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當前,軍長無故「失蹤」,各部群龍無首,混戰中被我軍全殲

2020-12-16 漫步史書

1947年6月30日,以東北民主聯軍發起的四平攻堅戰最終是以失敗收場,這一戰的失敗除了帶給我軍教訓外,也讓陳明仁的71軍徹底名揚天下,他本人不僅獲得青天白日勳章,還被提拔為第七兵團司令,但手中勳章還沒有焐熱的時候,陳明仁隨即被告發縱容部下搶糧,隨後被到任的東北行轅主任陳誠處理,無奈之下只能前往南京擔任閒職。

事實上究竟是不是誣告,其實已經無從得知,陳明仁卸任71軍軍長以後,職務交由劉安祺繼任,由於1947年我軍發起的冬季攻勢,71軍被要求留下一個師防守四平,另外兩個師馳援瀋陽,結果在1948年3月四平之戰中,留在四平的88師全軍覆沒,劉安祺因此辭職,71軍軍長職務交給了副軍長向鳳武繼任。

向鳳武是71軍的老人了,作為黃埔四期畢業的高材生,他的升職經歷也非常順利,宋希濂任87師261旅旅長的時候,當時向鳳武就是其麾下521團3營營長,並逐步升遷至團長。抗戰時期為了便於指揮作戰,以87師為主力單獨合編為71軍,後來71軍又加入了88師、36師,等於說抗戰初期三個德械裝備師都歸於71軍下轄。

不過由於抗戰初期德械師被大量損耗,實際上71軍的戰鬥力早已不復往昔,但作為國民黨軍之中的嫡系部隊,71軍後來被陸續補充編制,後來又補充了部分蘇械裝備,才算是恢復了元氣,後來36師被調走,71軍下轄的部隊中,87、88師基本上就沒動過,因此向鳳武也始終呆在71軍之中。

也可能是歷經戎馬生涯,向鳳武被調到東北戰場以後,卻怎麼也拿不出抗戰時候的勇猛果敢,可能是因為打內戰而負疚,而且71軍在東北戰場上,也並不如何受重視,引起了71軍很大一部分官兵的不滿,1947年6月攻打四平街時,87師被臨時劃歸廖耀湘下轄,由於作戰不利,87師師長黃炎被撤職,向鳳武遭到申斥。

需要知道的是,向鳳武論級別幾乎不屬於廖耀湘,況且在黃埔時,向鳳武是黃埔四期畢業,廖耀湘是黃埔六期,向鳳武自然不怎麼服氣廖耀湘。1948年3月劉安祺辭職,向鳳武繼任71軍軍長,由於此前四平之戰的不利,向鳳武這時候就有撂挑子不幹的意思,整天不是看看報紙、就是看看文件,要不然就宿醉不醒,完全沒有嫡系軍軍長的派頭。

1948年9月,71軍劃歸廖耀湘兵團,救援錦州,結果錦州解放後,廖耀湘兵團在遼西地區被我軍合圍,廖兵團不顧一切的想要奪路逃回瀋陽,由於71軍此前黑山一戰中損失慘重,廖耀湘下令要71軍劃歸新一軍軍長潘裕昆指揮,潘裕昆的資歷連廖耀湘也不如,71軍官兵十分不滿。

向鳳武在指揮部發了一通牢騷,後來乾脆直接扔下71軍跑路了,等到打起來的時候,廖耀湘才發現向鳳武不見了,71軍也因為群龍無首,各自為戰,最終被我軍全殲。向鳳武離開軍部以後,化妝潛逃,打算投奔青島綏靖區司令劉安祺,結果一不小心迷了路,後來鑽井玉米秸稈垛裡面,打算等天黑再走,結果被我軍發現被俘,

