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核心材料僅五國能造,中國已成功造出,強度質量領先美國

2020-12-10 大國鑑

說起中國的航空發動機,那都是淚啊。中國缺少技術麼?說實話不缺。缺好的設計麼?說實話,也不缺,都在圖紙上呢,設計一個比一個精巧。

但是中國的發動機在性能一直就是全國軍迷心中的痛。並且用那種恨鐵不成鋼的語氣喊出了那麼一句話:中國發動機的水平怎麼就那麼爛呢!

當然,發動機水平爛要分和誰比。中國作為全球航發五強之一,比起其他國家那都是強了很多的,至少我們還擁有獨立建造發動機的能力。但是有那麼一句話說的好啊,和臭棋簍子下棋,越下越臭。咱要比就得和美國人比。

中國人在材料上比不上美國人的最大原因就是我們的航材實在是太差了。

20實際40年代的時候,噴氣式飛機的原理第一次被提出,但是當時的航材實在是太差了,在噴氣式發動機造成的高溫環境下,用不了多久發動機就要融化了。

一直到英國人開發出全世界第一款高溫合金,噴氣式發動機才算是發展起來。

後來人類的戰鬥機每一次技術躍進,伴隨的都是航材的進步。到現在為止,美國和俄羅斯都已經開發到了第四代單晶合金了。這種合金可以承受1100℃的高溫以及180到190Mpa的壓力,這款航材可以說是人類開發出新型戰鬥機的希望。

此外,美國人覺得第四代單晶合金不夠用,還額外給航空發動機開發出了一款鎳鋁合金在耐高溫和耐高壓的基礎上,還給飛機帶來了減重、降噪、節油等性能。

而中國人……

說句老實話,當年的中國是真的沒有合適的航材。

中國飛機的心臟病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很多人都說中國發動機設計的不行,太過粗糙,水平甚至還停留在上個世紀末到這個世紀初。

但是老鐵們,這真的不是設計問題,而是我國沒有合適的耐高溫高壓的航材,導致很多設計我們的工程師都懂,而且也能設計出來。但是中國並沒有能承受住那些高端設計的何時航材。設計出來不能使用,只能停留在圖紙上看。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中國人已經能設計出合適的航材了,最近剛剛出現的渦扇-10B發動機就是最好的證明。

就在前幾年,南京理工大學在發動機材料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說句老實話,南京理工乾脆改名叫南京軍工算了,前幾年的新型炸藥也是他們的傑作。

陳光教授終於開發出了新型高溫合金。是的,不是單晶合金。畢竟中國在單晶合金方面並沒有什麼經驗。但是陳光教授開發的高溫核心性能並不亞於單晶合金。這是一款鈦鋁合金就高溫性能來說,說實話只能算是介於第三代和第四代單晶合金之間,只能承受900多℃的高溫。儘管比起我國之前的航材只能抽是650℃溫度的情況已經好了不少了。

但是這款合金真正的優勢,那就是比單晶合金更抗壓。屈從強度直接是第四代單晶合金的三倍左右。遠遠領先美國,實現了真正的高強度。

有了這款航發作為基礎,中國的發動機設計師們終於敢放開手腳進行設計,再也不需要考慮材料是否能承受他們的設計這個問題了。所以我們現在有了新的太行發動機,想必要不了多久,殲-20的最強心臟渦扇-15也能出現在大眾的眼前。

中國的發展是一個非常監看的過程。但是我們並沒有害怕。有問題解決問題,在經過一步一步的攻克難關,一步一步的慢慢發展之後,我國早晚有一天能重回世界之巔!相信通過國家政府的支持,有關部門的努力,還有無數研發人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努力,我們國家在航空方面會取得更多的成就。

在未來的航發發展道路上,我們中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然而我們都知道,現代國防工業的發展是一場高科技變革下的競速比拼,這不但是對國家經濟實力、科研能力的考驗,更重要的一點則是一場對於人才發展的強勢比拼。

