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縣域消費特點與促進路徑

2020-12-16 中國社會科學網

  「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現階段國內外發展環境的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戰略部署。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縣域消費成為擴大內需的新天地,成為打通內外兩個循環的金鑰匙。未來一個時期,我們應培育消費信心,創新供給方式,破除人們「不能消費、不願消費、不敢消費」的障礙,提振縣域消費,推動國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縣域消費具有較大潛力

  縣域消費是「雙循環」的重要通道。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疏通內外循環通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整個國民經濟比作人體血液循環系統,大中城市是主血管,縣域經濟就是支血管。「雙循環」是否通暢,不但取決於主血管是否通暢,也取決於眾多支血管是否通暢。長期以來,縣域消費是我國消費領域的短板,其內循環的通道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在新的社會條件下,亟須大力提振縣域消費,儘快打通「雙循環」的任督二脈,讓國民經濟的眾多支血管通暢起來。

  縣域消費是「雙循環」的基礎動力。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尋找新的消費增長點成為重中之重。消費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縣域消費市場已成為全國消費經濟結構中的重要一極。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縣域人口達8.154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比重為61.8%,這些巨量的縣域人口是未來消費增長的潛力所在。近年來,縣域經濟發展很快,整體實力快速提升。2019年我國縣域經濟總量達39.1萬億元,約佔全國的41.0%。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消費增長提供了財力支撐,成為促進內循環發展的基礎動力。

  縣域消費是「雙循環」的潛在空間。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開創潛在消費新空間成為關鍵所在。縣域地區居民儘管月收入不高,但大部分居民並無房貸壓力,據統計41.0%的居民戶有房無貸,其住房壓力遠小於大中城市居民,具有進一步擴大消費的潛在空間。同時,在縣域地區,還存在很多沒有被滿足的消費需求,如文化、休閒、健康、旅遊。隨著縣域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消費環境不斷改善,消費升級必將帶來消費經濟的爆發式增長。

  釐清擴大縣域消費的制約因素

  收入水平偏低制約著縣域居民的消費能力。從收入來看,我國縣域居民尤其是農村居民收入普遍偏低,同時還存在著一定規模的失地農村居民和貧困群體。這些人收入水平不高,而且缺乏穩定性,他們的消費需求受到收入的制約,成為縣域消費增長的重要制約。同時,廣大縣域地區特別是農村,由於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加之缺乏必要的抵押物,消費金融發展相對滯後,對消費的金融支持不足,也成為制約消費增長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軟硬體環境不佳影響著居民的消費意願。在廣大縣域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相對滯後,商品有效供給不足,成為擴大消費的桎梏。很多農村地區,電力供應不穩定,排水系統不完善,網際網路信號差,家電消費仍有較大的需求空間。文化、娛樂、旅遊、健康等新興業態,由於縣域市場供給方式落後,也存在著大量的潛在需求。此外,在廣大縣域地區,「假冒偽劣」等現象也時有發生,居民維權成本較高,影響著居民的消費意願,制約著縣域消費的擴大。

  社會保障水平影響著居民的消費信心。當前,我國縣域地區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健全、不完善,社會保障水平相對較低,導致居民消費信心不足,普遍「不敢消費」。在很多縣域地區特別是農村,公共醫療、社會保障、基礎教育和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催生居民儲蓄動機長期處於較高水平,以應對未來不時之需。這些預防性儲蓄擠佔了居民消費空間,成為縣域消費增長的重要障礙。

  促進縣域消費的路徑探索

  完善收入分配製度,促進縣域居民增收,增強消費能力。促進縣域消費增長,首要任務是增加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大力推動縣域工業和服務業轉型升級,可建立以內銷為主、外銷為輔的購銷體系,進而不斷增加企業效益和職工收入。大力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設施農業,可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民增收。進一步調整優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保證糧食價格穩定,保障種糧農民的利益,促進農民增收,增強農村居民的消費能力。

  優化縣域消費軟硬體環境,培育消費新模式,打造新的消費增長點。從軟體環境看,大力發展縣域消費信貸,可提高金融對居民消費的支撐作用;大力發展農村保險,可提高農村居民抗風險能力;大力完善市場監管,可保護消費者利益。同時,加快推進消費模式創新,積極培育農村電商、直播帶貨等消費新模式,可打造新的消費增長點。從硬體環境看,優化電力、燃氣、給排水、網際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文化、旅遊、健康等服務設施,可激發縣域潛在的消費需求。

