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儲糧真的夠唐朝吃幾十年?或許我們都誤解了真正的歷史

2020-12-24 東西南北一壺酒

隋朝雖然國祚不長,但是在歷史上也算是一朝盛世,若不是楊廣不愛惜民力,怕也不止於二世而亡。而隋朝令人津津樂道的還有其糧食儲備,據記載,「儲米粟多者千萬石,少者不減數百萬,天下義倉皆充滿」。那麼,隋朝的儲糧真的夠唐朝吃幾十年?或許我們都誤解了真正的歷史。

一、隋朝有多少糧食儲備

隋朝國家很富有,據推算大業初年儲糧水平達到了7000-8000萬石,這可是唐朝直到天寶年間才達到的水平。

如果大家沒有一個直觀的感覺,可以參考杜甫的《憶昔》:「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隋朝儲糧之所以多,在於如下政策:

1、實行均田制

開皇二年,隋文帝下令實行均田制。也就是說朝廷做主,分配給人民部分的土地,讓他們好種地納稅。一般授予的土地有桑田和露田,男女均有。這一招在財政學上叫拓展稅源。

2、實行租調力役制

這是一項稅收制度,年滿18周歲的人要開始納稅,其中包括實物稅收和勞役稅收,並規定相應的份額。這一招在財政學上叫定稅率。

3、實行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

這兩項制度在於括查人口,定戶高等,方便朝廷直接管理人口,方便收稅。在財政學上,這叫擴稅基。

4、興義倉

隋朝在興建糧倉的同時建了很多的義倉,也就是在正稅的基礎上興的一種苛捐雜稅。義倉本來的目的是幫助百姓在窮苦的時候渡過難關,但是義倉不義,天災時朝廷從不開倉放糧。

據說,開皇十四年天下大旱,百姓飢餓不已,餓死者甚多,楊堅痛哭流涕,可就是不開倉放糧。足見義倉實際已成皇室私庫!

二、隋朝儲糧真夠吃幾十年嗎

中國古代是典型的農業社會,所以自然非常重視糧食的儲備,據《禮記·王制》記載:「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可見,隋朝的糧食儲備至少在九年以上。

但是我們知道,不管是什麼樣的儲備環境,糧食總是有一個保質期的,一般在5-10年左右。所以說糧食能吃幾十年,那完全就是不可信的。

雖然,監察御史馬周曾說:「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

但是這並不代表隋朝的儲備糧到唐朝初年還一直在,因為這些儲糧早就被消耗掉了。

首先,隋煬帝後期徵伐高句麗,行軍打仗難道不需要糧草先行?單說在朝鮮半島丟的糧食估計就不少了吧,更別說還有一堆五大三粗的漢子要吃。加上修大運河,巡幸江都,只要動人,那就要耗費糧食。

其次,隋朝起義軍為了籠絡百姓,大多選擇攻佔官倉,並開倉放糧。餓極了的百姓哪管你糧食應該省著點吃的道理,糧倉一開,自然免不了哄搶,儲糧自然下降。

由是於此,隋朝的糧食早就被消耗一空。據《舊唐書》記載:「及大業中年,國用不足,並貸社倉之物,以充官費,故至末塗,無以支給。」

可見,隋朝的糧食儲備雖多,但是留給新生唐朝的遺產其實很少!

三、唐朝吃過隋朝的糧食嗎

唐朝建立的時候其實全國只有不到一千萬人,大部分人不是在戰亂中死了,就是被餓死了。所以,唐朝前期無疑是吃過一部分隋朝餘糧的,但是這個數額估計不會太大,畢竟隋朝的遺產並沒有多豐富。

加上隋朝末年戰亂頻仍,即使儲糧不小,但是也扛不住只出不進,所以就算唐朝建立初期吃過隋糧,充其量就夠幾年之用。後來還是太宗勵精圖治,才頻至豐稔,這時候自己種糧了,自力更生不是更勝一籌?

