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跟它比起來,也許比原子還要小

2021-01-10 子彈頭冷知識

大家有沒有想過?宇宙在人類的未知世界裡面,它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雖然它對我們來說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但是可能還有一個更大的世界,宇宙可能比那個世界還要小的很多,就像小到一個原子一樣那麼小。人們一直在尋找宇宙的最終的結論,為了追蹤它的起源,人們一直在嘗試著揭開一些長期存在的一些謎題。

比如什麼是質量?以及他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它們是什麼東西組成的?什麼是弦,宇宙最基本的單位是什麼?等等,這些個問題,都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去探究的,而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不是說短時間內就可以得到結果的,可能人的一生都不會得到結果。需要好幾個世紀才可以的。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完善的理論體系。在它的起源的說法中很多人都接受大爆炸的理論,但是在人們發現大爆炸這個理論的時候總是會存在一些缺陷。更好的了解它,科學家們認為要找到最小的基本的東西,就要找到它最基本的單位,這樣的話才有可能獲得它的最終的結果論。

但是到現在為止人類一直找不到宇宙中最小的粒子,雖然夸克被稱為現在為止最小的粒子。但是它只是目前的科學來說,沒有辦法跨越的一個山脊。也可能只是暫時的停留在這裡,可能將來會有一天我們會在這個基礎上找到一個宇宙。它是由什麼組成的,可以追溯到弦理論,但是由於不同的震動頻率的弦而組成的。

但是弦是什麼東西組成的呢?這好像是現在人類能夠達到的最小限度,但是我相信這個世界裡仍然還有一個大的它,在這個大世界裡面絕對沒有一個最小的值。因為這是一個無限的世界,在我們的整個的空間裡面,你發現沒有絕對的沒有極限的東西,只會有相對的。

在整個空間裡沒有絕對的最大的空間,也沒有絕對的最小的粒子。可能還存在一些更小的或者更大的參照系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它們可能比它大,比夸克小,而且沒有任何限制。空間的大小不是絕對的,粒子的大小也不是絕對的。

這些說法都應該是正確的,因為對於現在來說,我們目前找不到最大的數字和最小的數字。這都是被我們稱為是無數的,無數就是無限的,它沒有一定的數量,只會越來越多,而且數不清沒有界限。

既然是這樣的話,那就很有可能存在一個比它要大得多的世界,跟它相比,可能就是一個跟原子一樣,那麼小的東西,或者說甚至比原子還要小很多。

我們應該已經聽說過這樣的,就是通過放大生物細胞經過多次的觀察它們,在顯微鏡下這些細胞看起來就非常像宇宙。我們懷疑宇宙可能只是一個超巨型生物體的細胞,在那個地方,細胞是為了生物的生存和發展而工作的。宇宙也可能在一個更大的系統中。

