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詠春拳是科學性的?

2020-12-12 詠春小師弟

詠春拳之所以風靡全球各地,不單單是因為各種大IP的傳播,更加是因為詠春拳本身就能經受得住當代格鬥體系的驗證。我自身是練習黃淳梁系的詠春拳學。經過黃淳梁師公多年的試驗改進,經過師父李恆昌先生幾十年的求真、求知式的對詠春拳探究。慢慢的讓後人們領悟詠春拳並不是像影視、小說裡面說的那樣的種種功夫,而是一個建立在嚴謹的科學之上的一門技擊科學。

詠春拳學是二十一世紀的技擊科學,是一代宗師黃淳梁經過畢生鑽研及實踐的技擊學寶貴成果,是兩人在沒有規則的情況下進行徒手格鬥或隨意搏擊對抗的現代科學理論及訓練方法。

因詠春拳具備威猛獨特的實戰功夫,曾被有關部門列為禁拳,然在港澳地區歐美諸卻掀起狂瀾,民間紛紛設館學習,特別是詠春門人一代巨星李小龍的出世,更將詠春的巨大價值表現得驚世駭俗。美、英、德諸國的軍警更視為必授之業,必備之技。

詠春拳學是一項專門的技擊武學。如水,遇什麼容器便成什麼形狀,遇什麼河道就隨地勢順流。斬不斷,攔不住。當中手法及理論是詠春拳歷代前輩經不斷實踐應用及印證而採納的大量技擊科技數據。當中包含物理學、力學、數學等配合人體架構、時間、動力、距離等應用發展出來的專門學術。

每位受訓學員必須經過長期與對手近距離的對抗性訓練,經常反覆練習一些歷代代前輩實戰印證、精密計算之聰明動作,所練過的聰明動作久而久之便成為一種本能反應、一種條件反射作用,就像眼睛受到攻擊便本能地眨眼一樣。

詠春拳學是一份最高技擊學要求、概念及訓練系統。詠春拳學要求我們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最小的動力資源,最短的時間去達成最理想效果。不論任何形式的技擊方式,只要能成功達成目標的都是好的應用方法。  

詠春拳學理論亦沒有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之觀念。一切視乎在什麼情況之下能否作適當之決定.詠春拳學應用是無固定形態,無招無式,亦即以無法為有法。

詠春拳學並不是一個限制,一個枷鎖,相反,它是解開枷鎖的鑰匙,令我們在枷鎖、限制中得到解脫。練至一定程度,詠春拳學便是要求我們將所學過的一切全部忘掉,完全自我的自由發揮。亦視乎每人不同的性格,身形,專長等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個人之技擊風格、技術。這份技術世上沒有兩套,只有一套。因為世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  

