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 Goodfellow發推講2個機器學習黑魔法,教你如何推導公式

2021-01-07 大數據文摘

大數據文摘作品

作者:小魚、土豆

《深度學習》(花書)作者Ian Goodfellow今早連發了10條推特,細數了他最喜歡的兩個機器學習「黑魔法」。他在著名的GAN論文中使用這兩個小竅門推導了公式。

最後,他還不忘操心大家的學習,推薦了一本關於凸優化的書。當然,更詳盡的操作還是要去看Goodfellow本人的《深度學習》。文摘菌給大家搭配了斯坦福的一門MOOC,一起學習風味更佳~拉至文末查看喔~

Goodfellow稱,這是關於機器學習,他最喜歡的兩個快速理解理論推導的「黑魔法」。

感興趣的同學在大數據文摘後臺回復「goodfellow」可獲取GAN論文和《凸優化》。

以下是Ian Goodfellow推特內容:

很多時候,我們用代數或微積分來分析神經網絡的最優行為。想實現一些函數的權重衰減或許可以用代數方法實現,但想要用代數方法解決神經網絡中大多數函數的參數優化問題就有些過於複雜。

為了得到一個不太複雜的模型,常見的方法就是使用線性模型,因為線性模型能很好的解決凸優化問題。但線性模型又過於簡單,其模型效果遠不及神經網絡。

黑魔法1:將神經網絡視為一個任意函數,因此可以在同一空間優化所有的函數f,而不是特定的神經網絡結構的參數theta。與使用參數和特定結構模型相比,這種方法非常簡潔。

將神經網絡視為一個函數,保留了線性模型的諸多優點:多種凸函數問題。例如,分類器的交叉熵損失在函數空間中就是一個凸優化問題。

這個假設並不準確,特別是與線性模型相比。但是根據通用逼近定理,神經網絡可以較好地近似任意函數。

黑魔法2:如果你在同一空間優化所有函數時遇到困難,可以將函數想像成一個高維向量的分量。此時,關於R^n中x的評估函數f(x),就變成了在一個向量中查找f_x,其中x是對分量的索引。

通過這種方式,對函數進行優化就變成了一個常規微積分問題。這種方法很直觀,但不是100%準確。有關更多正式版本和關於何時可以使用的限制信息,請參閱:

