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就上個學嗎?」孩子上學的憂愁,許多父母都讀不懂

2020-12-19 媽咪有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去上學,在我們的印象裡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在課堂上聽聽老師講課,下課寫寫作業,周末還有雙休,簡直不要太幸福。

可是孩子上學也很累,他們也有自己的憂愁,可惜許多父母都讀不懂。

你不就上個學嗎?上學能有上班累?

曾經在網上看到有孩子在吐槽自己的父母,大概意思是說自己在學校裡遇到了不開心事情的事情,早上不是很想去學校。父母看到之後,就說孩子是不是覺得上學累了,孩子說不是。結果父母卻非要教育他:"累累累,你不就上個學嗎?上學能有上班累?"

實際上,孩子上學也會面臨很多憂愁。只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先入為主,覺得孩子上學一點都不累,不就是坐著上課嗎?為什麼會累?

其實,孩子在學校裡學習上課,基本會遇到很多憂愁。比如成山的作業、人際關係、學業的挑戰等等。雖然從累的程度上來說,上學確實沒有上班累,但父母說上學不會累,一樣充滿了片面性。

首先,作業是孩子不小的壓力。看到說作業多,可能很多父母都會嗤之以鼻:"我又不是沒上過學,以前寫作業從沒超過半小時"。說實話,我以前也是這樣的想法,直到體會到了現在的孩子作業有多少,我才知道自己錯了。

我們以前上學,社會經濟還不那麼發達,小學的內容也只有語數英,甚至有些小城鎮裡的小學只有語數。學科有限的情況下,一天的作業確實不多。但現在的小學生,要學習的東西比我們以前多,作業的數量和難度也上升了。

再加上現在有的孩子放學之後還得去上補習班,補習班也會留作業,一天下來不忙活到到晚上10點甚至半夜12點,基本都寫不完作業。

其次,學業方面的挑戰。我們去上班,會有業績和KPI的挑戰,不能達標我們會焦慮。孩子也一樣,在老師和家長的期盼下,成績會成為他們的挑戰。尤其是現在社會競爭激烈,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優秀,過於看重成績,無形之中給予孩子很大的壓力。

比如一次小測試成績退步了,我們就上綱上線,生怕孩子一直退步,給他們提出下一次一定要進步5分或者是10分的要求。嚴厲的態度會讓孩子背負上沉重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下,孩子會覺得上學很累。而且過於看重成績,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心態失衡,一點成績不理想,就會打擊到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最後,人際關係的處理問題。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裡面形形色色的孩子都有。在學校裡,孩子的人際關係問題可能也會成為他們的一個負擔,比如有的孩子因為身材(過胖或過瘦)、髮型甚至是穿著打扮而成為小夥們的嘲笑對象。這種來自小夥伴的語言暴力,是很難禁止的。

當孩子在學校裡遭受到了過多的語言暴力,就可能會對學校產生牴觸的情緒,然後出現不想去上學的情況。而父母又會簡單地把事情歸結於孩子覺得上學累,才會不想去上學。進而搬出上學上班的對比來教育孩子。

孩子上學沒有我們上班累,這是肯定的。孩子上學累,這也是肯定的。父母應該要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生時期,誰又沒有厭倦過上學呢?

與其一直批評孩子,不如好好和孩子溝通一下

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我們下班回家以後,可以問下孩子在學校裡的情況。比如遇到了很多問題,和小夥伴相處地怎麼樣等等。如果孩子在學校裡遭受到了語言暴力,父母可以安慰他們,或者是向老師反映一下,才有助於問題的解決,進而打消孩子對學校的抗拒性。

關於作業的情況有的父母喜歡額外買一些練習題給孩子做,但是孩子學校的作業已經有不少了,如果還有補習班的話,孩子作業就更多,父母沒必要急於求成,什麼名師試題、高分筆記都買給孩子。這種填鴨式的作業,對孩子的學習幫助不是很大。父母要做的事情,是和孩子了解一下作業的情況,比如哪裡太難了不會做等。