  提高縣域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解除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一方面,應進一步完善縣域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提高居民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水平,為居民增加消費解除後顧之憂。另一方面,應優化縣域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縣域低收入群體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方面的財政支出力度,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此外,還應加快完善縣域醫療、衛生、教育、住房、養老等民生領域基礎性公共服務,解決內循環最關鍵的制約因素。

  (作者單位: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相關焦點

  • 區域融合視角下縣域產業升級之路
    2、基於區位優勢,承接中心城市產業轉移大城市提升產業結構的強烈需求,給縣域產業發展帶來重要機遇:區域的產業升級必將帶來產業轉移,基於與大城市相對的地價低,勞動力成本低等特點,小城鎮有選擇的承接中心城市的產業轉移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路徑。
  • 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
    製圖/楊賽軍星沙時報訊(記者 盛磊 通訊員 單曉豔)12月16日,第二十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和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前100名縣(市)名單揭曉,長沙縣分別位居第四、第五。長沙縣從2014年成功躋身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十強,位列第九,到2015年第八、2016年第七、2017年第六,同時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三年穩居前五,且持續領跑中西部。長沙縣前進的步伐馬不停蹄,成為中西部縣域經濟發展的一面旗幟。
  • 打好全面促進消費「組合拳」 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
    在擴大內需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在昨天(19日)舉行的中國經濟年會上,有關專家也就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等擴大內需的具體舉措發表了意見。
  • 縣域社會學研究的學科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方面,縣域社會可以作為方法,為觀察中國社會結構和運行機制提供獨特的視角,另一方面,其獨特性能促進中國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創新和進步。縣域社會學研究為中國社會學發展提供了獨特的肥沃土壤,時代發展呼喚著對這一領域的深度開發。
  • 「縣域警務大家談」警務督察大隊長吳曉文:加大督察力度,促進縣域...
    警務督察大隊大隊長:吳曉文今年來,湖南公安以強化重大風險防控為主線,以確保「五個不發生」為工作目標,全面實施「四個大抓」重大警務戰略,積極構建風險防控縣域警務新模式,強力推進公安現代化。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提出:著力鍛造「鐵一般理想信念、鐵一般責任擔當、鐵一般過硬本領、鐵一般紀律作風」。在督察過程中,對照查看各部門是否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便民至上,在打擊違法犯罪、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努力提升民輔警綜合素質,提升服務意識,切實增強做群眾工作的能力與水平。
  • 夯縣域「基石」 穩經濟「底盤」——「十三五」的綿陽答卷·縣域經濟
    今年9月,四川縣域經濟發展「年度榜單」出爐,涪城區獲評2019年縣域經濟發展強縣(市、區),三臺縣獲評2019年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區)。「敲定」縣域經濟發展「路線圖」。在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大會精神指引下,2019年12月,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實施「六大行動」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機制,涵蓋產業培育提速、城鄉建設攻堅、改革開放突破、民營經濟提振、生態環境優化、社會民生促進等6個方面。
  • 【「十三五」出彩路上 你我這樣走過】蘭考縣:新時代縣域治理樣板
    針對蘭考木製品產業基礎,通過研判房地產和消費變化,該縣確定「品牌家居」產業發展定位,制定規劃、整合資源、系統推進。針對農業大而不強不優的特點,蘭考縣確定了以畜牧產業化引領農業現代化、5~7年時間實現綠色發展形成綠色品牌的思路,引進正大集團、北京首農、禾豐牧業、青青草原、華潤五豐、田園牧歌、中科華構等龍頭企業,雞鴨牛羊驢和飼草「5+1」畜牧產業體系日益完善,探索「龍頭企業做兩端,農民兄弟幹中間,普惠金融惠全鏈」的產業帶富模式,畜牧產業鏈條更加完善,有效帶動種植業結構調整。
  • 【縣域動態】廣西武宣等地推深做實消費扶貧
    【縣域動態】廣西武宣等地推深做實消費扶貧 2020-12-18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舉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促進文化消費主題新聞發布會
    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促進首都文化消費,集中發布北京開展的三大文化活動促進文化消費的整體安排、特色亮點,發布北京推動文化消費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有關信息。  已經持續七個多月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方方面面產生巨大的衝擊,在較長時間與病毒共存、帶「疫」解封、帶「疫」發展成為疫情防控常態化新階段新特點。
  • 把握時代特點 推進融合教育
    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思想性、針對性,就必須充分把握好融合這一時代特徵,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近年來,雲南大學始終圍繞「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通過推進融合教育,不斷探索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新途徑、新做法。推進能力與人格的融合。
  • 2020中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榜單出爐 長沙縣位列第四