不論是前文中提到的老一輩中國軍工科研專家,還是現如今讓我國國產航空發動機大踏步向前邁進的新一代軍工科研人員,他們的身上其實無外乎都有一個一致的共同點:都是理科畢業的優等生人才。現代高科技武器講究的是技術含量和水平尖端,誰手中有先進的武器誰就能打贏下一場現代戰爭,這一點其實早已被過往的歷史所證實。

高科技武器的研製與高等理科息息相關,不論是空氣動力學還是火箭發動機、又或者是艦船全電推進動力系統,細細去看的話我們不難發現這些高級軍工專業領域的每一個都和理科密切相關,物理、化學知識在這些高級軍工科研領域中所體現的作用異常重要。

數學作為理科的基礎,其重要性自然是異常重要而毋庸置疑。數學對於空氣動力學和火箭發動機領域這樣的專業而言,就好比是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堅固地基般作用,只有打好了數學基礎才能向更高的領域衝擊邁進,這是一種顯而易見又繞不開的必然因果關係。

祖國未來的下一代軍工科研人才必然需要年輕的孩子們去接過重擔,這是有朝一日一定會發生的事情。而對於孩子們的培養卻必須從現在就開始做起,成長為國之棟梁軍工科研人才的必備數學基礎更是相當重要。因此,作為家長的我們,必須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提起培養孩子們的科學興趣,我國著名科學家楊振寧說,他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離不開他紮實的數學功底。而對於數學,他說興趣很重要,他有一個很尊敬的數學老師,這個數學老師就是劉薰宇。

楊振寧說,他在很小的時候,偶然接觸到了一位叫劉薰宇寫的書,看了後他愛不釋手,書非常有趣,通俗易懂,看了他寫的一個智力測驗的文章,我才知道什麼是奇偶排列。

這位被楊振寧推崇的數學老師到底是何方神聖?

這個人就是劉薰宇。

劉薰宇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和教育家,曾在暨南大學、同濟大學、西南聯大任教,還當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總編輯。

他的著作主要集中在三本書《馬先生談算學》《數學趣味》《數學的園地》,這三本書都非常的有趣,非常適合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和中學生來讀。很多學生讀了後都會愛不釋手,甚至像讀小說一樣讀得津津有味,把數學書語文化,在學語文中讀懂數學,這就是這套書最大的魅力。

