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庾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祐寺塔

2020-12-22 騰訊網

大餘(庾)縣現有兩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老城東郊獅嶺之下,章江河畔,水口寺路原南安板鴨廠內的嘉祐寺塔便是其中之一。

嘉祐寺塔為贛州五座佛塔之一,該塔因建於章江河畔的嘉祐古寺內,故名。

據民國八年版《大庾縣誌》記載:嘉祐寺始建於隋開皇五年(585年),唐景雲年間(710年)重修,名大雲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清泉寺,嘉祐元年(1056年)重修後,又更名嘉祐寺,同時在寺內建塔。現寺院已,但塔內的佛塔卻保留至今。

嘉祐寺塔為六角五級樓閣式磚塔,塔高19米,邊長2.1米。

塔基平面作六角形,每級各面設有仿木結構券門梁枋,鬥拱挑簷。每層下部的券門式佛龕均為直立拱頂,塔簷有挑,塔身中空,亦作六角形,可沿壁龕攀登至塔頂層。

二至五層每層之間均有空出的磚砌雙層花簷,上層為倒鐘形覆瓦坡頂,高1.5米。

據專家考證,此塔有唐代風格,是不成熟的宋塔。其梁枋鬥拱,與浙江嘉興天籟閣所藏王勃《滕王閣對客揮亳圖》中所描述的古建築風格極為相似,是江西省乃至江南唐宋塔中的精品。

嘉祐寺塔是大餘縣內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古塔,結構嚴謹,技藝精巧。1957年7月1日,被列為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06年5月25日公布嘉祐寺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中國成立後,大庾縣曾在1958年、1981年、1996年三次對嘉祐寺塔進行了簡單修繕。該塔雖塔身牆灰剝落,但塔基完好,經近千年滄桑,仍巍然屹立,雄風猶在。

雖然該塔早就列入贛州地區旅遊點之一,但卻鮮有遊客到此一遊。為何?該塔在原南安板鴨廠廠內,原先要去參觀嘉祐寺塔要經過該廠廠區,頗不方便。大餘旅遊宣傳,似乎也沒對其重視,因而知名度不高,但文物竊賊卻盯上了嘉祐寺塔。

2012年春節,一夥外地竊賊越牆進入原板鴨廠內,盜挖嘉祐寺塔地宮的文物珍寶。

此案驚動了省市領導,並作出重要批示。後經大餘縣公安局組織精幹力量迅速破了案,將這個盜竊團夥成員全部抓獲,追回被盜珍貴文物,並將這些文物存放於縣博物館。同時,還在嘉祐寺塔四周裝上了視頻監控,門衛在值班室就可觀察到周圍的狀況。

現在,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再次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祐寺塔進行保護維修。

希望經過這次保護性維修,能使嘉祐寺塔成為大餘旅遊的又一張名片,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大餘觀光旅遊

