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危害不亞於高血糖,關於低血糖你了解多少?

2020-12-19 澎湃新聞

什麼是低血糖?怎樣及時識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黃雲鴻教您如何「戰勝」低血糖!

Q:

低血糖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A:

根據低血糖典型表現(Whipple三聯徵)可確定:①低血糖症狀;②發作時正常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低於3.9mmol/L③供糖後低血糖的症狀迅速緩解。

Q:

怎麼樣及時識別自己可能發生了低血糖?

A:

如果能測量血糖,最直接的方法是立即測量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低於3.9mmol/L就診斷為低血糖。

無法獲得血糖測量值時多根據症狀來推斷,低血糖症狀千變萬化,主要表現為:出汗、飢餓、心悸、緊張、顫抖、面色蒼白,以及頭暈、嗜睡、躁動、焦慮、易怒、行為怪異等精神症狀,嚴重者出現驚厥、甚至昏迷。低血糖呈發作性,時間和頻率隨病因不同而異,而且空腹和過度運動情況下更易發生。

Q:

低血糖有哪些種類?

A:

1) 症狀性低血糖:伴有典型低血糖症狀,且血糖≤3.9mmol/L。

2) 無症狀性低血糖:是未察覺的低血糖,無明顯低血糖症狀,且血糖≤3.9mmol/L。

3) 假性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報告低血糖的典型症狀,但血糖≥3.9mmol/L,多為血糖下降過快引起。

4) 可能的症狀性低血糖:具有低血糖典型症狀但沒有血糖檢測值(但推測該事件是由低血糖引起)。

5) 嚴重低血糖:需要別人幫助或急症住院,可能沒測血糖,但是有引起低血糖的誘因和神經系統變化,補充葡萄糖後症狀明顯改善。

低血糖的危害不亞於高血糖,其發生偶然、短暫,卻有較大危害:

(1) 低血糖刺激心血管系統,增加心腦血管意外如心肌梗死、腦卒中的危險性;

(2) 長期低血糖發作,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不可逆的損害,造成腦功能障礙;

(3)低血糖後會出現反跳性高血糖(蘇木傑反應),造成血糖波動。反覆發生的血糖使糖尿病變得難以控制。

低血糖中出現意識朦朧,需要別人幫助,屬於嚴重低血糖,是最危險的一種低血糖,如果沒有及時救助,可能導致昏迷甚至死亡。

Q:

發生低血糖等情況時,如何救助?

A:

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急症之一,出現出汗、心慌、乏力、飢餓等症狀應積極處理。糖尿病人,應該隨身帶些糖果(水果糖、砂糖、冰糖等),含糖較多的餅乾或點心,神志清醒時隨時吃下去,也可飲用含糖飲料或糖水。若已經吃了食物,但是症狀依然不緩解,10-15分鐘後重複服糖。巧克力不能作為解救低血糖事件的首選,因為其脂肪含量高,吸收速度慢,影響低血糖的糾正。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用阿卡波糖或伏格列波糖治療的病人,由於這類藥物是影響食物在小腸轉化為葡萄糖的,吃餅乾、點心、米飯、饅頭等升血糖很慢,所以發生低血糖時,不要吃這類主食,應該直接吃葡萄糖,建議立即口服15克葡萄糖。

對於神志出現障礙,但尚有吞咽能力的低血糖患者,可以把白糖或葡萄糖放入其嘴裡,等融化後咽下。

如病人已發生昏迷,應該立刻撥打120急救,儘快予50%葡萄糖40-60ml靜脈注射,更嚴重時,用10%葡萄糖液體持續靜脈滴注,有條件可肌內注射1mg胰高血糖素。

Q:

當發生低血糖,身邊沒有食物時怎麼辦?

A:

糖尿病人家中應該常備一些糖果,而且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出門時記得要帶一些速食品和含糖飲料。一旦發生低血糖,一點要儘快進食。萬一來不及在附近找到食物,建議立即就地坐下,一來節省能量,維持血糖;二來避免倒地,嚇到路人,失去救助;其三可吸引熱心人,以便向其求助。

建議糖尿病患者在口袋裡放一張寫著自己姓名,疾病,家庭信息的名片,有助於突發情況下備用。而反覆低血糖患者,出門時最好有人陪著。

Q:

無症狀低血糖和夜間低血糖危害更大嗎?

A:

無症狀性低血糖的患者在發生低血糖時往往沒有任何感覺和先兆。由於血糖低到進入危險值時,沒有任何症狀,病人常在不知不覺中陷入昏迷,如果搶救不及時,患者會因為持續的低血糖,造成大腦不可逆的損傷,並可能因為持續的低血糖狀態變成植物人,甚至威脅生命。夜間低血糖也是如此,經常有糖尿病患者半夜中就「睡過去了」。所以無症狀性低血糖,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Q:

頻繁發生低血糖者,需要就醫治療嗎?