相關焦點

  • 航母特種鋼有多難造?中國已突破封鎖掌握該項技術
    圖為遼寧艦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製造航母所需的高質量特種鋼技術全球僅美俄掌握,甚至還曾有專家稱中國20年都搞不定,但在修補瓦良格號航母的迫切需求下,鞍鋼集團只用1年便造出了200噸符合要求的鋼材,這樣的結果對低估我們軍工實力的人而言可以說是瘋狂打臉
  • 德國是世界公認的機械強國,但為什麼造不出航空發動機?
    德國是公認的機械強國,德國製造享譽全球,比如德國汽車、德國工具機在全球都處於領先地位。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機械強國,卻造不出航空發動機,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航空發動機有著「工業之花」和「現代工業皇冠」的美譽,它是一種高度複雜和精密的熱力機械,是為航空器提供飛行動力的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工業水平、國防能力、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全世界只有區區幾個國家,比如美國、俄羅斯、英國等能夠造出高性能航空發動機。那麼製造業相當強悍的德國為什麼造不出航空發動機呢?
  • 中國航發的真實水平:F22發動機圖紙白送,我們都造不出來?
    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軍事實力無疑是極為強大的,其曾經說過,美國的軍事裝備要領先世界兩代,先不說到底是不是事實,美國在軍事裝備上面確實有這個自信,畢竟在大家都還在發展陸軍的時候,美國已經向世界展示了應該如何開展一場現代化戰爭。
  • 航母所用鋼材全球僅美俄法三國能造,中國一家國企成功打破壟斷
    我們知道美國福特級航母的造價大概是在130億美元左右,中國造的常規動力航母造價也在50億美元左右。這還只是滑躍起飛的航母,換成小鷹那種彈射起飛的航母價格還得在高出來一節。別說印度中東的土豪大戶,就連東南亞的泰國咬咬牙都能湊出來買航母的錢。美國人要是把自己欠中國的外債都換成航母甚至能組出來二十個完整的航母戰鬥群,其中包括各種輔助戰艦和戰鬥機,而且都按照最頂級配置走。但是即便如此,航母也沒能在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泛濫,這是為什麼呢?
  • 全世界只有三個國家能造出原子筆頭,美國也不行,比造氫彈還難?
    別看筆頭非常小,但卻是蘊含著非常高的工藝,中國很長一段時間都造不出筆頭,因此不少人在網上怒噴:中國連小小的原子筆頭都造不出來,算什麼大國!很多人覺得有道理,但事實上這玩意不光中國造不出來,美國人也造不出來啊,照這個理論來說,美國也不算大國咯?那麼問題就來了:小小的原子筆頭真的造原子彈還困難嗎?為啥難倒了中美兩大國?
  • 成功反超美國!中國「革命性」爆轟衝壓發動機成功,性能究竟如何?
    文/田雨 近日,中科院力學研究所高溫動力學姜宗林領導的團隊,成功研製出一款「站立式斜爆衝壓發動機」,這種吸氣式發動機的飛行速度可達5倍音速,2小時內到達地球上任何地點,而且在進一步的研發風洞測試當中,關於發動機在測試各項數據以及性能方面,都已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並且在世界上超越美國保持著遙遙領先的地位
  • 原子筆頭真比原子彈還難造?目前全球僅3國能造,沒有美國
    別看原子筆很常見,但其的筆芯製造難度非常大,使用了微小旋轉圓珠的技術,至今沒有幾個國家能造,比核彈還難搞,有20多道工序。目前全球只有三個國家擁有製造筆芯的技術,連超級大國美國都甘拜下風。現在所使用的筆頭球珠,多採用不鏽鋼或硬質合金材料製成。高超的加工技術筆頭和墨水是原子筆的關鍵,其中筆頭分為筆尖上的球珠和球座體。
  • 中國首款搭載L3自動駕駛 1.5T藍鯨的UNI-T是怎樣造出來的?
    說起中國汽車在2020年初始發力最強的品牌,非長安汽車莫屬了,長安UNI-T的發布豔驚四座。這是一款集合了頂級設計智造水準,高度智能化和諸多核心動力技術的創新產品,在某種程度上,長安UNI-T代表了現階段中國汽車的最強實力。
  • 廣東農民陽臺上土法造飛機
    在自家陽臺上土法造飛機並多次成功飛天的廣州市民張鬥三上個月拿到由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籤發的私用駕駛員執照,這意味著他今後可以合法地試飛駕駛自製的飛機。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張竟然用了數天時間敲打出一個簡單的自動紡紗機,12歲那年,他又敲敲打打造出一個簡單的蒸汽發動機,42歲時,他終於在自家陽臺敲出一架輕型飛機「鬥強三號」。他的「鬥強三號」輕型飛機不但在三年前已成功飛上了天,而且還參加了去年的珠海航展。
