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及生命?什麼是無感知性低血糖?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人衛健康 人衛健康

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出現低血糖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很多糖友對低血糖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如高血糖,但是其實低血糖如狼似虎,比高血糖更可怕、更危險。

出現低血糖如何處理?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現心悸、手抖、面色蒼白和飢餓感,應當立即測定快速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低於3.9mmol/L(70mg/dl),可基本明確為低血糖,先按低血糖處理。

此時需要立刻補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比如含糖飲料,糖塊,15~20g 為宜。碳水化合物類食品如麵包、餅乾、點心並不是很合適,因為這些食物以多糖為主,還要經過消化才能變成單糖,效果比較差。但如果手邊只有這些,吃一些比沒有好。

補充葡萄糖後15 分鐘時應當複測血糖。如果血糖大於3.9mmol/L,但是距離下一個進餐時間還有一小時以上,應當再補充一些糖類。如果仍小於3.9mmol/L,立刻繼續補充。

假如患者出現意識障礙,應立即就近就醫,靜脈推注50% 的葡萄糖20ml。糖尿病患者在平常就應常規備用糖類食品,以便及時食用。外出時可以在胸前佩戴病情卡。發作低血糖後及時與醫生聯繫,調整治療方案。

怎樣預防低血糖發生?

預防低血糖就需要減少危險因素,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糖尿病患者應正確識別低血糖的症狀和體徵、加強自我血糖監測、遵從醫囑進行治療是非常必要的。

個體化治療是避免低血糖的關鍵,及時調整降糖藥物的劑量以確保療效最大化,同時適時監測血糖可以確保低血糖風險最小化,尤其是對胰島素治療的患者。老年人,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該適當放寬血糖標準。

患者的管理和教育對於減少低血糖發生率密切相關。為了預防低血糖發生,應該這樣做:

① 患者應當與醫師保持聯繫,監測治療情況;

② 接受糖尿病教育,正確認識和識別低血糖發作之前的症狀和體徵,增強低血糖識別的能力;

③ 每次就診時應詳細說明低血糖情況,尤其是使用胰島素和胰島素促泌劑的患者;

④ 醫生如果與患者家屬溝通也可以幫助發現一些患者本人並未意識到的低血糖發作的線索。

自我血糖監測可能減少糖尿病相關終點事件。如有低血糖表現需隨時測血糖;如出現不可解釋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間低血糖,應監測夜間血糖。

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及生命嗎?

糖尿病患者都很關注自己的血糖,希望通過治療讓血糖處於正常水平。但畢竟是通過外界手段控制血糖,如果控制的太嚴格,比較容易發生低血糖,也許有的人覺得低血糖總好過高血糖,但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害性更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可反覆發生,有時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對於重度低血糖的最好防禦就是在血糖下降的早期自己能感知到低血糖,並且立即進食可以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如果確實發生了低血糖(檢測血糖值低於正常值)而沒有症狀或不能感知到這樣的症狀,則稱為無感知性低血糖。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臨床問題,必須認真對待。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有哪些?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包括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大血管病變和糖尿病足。

①糖尿病腎病主要的依據是尿蛋白排洩率及腎功能,腎功能分為五期,終末期為尿毒症期。

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分成增殖期和非增殖期,非增殖期又可分為輕、中、重度,增殖期病變較為複雜,嚴重時可以失明。

③糖尿病神經病變可分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和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

④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糖尿病促進了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發展,危害最大的就是冠心病、腦血管病,此外還有糖尿病肢體動脈病變。

⑤糖尿病足:嚴重者可以導致截肢,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對危險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約40 倍。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求醫問藥找專家——糖尿病知識問答》

