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隨著一場疫情的開篇,線上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據《2020上半年度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5億;預計2020年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可突破4000億元。
如此高需求市場下的線上教育,已然成為今年最熱門的行業,可以說是「四海八荒內備受關注的焦點」。在教育行業從事7年的郝海盟同樣也是對線上教育極為關注的人員之一。
從支教走向線上教育
自小成績優異的郝海盟,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在人生的第一個關鍵時刻——高考中,他就摘得河南某市高考狀元。之後郝海盟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還同時輔修了教育學第二學士學位。本科畢業後,因其成績優異又被繼續保送至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系讀研究生,並順利取得碩士學位。
大學期間,郝海盟並非一心扎到書堆裡,他還有一顆成為「好老師」的初心。他曾擔任中國人民大學陶行知研究會會長,組織團隊赴雲南、河南、青海等地支教。
有一次支教地點在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多多峽谷,它的落後偏僻令郝海盟感到不可思議。沒有公立教師,也沒有普及9年義務教育。孩子們的學習和教育主要是活佛教授他們藏醫學和唐卡之類的,而這還只能在每年的4月份到10月份才能進行,因為10月份到4月份是大雪封山的季節。
就連郝海盟組織的支教活動也是只能在夏天才能進行。這一現狀讓郝海盟深刻體會到,斷層式的教育對於孩子是極為不利的。在「用科技填補教育的鴻溝」這一理念的感知下,他籌備了一批iPad,希望通過線上教育的方式來教孩子,並且保證這些孩子能夠持續性地接受學習和教育。
不過,在後期測試教學效果的時候,郝海盟也發現了不少問題。雖然初次嘗試線上教育受到了挫敗,但也為他打開了線上教育世界的大門。他說,「這樣的經歷讓我覺得,線上教育是一個可以用科技去填補教育鴻溝的好方式 。」
新平臺上身份的轉換
大學畢業後,已經積累了豐富教學實踐經驗的郝海盟,在抱著對線上教育產生的濃厚興趣之下,便進入某上市機構擔任講師及集團培訓師,因其廣博的學識、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用心為學員分憂解難,深得廣大學員喜歡。
然而,關於線上教育的理念局限於後端課上,使得郝海盟一時間被卡在瓶頸中。此時,恩合教育高老師將他帶入了在線成人教育平臺--恩合教育,由他全面負責碩士項目教學教研、產品開發及後端服務工作。
郝海盟不僅從老師的身份蛻變為恩合教育機構碩士項目負責人,同時也接受了高老師很多的理念,比如「少即是多」。他說,「在教學的時候,我們普遍會認為,如果給學生傳授更多的東西,會學到更多,但其實恩合教育面對學生更多是成人,他們本身已經承擔了太多的工作壓力,當我們傳輸更多知識反而讓他們的學習效果不好。這也是我很佩服高老師的一個地方。」
之後在短短兩個月裡,郝海盟便帶領團隊創造了業績和教學指標翻番的不俗成就。他也坦言這樣一個身份角色的轉變對自己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能只是從老師的角度去做出決斷,處理的工作還涉及到教學、教研、市場投放、品牌宣傳和流量等問題,所以我需要作為一個中樞去把這些問題統籌好。」
郝海盟雖然在恩合教育中擔任項目負責人,但他更喜歡將自己定位為服務者。「因為我天生不是特別強勢的領導者,我喜歡用平易的姿態去對待團隊中的每一個人,有任何問題我都要去解決。只要這個項目好,對於我個人來說,其實都是無所謂。」
傾心從事在線成人教育的工作,郝海盟的個人時間也變少了。不過,他對此看得很開,「當面對學生各式各樣的學習訴求時,作為老師一定要心無旁騖和專注。我喜歡在工作的過程之中尋找自我的成就感和快樂,這也是我現在一直堅持的事情。」
從當年在青海玉樹時初對在線教育抱有熱愛的懵懂少年,到現在成長為在線成人教育公司的項目負責人,郝海盟沒有忘記成為一名「好老師」的初心,這是很難得的。
他說,「恩合教育的好優勢是這裡有一批優秀的老師,他們能讓同為老師出身的我不斷看到可以進步的地方,特別是在教學上,不斷地去挖掘教學的潛力,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
時至今日,郝海盟已經在教育行業從事7年,談及教育行業的未來,他也深有感慨,「在線教育培訓行業應該更多地去重視學生的感受,更多地去重視教學專業度,較少地在營銷上花大力氣。我們的老師應該持續地給予學生信心,把學生當成鮮活的個體,去匹配他們不同的個性,讓學習這件事真正成為他們喜歡和熱愛的事情,這才是一個教育行業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