人慾圖徵服亞洲
    一年半前,登上權力巔峰的拿破崙與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此會晤,商討締結和約。會晤發生在1807年6月14日俄國在弗裡德蘭戰役(Battle of Friedland)慘敗之後。當時在拿破崙炮兵部隊的猛烈攻擊下,俄軍損失慘重,2.5萬人戰死疆場,不過俄國人仍能井然有序地撤退到邊境地區。此刻,雙方軍隊正在蜿蜒曲折的尼曼河兩岸的牛軛「U」形河灣處對峙。俄軍新增援的兩個師,加上20萬民兵,在附近的波羅的海岸邊待命。 當俄國人得知拿破崙不只想要和平,還想要結盟時,僵局終被打破。
  • 曾打敗拿破崙、終結希特勒的歐洲憲兵,高曉松:俄國尚武但不善戰
    當時的俄羅斯根本不堪一擊,儘管以優勢兵力抵擋蒙古人的進攻,但是從1235年蒙古大軍出徵,1240年就攻佔了基輔,建立控制東歐的金帳汗國,金帳汗國也一直控制著莫斯科大公國。隨著蒙古的分裂,到伊凡三世時期,俄國才取得獨立,加冕為沙皇,正式建立了沙皇俄國,當時的沙俄完全繼承了蒙古人對外擴張的精神,先後擊敗瑞典等強國,開始不斷對外擴張,鼎盛時期,沙俄疆土北起北冰洋,南達黑海,西到波羅的海,東達阿拉斯加,國土面積達2280萬平方公裡。
  • 歐陸霸主拿破崙,假設他從未進軍俄國,第一帝國是否還會消失?
    法國霸主拿破崙為統一歐洲,而向沙俄發起進攻,結果則是以兵敗莫斯科而告終。但假設拿破崙並未攻打俄國,歐洲形勢是否還會發生改變呢? 法國大革命 在法國大軍攻打俄國之時,遭遇了來自俄國的酷寒環境,軍中的疫病和凍傷隨處可見。整個法國大軍還沒有抵達莫斯科就損失過半。
  • 拿破崙在俄國失敗後,為何演變成了全面潰敗?
    拿破崙曾經創造了無數的奇蹟,他是當之無愧的法國軍神,在他統治的時期,法國也到了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時期。可惜,拿破崙沒能有一個好的結局,在達到巔峰之後,他很快就走了下坡路。拿破崙的一生都在到處徵戰,他數次面對反法同盟,自己取得了無數的勝果,他打敗了無數的國家,可他也沒有想到,自己還是會被反法同盟給反噬。
  • 拿破崙、希特勒都因天氣兵敗莫斯科,為什麼成吉思汗卻贏了?
    縱觀歐洲近代歷史中能夠真正稱得上戰鬥狂魔的屈指可數,其中拿破崙以及希特勒榜上有名,同時也是最有機會統一整個歐洲的人物,不過,他們二人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而且失敗的原因也非常的相似,全部都是因為莫斯科嚴寒的天氣造成的,那麼他們為何都兵敗於此呢?
  • 從57萬大軍到3萬殘將,稱霸歐洲的拿破崙是如何敗在俄羅斯手上的?
    亞歷山大設立「非正式委員會」,通過特殊形式的「內閣」逐漸掌握帝國的最高權力,將各部大臣的任命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他甚至籤署自由耕作法,希望自上而下的解決困擾俄國的農奴制,規定農奴可通過贖身手段獲得自由,然而最終因為國內的強大阻力而作罷。 這位年輕有為的君王繼承了其祖母的戰略遠見,開始對拿破崙的崛起進行全方位的壓制。
  • 拿破崙希特勒美利堅,三次都沒扼殺俄國,唯有一次真的要亡國
    拿破崙大軍、希特勒遠徵,蘇聯解體的無奈,俄國都浴火重生,因為那時他們已鑄就大國底蘊。 唯有一次,唯有一人,曾經將沒有大國底蘊的俄國逼上絕路。 這一次就是第三次俄土戰爭中的普魯特河戰役,這個人則是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
  • 論國民士氣12章25節:拿破崙窮追猛打重創俄軍,法國威震歐洲
    上一節中,聞櫻桃醉記述了1806年,拿破崙率領法軍打敗普魯士軍隊,佔領柏林,隨後法軍東進,佔領華沙。此後,戰爭轉到俄、法兩國之間進行。1806年12月26日,兩軍在普烏土斯克交火,俄軍失利。戰鬥中方才發現,俄軍的炮兵比法軍炮兵多得多,法軍元帥沒有按拿破崙指定時間進入戰鬥。奧熱羅軍團幾乎全部被俄軍炮兵消滅。拿破崙自己站在艾勞墓地旁也幾乎被俄軍炮火擊斃。法軍以重大代價消滅了本尼格森軍的三分之一,這是拿破崙戰爭中流血最多的戰役之一,也是拿破崙在順風順水中的一次不能算作勝利的勝利。6月14日,12萬法軍與8萬俄軍在東普魯士的弗裡德蘭決戰,俄軍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