大數據文摘後臺回復「goodfellow」可獲取GAN論文和《凸優化》喲。

相關焦點

  • Goodfellow最新對抗樣本,連人類都分不清是狗是貓
    從機器學習安全的角度來考慮,如果我們知道人腦可以抵禦某些類型的對抗樣本,那麼這就說明在機器學習安全中存在類似的機制,這為我們尋找它們提供了信心和線索;反過來,如果我們知道存在對抗樣本能夠欺騙我們的大腦,那麼這就告訴我們,機器學習安全的重心不應該是研究如何設計魯棒性極高的模型,而應是研究如何保證系統即使包含非魯棒性的 ML 組件,仍然是安全的。
  • 三角函數的積化和差、和差化積公式推導
    我在上篇文章中講到了三角函數恆等變換的推導過程,最終得到四個恆等變換等式。根據上述四個等式,我們再進一步推導三角函數恆等式的變換。1.積化和差公式推導等式(1)減去等式(2),兩邊同時除以2,得等式(1)加上等式(2),兩邊同時除以2,得等式(3)加上等式(4),兩邊同時除以2,得等式(4)減去等式(3)
  • 自Ian Goodfellow之後,GANs還有哪些開拓性進展?
    他熱衷於將自己的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技術應用在健康領域,給醫生和患者帶來更好的解決方案。一直以來,Adit Deshpande 都有總結和解釋一些深度學習論文的習慣,在本文中,Adit Deshpande 將圍繞對抗生成網絡(GANs)的主題來展開介紹。以下為雷鋒網編譯整理的內容:
  • 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
    大家都知道長方形的面積=長 * 寬,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什麼?有的人可能一下子記不起來了,不記得了也沒關係,其實很多規則圖形面積公式都是可以由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來的,比如三角形面積公式就可以由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來:因為AB平分長方形EBFA, 所以三角形ABF的面積=長方形EBFA /2AC平分長方形AFCD,所以三角形AFC的面積=長方形AFCD /2
  • 三角函數公式推導過程
    萬能公式推導   sin2α=2sinαcosα=2sinαcosα/(cos^2(α)+sin^2(α))......*,   (因為cos^2(α)+sin^2(α)=1)   再把*分式上下同除cos^2(α),可得sin2α=2tanα/(1+tan^2(α))   然後用α/2代替α即可。   同理可推導餘弦的萬能公式。正切的萬能公式可通過正弦比餘弦得到。
  • 彈跳力物理學 人體彈跳力物理公式推導和如何提高彈跳力
    受2個外力 地面的支持力和地球的重力你速度為0.始終呆在地面上你必須創造一股向上的力來產生一個向上的速度使人體向上運動,重力始終把你往下拉這股向上的力到底是什麼?你可以看我其他的文章,這裡不講了彈跳力高度公式1 物體離地速度越高,豎直上拋高度越高動能和重力勢能轉換公式mv=mgh,v=gh,v=2gh,
  • 淺析最美數學公式——歐拉公式之推導歸納
    本文是基於作者在高等數學和複變函數這兩門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整理並總結了有關於大家熟知的歐拉公式在不同數學分支裡的詳細推導方法和推導過程, 以便為相關學者提供參考和借鑑。學習過高等數學的的人都學過歐拉公式, 還知道歐拉公式是指以歐拉命名的諸多公式之一。
  • 很詳細的弧長公式推導過程,一看就明白
    為了消除△x的誤差,我們用微元(數學中的數學名詞),微元很小很小,要多小有多小,此時這個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為了方便理解上圖和下圖都對弧長畫大了,其實很小),我們知道直角三角形的計算公式,從而得出ds=dx+dy.這裡有人要問△x和dx究竟怎麼看,我個人理解這裡的dx是一個微元更加精確。
  • 歐拉公式的證明_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打開APP 歐拉公式的證明_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發表於 2017-11-28 19:59:14   在任何一個規則球面地圖上,用
  • 高中數學三角函數公式輕鬆記:正切餘切兩角和差公式的推導與記憶
    上文介紹了正弦和餘弦的兩角和差公式的口訣記憶法,通過介紹口訣如何來的,我們知道為何口訣可以輕鬆有效地記憶和掌握正餘弦的兩角和差公式。本文繼續介紹兩角和差公式中的正切餘切公式。我們知道正切就是正弦除以餘弦,而餘切是正切的倒數,即餘切等於餘弦除以正弦。
  • 用數學家故事講求真精神 借公式推導講唯物辯證法
    2020-12-03 07:37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用數學家故事講求真精神 借公式推導講唯物辯證法
  • 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之和差化積公式推導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之和差化積公式推導,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和差化積公式推導   首先,我們知道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   我們把兩式相加就得到sin(a+b)+sin(a-b)=2sina*cosb   所以,sina*cosb=(sin(a+b)+sin(a-b))/2
  • 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三角函數公式:三倍角公式推導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三角函數公式:三倍角公式推導,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sin3a=sin(2a+a)=sin2acosa+cos2asina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 導數公式及推導過程有哪些
    導數公式有哪些  1.y=c(c為常數) y'=0  2.y=x^n y'=nx^(n-1)  3.y=a^x y'=a^xlna  y=e^x y'=e^x  4.y=logax y'=logae/x  y=lnx y'=1/x
  • 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三角函數公式:推導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三角函數公式:推導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tanα+cotα=2/sin2α   tanα-cotα=-2cot2α   1+cos2α=2cos^2α   1-cos2α=2sin^2α   1+sinα   =(sinα/2+cosα/2)^2   =2sina(1-sin²a)+(1-2sin
  • 高數學習「瓶頸」突破之一:如何巧妙記性公式?
    求導公式小測試:學習了導數之後的一周之內,你能夠記住所有16~18個求導公式中的幾個? 高等數學的公式主要集中在導數、微分與積分這幾部分,每一部分的公式都有15~18個。導數、微分與積分公式,表面上是幾套公式,實質上就一套公式,所以只要記住導數公式,就可以得到微分公式,根據積分與導數互為逆運算,由導數公式便可推導出積分公式。從而關鍵的還是記住導數公式,而且只需要記住8個基本導數公式即可。(哇!不用記幾十個公式啦!)
  • 2018初中數學公式之多邊形內角和公式推導方法
    下面是《2018初中數學公式之多邊形內角和公式推導方法》,僅供參考!   利用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公式解題例析     利用多邊形的內角和來解決問題是我們在解題時經常遇到的,而知道多邊形的外角和是多少也同樣重要.在學習中我們知道任意多邊形的外角和都為360°,內角和公式為(n-2)180°,利用這兩個知識點可以解決多邊形的內角、外角、邊數及對角線等問題,現就一些例題進行一下例析.
  • 算法中的微積分:5大函數求導公式讓你在面試中脫穎而出
    然而,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機器學習工程師需要的遠不止這些。在面試時,面試官通常會問及如何從零開始實現K近鄰算法、決策樹,又或者如何導出線性回歸、softmax反向傳播方程的矩陣閉式解等問題。本文將回顧一些微積分的基本概念助你準備面試,如一元和多元函數的導數、梯度、雅可比矩陣和黑塞矩陣。
  • 前端大咖Winter手把手教你如何巧妙解答大廠面試中的數學題
    下面,先讓我們從一個簡單的題目入手,看看數學是如何幫助我們解決那些面試中的那些「老難題」。有1分、2分、5分三種硬幣,求湊1元錢有多少種方法看到這道題,你可能首先會想到,這太簡單了,以一分為單位,三層For循環,三個循環變量相加得100就可以搞定了呀。
  • 初中數學的一大攔路虎,教你妙招分分鐘降伏,韋達定理的詳細推導
    而韋達定理的推導是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前提,因初中數學教材上只給出了韋達定理的結果,並沒有推導過程,導致很多學生做題中不能透徹的理解這個公式的偉大之處,也就不能靈活運用的用在解決數學問題當中。我在此利用百家號這個平臺,圖文並茂的詳細推導一下,方便初高中小孩學習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