宇宙跟它比起來,也許比原子還要小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將原子放大,發現和宇宙極其相似,宇宙也許只是更大的原子?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原子的探索過程就像我們的宇宙一樣,一開始我們只發現了太陽系,後來發現了很多和太陽系一樣的別的恆星系,我們就把它稱之為銀河系,曾經以為銀河系就是整個宇宙了,卻發現宇宙的空間大到無法想像
  • 把原子放大無數倍會看到什麼?科學家:有可能是宇宙!
    單單這兩個問題,以目前的科學來講根本無法解答(宇宙大爆炸只是適合宇宙膨脹的一種設想,它更像是一種可能性)!事實上,科學家對宇宙的認知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瓶頸:宇宙是有限的嗎?如果是有限的,那麼它究竟在什麼地方?如果是無限的,那無限的東西又是怎麼存在的呢?
  • 如果將原子放大無數倍,會不會發現另一個宇宙?
    生活在2300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大自然的物都是由看不見的微小粒子——原子組成,原子不能憑空消失,原子也不會無中生有」,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子論。在一百多年以前,由於科學家在光譜、電子、放射性現象上面的研究,以及相繼發現了質子與中子,這時候科學家才發現即便是微小的原子也不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元。
  • 宇宙秘密藏不住了,科學家將原子放大千萬倍後,發現了人類被禁錮?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原子的探索過程就像我們的宇宙一樣,一開始我們只發現了太陽系,後來發現了很多和太陽系一樣的別的恆星系,我們就把它稱之為銀河系,曾經以為銀河系就是整個宇宙了,卻發現宇宙的空間大到無法想像
  • 宇宙誕生的奇點比原子還小,物質多到化作萬億星系,奧秘在哪裡
    宇宙大爆炸如今已經成為科學界廣泛公認的宇宙起源學說,該學說雖然極具科學性,但是說起來卻比神話還神奇,以至於至今仍然有太多的人無法接受這種學說。宇宙大爆炸學說認為我們如今的宇宙起源於極小的一個點,這個點甚至比原子還小,它於近138億年前發生了爆炸,體積開始迅速膨脹,如今它的可觀測體積已經達到了直徑930億光年的規模。可是我們想一想,一滴水中就有10億億個水分子,比宇宙中的星係數量還多,而水分子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組成的,那麼一滴水中就有30億億個原子世界,想一想海洋中得有多少滴水?
  • 宇宙中存在多少原子?
    例如:人們認為,在我們可觀測的宇宙中,存在著1.2 x 10^到3.0 x 10^顆星體。但再離得近一點看,以原子為單位,這些數據或將變得更加不可思議。據估計,在這個水平上,已知、可觀測的宇宙中,有10^78到10^82個原子。用外行人的話來說,這相當於10千萬億到10萬個千萬億的原子。但這些數據仍不能精確地反映出宇宙中所包含物質的真實數目。
  • 需要將原子放大多少倍,才可以看到隱藏在原子裡面的微觀宇宙?
    我們生活在一個難以理解的宇宙裡,往大的說,即使在「小小的」銀河系裡,我們的地球最多都只能算是一粒塵埃,更別談更宏觀的層面了。往小的說,僅僅是組成我們身體的原子的數量就至少是1000億億億個,而據我們所知,原子並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在原子內部還有「非常廣闊」的內部空間。
  • 宇宙難道真是一顆巨大的原子?若將普通原子放大一億倍又會如何?
    大之極致莫過於宇宙,小之極致莫過於原子,這是漫長歲月以來人們的共識。在我們的宇宙之外或許還存在著平行宇宙、無限宇宙、高維度宇宙等更大的空間物體;在原子之下或許也還存在著夸克、膠子、上帝粒子等更小的微粒,但是,這些目前都還只是存在於理論之中,到底是否為實還猶未可知。
  • 宇宙中有多少原子?這個數字是如何算出來的?
    我們都是由原子構成的。這不僅是人類的共同特徵,它適用於宇宙中所有存在的物質,包括但不限於細菌、昆蟲到獅子、地球甚至是巨大的恆星。一切有質量的東西都是原子的有序排列,因為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在可觀測宇宙中原子的數目是有限的,因此原子不斷地改變它們的排列以形成新的事物。如果可觀測宇宙是有限的,那麼我們就可以計算出宇宙中原子的總數,或者至少會得到一個大致的數字。
  • 原子放大會成為一個宇宙嗎,為什麼?
    有人問:原子放大之後很像宇宙,我們的宇宙會不會就是其他宇宙的一個原子?你怎麼看?我不怎麼看,因為原子根本不像宇宙,說原子像宇宙的人根本不知道宇宙為何物,也不知道原子為何物,只憑著一些直觀的原子示意圖就胡思亂想。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三體》劉慈欣道出真相