詠春拳學的應用是無固定形態。但訓練過程是必須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程序有先有後,明確分明。是一個極為完善的技擊學訓練系統。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詠春拳的平拳不是最好的拳法?搏擊專家:出拳要成旋轉型
    為什麼說詠春拳的平拳不是最好的拳法?搏擊專家:出拳要成旋轉型。隨著功夫系列電影《葉問》的熱映,將李小龍師傅宗師葉問的詠春拳宣傳的是無所不能。用詠春大師餘昌華的說法,詠春拳是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拳種,其他的拳種根本沒法比。
  • 反思:詠春拳為什麼不能實戰?傳統武術為什麼不能實戰?
    一方面,詠春拳宣稱自身是一種具有毀滅性的近身格鬥體系,但是另一方面,詠春帶給很多人的感覺是技法在實戰中很難發揮出來,於是就造成了名不副實或者沒有作用的結果。為什麼會這樣?你必須對我所說的「時機、方式和反應」進行深入地理解。所以,理解這些原理至關重要,但是我覺得很多詠春拳練習者對於核心原理及其應用方式都缺乏正確的理解。就是因為他們並沒有進行「時機、方式和反應」的練習。那麼這都是師父的問題嗎?不,沒那麼簡單。
  • 立明堂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邀請詠春拳第四代傳人開設公益課程!
    詠春拳就是其中一種。源起少林,流傳到廣東順德一帶後,第一代掌門人陳華順創建了順德「詠春拳」流派,並廣收弟子,形成了現在的詠春拳派。立明堂為傳承和發展傳統武術文化,挖掘民間傳統實用技藝,特意邀請到了詠春拳第四代傳人陳績業來立明堂開設詠春拳公益課程,傳授《詠春拳》正宗拳法,展現中華傳統武術的風採。據了解,該項課程目前已開展了六期訓練課。
  • 為何詠春拳被叫做「二世祖功夫」?又為什麼叫它「少爺拳」?
    著名作家徐皓峰就曾總結說:「其實詠春拳不是屬於兵營武技傳承的拳,詠春拳是一種刺客拳。所以你看詠春拳第一代高手,就是葉問那些徒弟,除了李小龍刻意地去練健身,他們的外貌外形,儘量要把自己保持在一個體弱之人的形象上。你外觀上覺得他弱小,你就忽視他。而且為什麼有說詠春是女人拳,也是因為女人的攻擊性容易被忽視掉。
  • 我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教詠春拳
    近日,觀察者網採訪了把詠春拳帶入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高戰(Chris Collins)先生,請他就他與詠春拳結緣的經過,以及為什麼一些傳統武術練習者會輸給綜合格鬥練習者等話題談談看法。【採訪/觀察者網 徐俊】觀察者網:您在美國海軍陸戰隊中教授詠春拳之前,有哪些武術是在海軍陸戰隊中教授的?
  • 詠春拳在國內發展現狀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素有南拳北腿之說,而南拳中以詠春拳為其典型,以佛山為發源地。今天,詠春拳已經成為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的武術瑰寶,它不僅在國內發展迅速,更是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遍地開花。由於詠春拳在國內的發展之迅速,所以為全民健身及提高國人的尚武精神起到了巨大作用。
  • 生命在於運動,學詠春拳實戰技擊要有方法,詠春拳師傅梁康編寫
    理論知識指導學習方向,實戰不靠「秘訣」,靠正確的技法訓練,詠春拳的技擊能力從長期的對練實踐中獲得。詠春拳師傅梁康,學詠春拳八斬刀到民間武館去學習詠春拳,或者某一門武術,屬於社會體育活動,因為他的對象是全社會成員,它的範圍遍及整個社會,公民閒暇時間自願參加以增進健康,享受傳統文化活動的行為
  • 李小龍是葉問的高徒,為什麼少見他打詠春拳?張安邦答網友問
    葉問宗師嫡孫葉港超師傅在張安邦工作室講拳留影李小龍在很多場合,打過他的啟蒙拳法詠春拳,包括在美國初創振藩國術館,他就教 授以詠春拳為主的振藩功夫體系,我們在他的手本個人武學著作《基本中國拳法同時期李小龍的得意弟子諸如木村武之、德邁爾等,都聲稱沒有練習過截拳道,只是學習了修改版的詠春拳,也就是張安邦在自家武館廣告上打的「李傳葉系詠春拳」——後來簡稱振藩詠春拳。德邁爾作為李小龍早期得意弟子,更是自創「永春道」,享譽武壇,收穫了大眾的粉絲,他的作品最為著名的就是寸勁拳,他的寸勁拳教學視頻網絡有流傳。
  • 詠春拳一個打十個?
    詠春拳原本名不見經傳,後來在短時間異軍突起並揚名天下。詠春拳這一小拳種是如何成名的呢?正如吳京曾發問「葉問是誰」是一個道理,因為詠春門出了一位傳奇武打巨星李小龍!李小龍練詠春拳出身,他在電影裡三下五除二打倒一圈人,輕輕鬆鬆做到了一個打十個。
  • 閒遊佛山,發現一處詠春拳館的古蹟,揭開了詠春拳的傳承與歸屬