A:

一定要去醫院就診,不僅是要消除低血糖危害,更重要的是要糾正導致低血糖症的各種潛在原因。如果排除飲食和運動不當引起,就要考慮用藥不當引起的低血糖。對於藥物性低血糖,應及時調整相關藥物。

Q:

如何預防低血糖頻繁「光顧」?

A:

1.制定適宜的個體化血糖控制目標。

2.進行糖尿病教育:包括對患者家屬的教育,識別低血糖,了解患者所用藥物的藥代動力學,自救方法等。

3.充分認識引起低血糖的危險因素:①定時定量進餐,如果進餐量減少應相應減少藥物劑量;②運動前應增加額外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避免空腹運動;③酒精會導致低血糖,磺脲類藥物能抑制乙醇代謝,應該避免酗酒和空腹飲酒。

4.調整降糖方案:合理使用胰島素或胰島素促分泌劑。儘量選擇不易引起低血糖的藥物。

5.定期監測血糖,尤其在血糖波動大、環境、運動等因素改變時要密切監測血糖。

來源:上海松江

原標題:《【健康科普】危害不亞於高血糖,關於低血糖你了解多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危害不亞於高血糖,關於低血糖你了解多少?
    3) 假性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報告低血糖的典型症狀,但血糖≥3.9mmol/L,多為血糖下降過快引起。 4) 可能的症狀性低血糖:具有低血糖典型症狀但沒有血糖檢測值(但推測該事件是由低血糖引起)。
  • 為什麼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及生命?什麼是無感知性低血糖?
    原創 人衛健康 人衛健康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出現低血糖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很多糖友對低血糖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如高血糖,但是其實低血糖如狼似虎,比高血糖更可怕、更危險。出現低血糖如何處理?
  • 低血糖偷襲:傷心又傷腦
    說起高血糖,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危害,卻常常忽略低血糖的危害。如果說糖尿病是一把「慢刀子」,那低血糖就是個「急性子」。不明原因的出虛汗,渾身沒勁,頭暈,眼前發黑,甚至昏迷不醒……走在路上,乘坐公交車時,睡夢裡,低血糖隨時都可能偷襲你。低血糖是如何對人體造成危害的?記者採訪了銀川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董朝俠。
  • 高血糖的人注意了:除了糖,3種食物勸你少吃,以免血糖「爆表」
    #近些年來,患上高血糖的人數變得愈來愈多,而且還造成了嚴重的糖尿病及其相關併發症症狀,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帶來了嚴重威脅。高血糖出現後,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哪些威脅呢?1、電解質代謝失衡葡萄糖是固體物質,只有溶於水才能隨著尿液排出體外,當葡萄糖隨尿液排出體外的過程當中勢必會帶走水分,因此會導致水分以及電解質代謝紊亂。
  • 幹細胞治療|「要命」的低血糖|低血糖|糖尿病|胰島素|-健康界
    ACCORD 研究中發現應用強化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發生率增加3倍,心血管事件致死率增加20%;近來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中發生過嚴重低血糖事件的,將顯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病死率,因此有效預防低血糖症的發生對於減少心血管事件死亡率至關重要。
  • 高血糖有多危險?9大害處在虎視眈眈,腫瘤細胞也不會「手軟」
    高血糖是三高中的一高,空腹血糖正常值在4.6~6.1毫摩爾,超過此值被稱為高血糖。通常身體能通過激素調節和神經調節確保血糖保持平衡,但身體過度肥胖、不合理的膳食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會使得調節功能紊亂,從而引起血糖升高,那持續性高血糖會有哪些風險。
  • 靜電對人有什麼危害? 靜電對人危害你了解多少
    靜電對人有什麼危害? 靜電對人危害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12-23 19: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靜電對人有什麼危害?靜電對人危害你了解多少 靜電對人有什麼危害 關於靜電對人有什麼危害,具體詳情如下: 1、輕微的靜電對人體不會產生什麼傷害,但如果靜電的情況比較嚴重,會導致皮膚出現乾燥、瘙癢等情況,肌膚有強烈的疼痛感,嚴重可能導致頭暈、頭痛的   原標題:靜電對人有什麼危害?
  • 2017年世界無菸日宣傳口號是什麼 菸草的危害你了解多少?
    2017年世界無菸日宣傳口號是什麼 菸草的危害你了解多少?時間:2017-05-27 12:35   來源:火車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7年世界無菸日宣傳口號是什麼 菸草的危害你了解多少? 隨著吸菸群體的不斷擴大,健康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那麼對於2017年世界無菸日宣傳口號你了解多少呢?
