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於運動,學詠春拳實戰技擊要有方法,詠春拳師傅梁康編寫

2020-12-15 東莞梁康詠春拳館
詠春拳師傅梁康打木人樁

學詠春拳要有方法,方法合理而運用得當,對鍛鍊者產生多方面的積極作用。武術是以中華傳統文化為理論基礎,以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動作為主要表現形式的鍛鍊內容,兼有套路運動、功法運動、技擊運動三種運動形式的體育項目。武術與其他體育項目的共性,都是以身體運動為特徵,都有著強身健體的共同價值,正是這些共性,現代把武術歸屬於體育項目。詠春拳屬於南拳的一種,一門以人為本的武術,建立在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礎,闡明武術的理法,內外兼修,強調人的整體概念,處處都要求體現人體骨骼和內在的運行規則,無論發勁和呼吸都要自然。攻防變化依從曲化直發的法則,隨勢而變,因勢而用為技擊的觀念。

詠春拳師傅梁康打木人樁

葉問詠春拳,包括小念頭、尋橋、標指,三個拳法套路。一套拳法器械輔助功法,木人樁法套路。兩種武器六點半棍法、八斬刀法套路。還有黐手對練以及散手技擊對練,構成系統完整的一門武術體系;學詠春拳從基本功開始,包括提高體能為主的功法,以及提高技能為主的單式功法部分,為學習較為複雜,難度較大的動作和技能創造條件。基本功和套路既各成體系,又相互交融,為技擊提供必要的準備,共同構成武術技擊的體系。練習基本功既是武術入門的功夫,又是保證武術運動體能和技能不斷提高的有效手段,還是防止運動損傷的有效措施。

-電視臺東莞採訪詠春拳梁康師傅

通過基本功訓練,掌握一般動作的運動技能,就可以進階到套路練習。「套路」則通過固定單式與組合動作,訓練某些核心的技擊動作基礎,幾個組合串聯起來成為「段」,成對的「段」按照一定的規律和順序串編起來,加上起勢和收式就是一個完整的套路。套路練習能靈活身手,熟練手法,使動作由熟而巧,從而亦鍛鍊身體提高體能,為技擊提供敏捷善變的素質和隨機應變的招式。套路練習過程中,不能忽視手法中展現技擊的基礎作用,要加強對攻防動作含義的理解,有助於提高技擊的意識。

電視介紹梁康詠春拳館實戰教學現場

套路是預先設定好的固定內容,假想對手的動作也是有固定模式的,是為了容易記憶幫助熟練身手,缺乏現實技擊中根據對手的變化而變化的思維,沒能適應形勢的變化。優秀的傳統武術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發展,後人隨著實踐和經驗積累,會不斷的豐富技法,或者需要修正一些技法,但是由於敬畏先賢,或者某種原因,不改動原來套路,只把這些經驗和技法,言傳身教傳授給學生,不添加在套路裡避免「打亂套」。 技擊是一瞬間的思維和戰術,再豐富的套路其技法都不能夠涵蓋實戰所需的所有內容,需勇敢正視套路內容的局限。

詠春拳師傅梁康演練詠春拳撐腳

技擊術,是武術的一種實用技能,分為器械技擊和徒手技擊。徒手技擊,有目的地利用身體某部位機體為工具,搏鬥對方身體要害部位的攻防行為,是武術綜合性搏鬥的技能。《荀子.議兵》:「故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閱中國古籍,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技擊已相當發展,不但成為體育訓練的項目,更重要的是為保家衛國服務,成為將士殺敵制勝的主要手段。最原始的技擊,人類為了保障生存而進行自衛的行為,產生於生活、社會、生存的需要。在生存搏鬥、戰爭過程中,人們將一些有效的攻防搏鬥技術進行總結,演練和傳授,由本能的自衛技能,升華為有意識以理論為指導,提升搏鬥功能的技擊活動,形成具有技術系統的技擊術。