    星辰在線12月1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柳佳路 通訊員 胡曉 )12月16日,中郡研究所·第二十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榜單發布,長沙縣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位列第四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穩居前五位、首次獲評縣域發展質量優等級縣市。
  • 調研報告範文:縣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範例三篇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縣域經濟面臨著供給側、結構性、體制性矛盾,如何科學梳理總結縣域經濟發展的經驗教訓,更加自覺地遵循經濟社會自然發展規律,抓住「牛鼻子」,找準著力點,打破傳統路徑依賴,加快縣域經濟轉型發展,是當前必須認真深入思考解決的重大課題。近期,按照省委要求,我們成立專門調研組,通過實地查看、座談交流等方式,對我市縣域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
  • 產業升級的銀行支持路徑
    美國:保障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銀行支持路徑作為全球消費市場最發達的國家,美國擁有一整套有利於消費增長和產業升級的文化、制度和政策環境。其一,全力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美國銀行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採用多樣化的投資戰略:在需求端,通過建立或跨界入股消費信貸類公司,進一步刺激消費,滿足市場多樣化的融資需求,填補金融服務的空白;在供給端,通過設立金融控股公司、開展基金承銷業務、參與風險投資、購買市政債券等,催化了一大批以諮詢、金融、信息、軟體等高端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的快速崛起,促進了生產與消費的協調發展。
  • 安陽市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湯陰實踐
    河南安井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10月落戶湯陰,秉承高質量發展經營理念,項目總投資12億元,全部投產後年產量可達10萬噸,將成為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火鍋速凍食品生產線;同時也將與湯陰縣園區肉製品加工企業形成上下遊配套聯動,進一步豐富和延伸湯陰健康食品產業鏈條,推動縣域經濟蓬勃發展。  秣馬厲兵,砥礪前行。
  • 【轉發改革網報導 | 開創新時代縣域振興新境界——訪中共吉林省...
    「十三五」規劃中更是將支持區域經濟發展列為重點內容,提出區域經濟建設要具有新的全局觀念,將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放在支持全國的縣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上面。那麼,在「十三五」規劃輝煌收官、「十四五」規劃勝利開啟的關鍵時間節點,縣域經濟發展應如何以更大的魄力、更足的勇氣破解新經濟背景下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在的新形勢下,縣域經濟發展應如何把握機遇、應對挑戰?
  • ...湖北「十四五」規劃建議: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 發揮小城鎮聯結...
    圍繞產業培育人才、引進人才,以人才集聚促進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集聚更多人才。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推進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梯隊建設。深入推進大學生留鄂就業創業,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完善安居、子女教育、醫療、社保等人才保障政策。《建議》表示,要促進消費擴容升級。持續改善居住品質,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
  • 國務院:加快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編制標準統一
    為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促進義務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現就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提出如下意見。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均衡發展和品質提升作為重要抓手,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教育公平,使城鄉學生共享有質量的教育。  分類指導,有序推進。針對東中西部、城鎮類型、城鎮化水平和鄉村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擇發展路徑,科學規劃城鄉義務教育規模,保障教師按需配置,引導學生合理流動。
  • 淺談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體會
    戴峻峰縣域警務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公安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國全省全市工作會議精神,是湖南經驗在現代化警務創新的開創性舉措。常德市七裡橋街道是全市54個一類風險等級鄉鎮(街道)之一。轄區面積17.6平方公裡,共有6個社區,是柳葉湖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常住人口在6萬人以上。
  • 【縣域警務在郴州】蘇仙區14個鄉鎮街道全部召開轄區警務工作會議...
    會上,蘇仙派出所所長張華寧對《蘇仙嶺街道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進行了解讀,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汪建同志就蘇仙嶺街道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確保矛盾不上交,二是確保服務不缺位,三是確保平安不出事。
  • 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出爐 長沙縣位列第四
    華聲在線12月16日訊(記者 李昆勵 通訊員 胡曉)記者今天從長沙縣獲悉,在剛剛發布的第二十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榜單中,長沙縣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位列第四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穩居前五位,並首次獲評縣域發展質量優等級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