  • 糖尿病患者晚餐前高血糖,為什麼?怎麼辦?
    臨床工作中,您可能也遇到過此類患者,由於目前關於該現象的報導較少,今日就給大家粗淺介紹一下。「黃昏現象」指糖尿病患者下午血糖控制較平穩,但於黃昏時段,即晚餐前出現的短暫的、自發的高血糖現象。臨床表現晚餐前血糖持續高於正常水平「應排除其他因素,如晚餐前進餐、午餐後低血糖等特殊情況」。
  • 不讓孩子的健康輸在起跑線!常笑健康助力準媽媽有效預防妊娠期糖尿病
    孕期高血糖對母親的危害:孕期高血糖對後代的危害:孕期高血糖可致巨大兒、胎兒心肺發育受累、新生兒呼吸窘迫、低血糖等不良事件。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生育孩子在兒童期和成年早期出現糖尿病的發生率是糖耐量正常孕婦所生子女的7-20倍!妊娠期糖尿病後代其他代謝性疾病(如肥胖)的發生風險也會增加。
  • 《隱秘的角落》告訴我們:降糖藥不能亂吃,低血糖也不能不防
    這一幕不知看呆了多少觀眾,實在是可憐了這對無辜的老人。儘管少了嶽父嶽母的阻礙,張東升還是無法挽回妻子徐靜的心。02你喝了再去遊吧,別空著肚子在嶽父嶽母的葬禮上,徐靜突然面色蒼白地暈倒,通過張東升之口,大家了解到徐靜有貧血的老毛病。
  • 高血壓日| 協和心內科專家團隊獻上關於心血管的健康秘籍
    高血壓日| 協和心內科專家團隊獻上關於心血管的健康秘籍 2020-10-06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低血糖症候群的症狀有哪些?飲食上需如何注意,別忽視生活細節!
    導語:高血糖是很多人關注的事情,但是對於低血糖多數人並不是非常地重視,其實低血糖和高血糖一樣如果發生都會有一定的危險,所以日常要多加地重視它。低血糖是因為多種病因引起的血葡萄糖濃度過低所導致的臨床症候群,正常健康的人100ml的血液中含糖量會是60mg到120mg,如果低於60mg就是低血糖,機體內器官的營養供應就會不充足。
  • 良心科普短片:久坐的危害居然這麼大!
    我們都知道久坐對身體不好,但是很多人對久坐危害的認知還僅僅局限於頸椎問題等等。但是研究表明,久坐的危害不僅僅是這些。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個TED科普短片,了解一下久坐的危害。肯定也有不少小夥伴表示,我也想多活動活動,但是工作太忙了實在是沒辦法。那麼,我們可以試著選擇相對更健康對身體最好的坐姿。下面這個TED演講曾經火遍全網,一起來了解一下矽谷最受歡迎的矯正教練為大家展示的正確坐姿。
  • 你還在不吃早餐嗎?這三種危害,你承受不起!
    不僅是給生活中增添了一種儀式感,更是對自己的健康做出了一個小保障。也並不是說三餐一定要按照特定的方式去吃才能夠保持健康,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所提供給我們的數據那也只是一個參考值的。根據這個參考值,我們能夠更加準確的知道人一天應該攝入多少的食物以及能量怎樣搭配才能夠讓人的身體更加健康。吃得再好也不如會吃來得實在。因此在吃這件事上也是需要下功夫的。
  • 關於糖尿病的5個冷知識,看看你了解幾個?
    說起糖尿病,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也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疾病,它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來讓病情穩定,不過雖說很多人對糖尿病不陌生,但是僅限於對它的表面認知,甚至有有一些人在患上糖尿病後就特別的害怕,其實在患上糖尿病後要了解一下這5個冷知識,多數糖也不清楚,現在知道也來得及。
  • 健康大咖談 | 生命早期1000天影響寶寶一生,如何贏在健康起跑線上?
    楊慧霞教授:了解了這一理論,大家能做的就是在孕期一定要保證營養均衡。國外學者提出來一個U shape學說,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就像U字型的兩端,兩邊都不好。現在我們處在和平年代,營養不良問題不太容易發生,我們更要防止營養過剩的問題。
  • 颱風「黑格比」終於走啦,關於颱風的知識你了解多少?
    颱風「黑格比」終於走啦,關於颱風的知識你了解多少?重點來了那麼關於颱風的知識你了解多少呢?颱風的各個級別是怎麼區分的?颱風除了害處之外有什麼益處?颱風來了該如何避險?
  • 什麼樣的人容易低血糖,提醒:這4類人需要留心了
    在很多人看來,低血糖不是什麼大問題,這種現象很常見。低血糖是人體血糖水平低於正常值的一種血糖疾病,頻繁的低血糖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以及工作狀態,更是會危害到人體健康,導致其他疾病發生,嚴重的還會有生命危險。低血糖的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 血糖升高不等於糖尿病,教你讀懂化驗單
    欄目介紹:  「達醫曉護」,寓意「通達醫學常識,知曉家庭護理」,是上海市科委、科協共同指導下的,原創作品創作與傳播平臺建設並重的公益性全媒體醫學科普品牌,也是中國科協「科普中國」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