    詠春拳師承表詠春拳的開山鼻祖是清朝乾 隆時期的福建人士,南少林五長老之一的五枚師太,後傳於嚴詠春時還不叫詠春拳,由嚴詠春的丈夫梁博儔將詠春拳發揚光大,詠春拳的名字是嚴詠春的丈夫用嚴詠春的名字命名的此後,詠春拳一直由梁姓人氏傳承,於清朝鹹豐年間,詠春拳才由梁家人傳至佛山,而葉問就是師承於梁贊宗師。
  • 形意拳比詠春拳厲害嗎?
    如果對武術都理解分為三層境界,那麼說這句話的人只達到了第二層。普通人對武術的理解相當淺薄,停留在表面這一層,就好像在幾十年前都認為中國武術天下第一。隨著一系列的傳武大師上了擂臺被摁在地上摩擦的脫皮,武術也同樣都被傳武大師當成墊背的摩擦了。但普通人對武術的理解並沒有提高,無非是看見和聽到就說誰厲害,所以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李小龍能打贏拳王泰森。
  • 葉問徒孫親自演示:詠春拳真能一個打十個?
    受訪者供圖詠春拳為什麼「快」?當對手碰到你身體的那一刻,全憑肢體觸覺的條件反射,身體能夠立即感知對手的力量和變動,從而找到對方的破綻和要害,使其失穩或被打倒。「打詠春蒙著眼也可以憑感覺戰勝對方。」而詠春拳則是攻防一體,經過長期訓練之後的本能反應,簡化步驟使自身的攻防動作幾乎與對方同步。這也是為什麼詠春拳被定義為是一門制止侵襲的技術,正當防衛的拳術。
  • 南方小拳種詠春為什麼現在家喻戶曉,詠春拳真的那麼厲害嗎?
    從《葉問》到《一代宗師》再到《師父》,近年來華語電影中詠春拳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也使得詠春這個拳種被人們所熟知。詠春拳本是南方的一個小拳種,詠春拳是一門中國傳統武術,是一個積極、精簡的正當防衛系統、合法使用武力的拳術。較其它中國傳統武術、更專注於儘快制服對手、以此將當事人的損害降至最低。
  • 詠春拳被葉問、李小龍發揚光大,其實還有套偏身詠春拳,更為厲害
    其中,詠春拳在葉問、李小龍等一批享譽海內外的武術大師極力宣傳、推廣之下,發揚光大成為了如今家喻戶曉的武術派別。然而,關於詠春拳有一個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冷知識」,那就是我們在電影、電視劇中所看到的葉問、李小龍所使用的僅僅只是詠春拳的一個分支,名叫「正身詠春」,其實該拳法還有另外一個分支——「偏身詠春」,且其威力絲毫不在正身詠春之下,甚至是更為厲害。
  • 哪些人適合學習詠春拳?
    經常有一些女性或上了年齡的朋友問我,自己能不能學習詠春拳?其實我覺得只要具備正常生活能力的人都是可以練習詠春拳的。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什麼時候起步都不算晚。對於女性朋友來說,詠春也非常適合,因為傳說詠春拳是女性創造出來的。體質虛弱、體型瘦小的人都很適合練習。當然,在我的學員中也不乏有很多女性。雖然很多人都適合練習詠春拳,但是一定要明確自己學習的方向或者目的。學習目的的不同,對習練者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對詠春拳的學習,我們來分析一下,有以下幾種學習目的。
  • 把詠春拳發揚光大的並非葉問和李小龍
    那麼,真實歷史上的詠春拳真的是從葉問李小龍這裡發揚光大的嗎由於影視界的炒作,更重要的是也問培養出了享譽世界的徒弟李小龍,李小龍的知名度加上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使葉問這位一代宗師的名聲開始享譽海內外。詠春拳作為中國武術中的一個流派,其地位在武術界稱不上顯赫。因為詠春拳作為一個南派拳種,並沒有在全國武術大賽中獲得過大的獎項,包括武術錦標賽的冠軍之類的。
  • 學打詠春拳 當一次理財師
    本報訊 學打詠春拳,弘揚中華武術;學習理財,當小小理財師,本周「行走的課堂」兩場全新周末課登場。 詠春拳是一門制止侵襲的技術,是一個積極、精簡的正當防衛系統、合法使用武力的拳術。較其他中國傳統武術,詠春拳更專注於儘快制服對手。
  • 「詠春拳」創始人是五枚法師還是嚴詠春?葉問的說法也不一定準確
    為什麼這樣說呢?是這樣的。如果要問,誰在詠春拳的傳承和推廣上功勞最大,有人會說是李小龍,有人會說是葉問。但細考起來,應該是葉問。在葉問之前,詠春授拳之法與一般拳種不同,它需要通過師徒間長期過手進行練習。
  • 說一說火影從中國學走的功夫,鳴人打詠春拳,博人傳裡出現獅吼功
    我們就說一說火影從中國學走的功夫吧,不得不說火影的作者岸本實在是仰慕中國文化啊!不然又怎麼會從中國「取經」呢?其實到了博人傳我們更可以看到許多中國功夫的影子,比如鳴人打詠春拳,還有雀乃淚的獅吼功等,且聽喵喵細細道來!
  • 原來詠春拳是福州的!已入選國家非遺項目
    近日無意間看到福州入選國家非遺項目中有詠春拳,以為作者寫錯了。結果一查,申報地區確實是福建省福州市,入選國家非遺時間是2014年,好幾年了!我也是驚呆了,一直以為詠春拳是廣東的,畢竟傳說中的詠春拳大師都是廣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