總 主 編:郭立新 胡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危害不亞於高血糖,關於低血糖你了解多少?
    什麼是低血糖?怎樣及時識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黃雲鴻教您如何「戰勝」低血糖! 專家門診:星期一和星期五上午,建議提前兩周預約。
  • 【健康科普】危害不亞於高血糖,關於低血糖你了解多少?
    什麼是低血糖?怎樣及時識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黃雲鴻教您如何「戰勝」低血糖!Q:低血糖的判斷標準是什麼?A:1) 症狀性低血糖:伴有典型低血糖症狀,且血糖≤3.9mmol/L。2) 無症狀性低血糖:是未察覺的低血糖,無明顯低血糖症狀,且血糖≤3.9mmol/L。3) 假性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報告低血糖的典型症狀,但血糖≥3.9mmol/L,多為血糖下降過快引起。
  • 低血糖偷襲:傷心又傷腦
    說起高血糖,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危害,卻常常忽略低血糖的危害。如果說糖尿病是一把「慢刀子」,那低血糖就是個「急性子」。不明原因的出虛汗,渾身沒勁,頭暈,眼前發黑,甚至昏迷不醒……走在路上,乘坐公交車時,睡夢裡,低血糖隨時都可能偷襲你。低血糖是如何對人體造成危害的?記者採訪了銀川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董朝俠。
  • 幹細胞治療|「要命」的低血糖|低血糖|糖尿病|胰島素|-健康界
    ACCORD 研究中發現應用強化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發生率增加3倍,心血管事件致死率增加20%;近來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中發生過嚴重低血糖事件的,將顯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病死率,因此有效預防低血糖症的發生對於減少心血管事件死亡率至關重要。
  • 低血糖症候群的症狀有哪些?飲食上需如何注意,別忽視生活細節!
    導語:高血糖是很多人關注的事情,但是對於低血糖多數人並不是非常地重視,其實低血糖和高血糖一樣如果發生都會有一定的危險,所以日常要多加地重視它。低血糖一定要及時地糾正,避免出現不可逆的損害。02為什麼會出現低血糖,哪些不同的原因容易導致低血糖的問題?
  • 高血糖有多危險?9大害處在虎視眈眈,腫瘤細胞也不會「手軟」
    高血糖是三高中的一高,空腹血糖正常值在4.6~6.1毫摩爾,超過此值被稱為高血糖。通常身體能通過激素調節和神經調節確保血糖保持平衡,但身體過度肥胖、不合理的膳食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會使得調節功能紊亂,從而引起血糖升高,那持續性高血糖會有哪些風險。
  • 什麼樣的人容易低血糖,提醒:這4類人需要留心了
    在很多人看來,低血糖不是什麼大問題,這種現象很常見。低血糖是人體血糖水平低於正常值的一種血糖疾病,頻繁的低血糖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以及工作狀態,更是會危害到人體健康,導致其他疾病發生,嚴重的還會有生命危險。低血糖的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 越吃越餓可能是低血糖
    郭先生出現症狀後拖了幾天,直到感覺陷入了「越吃越餓,不吃不餓」的怪圈,這才到醫院就診,結果被確診為食餌性低血糖。而且,郭先生還患上了2型糖尿病。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雪峰表示,食餌性低血糖比較隱匿,一般發生在餐後1.5小時至3小時內,患者會出現心慌、手抖、飢餓、乏力感等症狀,吃甜食後可緩解症狀,攝入過量單糖食物(如蜂蜜、大米等)、大量飲酒是誘因。食餌性低血糖容易被忽視,是因為很多人認為飯後不可能出現低血糖。
  • 【昆明南亞科大肝病醫院】什麼?!低血糖也容易患上脂肪肝?
    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比較常見的一種併發症,大部分糖尿病人都知道低血糖發生時會有飢餓症狀,卻不知頻繁出現這種情況會導致肝臟受損,易引發脂肪肝。 為什麼頻繁低血糖會患上脂肪肝?
  • 糖尿病患者晚餐前高血糖,為什麼?怎麼辦?
    「黃昏現象」指糖尿病患者下午血糖控制較平穩,但於黃昏時段,即晚餐前出現的短暫的、自發的高血糖現象。臨床表現晚餐前血糖持續高於正常水平「應排除其他因素,如晚餐前進餐、午餐後低血糖等特殊情況」。如何鑑別黎明現象是黎明時段發生高血糖,表現為清晨空腹血糖高於正常,主要是由於清晨人體內一些胰島素拮抗激素升高,而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相對不足,不能及時將血糖調控至正常範圍。蘇木傑現象則是由於夜間發生低血糖,刺激體內胰島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繼而發生反跳性高血糖,屬於機體發生的一種保護性行為。