寫在最後。

孩子一樣有孩子的煩惱,父母不要覺得孩子整天就是吃喝玩樂,上學也很輕鬆。實際上,小孩子的心思敏感細膩得很,一點事情都可以讓他們傷感憂愁。所以,如果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突然不想去上學,應該要問一下他們是不是在學校裡遇到什麼事情了,而不是責怪他們懶散。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平時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勸兒子上學,媽媽跪求兒子,最失敗的教育莫過於孩子不懂愛
    這個短視頻中,一位小男孩不願意上學,媽媽勸了大半天,他都無動於衷地玩著手機。媽媽無奈地問他:"到底要怎樣你才願意去上學?"他的兒子說道:"你給我跪下我就去上學。"媽媽聽了兒子的話,當場給兒子跪下了。她的兒子看到媽媽為勸他上學當場下跪,他高興地翹起了二郎腿,拿著手機拍了張媽媽跪著的照片發到了朋友圈炫耀。這位媽媽在太陽底下整整跪了一個小時,可是兒子不但沒有去上學,反而無視跪在地上的媽媽,繼續玩著手上的手機。媽媽對小孩完全束手無策,兒子不懂心疼媽媽,冷漠地看著跪在地上的媽媽,這個畫面讓人看了也感到非常痛心。
  •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讀「xie」還是「xia」?老師:不懂別誤教孩子
    孩子的讀音被反駁,家長質問老師,老師怒道:家長不懂就別亂教。 這天,老師在課堂上教孩子們《山行》這首詩,當讀到「遠上寒山石徑斜」這一句時,同學小鑫直接指出老師讀得不對,這句詩中的「斜」字應該念「xiá」而不是「xié」,念xiá是為了和整首詩壓上韻。
  • 中國孩子上學要接送,日本孩子都自己上學?他們家長不怕人販子嗎
    我們很關心孩子。我們都說歐美的孩子成年後獨立生活。但在中國,似乎不管孩子多大,家長都忍不住為他們擔心。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更是緊張。尤其是現在,家長在擔心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也在擔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不過,對於家長來說,最怕的應該是孩子被拐賣。前段時間,一張名叫「梅姨」的人販子畫像在網上流傳。
  • 幼兒園老師直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父母多是這麼做的
    但是大多數孩子在和爸爸媽媽分開的時候,情緒都是很難控制得,當他們第一次離開爸媽身邊時,就會哭個不停;有些孩子第一天還好一點,但是接下來的時間就會大爆發,甚至不願意去幼兒園。很多寶媽面對這種情況,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解決。
  • 幼兒園的孩子說「我不想去上學」父母怎樣與孩子溝通?試試這幾點
    今年因為疫情的特殊情況,許多父母都在家陪孩子度過了一個超長待機假期。在享受一家人幸福天倫的同時,許多父母也是被寶寶的精力旺盛折磨的疲憊不堪。好不容易疫情有了控制,小神獸們也開學了,可是許多小朋友不願意上學,讓許多家長心煩意亂。
  • 怎樣讓孩子喜歡讀書?TED演講:「蠢」一點的父母做得更好
    相信沒有哪個爸媽不想讓孩子成為愛讀書的人。說起怎樣讓孩子愛上閱讀,你可能也有一套辦法,比如從小和孩子一起讀書,教孩子閱讀,經常帶孩子上圖書館等等。那麼什麼家庭出來的孩子,更可能愛上閱讀呢?你可能有完美答案:當然是那些書香門第。
  • 「學爸」告訴孩子「你為什麼要去學校」,告訴孩子上學的目的!
    本文將探討孩子們為什麼去上學,並且為什麼他們要好好地學習,雖然不是以一種能引起學生共鳴的方式去創作,但也許會給孩子們帶來一些收穫。著名籃球運動員科比曾經說過一句話「你可以選擇成為獅子或者羚羊,自然界都需要這兩種動物。為什麼不選擇成為一頭雄獅呢?」去問一下你的孩子,你為什麼要上學?
  • 孩子因口臭不敢上學,罪魁禍首是口中的這種東西,把醫生都燻吐了
    文|西紅柿媽媽兒子因口臭不敢上學,罪魁禍首是口中的這種東西,把醫生都燻吐了坐在沙發上的阿華正拿著手機搶購為數不多的面,突然收到了兒子上學延期的消息,她想正讀初三的兒子聽到一定會很緊張「你和爸沒罵過我,老師們也沒罵過我,就是班上的同學嘴欠,」兒子示意她進來坐會,阿華再問:「他們是嫉妒你常考前十嗎?」兒子一聽搖頭,憋了一會兒,才支支吾吾地回:「他們說我有口臭,特別是同桌,罵了我千百回了」!阿華一聽,意識自己坐在通風口處,風吹走了些許氣味,細細一聞味道確實不太好。
  • 你的孩子也怕生嗎?讓孩子融入群體前,父母需了解3件事
    最近正值幼兒園開學季,許多孩子將第一次離開父母,融入群體生活。你是否發現孩子面對新環境、面對人群,總是猶豫不安,回家哭喊不想上學?出現以上狀況的話,孩子有可能是怕生性格!遇上這些狀況,父母該如何處理?
  • 小學生作文《孤獨》火了,孩子的世界,你永遠都不懂
    小學生作文《孤獨》火了,孩子的世界,你永遠都不懂近日一篇小學生的作文《孤獨》火了,短短100多個字,看完卻讓人鼻子一酸,殘缺不堪的原生家庭的痛,躍然紙上,讓人感到痛心。不少的網友看完想要呵斥這對父母,因為生而不養,是對孩子最大的殘忍。我們在上學時老師會教我們父母的的愛是天下最無私的愛,可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愛跟母愛都那麼的無私。甚至還自私到讓人覺得可悲。
  • 孩子上學,必須家長接送嗎?您家孩子是幾歲獨立上下學的?
