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倚天屠龍記,裡面經常有張三丰的橋段,張三丰人稱張真人,近乎神般的存在!但是有誰能弄明白什麼叫「真人」?還有我們經常說「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那麼什麼叫「聖人、賢人」?還有至人,在莊子《逍遙遊》,莊子就有關至人之說,那麼什麼「至人」?
在《黃帝內經》,有專門對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的論述。
黃帝曰: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譯文)黃帝說道:我聽說上古的時候,有一種被稱作真人的人。他們完全掌握了天地的運化之道和陰陽的變化之機,懂得呼吸吐納以修煉精氣,獨處世外以養護精神,肌膚始終如一、永不衰老,所以能夠壽比天地,沒有終結之時。這是由於他們的行為完全合乎養生之道,才使他們獲得了如此永恆的生命。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譯文,中古的時候,有一種被稱作至人的人。他們的品德淳樸敦厚,道行高深完美,無論是動是靜,都能自然隨同陰陽的消長,適應四季的變化。他們拋棄了世俗的欲求,做到了集中並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
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辯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譯文:其次有一種被稱作聖人的人。他們能夠使自己身處天地的平和之氣當中,適應自然界八風的轉換規律。在世俗的社會上能夠恰當地外理自己的嗜好和欲求,對什麼都沒有憤憤不平和怨恨之心。生活並不要去脫離人世,條件允許的話也穿著華美的衣服,舉止卻並不比照世人的習慣。在外不會被世事搞得勞苦不堪,在內也沒有耗費思慮的憂患,只是把恬談愉悅作為追求的大事,把自感適意作為有成的標誌。身體從不憔悴,精神永不散失。他們也可以活到百歲。
再次是一種被稱作賢人的人。他們取法於
不地的動靜之道,仿效日月的更替隱現,隨同星辰的有序轉移,順應陰陽的盛衰消長,區分
了四季的變化規律,遵循上古時候的真人之法,來使自己的行為符合養生之道。這樣,他
們也可以使自己延長壽命並享盡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