  • 經常感到飢餓的人,是不是容易得低血糖或糖尿病?
    常餓的人,是易患低血糖還是易患糖尿病?經常感覺餓,容易出現低血糖是真的,但未必就是糖尿病。引起飢餓的疾病容易使人飢餓,說明體內消耗增加,代謝異常。2.飢餓容易引起低血糖饑荒的出現,其實就是大腦,在血糖過低之後,感覺到一種反饋。由於血糖是大腦唯一的能量供給物質,所以它對低血糖最敏感。在大腦給予機體飢餓回饋時,若仍不進食,血糖也無法得到補充,但消耗量卻仍在增加。這時,我們可能會出現——心慌,手抖,出冷汗,即低血糖的症狀。
  • 女人低血糖多吃三款食譜好得最快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不少女性都有低血糖的情況,而想要緩解低血糖,食補是最好的選擇。那低血糖吃什麼好得最快呢?不妨來試試以下的幾款食譜吧,這些食譜都可以幫助改善哦,下面就詳細介紹做法。
  • 三合租女生一氧化碳中毒 頭暈目眩誤以為低血糖
    起初三位女孩誤以為是低血糖,還吃了宵夜,結果被送往醫院後,三位女生也被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廣西江濱醫院急診科主任黃俊表示:「特別是一些頭暈、噁心、嘔吐、胸悶這塊(一氧化碳中毒),跟低血糖是有類似的地方,但是(一氧化碳中毒)是一個群體的發病,因為不可能有幾個人同時出現低血糖,而且當時在一個密閉的環境下出現,相同的一個症狀,像這種要高度警惕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
  • 我也沒有低血糖,難道是在吸我陽氣?
    我也沒有低血糖,哈哈哈哈難道是在吸我陽氣2,哈哈哈,求求你,咱不會做飯就不做了把,為什麼煮麵條之前要洗洗呢哈哈哈3,車開到一半,熄火了,哈哈哈這可怎麼辦4,妹子啊,聽一句勸,身高差這麼大就別拍照了,哈哈哈5,妹子你這是什麼操作,哈哈哈,快把旁邊的人都嚇死了
  • 《隱秘的角落》告訴我們:降糖藥不能亂吃,低血糖也不能不防
    警察無意中瞥見張東升的辦公室抽屜裡有一個藥盒,藥盒上面赫然寫著——格列美脲膠囊這個格列美脲膠囊是什麼藥呢?與其他磺脲類降糖藥相比,相同劑量的格列美脲降糖活性最高,且低血糖發生率低而且程度較輕。儘管藥品介紹上說,服用格列美脲,低血糖發生率低而且程度較輕,安全性較好,不過這都是針對糖尿病患者的。
  • 三名合租女生洗完澡後頭暈,以為是低血糖,結果是一氧化碳中毒
    起初女孩們誤以為自己是低血糖,還吃了宵夜,結果被送往醫院後,三位女生也被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廣西江濱醫院急診科主任黃俊表示,一氧化碳中毒跟低血糖是有類似的地方,都有頭暈,噁心、嘔吐、胸悶的症狀,但是一氧化碳中毒會導致群體發病,而一般情況下,不會幾個人同時低血糖。如果大家處在一個密閉的環境下出現相同的一個症狀,要保持高度警惕。
  • |暈厥|癲癇|低血糖|低血壓|心源...
    它與其他非腦血流下降引起的意識喪失,如癲癇、低血糖或心因性假性暈厥不同。流行病學資料統計:暈厥的首要病因為自主神經性介導性暈厥,約佔所有病因的60%至80%,包括血管迷走性暈厥、體位性心動過速症候群,直立性高血壓、直立性低血壓、境遇性暈厥、頸動脈竇敏感症候群等,其預後多良好,但往往具有反覆發作的特點。
  • 一餓就心慌手抖,除了低血糖和甲亢,還可能是它在「訴苦」
    我們生活中很多人,一餓就心慌手抖,也很多人都知道低血糖和甲亢可能會引起類似症狀,但是很多人忽略了胃不舒服!因此,一餓就心慌手抖,除了低血糖和甲亢,還可能是胃在「訴苦」 。我們常見的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縮性病變,幽門螺旋桿菌是該病的主要致病因子。
  • 孟鶴堂10天減重13斤,餓到低血糖2次暈倒,只為留住周九良?
    孟鶴堂10天減重13斤,餓到低血糖2次暈倒,只為留住周九良?粉絲:不嗑了不嗑了!正主:再嗑一會兒再嗑一會兒!試問娛樂圈中有哪家CP敢如此「大膽」?答:德雲堂良!孟鶴堂開始節食,在10天的時間裡快速減掉了13斤的重量,因為節食造成了低血糖,還2次暈倒。自己的親搭檔都說該減肥了,還能不照做嗎?「我得守住他,不能讓他跑了」粉絲讓減肥微微一笑,不放在心上,橘貓一句話立馬減掉13天,低血糖也要減!
  • 高血糖的人注意了:除了糖,3種食物勸你少吃,以免血糖「爆表」
    #近些年來,患上高血糖的人數變得愈來愈多,而且還造成了嚴重的糖尿病及其相關併發症症狀,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帶來了嚴重威脅。在失衡狀況過於嚴重的狀況下,就容易引發酮症酸中毒乃至高滲昏迷的嚴重後果,對於生命安全造成不利損害。2、神經系統病變高血糖狀況在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神經系統的一些不利病變反應出現,比如容易造成視網膜神經的衰變,引起視力下降乃至失明狀況。發生在皮膚層面,則容易導致皮膚敏感性增加,易誘發皮膚的瘙癢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