詠春拳師傅梁康參觀陳家溝,楊露禪學拳

認識技擊術的產生與發展,明白每個人對技擊的理解不盡相同,人是有思想情懷的,因而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的技擊思想。人的技擊最初就是本能的形式,從古至今就依附著人類的發展而發展。技擊,就是俗話說的實戰,是因環境以及對手的行為,而採取有利於自己的技擊方法,去克敵制勝。技擊是高強度的激烈對抗行為,綜合多方面因素而成的能力,是個人的能力行為。身體素質是身體基本活動的能力的基礎,力量素質是技擊運動的基礎,殺傷力是必備的素質。速度、耐力、靈敏、柔韌、心理素質都是必須的,就是俗話一膽、二力、三功夫。理論知識指導學習方向,實戰不靠「秘訣」,靠正確的技法訓練,詠春拳的技擊能力從長期的對練實踐中獲得。

詠春拳師傅梁康,學詠春拳八斬刀

到民間武館去學習詠春拳,或者某一門武術,屬於社會體育活動,因為他的對象是全社會成員,它的範圍遍及整個社會,公民閒暇時間自願參加以增進健康,享受傳統文化活動的行為,只要你喜歡!公益的,營利的都有。業餘武術鍛鍊以健康身體,防身自衛為,學習傳統文化為目的,訓練強度基本都是中等或以下的運動量,而且教練的水平良莠不齊,甚至教練平時上班,下班閒餘時間教拳;業餘練拳就不要迷信太多「寸勁」飛多少人,隨時放倒幾個職業拳王咯,越是這種營銷越假——你懂的。人家領工資專業去訓練,以打比賽作為主要工作以奪取獎金為經濟來源,訓練時間比普通上班還要長,而且職業拳手是身體狀態最好的階段,以現代運動理論,現代工具去訓練,努力和汗水擺在這裡。選擇某一門武術只是入門的工具,終歸還是為了發揮個人的特長和能力,技擊是對手雙方的搏鬥,不是考筆試,是身體綜合能力和技術的比拼。

詠春拳師傅梁康演練古老的棍法

傳統武術多數是槍術、棍術去提高功力,練習發力和理解最直接、簡單的攻防方法。為什麼詠春拳先輩以拳易棍,民間以棍代替各種條形器械去練功,隱其鋒芒,器械經歷幾千年戰場洗禮,年青人神往的「一擊必殺」原本是對器械而言。小學同學問我都練習36年棍了,現代都市環境攜帶棍不方便,為什麼還練棍法。八零年代一些老拳師還保留著原傳的古老棍法,天天堅持對練,對殺的訓練體系,保存著豐富的棍法是技擊的精髓,更是拳法的精髓,是收藏原始必殺技的「活字典」

