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中諮公司領導到清流調研

2020-12-14 騰訊網

12月11日,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安率調研組到清流縣,就蘇區紅色文化建設和鄉村振興工作進行專題調研。市委副書記王進足,市政協副主席謝家芹,市發改委黨組書記劉小彥,縣委書記池芝發陪同調研。

在林畲毛澤東舊居,王安聽取了紅軍在清流縣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詳細了解清流縣在開發保護紅色遺蹟遺址方面的措施和成效。調研中,王安希望,清流縣要繼續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做好文物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使更多的革命故事得以保存流傳,讓革命精神更好地傳承下去;要統籌做好紅色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有效推進紅色旅遊、紅色培訓等產業發展,切實把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進一步講好紅色故事,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為廣大黨員幹部提供黨性教育場所,不斷激發黨員幹部在新時代展現新擔當新作為的精氣神。

在林畲石下村,王安邊走邊看,了解清流縣農業產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村容村貌整治等相關情況。通過實地調研和聽取匯報,王安對清流縣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落實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認為清流縣在加快建設美麗鄉村、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他同時希望清流縣進一步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做大做優做強重點產業、特色產業、主導產品,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競爭力,讓廣大群眾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要進一步優化鄉村環境,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提升鄉村發展水平,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記者:黃啟鵬

