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和德國軍力差距有多大?諾門坎戰役說明了一切

2020-12-09 騰訊網

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軸心國的日本和德國分別在東西兩個半球對世界開始了瘋狂的擴張,德國吞併奧地利閃擊波蘭,幹掉了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和法國,南下攻擊南斯拉夫和埃及,可謂神擋殺神佛當弒佛。而日本則在東亞地區侵略中國,南下攻擊菲律賓、越南、寮國等東南亞國家,兩根攪屎棍挑動了全球的戰爭。

那麼這兩個東西相隔整個大陸的軸心國的戰力誰的戰鬥力更強?差距有多大呢?

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都知道日本的軍事力量根本無法與德國相比。

德國在海陸空三軍中無論是戰鬥人員的軍事素質還是武器裝備上都能碾壓日本。那德國和日本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呢?

我們以蘇聯為中間值估測一下這兩國的軍事實力。

德國通過巴巴羅薩計劃與蘇聯正面掰了一下腕子。1941年6月22日,德國和其他同務組成三個集團軍,共190個師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以閃擊戰的方式突然襲擊了蘇聯,1942年便打到了蘇聯首都,1年的時間裡德軍消滅蘇聯坦克20500輛,火炮40600門,飛機17900架,軍隊超過400萬人,蘇聯在前線部署的兵力損失殆盡。

消滅了如此龐大的蘇聯軍隊,德軍損失130萬人,坦克2752輛,裝甲車1018輛,軍車106140輛,火炮12827門,戰爭初期的戰損比達1:3,德軍的強悍可怕到了極點。

而再看看日本和蘇聯交手的記錄。1939年5月11日—1939年9月16日,日軍和蘇蒙聯軍在今我國與蒙古邊境諾門罕地區爆發了大規模衝突,戰役雖然分成了四個階段,但主要決定勝負的在第四階段。

蘇軍由當時還不是很出名但以後會享譽全世界的名將朱可夫率領,日軍方面則日軍的精銳關東軍為主的半機械化。

在8月20日第四階段的總攻時蘇軍投入坦克524輛,裝甲車385輛,壓制火炮542門,飛機500架,整個戰役蘇軍以超過7比1的坦克裝甲車數量優勢,6:1的火炮數量優勢,3:1的兵力優勢向日本的大本營打動突襲,此戰日軍死傷超過2萬人,90%的傷亡都是坦克和航空兵部隊造成的。

諾門坎戰役的規模響比起二戰其他大型戰役來說簡直就小的不能再小,但機械化兵團的對抗讓日軍清醒的認識到自身和蘇聯的巨大差距。

日軍看似完成了軍隊革新,並將火炮和坦克及裝甲車協同運用於部隊,但蘇日雙方裝甲部隊的差距讓日軍無論如何也生不出任何反抗的心思,哪怕希特勒兵臨莫斯科城下時,日本關東軍仍然沒有響應,可見諾門坎一戰給日軍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印象。