詠春拳師傅梁康演練詠春拳六點半棍

生命在於運動,學習詠春拳要有方法,根據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興趣和需求,合理的安排時間,不同的年紀有不同運動量的指標,練武術要連續性才快長功夫,有計劃地安排訓練時間,有目標的去學每一個階段的內容。一般地說先練單式基本功,由簡到繁由約至博,再練套路記憶系統內容,之後進行技擊對練,器械和拳法交替練習相互相成,以精熟為要把好質量關,要靜下來磨練,武術練的是「功夫」是練自己,練上手能發揮,對自己身體健康有幫助才是自己的。——作者,詠春拳葉問東莞徒孫梁康,2020年3月10日。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詠春拳是科學性的?
    詠春拳之所以風靡全球各地,不單單是因為各種大IP的傳播,更加是因為詠春拳本身就能經受得住當代格鬥體系的驗證。我自身是練習黃淳梁系的詠春拳學。經過黃淳梁師公多年的試驗改進,經過師父李恆昌先生幾十年的求真、求知式的對詠春拳探究。
  • 詠春拳在國內發展現狀
    目前,佛山詠春拳通過一系列《葉問》電影的播放已經蜚聲中外,在全國各地都有詠春拳的武館及各種關於詠春拳的培訓班。他們雖然所教授的詠春拳大同小異,但對詠春拳的傳承仍有很大作用。我們對詠春拳的理解往往只關注在它的實用性,其實詠春拳的習練對一個人的精神修煉有很大益處。
  • 學打詠春拳 當一次理財師
    本報訊 學打詠春拳,弘揚中華武術;學習理財,當小小理財師,本周「行走的課堂」兩場全新周末課登場。 詠春拳是一門制止侵襲的技術,是一個積極、精簡的正當防衛系統、合法使用武力的拳術。較其他中國傳統武術,詠春拳更專注於儘快制服對手。
  • 反思:詠春拳為什麼不能實戰?傳統武術為什麼不能實戰?
    譯自《武術世界》詠春拳在實戰中真的有用嗎?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不僅是外行人有這樣的疑問,更重要的是,很多詠春門人也會這樣問。這反映出了詠春在當下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結果就導致人們以為自己學的不行,我覺得尋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也許我應該向那些不熟悉詠春拳的人解釋一下,尋橋是詠春的第二個徒手套路。詠春拳的套路包括:小念頭、尋橋和標指。另外三個套路:八斬刀、六點半棍和木人樁通常是在徒手套路學完之後再學習的。不同的拳館教授的順序有所不同,但是基本都是按照上述的順序教授徒手套路的。
  • 哪些人適合學習詠春拳?
    而我目前的徒弟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就有五六個。對於女性朋友來說,詠春也非常適合,因為傳說詠春拳是女性創造出來的。體質虛弱、體型瘦小的人都很適合練習。當然,在我的學員中也不乏有很多女性。雖然很多人都適合練習詠春拳,但是一定要明確自己學習的方向或者目的。學習目的的不同,對習練者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 現代葉問痛批跆拳道不能實戰,直言:女孩練詠春拳能暴揍色狼
    近日,40歲的詠春拳師「現代葉問」餘昌華暢談了當下詠春拳和跆拳道的差異,餘昌華指出,跆拳道傳入中國後被嚴重商業化,練與不練作用都不大,更不要提實戰功能,而女性如果練習詠春拳可以防身,尤其對修理色狼很有奇效。
  • 為何詠春拳被叫做「二世祖功夫」?又為什麼叫它「少爺拳」?
    近代以來,南方有錢人家公子哥要出國留學前,多會學一門速成的街頭打架功夫用以防身,是以在國外留學生圈子裡詠春拳又非常普及。教詠春,最重要的一環是黐手,必須單對單教、單對單黐,因此當時詠春師傅所教人數不能太多。其次教授詠春,又是那師傅賴以維生的技能,收費便不得不比其他功夫高昂幾倍。同時,學功夫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去浸淫……學成的,往往是富家子弟。
  • 南方小拳種詠春為什麼現在家喻戶曉,詠春拳真的那麼厲害嗎?
    詠春拳最開始是清初反清組織"天地會"的一種鬥爭的武技,為河南嵩山少林弟子一塵庵主所創。他首先傳給汀昆戲班的武生張五,張五後來落難來粵,落腳於南海縣佛山鎮大基尾的"瓊花會館",便將詠春拳傳於粵劇界諸弟子。紅船中人黃寶華、梁二娣、大花面錦等人學得此拳,又再傳給在佛山筷子路開中藥店兼行醫的梁贊,此後梁贊將詠春拳發揚光大 。
  • 葉問徒孫親自演示:詠春拳真能一個打十個?
    所以「對手必須要比我快四倍,才有機會打贏我」。詠春拳既能打又實用,而且還能強身健體,「今年我已經48了,很多二三十歲習武的年輕人都不夠我打。」在歐洲詠春拳評級標準中,袁師傅的戰鬥力相當於第九級達士。據了解,目前在歐洲能達到這個級別的不足100人。袁師傅現場教學視頻,速度快到記者來不及拍攝。
  • 周星馳都跟著他學習詠春拳!