編輯:楊玉婷

審核:鄒新根 吳火招

覆審:嚴清海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聚焦福建三明探索實踐:風展紅旗如畫
    風展紅旗如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上)人民日報記者 劉磊 劉毅 顏珂 李心萍大山環抱的福建省三明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三明老區蘇區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從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山區特色產業增收,到保護綠水青山、「畫好山水畫」……總書記牽掛最多的是老區蘇區發展,關切最深的是人民生活。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牽掛,浸潤著這片「風展紅旗如畫」的熱土。如今的三明人,牢記於心的是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受益最大的是結合實際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 衛星告訴你,三明憑什麼被稱為「寶藏城市」?
    在遠離海岸線的閩中、閩西北地區,武夷山脈與戴雲山脈之間,坐落著一座高顏值的城市——三明。這裡山蒼翠,水清秀,風景如畫,古風猶存,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魅力之城。1八山一水一分田「 閩在海中。」2風展紅旗如畫「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1930年,毛主席率領紅四軍途經三明時曾寫下這樣的詩句。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讓山更青 讓水更綠 ——三元區推進山水林田...
    東牙溪、薯沙溪是市區重要飲用水源地,擔負著市區30多萬人口飲用水的重任,水源水質和流域周邊環境直接關係到市民的飲水安全。2017年,三元區按照省、市關於組織申報福建省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的通知要求,深入調研分析,立即組織中村鄉、莘口鎮政府,對東牙溪流域和薯沙溪流域總面積380平方公裡的市區飲用水源保護區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進行項目策劃編制。
  • 三明這麼火,憑什麼?
    16日起,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央媒將在頭版、頭條等重要位置、欄目、時段連續刊播「三明實踐」重要報導——人民日報16日推出專題內容,在頭版重要位置刊登文章《風展紅旗如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上)》,同時還配發特寫和攝影專版。
  • 為什麼是三明?|思客數理話
    2020年1月-10月,福建省水環境質量排名前十位的市縣,有7個來自三明。▲三明風光 圖片來源:新華社目前,三明共劃定自然保護區、溼地、森林公園等面積近1400萬畝,是福建省自然保護地種類最多的地市。流淌26億年的「八閩水缸」「天下第一湖山」大金湖、世界上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區之一……浩瀚幽深的湖水、峰巒疊嶂的山峰與千姿百態的丹霞地貌在這裡完美結合, 山水交融,如詩如畫。▲三明風光 圖片來源:新華社「中國綠都」也是長壽之城。
  • 中交集團主要領導赴中諮集團調研
    中交集團主要領導赴中諮集團調研 2020-11-27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三明:紅色文化「火」起來
    >   新華社福州11月27日電題:福建三明:紅色文化「火」起來  新華社記者許雪毅  這個月,「風展紅旗如畫」紅色三明故事宣講團榮獲中宣部評選的「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稱號。
  • 人民日報聚焦福建三明探索實踐
    風展紅旗如畫 ——人民日報聚焦福建三明探索實踐(上) 大山環抱的福建省三明市,美的不只是綠水青山,更有百姓的張張笑臉
  • 【三明實踐】這裡的精神文明之美,令人怦然心動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一場《風展紅旗如畫》情景音樂劇,正在三明影劇院上演。這座城市從紅土地走來的初心、由夢想而生的使命,悄然呈現在舞臺之上。美在心中 始終為民的初心,在文明星空裡閃爍 「我是第二次觀看了。正是從劇中,我才知道三明也是紅軍長徵的出發地之一。」
  • 流淌的文化記憶 持久的奮進力量——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 中諮公司調研組來永安調研
    12月11日,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安一行到永安市開展專題調研。三明市政協副主席、永安市委書記蔣先東,三明市政協副主席謝家芹,永安市委副書記、市長溫欣傳,永安市副市長張祖祿,永安市政協副主席、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管委會主任林海陪同調研。
  • 三明:紅色基因 綠色發展
    近日,福建省三明市與中關村發展集團合作共建的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正式開園,將重點發展智能互聯、生命健康等產業。三明迎來「中國矽谷」,紅色老區轉型升級駛入綠色發展「快車道」。「風展紅旗如畫」,1930年,毛主席率領紅四軍,途經福建三明時寫下《如夢令·元旦》。
  • 顏偉會見中諮公司董事長王安一行
    顏偉會見中諮公司董事長王安一行  本報訊(記者 熊一帆)8月10日,區委書記、重慶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兼)顏偉會見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諮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安一行,就廣陽島智慧創新生態城規劃建設等有關事宜進行座談交流。
  • 群眾的笑臉最美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中)
    三明人有理由自豪:這裡是紅旗不倒的熱土,也是林深水美的樂土;新時期的精神文明建設之花在這裡初綻,惠及民生的醫改、林改走在全國前列;這裡的經濟底子雖不及沿海厚實,但有溫度的發展,照樣給群眾帶來有質感的幸福。  三明人也懂得感恩。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後11次深入三明,對百姓冷暖牽掛在心,對群眾生活關切至深。人民至上的情懷,滋養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如畫三明。
  • 群眾的笑臉最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中)
    人民至上的情懷,滋養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如畫三明。老區蘇區奔小康「不要忘記老區,不要忘記老區人民」「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三明是老區蘇區,也是欠發達山區。山高,路遠,地少。黃建華的印象中,嶺下迎來這麼大的領導,還是頭一回。「從『五老』(老地下黨員、老遊擊隊員、老接頭戶、老交通員、老蘇區鄉幹部)的生產生活,到村裡的『五通』情況,習近平同志問得很細。」黃建華說,「第二年,村裡『五通』就基本解決。也是從那一年開始,黃炳茂老人每年都能收到習近平同志託人帶來的慰問品,直到老人去世。」
  • 特寫|福建清流:如何在山區縣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助推經濟
    毛澤東同志就曾在《如夢令·元旦》寫道:「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的壯麗詩篇。鬥轉星移,崢嶸歲月已遠,曾經紅色土地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如今清流縣擁有多個生態「標籤」: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重點林業縣、全國南方桂花重要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羅漢松生產基地。
  • 特別報導|為什麼是三明
    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從1996年到2002年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16次作出重要指示。「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畫好山水畫」「闖出一條路子」……每一次囑咐,都為今天的三明埋下充滿深意的註腳。發現三明,就是發現中國實踐的樣本。觸摸三明,就像觸摸時代跳動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