    如果把原子放大一億倍,能否呈現一個宇宙?微觀的結束能算宏觀嗎?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們人類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對宇宙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愛因斯坦和霍金的相對論以及黑洞理論啟發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宇宙。人類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同時,許多常識無法解釋的現象層出不窮,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渺小,重新感受到宇宙的浩瀚。
  • 比原子還小的奇點,為什麼能炸出整個宇宙?這是真的麼?
    如今人們的視野就遠大於以前的人,已經是拓展到了宇宙環境中。如今大家應該都知道地球只是宇宙中非常平凡的一顆小行星,可以說在太空中看來是非常不起眼的。而且宇宙是大到無法想像的,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能探測到宇宙的直徑範圍大概為930億光年,然而這還不是宇宙的真實大小。更加令人無法想像的是,時隔138億年,宇宙還在向外膨脹著。
  • 原子就是一個宇宙,微觀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
    人們常常認為,量子力學的不斷進步,為人類認識宇宙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如果將一個原子不斷放大,我們就能夠從另一個層面看到與宇宙十分相似的場面。甚至有觀點認為,每一個原子中都是一個宇宙。科學家們並不認可相關說法,宏觀與微觀無法混為一談,原子仍然屬於物質,即便放大無數倍,其中仍然能夠擁有很多結構,只要人類的科技不停進步,就能夠將其不斷細分。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人們在面對宇宙與原子時的比較,原子中的無數結構就好比宇宙中的浩瀚星辰,但是二者只有相似之處,其中仍然受到不同作用力的影響。
  • 原子放大1億倍會怎樣,其結構如何,是宇宙的縮影嗎?
    其實這裡面蘊含的是一些哲學道理,它告訴人們在小的事物中,同樣可以看到大事物的一些規律。如果能夠正確認識到這些道理,可能對人生有點好處,但如果濫用,就墮入阿鼻地獄了。就如哲學中解剖麻雀的道理一樣,叫麻雀雖小,五臟齊全。就是說,我們解剖一個麻雀,也能夠看到其內臟是個啥樣子,從而推演到類似的鳥類都差不多。
  • 三體:一沙一世界,一個原子竟蘊含一個宇宙?科幻正被證明為事實
    在人類不斷探索宇宙的過程中,大量無法用我們的常識解釋的現象不斷出現,使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微不足道,同時也真正欣賞到宇宙的宏偉。在這些疑問中,有一個始終令人困惑的問題:如果將原子擴大1億倍,我們是否會得出宇宙模型?
  • 原子那麼小,宇宙這麼大,科學家拿什麼判斷各個星球含什么元素?
    規則二:當敵人把我們聚集起來問我們,「別嘴硬了,我知道你們的暗號是ABCD,都報下自己代號吧,坦白從寬?」因為沒上槍,不害怕,我們想要偽裝自己,就要把暗號中除了我的自己代碼的其他字母喊出來。比如你給予氫原子能量(拿槍指著),它就會釋放紅、綠、中藍、深藍色的光。鈉原子獲得能量,他就是釋放兩種黃光。如果你把一束給從紅到藍混合的光給予它,他就會(為了偽裝自己)把具有它自己特性(代號)的光吸收回去,反射出(喊出)其他的光。這就是元素與光的遊戲,我們可以利用光這樣的特性來識別「誰是誰」?
  • 《宇宙:潛在的新世界》第二季開播,鈾原子和人類起源密不可分
    在向我們解釋人類沒必要非得去理解量子物理然後運用它的力量之前,泰森琢磨「有沒有一點希望能夠救救我們對於量子宇宙的經典現實理論?」有時候,科學(我們認為是一種非常棒的讓人學會謙虛的方法)迫使我們在研究中接受某種層面上的模稜兩可和保留判斷。
  • 每個原子都藏著宇宙!
    每個原子都藏著宇宙!有句俗話說得好,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句話的本意就是,即便是一粒不起眼的沙子,它的內部也有可能藏著一個世界,我們千萬不要太過輕視某個人或者某個物質。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存在總有它的道理,宇宙是非常浩瀚的,人類探索宇宙這麼長時間,都未找到宇宙的盡頭。
  • 可觀測宇宙內一共有多少原子?如果把原子核聚集到一起能有多大?
    我們在中學物理課上都學過,原子是由原子核以及核外電子所組成,其中原子核中又包含著質子和中子(H1是唯一沒有中子的元素),雖然原子的體積非常微小,半徑只有10^(-10)米級別,但是原子核的尺寸更小,其半徑只有10^(-15)米級別,因此組成物質的原子,實際上中間是非常空曠的,超過99%的空間什麼都沒有
  • 人身上的原子來自哪裡?人死後,原子又會去哪裡?
    在元素周期表中,前94號元素可以在自然界中發現,而從第95號元素至第118元素,都是人工合成出來的,例如,第101號元素鍆,它是由氦原子核(α粒子)轟擊99號元素鑀製得。人類利用核裂變和核聚變原理製造出了原子彈和氫彈。此外,通過正反物質湮滅,人類還能讓原子消失,完全轉變成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