    葉問真正的愛徒其實是黃淳梁,黃淳梁出生於1935年比李小龍大5歲,是葉問在香港的頭號弟子,也是將詠春拳現代理論化以及科學化的功臣之一,黃淳梁除了是李小龍的師兄以外,他同時也是李小龍的實戰啟蒙老師
  • 立明堂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邀請詠春拳第四代傳人開設公益課程!
    太極八卦連環掌,中華有神功。」武術,是中國「國術」,既講究形體規範,又求精神傳意;既追求動靜結合,也追求內外兼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印記。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中國功夫繁衍流變,派系林立,拳種紛顯。詠春拳就是其中一種。源起少林,流傳到廣東順德一帶後,第一代掌門人陳華順創建了順德「詠春拳」流派,並廣收弟子,形成了現在的詠春拳派。
  • 為什麼說詠春拳的平拳不是最好的拳法?搏擊專家:出拳要成旋轉型
    為什麼說詠春拳的平拳不是最好的拳法?搏擊專家:出拳要成旋轉型。隨著功夫系列電影《葉問》的熱映,將李小龍師傅宗師葉問的詠春拳宣傳的是無所不能。用詠春大師餘昌華的說法,詠春拳是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拳種,其他的拳種根本沒法比。
  • 詠春拳第三代傳人鄭州首秀
    其中有值得一提的是詠春拳的繼承者葉系嫡系傳人陸曉明也出席了本次會演,陸師傅上海教授詠春,師承高興陸,師公盧文錦是葉問先生外甥,其深厚的武術造詣得到武術界人士的肯定,陸師傅也在現場為大家展示了詠春拳的武術魅力和文化精神。詠春拳,是少林嫡傳武技之一也是中國拳術的南拳之一,其武術宗旨是自強身心,捍衛自尊,鋤強扶弱。是中華民族大智的祖先所留下的文化瑰寶是一門藝術絕技。
  • 練了詠春拳真能一個打十個嗎?更重要是學習武德
    關於詠春拳的起源有許多傳說和歷史版本,而發展至今的詠春拳實質上是經過歷代詠春先師逐步發展完善而成。有許多人認為詠春拳源自川滇邊區,流行於福建,揚名於廣東佛山。由於歷史文字資料的缺乏,有關詠春拳的歷史只在群眾中口頭流傳。不過關於詠春拳的野史小說描述就精彩得多了。
  • 形意拳比詠春拳厲害嗎?
    一些人認為任何武術都有各自的長處,並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練武的人才有強弱之別。持這種觀念的人不在少數,就連甄子丹也是這麼說的。居然把話說的這麼圓滿,實在是枉為習武之人,高就是高,低就是低,拿出練武的剛直精神才行。詠春拳號稱一個打十個,甄子丹也經常耍一耍他的詠春拳,而且是有模有樣的。只有抬高詠春拳,才能捍衛曾經說過的話,「我要一個打十個,我是宇宙無敵」。
  • 這是一篇正經的科普:詠春拳的三拳一樁一刀一棍指的是什麼
    宗師葉問將詠春拳這一拳法帶到大家的視線裡,對人們來說,雖然不了解詠春拳究竟是什麼拳法,但是只要提到詠春拳,一定是知道這是源自中國的拳法,非常厲害,實戰能力很強,有一位大宗師葉問打的就是詠春拳。「詠春拳」三個字,代表了這門武術,但是這門武術不只有拳法。
  • 把詠春拳發揚光大的並非葉問和李小龍
    而我們的文學先輩魯迅也是曾經先師從日本武術宗師嘉納治五郎,而後又學習的醫術,最後發現學醫也不能救國,就轉行從文。很多時候,大家都在思考強大的問題,是否靠拳腳就可以救國救民。詠春宗師葉問這個名字,近幾年因為是李小龍的恩師,從而變成了影視界的大IP。最有代表性的是梁朝偉主演《一代宗師》以及甄子丹主演《葉問》(1-4)系列,其他的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 我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教詠春拳
    高戰:我們有很多科目的訓練,混合著多種技術。不過當時沒有詠春或者Kali(一種菲律賓武術)的蹤跡。觀察者網:在一次採訪中,您說您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遇到一位練詠春拳的老人後就前往香港學習詠春。您在學習詠春之前有沒有嘗試過其他中國武術的流派呢?您覺得詠春拳有哪些特點?
  • 詠春拳真的能一個打十個?格鬥專家給出專業解釋
    這幾年來,隨著《葉問》系列電影的熱播,人們對詠春拳也開始著迷起來。在《葉問1》當中,葉問憑藉著自己的拳法,一口氣打了十位日本的空手道武士。對於這個片段,眾多網友們來了興趣。那麼,問題來了,在真實的實戰當中,詠春拳真的能夠一個打十個嗎?對於這個問題,一位格鬥專家給出了解釋。
  • 詠春拳一個打十個?
    詠春拳原本名不見經傳,後來在短時間異軍突起並揚名天下。詠春拳這一小拳種是如何成名的呢?正如吳京曾發問「葉問是誰」是一個道理,因為詠春門出了一位傳奇武打巨星李小龍!李小龍練詠春拳出身,他在電影裡三下五除二打倒一圈人,輕輕鬆鬆做到了一個打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