  • 只有兩國能造但中國已經白菜價
    而其中航母難度最高的就是甲板鋼的研發,全世界真正意義能夠造出航母所用鋼材裡難度最高的甲板鋼的只有美國和俄國兩個國家,它們的甲板鋼全部都被禁止向中國出口。法國自己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用的就是美國的HY-80鋼。 俄羅斯的AK系列鎳鉻加鈦合金鋼是世界上屈服強度最高的材料,可達1000MPa。
  • 造出中國大飛機的「心臟」有多難?除了技術,專家還講了個故事
    據科技日報10月7日刊發「中國大飛機,造出自己的『心臟』到底有多難」一文,文章引述多名專家的意見稱,由於沒有基礎,中國民用航空發動機與國外相比恐怕差了一代甚至更多。要研發國產民用發動機,必須一步一個腳印,打牢基礎,獲得關鍵技術,再到型號研製。 專家稱,以計算分析為主的設計工作必須是自主研發發動機的主要方向,但計算設計水平是我國現今面臨的瓶頸。
  • 歷史深處的秘密:二戰時納粹德國為何沒能率先造出原子彈
    進而使德國沒有能夠率先造出原子彈? 波普在1017年的時候,在《環球雜誌》上寫了一篇名為「希特勒為何沒能造出原子彈」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如此寫到: 沃克翻閱了許多歷史資料以及採訪了
  • 航母所用的鋼材,全球僅美俄法三國能造,卻被中企成功打破
    航母所用的鋼材,全球僅美俄法三國能造,卻被中企成功打破壟斷在早期的發展過程當中是經濟來判斷的,而現在就開始以技術能力來判斷了,所以各個國家在一些能力發展上也會有更多的研製。就拿製造航空母艦的鋼材來說,在早期的發展過程當中,是只有美國和俄羅斯已經法國這三個國家能夠製造的。要想自主製造航空母艦的話,鋼板都需要到這三個國家進口,也因為這樣的發展模式讓他們三個國家直接進行了全球性的壟斷。
  • 這種「卡脖子」材料,中國自己也能造了!
    自2004年,美國Cambrios率先開展納米銀的技術研發及產品創新以來,納米銀技術就得到了觸控螢幕產業界的廣泛關注,甚至2012-2015年間在觸控筆電等領域已經成功商業化,其性能優勢明顯,被公認為是替代傳統ITO的最佳材料,成為了下一波爭奪的熱點。
  • 美國重新開啟「造艦競賽」,這次的戰書給了中國!甭管接不接,先來算...
    1909年的漫畫《Puck》畫出美、日、英、德、法等五國的「造艦競賽」,這一詞彙也在西方語境下成為危機感十足的代名詞疑問1:島礁究竟好不好守?先從備受熱議的話題說起吧——南海島礁,究竟好不好守。老實說,這是持續被西方炒作、總能撩撥國人心弦的老話題。
  • 美國加碼打壓華為的背後,是看到中國在重複自己的成功
    」英國皇家海軍世界第一,英國倫敦還是國際金融中心,有錢有技術,怎麼造船還要靠美國呢?因為美國工廠,5天就能給你造出一艘鋼鐵戰船,想想美國一旦開動可怕的工業能力,戰場上你今天損毀多少,明天我就給你造多少,怎麼打都打不完。
  • 中國工程院乾貨好文!鋁合金材料發展現狀、趨勢及展望深度剖析!
    美國的肯聯鋁業公司開發了 HSA6 系列合金,其中 HSA6-T6 合金擠壓型材的最低屈服強度為 370 N/mm ,而最低抗拉強度為 400 N/mm ,與採用傳統鋁合金材料製造的全鋁汽車質量相比,可減重 30% 以上。目前,國外先進鋁加工企業致力於開發低成本的汽車板。印度的諾貝麗斯鋁業公司已經推出 AdvanzTM 系列合金 Ac5754R,進一步減輕了汽車重量。
  • 中國又掌握一項核心技術,F22已成過去式,殲20或將再度升級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軍事武器都是發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中國也在這一領域上投入很多,不過一般人也很少能夠了解到我國先進武器的製造水平,但是能夠知道的是,在中國科學家的努力之下,我們已將突破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從當初的一無所有到現在的應有盡有,這中間也經歷了很多辛酸歷程。
  • 我國殲20的發動機雖然不敵美國F22,但超視距作戰能力已超F22
    如今,美國作為軍事強國, 其軍事水平處於領先地位, 美國目前所擁有的戰鬥機, 無論是數量還是作戰水平都遠高於其他國家, 隨著美國F22猛禽戰鬥機的產生, 全球也正式進入了五代機時代, 而我國軍事建設的起步時間雖然較晚, 但是五代機殲20也已經產生並投入使用。很多人總拿F22的發動機優勢來貶低殲20, 但事實上在其它的一些方面,殲20是不輸F22的。
  • 2019中國心十佳發動機,豐田很穩
    縱觀今年的中國心十佳發動機, 國產發動機佔了7款, 表現十分亮眼。對國產車企來說... 0T發動機 今年的紅旗可謂厚積爆發, 一下有兩款發動機入選。縱觀今年的中國心十佳發動機, 國產發動機佔了7款, 表現十分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