相關焦點

  • 孟良崮戰役:粟裕百萬軍取上將首級,全殲了國軍王牌整編第74師
    孟良崮戰役,粟裕指揮我華東野戰軍主力,全殲了國民黨軍五大王牌中堪稱頭號主力的整編第74 師(實際上就是一個軍的編制擁有3.3萬餘人的龐大兵力),沉重打擊了國民黨的重點進攻我山東解放區的囂張氣焰,不僅鼓舞了其他戰場上我軍廣大指戰員的戰鬥士氣,而且讓我軍高層看到了未來戰勝強大的蔣介石集團的希望。
  • 紅七軍的曲折歷史:名將盤腸大戰,軍長被冤殺
    在鄧政委、俞作豫等同志的爭取下,李明瑞徹底脫離桂系軍閥之間的混戰,投入到革命陣營當中。1930年1月,鄧政委、李明瑞領導了龍州起義,紅八軍宣告成立。隨後,紅七軍與紅八軍合併,只保留紅七軍,由鄧政委擔任前委書記兼政委(此時才開始設政委),李明瑞擔任總指揮,張雲逸擔任軍長。
  • 桂系將領一貫驍勇善戰,但在解放戰爭中,也有四位成為我軍俘虜
    儘管,桂系將領一貫驍勇善戰,但是在解放戰爭時期,也有四位桂系將領被我軍俘虜,其中一位還是鋼七軍軍長,也是白崇禧的愛將。  在之後的軍閥混戰,以及中原大戰,張義純在戰場上表現的很出色,成為桂系將領中一位能徵善戰的猛將。因立功多,職位也不斷升遷,讓他迅速成為桂系骨幹人員。  在之後的軍事生涯中,張義純擔任過軍長,集團軍司令等職位。尤其是在李宗仁當選代總統後,當時所有的桂系將領也跟著飆升,張義純任安徽省主席兼保安司令。
  • 國軍王牌軍長,被抓後沒關在功德林戰犯所,還成為我軍教官
    文章字數|898字,閱讀約2分鐘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是新中國關押和改造戰犯的監獄,裡面關押的都是國民黨高級將領,其中有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等人,改造的好了,就能被釋放,不過第一批被釋放的時間也在1959年,也就是說,只要被關進去,起碼也要十年才能出來,可是,在當時,並不是所有被俘虜的國軍將領都被關進功德林的,這其中一位國軍將領,不但沒有關進去,還成了我軍的教官
  • 他是74軍最後一任軍長,結局卻最好,雖被俘虜,但被任命為教員
    第74軍的名氣大,還是因為它的戰鬥力很強,在抗日戰爭中,74軍的戰績最好,王耀武打出了七十四軍抗日鐵軍的稱號,還被稱為是「虎賁軍」,獲得了很多榮譽。能領導74軍的人,都不一般人,共有5個人做過74軍軍長,前4任軍長包括王耀武、張靈甫、俞濟時、施中誠,都比較有名,最後一任是誰呢?他就是邱維達。
  • 解放戰爭最狠辣的國軍軍長:殘暴狠毒,濫殺無辜,判終身監禁
    國民黨將領中有很多將領,雖然與我軍保持著敵對關係。但是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值得肯定和敬佩的。比如解放戰爭末期被我軍打敗的黃百韜,他雖然出身雜牌軍,但是最終能夠贏得蔣介石的信任和重用,絕對是出於他的軍事才能。
  • 公子將軍馬繼援,解放戰爭中讓我軍吃了三次敗仗,晚年為汶川捐款
    他被稱為「公子將軍」,曾在解放戰爭中讓我軍吃了三次敗仗。國民黨政府垮臺後,他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晚年還為汶川地震捐款。 在軍中經過幾年的歷練,馬繼援在20歲時,正式被他父親提拔為第82軍軍長,國民黨少將軍銜。如此年輕的軍長在當時的國民黨隊伍中絕無僅有,他也因此被稱為「公子將軍」。
