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看過魯賓遜漂流記,並且感受到了一種在絕處逢生的魅力。作為一個落難之人,魯濱遜居然能夠生存下來,甚至還將艱難的歲月過得有滋有味,實在是讓我們佩服無比。
在電視裡,我們很多人可能也看過貝爺的野外生存,裡面有很多的細節和講究,可謂是博大精深。因此,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人在野外生存的困難。
那麼問題來了,假若沒有貝爺的能力,假如沒有魯賓遜的文化塑造,一個人真的流落到了困局之中,可以生存下來嗎?
一位中國男子就有過這樣的經歷,他發生了海難,被迫流亡於大西洋。甚至他為了活下去居然喝鳥血,支撐了整整133天。這一事件可謂是歷史上的奇蹟,那麼這現實版的魯濱遜漂流又是怎麼回事呢?
一、突如其來的海難
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做潘濂,他出生於中國的海南地區。由於家裡不是特別富裕,而且又瀕臨海邊,所以潘濂從小就接觸海洋和航行。在長大以後,他就到坦達號船上做了學徒。
此後整整三年的時間,他一直都在學習著航海的知識,並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且很快就出師了。
不過可惜的是,他的人生並不坦蕩,因為很快第2次世界大戰就來了。當時英國需要大量的船員,就在當年的徵召之中,潘濂進入了隊伍之中,並且成為了貝洛蒙號船的二等侍應生。
當他踏上這艘船的那一刻,或許他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即將要面臨多麼可怕的危險。正所謂在戰爭時期,海上變得非常危險,特別是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更是讓所有的船員都十分恐懼。
當他們駛向大西洋的時候,果然沒有逃過一劫,很快被德國的魚雷給擊傷。由於船體受挫嚴重,所以船上很多人因此喪生,甚至整艘船都面臨著崩潰的危險。
就在這危急關頭,潘濂急中生智,立刻跳下了船隻。就在潘濂跳下船隻的那一刻,船整體崩潰了。眼看著自己唯一的依靠崩塌了,身穿救生衣的潘濂,立刻陷入到困局之中。。
不過在最開始的時候潘濂還有機會,一個是劫後餘生,讓他對於生命充滿希望,另一個就是他相信總會有過往的船隻到來。
二、海上生存
據記載,當時船體發生事故的時候,船上一共55個人,只有潘濂一個人活了下來。不過潘濂也算是幸運,雖然他漂泊了整整兩個小時,也逐漸的陷入到了焦慮之中,但是最終還是找到了一個木筏子,而且這上面居然還有不少的食物和水。
於是潘濂立刻遊到了木筏子上,然後利用這僅剩的資源苟延殘喘。為了確保自己能夠躲避風浪,潘濂甚至利用塑料將木筏子給包裹起來,做成了一個簡易的海上房子。然後以此為基礎就開始了他的魯濱遜漂流記。
可惜的是,魯濱遜的運氣比他好多了,因為魯濱遜好歹還是在島上,可以去訓練動物,而且還有肉吃。但是潘濂卻只能在海上漂泊,沒有陸地,沒有食物。
就在這種絕境之中,慢慢的他的消耗越來越大,首先是食物慢慢的消耗殆盡,緊接著就是他唯一的手電筒也用盡了電源,就連水資源也在慢慢的匱乏。那麼該怎麼辦呢?
潘濂也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手電筒的電用完了,然後他就將手電筒拆開,將裡面的彈簧做成的魚鉤來釣魚。不僅如此,他還利用短暫的下雨的時刻,通過塑料來收集淡水資源,以此來解決水問題。
就這樣,他又重新獲得了水和食物,又繼續漂泊著。
不過可惜的是,上天似乎一直都在折磨他,很快他遭遇了一場海浪,結果不僅使得他僅剩的水資源和食物被一掃而空,而且連他的立身之所都差點崩潰。
沒有了水,沒有了食物,該怎麼辦呢?
或許是上天有眼,潘濂在一次意外之下居然抓住了一隻海鳥,然後潘濂開始吸食這隻海鳥的血液,用來緩和缺水的困局。
其中因為海鳥的血液吸引來了鯊魚,結果潘濂又陷入到險境之中。不過他又險之又險的抓住了鯊魚,並且以鯊魚的血液來生存。
在這種極端的環境之下,潘濂一直堅挺著,靠著這些血液支撐著活著,他相信自己總會等到救援的船。
三、冷漠的救援
潘濂在等待的時候曾經也出現過希望,但事實上卻一度讓他絕望。據他自己回憶,有一次,途中經過了一艘貨輪,潘濂拼盡全力的向對方招手和吶喊。對方也的的確確走了過來。
當時潘濂還以為自己要得救了,但可惜的是,當對方走近以後,看見了潘濂的臉,結果二話不說轉頭就走了。這件事情對潘濂的打擊很大,差點讓他失去了求生的欲望。
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剛開始大家都以為他是英國人,所以來救援。但是走近以後才發現,潘濂是一個中國人,因此這些船隻直接離開了。這種行為可實在是讓人氣憤不已,但當時來說卻又無可奈何。
緊接著,又有一架美國人的飛機經過,不過可惜的是,當時由於潘濂所處的區域有風暴,因此這艘飛機也無法展開救援,只能放棄。
在這種絕望的條件下,潘濂只能靠自己活著,一次又一次的鼓勵自己,自己能夠活下去,而且一定能夠回家。整整過去了133天,潘濂終於漂到了陸地,並且最終被送到了醫院進行緊急救治。
最終,潘濂活了下來,靠著自己可怕的意志活了下來。不過雖然活了下來,但這段經歷對他來說太可怕了,他整整瘦了18斤,而且他的關節多處長出了膿瘡,整個身體受到了很大的創傷。
但慶幸的是,他沒有就此死去,並且向人們展現出了強大的求生欲望以及意志。而且他本人也因此成為了一個傳奇,很多人都在傳說他的故事,並且將他視為現代版的魯濱遜。
結語
不過客觀來說,潘濂此人真的非常的厲害,他前前後後共遇到三次危機。首先第1次就是船隻出事,極有可能與船隻一起死亡,但是他及時跳船,而且找到了木筏。第2次就是,他遭遇了海浪,結果使得所有的食物丟失,並且還遇到了鯊魚的襲擊。但慶幸的是,他不僅打敗了鯊魚,而且通過鯊魚和海鳥的血液活了下來。
第3次打擊最讓人心疼,他曾經看到了救援船隻的到來,但卻被對方無情的拋棄。這種心理上的打擊是最為致命的,要是一般人肯定就直接放棄了求生的欲望。但是潘濂最終堅持了下來,並且靠著自己的力量和意志回到了岸邊。如此我們也不得不感慨,海外求生何其艱難,而潘濂簡直就是超越貝爺的存在,那種求生意志太強烈了。
不過有一句話還是不得不說,當時西方人對我們的歧視真的很嚴重,所謂救人一命勝造7級浮屠,而且英國人也以紳士自居,當年居然眼睜睜看著潘濂處於險境而不理睬,這種行為實在是讓人氣憤。不過好在中國人意志堅定,能夠靠著自己活下來,不然我們還真應該就此事好好指責當年的船員,畢竟人命大於天,怎能如此糟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