施千裡 2020.7.19 於壩上工人村

相關焦點

  • 連雲港A級旅遊景區的這幾處古蹟,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境內有很多古蹟,主要分布在市內的國家4A或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有以下幾處。花果山海清寺阿育王塔在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連雲港花果山旅遊區,有一座千年古剎名為海清寺,阿育王塔坐落於寺院的中心位置,始建於北宋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於天聖九年完工,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 豫見國保-鶴壁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2019年被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濬縣辛村遺址辛村遺址位於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辛村村中及村東,毗鄰淇河,東西長500米,南北寬300米。為研究西周時期衛國的歷史、葬制、車制及西周時代戈戟的演變等提供了重要的資料。2019年被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豫見國保-滎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該遺址的時代為夏、商,1974年發現,出土過青銅器等重要文物,是一處具有重要價值的夏商古文化遺址,是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尺塔千尺塔又稱曹皇后塔,修建於北宋。北宋仁宗皇帝在大周山下朱家峪選納曹家女子做了皇后。
  • 三峽庫區搬遷的最大地面文物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桓侯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中國國家風景名勝區——張桓侯廟(張飛廟),位於重慶雲陽盤石鎮龍寶村獅子巖下,與雲陽新縣城隔江相望。(攝影/漢口光達)據史料記載,張飛廟始建於蜀漢末期,是為紀念三國名將張飛而建的祠宇,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肥東又添一「國保」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今天從肥東縣獲悉,10月16日,國務院下發通知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安徽省2個古墓葬入選,肥東縣吳復墓位列榜單,這也是該縣繼1996年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被批為「國保」,時隔23年後再獲此榮譽。至此,肥東縣「國保」數量增至2處。
  • 盤點梅州市市級、省級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快看有你們家的嗎
    梅州市市級、省級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快看有你們家的建築嗎?國家級文保名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五批11處)葉劍英故居、丘逢甲故居、父子進士牌坊、人境廬和榮祿第、謝晉元故居、獅雄山遺址、聯豐花萼樓、大埔泰安樓、大埔光祿第、大埔肇慶堂、三河中山紀念堂。
  • 首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建墓
    1961年,成都永陵被國務院評為首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成立成都王建墓文管所;1990年,成立成都王建墓博物館;1998年更名為成都永陵博物館。首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紀念碑王建墓是全國第一座被科學發掘的帝王陵寢,全國唯一一座地上皇陵。成都永陵墓冢保存完整,墓冢封土為半球形,高約15米、直徑80餘米,內部分前、中、後三室,每室由木門間隔。
  • 造型生動、工藝精湛……走近登封這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登封清涼寺1965年列入登封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列入河南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列入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涼寺位於少室山西南隅的一條山溝之內,創建年代不詳,金貞佑四年(1216年)重修,現存山門、大殿及一些碑刻
  • 上海最美教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被譽為「上海梵蒂岡」
    「徐家匯天主堂」是典型的歐洲哥德式建築風格,始建於1910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兩座高聳入雲的哥德式尖頂鐘樓是其最具有標誌性的特徵,現在還已經成為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被大家稱為上海「最美」的教堂。
  • 追跡攻略|山西臨汾5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臨汾市歷史悠久,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和黃河文明的搖籃,有「華夏第一都」之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54處,佔山西省的十分之一多。 16、鄉寧壽聖寺 批次:第六批 類型:古建築 地址:寧縣 鄉寧縣城內東北部 鄉寧壽聖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明清均有修葺。現僅存正殿和鐘樓。正殿為宋代原構,鐘樓為元代所建。
  • 追跡攻略|山西長治7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長治市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3處(含合併項目),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三。具體名單如下: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批次:第一批類型: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地址:山西省武鄉縣的磚壁村和王家峪村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1939年7月~1942年5月,八路軍總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曾駐此,是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心。
  • 廣東一座粵東地區第一古剎,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東是我國目前城市旅遊業中很重要的省份,也是一處潛力很大的省份,在其省份內所擁有的旅遊資源很多,而且分布在不同的城市中,這一般而言都會吸引到全國許多遊客稱讚,也會造成多個區域旅遊業的進步,而從這個層面分析看,寺廟旅遊則一般具有很高的觀賞性了,而在對這座寺廟來說,它不只是歷史久遠,而且在經過多年的歷史表現之後,它的寺廟內建築設計結構和布局等
  • 追跡攻略|山西呂梁3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追跡攻略 | 山西呂梁3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呂梁境內有文物古蹟590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9處。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桓侯祠(張飛廟)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桓侯祠,俗稱張飛廟,迄今1700餘年的歷史。唐代稱張侯廟,明代又稱雄威廟,清代改為漢桓侯祠,是三國文化旅遊精品線上的一顆明珠。由山門、敵萬樓、左右廂房、大殿、後殿、墓亭、墓冢組成,建築面積達2200平方米,為全國的一大勝跡。山門和敵萬樓是明代建築,其餘為清代所建。張桓侯祠主體建築均沿中軸線布局,由南向北主要由山門,敵萬樓及左、右牌枋、大殿、後殿、墓亭及張飛墓和墓後園林組成。山門為五開間分心造用三柱、懸山式屋頂,簷下施六鋪作計心造鬥拱,其交互鬥和散鬥均作成稜形,十分精美。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門石窟,中國各大石窟之首
    龍門石窟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龍門位於古都洛陽,白居易曾用,洛都四郊 山水之勝 龍門首焉,來表述對這裡的讚賞作為出名的旅遊景點,這裡當然有著眾多輝煌的建築,其中奉先寺是最具藝術性,也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的一組雕像,相傳中間的那座主佛
  • 上海「最美」天主教堂,充滿歐洲風情,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徐家匯天主堂」在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範圍內都是頗有地位的著名教堂,甚至還被譽為上海的「梵蒂岡」。難怪好多遊客來到這裡參觀遊覽時,都感覺自己好像突然穿越到了歐洲一樣。正是由於「徐家匯天主堂」獨特的人文價值與歷史地位,於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在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 河南許昌這26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去過10個以上的,算你牛
    文峰塔始建時間:明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文物級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點地址:許昌市魏都區塔文化博物館內許昌文峰塔為八角十三層閣樓式磚塔。由地宮、基座、塔身、塔剎組成。乾明寺塔始建時間:隋仁壽四年(即公元604年)文物級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點地址:許昌市鄢陵縣乾明寺路北側乾明寺塔又名鄢陵塔,為六角十三層閣樓式磚塔。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新華網北京11月13日電(王瑩)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近日,經國務院批准,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通知,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752部珍貴古籍、23個古籍保護單位入選。
  • 清戶部造幣總廠舊址入選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5月19日,天津市政府網站發布的《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公布了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15處)。通知稱,「各區、各部門要以公布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為契機,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牢固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理念,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市文物局要依法劃定新公布的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進一步完善『四有』(有保護範圍、有標誌說明、有記錄檔案、有專門保管人員或保管機構)基礎工作。
  • 文物保護看基層 | 走進重慶,看文物保護的新探索
    據統計,現有石窟寺917處,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49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746處。大足石刻作為川渝石窟寺的典型代表,是重慶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2017年6月1日,《重慶市大足石刻保護條例》開始施行,這是重慶首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地方性法規。2016年,編制《川渝石窟保護與利用重大工程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