    什麼電動車、私家車你擠我,我擠你,使得本來通暢的道路比平時難走了許多。現在公交線路星羅密布,不少城市還都有隻供學生上下學乘坐的公交專線,可以說是非常方便,那麼,為什麼絕大多數家長還是熱衷於親自接送孩子上下學?難道孩子上學必須家長接送嗎?您家孩子是幾歲獨立上下學的?
  • 怎麼說孩子都不聽,父母和孩子「槓」上?巧用「第三人」的力量
    經常都能夠聽到鄰居媽媽在念叨自己的孩子,她總說自己的女兒丫丫總是不聽話,有時候甚至還和媽媽槓上了,說啥也不聽。父母說往東,丫丫偏要往西,不讓丫丫看電視看太久,她就偏偏要一直看,什麼事都不做了。每次丫丫在看電視,媽媽就會讓她別看了。快點去寫作業學習了,但是丫丫就想著把自己喜歡的動畫片看完再去寫作業。
  • 騎電動車送子上學的父親禮讓斑馬線,孩子:爸爸你真棒!
    早晨騎電動車送孩子上學後。因為去公司時間有點早,我騎電動車融入到上班的車流中。快到十字路口,在我左邊快速駛過一輛電動車,可以看到是父親送孩子上學,只聽孩子說:!「快遲到了,今天我值日呢」,父親似乎沒吭聲或者說了句什麼,孩子就不說話了。
  • 常做這些事的父母,很難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你是嗎?
    但是你長期這樣否定孩子,會給孩子帶來無法想像的傷害。孩子最信任的人其實就是父母,如果連父母都覺得自己不好,孩子慢慢就會變得很自卑,自己也會覺得「我很差」。孩子這種原生的自卑,會影響一生。在我看來,溫柔的鼓勵比冰冷的否定要更為有力量。即使孩子表現不好,告訴他沒關係,相信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會越來越好的。孩子從父母那裡建立起自信,會變得越來越優秀的。
  • 老婆不同意父母過來接送孩子,說最累的三年父母都沒帶過,該咋辦
    我覺得你老婆不同意父母過來也有一定的道理,在自己孩子幼小最需要人帶的時候,父母不過來幫忙,現在孩子都三歲了,父母要過來,是個人都會有意見的。人都是有感情的,以人心換人心才是人際之間的常態。尤其是婆媳之間,本身就有一定的疏離,在你們孩子最難帶的三年內,婆婆都沒有伸把手,現在孩子都已經上幼兒園了,只是早晚接一下,你父母要過來了,早幹嘛去了?
  • 父母如果不學習愛的智慧,你看到的永遠都是有問題的孩子
    父母如果不學習愛的智慧,你看到的永遠都是有問題的孩子。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家庭是複印機。孩子所有的問題,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想要改變複印件上的內容,必須先從原件改起,育兒先育己。家庭環境也很重要,父母如果晚睡,孩子就會晚睡,孩子是以父母為榜樣,會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不是嘴上說的,而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去做。到晚上九點關燈上床,和孩子聊聊幼兒園,學校發生的事情,堅持一周兩周左右,生物鐘自然就會變成早睡早起。
  • 性價比最高的開眼界方式是上學
    而大家開眼界的方式並不相同,但如果說性價比最高的開眼界方式,那麼肯定是上學。在學校,你可以學習到許多知識,可以請教許多老師問題,可以有距離很近的圖書館,也可以有比租房便宜的宿舍,等等。上學,真的不需要想要學點什麼就動輒高昂花費去上各種培訓班,在學校體育課教跳繩肯定不會一個小時200塊錢那麼貴吧?
  • 小孩讀不懂魯迅,能怪小孩嗎?
    [摘要]曹文軒老師將小孩讀不懂魯迅的原因,歸罪於「淺閱讀」太多。站在他大學中文系教授的立場上,這個說法無可厚非。本文也並非質疑曹老師,而是想讓大家更平和看待這個事:小孩讀不懂魯迅,很正常。如果我們的小孩從小熟讀四書五經,不接觸網際網路、手機、電視、iPad等,把大部分業餘時間花在古今中外經典作品上,是可以培養出很好的語感,以便應對各類與當下話語體系不同的作品的。可能不只是魯迅,比魯迅更難懂的都不在話下。但一個現實的問題很難迴避:做得到嗎?
  • 孩子6歲前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上學後領先一步,如何讀繪本?
    現在孩子上小學之後,學校裡每個假期都會發一些必讀書目,我家大寶上學期間,我基本上都按照要求買了,孩子也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即使是在學業緊張的高中階段,有時也會見縫插針地看會兒書,汲取靈感。孩子沒上小學前,最美好的時光就是晚上陪孩子讀書,沒識字之前喜歡聽我念,一本書翻來覆去地念,有的書紙張比較薄,長時間翻閱紙張都有點兒損壞。愛讀書的孩子上學後適應能力強因為進行了早期閱讀,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比較強,沒有識字的障礙,孩子上學之初,很快就適應了學校生活。
  • 致父母:別再把放養孩子,當成靜待花開(再忙也要讀一讀)
    你說要掙錢養家,可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可能抵不過孩子敗家一年。你說沒有成功如何維持家庭,可連孩子都沒教育好,這個家庭哪裡談得上成功!父母的疏於陪伴,早已為孩子的未來種下隱憂,請別再缺席孩子的教育了。他們說,不要過度幹預孩子,不插手孩子的人生……我也很認同。可是,孩子什麼都不懂。他不懂成長是什麼,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在他心中,開心是最重要的,玩才是最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