  • 痛心,徐向前親手打造的鋼鐵之師,一仗失利從我軍戰鬥序列中消失
    在臨汾戰役中,王新亭親率第24旅急行軍一百六十裡,搶佔機場,擊毀敵機數架,破壞了胡宗南的空運計劃,為全殲臨汾守敵創造了條件。隨後,第23旅在沒有重火器的情況下,採取了坑道爆破的辦法,再結合鐵鍬,一鍬一鍬地挖進城裡的,歷時七十多天,勝利登城,被軍委命名為「光榮的臨汾旅」。在解放戰爭中,有榮譽稱號的旅(師)只此一個。
  • 雲山中美首戰王牌對決,39軍大敗美騎1師,我軍可以打敗美軍!
    從10月25到10月31日,我西線志願軍主力僅僅用時6天,便已在古軍營洞、塔洞、泰川、雲山、溫並、熙川一線完成了戰役展開,並殲滅南朝鮮第6師大部和第8師2個營,三面包圍了通向西線美軍防禦核心的雲山地區。此時,我志願軍39軍主力已在雲山附近蓄勢待發,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 戰爭中的全殲:是成建制地擊斃和俘虜,並非一個不剩都被打死
    如果以為「全殲「是一個不剩地被全部消滅,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在戰爭中,除了營連排等中小規模的作戰單位,有可能被徹底殲滅,這就叫全殲,同時對於營連排這些作戰單位的番號,可以說所有軍隊都是不會取消的。但成千上萬人乃至數十萬以上規模的作戰單位,比如團、旅、師、軍、集團軍、兵團等作戰單位,戰時就很難做到一個不漏地被全殲,一般總是會有漏網之魚的。因此,本文作者的理解「全殲」的意思是,是指成建制地消滅對方的作戰單位,一般指部隊主力被消滅、擊潰所部導致建制崩潰、主力作戰部分投降等喪失作戰能力。
  • 他是國軍王牌74軍的最後一任軍長,卻是結局最好的,安享了晚年
    這支軍隊的戰鬥力也確實強悍,它在抗日戰爭中立功無數,獲得了抗日鐵軍和虎賁軍的榮譽稱號。在這樣的軍隊裡,軍長自然是非凡之人。第74軍一共有五任軍長,其中名氣最響亮的自然就是王耀武與張靈甫,其次俞濟時和施中誠也算是小有名氣的國軍將領,而最後一任軍長邱維達的名氣就沒那麼大了。
  • 抗戰時期,國軍陣亡的2位集團軍司令,7位軍長,都是誰?
    戰爭爆發之後,我國各階層放下爭執,全面投入到了抗戰中。8年的抗戰中,我國人民付出了慘重代價,僅國軍就有2位集團軍司令,7位軍長犧牲,他們都是誰?一、兩位集團軍司令1、張自忠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
  • 軍長都是誰?各軍第一仗打得怎麼樣
    軍長都是誰?各軍的戰鬥力怎麼樣?入朝後各自的「第一仗」打得怎麼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幾個志願軍軍。由紅25軍發展而來,是長徵中的「開路先鋒」,抗戰初期參加過平型關大戰,解放戰爭是四野的「攻堅尖刀」,以「三猛精神」著稱。後改編為四野第39軍,是四野的主力部隊。40軍,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3縱隊。由魯中軍區和冀熱遼軍區的老八路組成,司令員是赫赫有名的韓先楚上將。在東野中以神速奔襲聞名,被稱為「旋風縱隊」。遼瀋戰役中,攻勢兇猛,殲敵3.9萬餘人,生俘國民黨軍第9兵團中將司令官廖耀湘。
  • 「萬家嶺」日軍屍橫遍野,眼看就全殲日軍一個師團,可惜天意弄人