由此可以得出對比結論,如果蘇軍戰鬥力100,那麼德軍戰鬥力能達到180,而日軍則只能在70左右。

相關焦點

  • 決定二戰走向的諾門坎戰役,日軍頭戴的鋼盔成為致命失誤
    不太熟悉二戰的朋友,經常會忽視這場發生在遠東的諾門坎戰役。在1939年5月到9月這段時間,日本和蘇聯在未經宣戰的情況下,先後投入了20多萬兵力,在諾門坎發生了多次戰鬥,最終蘇聯更勝一籌。最終日本和蘇聯籤署了和平協議,雙方在遠東地區的和平狀態一直持續到了1945年8月8日蘇軍發起的八月風暴行動。有不少人認為,諾門坎戰役幾乎是一場決定二戰走向的戰役,正是因為日本在進攻蘇聯時受阻,後來日本並沒有和德國配合作戰,在遠東地區出兵夾擊蘇聯,一旦諾門坎戰役蘇軍失利,那就有可能助長日軍進步一進攻蘇聯的欲望,那蘇聯在二戰的處境將變得更加危險。
  • 規模不大但卻意義深遠的「諾門坎戰役」直接影響了二戰的走向
    由於兩國的侵略本性,日本和俄國在歷史上曾經數次交戰,而且很多都發生在中國的領土上。除了「日俄戰爭」外,還有一場「諾門坎戰役」也發生在中國。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聊一聊這場規模不大,但卻影響深遠的局部戰爭。
  • 二戰中,日本為何不和德國東西夾擊蘇聯?
    然而蘇日之間除了小規模的諾門坎戰役之外,再不見日本對蘇聯有過成規模的進攻嘗試,難道真的是在諾門坎被打怕了嗎?有人會將蘇日之間在二戰期間摩擦不大歸因於日軍在諾門坎戰役中的失敗,如果不是遠東蘇軍對關東軍的痛打,日軍極有可能將矛頭指向廣袤的西伯利亞。屆時納粹德軍自西向東,日本關東軍自東向西,兩方夾擊之下蘇聯定無回天之力。
  • 諾門坎戰役的貓膩:蘇軍鋼鐵洪流傷亡比日軍大?日軍藏了多少數字
    日本的陸軍和海軍素來不和,北上和南進戰略一直在軍部爭吵不休。直到1939年的一場戰爭,徹底讓日本打消了北上的念頭,全力南下,這就是蘇日爆發的「諾門坎之戰」。 諾門坎之戰在二戰史中地位很重,有人甚至將其列為二戰的轉折點之一。因為在此戰之後,日本人徹底放棄了北上的計劃,百萬關東軍按兵不動,讓蘇聯得以將軍隊調往西方抵抗德國入侵,扭轉了歐洲戰場的戰局。
  • 日本法西斯在諾門坎敗給蘇聯 不敢覬覦北上 最終在南下之路上敗亡
    與此同時,在蘇聯東側,同為法西斯盟國的日本卻與蘇聯相安無事。日本為何不出兵援助他的德國盟友,從東線進攻蘇聯?日本兵敗諾門坎被迫放棄北上攻蘇實際上,狼子野心的日本法西斯曾經做出過北上進攻蘇聯的嘗試,但卻遭遇慘敗。這就是發生在二戰前夕偽滿洲國與蒙古國邊境的諾門坎戰役。
  • 諾門坎戰役—朱可夫元帥的怒火:蘇維埃的裝甲洪流!
    日本關東軍 一九三九年五月,為試探蘇聯反應,在中國東北與外蒙古邊界一個名叫諾門坎的地方,日軍對蘇軍挑起了一場軍事衝突,史稱「諾門坎戰役」。隨著關東軍部隊兵力逐漸充實到近百萬,日本人對蘇聯的態度開始強硬起來。駐紮海拉爾的關東軍不斷在中蒙邊界上向蘇軍挑釁,藉以試探蘇軍和外蒙古的軍事實力,雙方的摩擦最終演變成「諾門坎事件」。
  • 諾門坎戰役日軍輸得很慘
    諾門坎戰役日軍輸得很慘。這場戰役一開始雙方都沒當回事,沒想到越打越大,日本把能用的兵力無乎用了個遍,最後,打光了關東軍的精銳,輸掉了戰役;這場戰役還有個弔詭的地方,就是雙方都沒有宣戰,但卻打得難解難分,讓美國人樂開了花、笑歪了嘴;也正是這場戰役,讓日本下決心調整戰略方向,轉過頭和美國人在太平洋上死磕,讓蘇聯人高興了許多年。
  • 二戰時日本和德國的差距有多大,如果單挑誰能贏
    首先,我們來分析下雙方的實力。從總體上來講,德國的實力更雄厚。我們僅以工業和經濟為例,二戰前德國的工業產值佔世界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14%,德國在吞併大半個歐洲以後,其工業產值比重上升到30%左右。而日本的工業產值在二戰中巔峰時期的佔比也不超過4%,可以想像日本和德國的差距。二戰期間,德國(不含佔領區)生產鋼鐵18770萬噸、電力4140億千瓦時、石油4620萬噸、煤炭345500萬噸。
  • 二戰日本陸軍和海軍有多奇葩,陸軍死傷慘重,海軍放鞭炮慶祝
    二戰對我國影響最大的國家非日本莫屬,我國軍民齊心協力,一致對外,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在日本侵略者的威脅下,我國軍隊放下分歧,組成統一戰線,最終成功把侵略者趕了出去。但你知道日本國內陸軍和海軍的矛盾有多大嗎?
  • 二戰時期的德國有多強?一個第六集團軍,能打贏十個日本甲級師團
    德國的第六集團軍曾經是德國在二戰時期的驕傲,這支軍隊十分精銳,聚集了很多優秀的將士,雖然他們在史達林格勒的戰場上全軍覆沒無一生還。但是他們在歐洲戰場上被稱為整個歐洲陸軍的王者,具有獨當一面所向披靡的能力。
