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的航空發動機,那都是淚啊。中國缺少技術麼?說實話不缺。缺好的設計麼?說實話,也不缺,都在圖紙上呢,設計一個比一個精巧。
但是中國的發動機在性能一直就是全國軍迷心中的痛。並且用那種恨鐵不成鋼的語氣喊出了那麼一句話:中國發動機的水平怎麼就那麼爛呢!
當然,發動機水平爛要分和誰比。中國作為全球航發五強之一,比起其他國家那都是強了很多的,至少我們還擁有獨立建造發動機的能力。但是有那麼一句話說的好啊,和臭棋簍子下棋,越下越臭。咱要比就得和美國人比。
中國人在材料上比不上美國人的最大原因就是我們的航材實在是太差了。
20實際40年代的時候,噴氣式飛機的原理第一次被提出,但是當時的航材實在是太差了,在噴氣式發動機造成的高溫環境下,用不了多久發動機就要融化了。
一直到英國人開發出全世界第一款高溫合金,噴氣式發動機才算是發展起來。
後來人類的戰鬥機每一次技術躍進,伴隨的都是航材的進步。到現在為止,美國和俄羅斯都已經開發到了第四代單晶合金了。這種合金可以承受1100℃的高溫以及180到190Mpa的壓力,這款航材可以說是人類開發出新型戰鬥機的希望。
此外,美國人覺得第四代單晶合金不夠用,還額外給航空發動機開發出了一款鎳鋁合金在耐高溫和耐高壓的基礎上,還給飛機帶來了減重、降噪、節油等性能。
而中國人……
說句老實話,當年的中國是真的沒有合適的航材。
中國飛機的心臟病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很多人都說中國發動機設計的不行,太過粗糙,水平甚至還停留在上個世紀末到這個世紀初。
但是老鐵們,這真的不是設計問題,而是我國沒有合適的耐高溫高壓的航材,導致很多設計我們的工程師都懂,而且也能設計出來。但是中國並沒有能承受住那些高端設計的何時航材。設計出來不能使用,只能停留在圖紙上看。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中國人已經能設計出合適的航材了,最近剛剛出現的渦扇-10B發動機就是最好的證明。
就在前幾年,南京理工大學在發動機材料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說句老實話,南京理工乾脆改名叫南京軍工算了,前幾年的新型炸藥也是他們的傑作。
陳光教授終於開發出了新型高溫合金。是的,不是單晶合金。畢竟中國在單晶合金方面並沒有什麼經驗。但是陳光教授開發的高溫核心性能並不亞於單晶合金。這是一款鈦鋁合金就高溫性能來說,說實話只能算是介於第三代和第四代單晶合金之間,只能承受900多℃的高溫。儘管比起我國之前的航材只能抽是650℃溫度的情況已經好了不少了。
但是這款合金真正的優勢,那就是比單晶合金更抗壓。屈從強度直接是第四代單晶合金的三倍左右。遠遠領先美國,實現了真正的高強度。
有了這款航發作為基礎,中國的發動機設計師們終於敢放開手腳進行設計,再也不需要考慮材料是否能承受他們的設計這個問題了。所以我們現在有了新的太行發動機,想必要不了多久,殲-20的最強心臟渦扇-15也能出現在大眾的眼前。
中國的發展是一個非常監看的過程。但是我們並沒有害怕。有問題解決問題,在經過一步一步的攻克難關,一步一步的慢慢發展之後,我國早晚有一天能重回世界之巔!相信通過國家政府的支持,有關部門的努力,還有無數研發人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努力,我們國家在航空方面會取得更多的成就。
在未來的航發發展道路上,我們中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然而我們都知道,現代國防工業的發展是一場高科技變革下的競速比拼,這不但是對國家經濟實力、科研能力的考驗,更重要的一點則是一場對於人才發展的強勢比拼。
不論是前文中提到的老一輩中國軍工科研專家,還是現如今讓我國國產航空發動機大踏步向前邁進的新一代軍工科研人員,他們的身上其實無外乎都有一個一致的共同點:都是理科畢業的優等生人才。現代高科技武器講究的是技術含量和水平尖端,誰手中有先進的武器誰就能打贏下一場現代戰爭,這一點其實早已被過往的歷史所證實。
高科技武器的研製與高等理科息息相關,不論是空氣動力學還是火箭發動機、又或者是艦船全電推進動力系統,細細去看的話我們不難發現這些高級軍工專業領域的每一個都和理科密切相關,物理、化學知識在這些高級軍工科研領域中所體現的作用異常重要。
數學作為理科的基礎,其重要性自然是異常重要而毋庸置疑。數學對於空氣動力學和火箭發動機領域這樣的專業而言,就好比是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堅固地基般作用,只有打好了數學基礎才能向更高的領域衝擊邁進,這是一種顯而易見又繞不開的必然因果關係。
祖國未來的下一代軍工科研人才必然需要年輕的孩子們去接過重擔,這是有朝一日一定會發生的事情。而對於孩子們的培養卻必須從現在就開始做起,成長為國之棟梁軍工科研人才的必備數學基礎更是相當重要。因此,作為家長的我們,必須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提起培養孩子們的科學興趣,我國著名科學家楊振寧說,他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離不開他紮實的數學功底。而對於數學,他說興趣很重要,他有一個很尊敬的數學老師,這個數學老師就是劉薰宇。
楊振寧說,他在很小的時候,偶然接觸到了一位叫劉薰宇寫的書,看了後他愛不釋手,書非常有趣,通俗易懂,看了他寫的一個智力測驗的文章,我才知道什麼是奇偶排列。
這位被楊振寧推崇的數學老師到底是何方神聖?
這個人就是劉薰宇。
劉薰宇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和教育家,曾在暨南大學、同濟大學、西南聯大任教,還當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總編輯。
他的著作主要集中在三本書《馬先生談算學》《數學趣味》《數學的園地》,這三本書都非常的有趣,非常適合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和中學生來讀。很多學生讀了後都會愛不釋手,甚至像讀小說一樣讀得津津有味,把數學書語文化,在學語文中讀懂數學,這就是這套書最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