    參加武漢會戰之前有16000人兵力,在沿南潯路一線作戰中,傷亡達到八千餘人,中、小隊長死傷過半,幾乎喪失了戰鬥能力,落的個日軍最弱師團名聲。師團長為日本陸軍中將松浦淳六郎。要知道在武漢會戰長達4個多月的戰鬥中,中國共投入約110個師參加戰鬥,但日本並沒有消滅過我軍一個完整的編制一個師,現在中國軍隊有很大希望全殲日軍一個師團,如果成功那將大大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戰的信念與決心!
  • 我軍36位軍事家排名,新四軍軍長葉挺為何位列開國大將之前?
    解放軍曾經對外公布了我軍的36位軍事家排名,從具體的排名情況看,我軍的十大元帥與十大大將全部進入「軍事家榜單」,57位開國上將沒有一個人進入這份榜單。我軍在革命戰爭年代犧牲的部分將領,如許繼慎、段德昌、左權等將軍也進入了榜單。
  • 解放戰爭國軍十大將軍,指揮作戰兇悍,都是我軍強勁對手
    解放戰爭中,國軍有一批幹將,部隊戰鬥力強,作戰兇悍,給我軍造成很大威脅。 二戰漣水:1946年12月3日,以所部57旅等部隊正面攻擊。1946年12月14日,主力繞道到漣水的西面,這支奇兵一舉奏效,我軍回援不及,戰鬥失利。 孟良崮戰役:1947年5月11日,被我軍包圍,激戰5天全部殲滅。
  • 土耳其旅不聽美軍忠告囂張挑釁,志願軍軍長一拍桌子:滅了它
    此戰,美軍戰史承認陣亡116人,441人負傷並疏散出戰場,360人負傷但未疏散出戰場,98人失蹤,一共損失1015人。配屬給陸戰五團的韓軍海軍陸戰隊26人陣亡,97人受傷,5人失蹤。5月,美軍陸戰一師撤出馬踏裡山陣地,內華達防線由美25師指揮的土耳其旅接防。
  • 「沒有拿不下的陣地」,該敵一個師叫囂,與我軍血戰6天被砸碎
    另外軍一下師級單位中,也有少數戰鬥力格外強悍的,比如52軍發家之前的25師,該部號稱千裡駒師,新開嶺戰役中被我軍全殲,另外還有一個趙子龍師,為國民黨軍獨立第95師,但有關這個獨立第95師,一直以來命運比較悲催,因為國民黨軍並沒有以此為基礎建軍,但如果僅算戰鬥力的話,該部可能不亞於五大主力。
  • 志願軍回國之際,我軍僅用40分鐘全殲英軍黑衛士兵團,靠的是什麼
    美國為了維護他們在世界的霸主地位,在朝鮮發動戰爭,而當時的英國為了彰顯自己的軍隊力量,在這場戰爭中派出的兵力僅次於美國,我軍為了維護國家安全派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抗美援朝。到了抗美援朝後期,美軍已經開始和我軍談判,英國軍隊卻瘋狂挑釁,志願軍團長見狀立即下令滅了他們之後再回國,而我軍只用了四十分鐘就全殲了英國的這支部隊。那麼當時發生了什麼呢?其實,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軍曾經率先派出了三支王牌部隊,只是這三支王牌部隊都被我軍全部殲滅,這就讓英軍更加痛恨我軍。為了對我軍實行瘋狂的報復,英國又派出了比前三支王牌軍隊。更為有名的黑衛士兵團。
  • 55年授銜時,四野18位軍長7位授上將,為何三野軍長大多是中將?
    我們都知道當時在授銜儀式上出現,開國十大元帥,開國十大大將等,總共授勳人數達到千人,在4大野戰部隊中,第4野戰部隊18位軍長中,獲得上將軍銜的就有7人,而第3野戰部隊中16個軍長中有10位中將,3位少將,還有3位將領沒有授軍銜。為什麼同樣戰功赫赫的野戰部隊,差距竟然這麼大呢?本期暴走大歷史為您獨家揭秘。讓我們先看看4野授勳的將領都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