  • 日本士兵的自殺式頭盔是二戰時期質量最差的鋼盔之一
    說到二戰時期各國陸軍的單兵頭盔質量,美國的M1型頭盔是二戰公認的質量最好的鋼盔之一,美軍士兵二戰的陣亡率較低,很大程度上跟美軍的裝備的鋼盔有關,美國的鋼盔厚度要比蘇聯和德國鋼盔厚度,高出三分之一,其優點就是堅固,厚重,但缺點就是普遍比其他國家的鋼盔要重上許多,導致美軍很多士兵在戴鋼盔時都不太喜歡扣上扣子
  • 諾門坎戰役日軍有多慘?第23師團五個聯隊長斃命,關東軍遭大清洗
    日本關東軍為了擴大諾門坎戰事而火線組建的第六軍,軍司令官是由第13師團長荻洲立兵中將升任的,這廝曾經在中國戰場橫行一時,結果流年不利,剛升官就趕上了倒黴的大敗。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但是大家都是從戰術上來分析的,比如如果德國和日本一起夾擊了蘇聯,蘇聯就會亡國什麼的。但是,大家都說得很片面。打仗可不是玩戰術遊戲那麼簡單,那是要拼經濟的!兩個國家打仗,戰術只能決定一場兩場局部戰爭的勝利,但是要打贏整個戰爭,還是需要有強大的國力和豐富的資源才行!我們再來看看,日本有什麼?
  • 蒙古國軍諾門坎戰役的騎兵英雄,擊斃日軍中佐東八百藏
    1938年決定蘇日關係的一戰,諾門坎戰役中,表現出很多英雄人物,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蘇軍外,作為聯軍的蒙古國軍隊也在這場戰役中表現出色,其中最出彩的是蒙古國騎兵,讓日軍也心驚膽寒。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就是下面的這位蒙古國軍的騎兵師長丹達爾。
  • 二戰時日本如果不招惹美國,德國和日本結局是否會不一樣?
    二戰時期日本也不想主動招惹美國,也知道自己國力不行,主要是在對我國發動侵略以後,沒有發現大量的石油資源;雖然當時日本佔領了我國東北,但是沒有在東北找到石油。據說當時在大慶附近鑽探,快要找到石油的時候突然停止了,不得不說上帝跟日本開了一個玩笑。
  • 二戰風雲: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二、諾門坎戰役,日軍徹底放棄北上戰略1939年冬天,日本陸軍決定對遠東地區的蘇聯軍隊發動試探性的攻擊,雙方在諾門坎地區發生了戰爭,1939年5月,日本關東軍開始進攻蘇聯支持的蒙古人民共和國,而蘇聯政府依據《蘇蒙互助協定》開始介入。
  • 二戰後,德國分為東德和西德,兩邊的差距有多大?
    二戰後的幾十年裡,東德、西德是有差距的,這種差距究竟有多大呢? 二戰納粹德國戰敗投降,蘇聯以及美、英、法分別從東西兩線對德國實行佔領。根據雅爾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本來分裂成四個佔領區,如下圖所示。後來,美、英、法三國的德國佔領區合併。
  • 二戰時期,為何蘇聯海軍連五分之一的日本海軍都打不過?
    蘇聯是二戰的戰勝國,也是二戰中陸地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蘇聯這個超級大國,在二戰時期,其海軍卻比日本聯合艦隊差的多。這主要是因為各個大國都有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發展環境和歷史,而且地理環境也不同,因此,每一個國家在自己的成長壯大的過程中,都有自己側重的方面和短板領域,如果放棄了自己的獨特優勢,那就等於放棄了國運。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美國,日本打蘇聯有沒有打贏的可能?看完後明白了!
    我說一個結果,可能你會不愛聽,如果在二戰當中真的是德國打美國,然後日本打蘇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也只能像日本那樣不在背後對蘇聯下手,那麼說實話德國與日本戰敗的時間可能更快,甚至可以說二戰根本就不會爆發。
  • 二戰中,日本陸軍為何會在諾門坎戰役遭遇慘敗?
    要了解諾門罕戰役,必須先了解與戰役有關的一些因素。1904年,日本入侵中國東北,挑起了日俄戰爭。經過一年多廝殺,日本獲勝。長期覬覦我國東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專門成立了一支「滿鐵」守備隊,另留駐南滿一個師團。兩部兵力大約兩萬人,歸屬關東總督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