由此可見,隋朝糧食雖多,但是夠用幾十年這樣的話實不可信。畢竟就算糧食不發黴,奈何人口也會增加,爆炸式增長的人口,這點糧食怕也不夠吃的。

相關焦點

  • 唐朝為什麼以胖為美?專家揭秘真正原因,原來我們都誤解了古人口中...
    眾所周知,唐朝是以胖為美,甚至在拍攝唐朝的電視劇時,演員會刻意增重,以此來達到塑造人物的真實性,尤其是唐朝的第一美人楊貴妃的飾演者更是如此。
  • 隋朝真的像歷史說的那樣嗎?
    隋朝的制度繼承了南北朝,而南北往前面推,是當年的馮太后所主持的土地改革所形成的稅收制度。歷史上總有言論,當年的隋朝富有的糧食一直吃到貞觀年間都吃不完,但是僅僅十幾年時間,隋朝就二世而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隋唐均有盛世,為何唐朝存在長達289年,隋朝僅37年
    01李淵父子成功上位,從而建立唐朝在歷史上,整個大業後期,隋朝各種勢力都在醞釀之中,同時也在迫不及待地揭竿而起,為的就是稱霸、稱王。不過,在這場群雄暗自爭奪天下的局勢中,卻有一個實力非常雄厚的封疆大吏始終不動。
  • 原來我們誤解先輩智慧幾十年了
    雖然沒有親身經歷抗日戰爭的艱難,但是通過歷史書籍,影視資料等方式,我們可以了解到很多東西。比如扛日戰爭的艱難程度,武器裝備的落後程度,軍工製造的粗製濫造程度等等。14年的抗日戰爭期間,由於軍工技術有限,裝備有限,我國軍民就不得不大開腦洞,靠著智慧去創造土裝備。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看到楊玉環的真實體重,才知我們誤解了
    比如說我們現代人大多都以「瘦」為美,很多雜誌上的封面明星,大多都是比較瘦的,一個個骨骼突出菱角分明。而且在古代人們的審美觀也多是如此,這一點從畫像上就能看出了。不過似乎只有唐朝不大一樣,唐朝居然是以「胖」為美的?其中的代表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楊貴妃。
  • 北周、隋朝、唐朝皇室之間錯綜複雜的血緣關係,你能理清嗎?
    北周、隋朝、唐朝皇室之間存在血緣關係嗎?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不僅存在血緣關係,甚至關係極為緊密,隋朝的楊氏和唐朝的李氏其實都是北周的外戚。周明帝宇文毓、隋文帝楊堅、唐世祖李昺實為連襟歷史上曾出現過三位獨孤皇后,這三位皇后不僅是親姐妹,而且分別嫁給了北周、隋朝、唐朝三朝皇室,這在歷史上絕對是獨樹一幟的。而這三位皇后的父親,便是西魏時期的大司馬獨孤信。
  • 唐朝以胖為美?看了楊貴妃的體重,原來有誤解
    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強大富饒的朝代,尤其是現在很多女孩子為了減肥吃盡苦頭,在這個以瘦為美的現代,她們都想回到以胖為美的唐朝。楊玉環出生在今河南官宦世家,曾祖父是隋朝的上柱國,擁有無上的權利,但後來被李世民所殺。父親和叔父都曾在河南擔任重要的官職,在楊玉環十歲的時候,父親去世,被寄養在叔父家裡度過了她的童年生活。楊玉環本來就容貌出眾,加上家世教育比較好,所以自帶一種氣質,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修養,性格方面也溫順的很,古代女子會的技藝對她來說統統不在話下。
  • 杜甫的兩首詩帶你看唐朝短短幾十年的社會變化,盛唐轉入衰敗!
    「小暖看歷史,帶你看遍歷史百態,仍保持人間暖色。」從「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百姓富足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人間悲慘只有短短幾十年,經歷過這兩段時期的杜甫滿懷內心的悲痛寫下了如上感嘆,事情是怎麼回事呢?小暖帶你走進這改變唐朝進程的轉折之年。
  • 看完《琉璃美人煞》結局後才知道:我們真的都誤解了褚璇璣
    畢竟我們同她不一樣,我們是有心之人。正是因為有心,所以我們會去心疼禹司鳳的付出,心疼他被誤解的無奈,更心疼他對她無悔的愛。褚璇璣的人物設定,從最開始被眾人接受到最後遭遇了大眾的吐槽,看到如此的情況,就連編劇也忍不住站出來為褚璇璣辯護了。
  • 歷史上的隋朝有多厲害?除了實現全國統一,還成功修建了大運河!
    提起比較強盛王朝,不少人第一印象應該是唐朝,畢竟「大唐盛世」嘛,但是你知道嗎,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王朝卻是隋朝!雖然隋朝是個比較「短命」的朝代,但它的歷史地位確實非常高,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歷史上真正的隋朝到底有多厲害。
  • 佛教之中,是否真的存在神通?或許你一直都誤解了
    因為神通屬於「有為法」,並說這些有為法,是「夢幻泡影」,要想真正脫離苦海,就不要去追求神通。雖然不讓弟子們追求神通,但是由此可以推斷,神通是真實存在的。否則,佛陀也用不著去反對弟子們追求神通了。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說,神通還是一個謎,是否真的存在神通,或許你一直都誤解了。
  • 洛陽在唐朝的逆襲之路:從故隋東都被廢到與長安並駕齊驅僅數十年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巔峰朝代之一,文治武功都有著不俗的表現。作為為數不多不修長城的朝代,自信開放的大唐氣象一直為眾多古史愛好者所津津樂道。唐朝的建立可以說是繼承隋朝的基本盤,無論疆域、制度乃至文化面貌上,唐對隋都是承襲居多,甚至國都的設置也是一樣,均是長安、洛陽雙子星的配置。
  • 日月當空武則天的父母厲害,媽媽是楊廣族妹,爸爸是唐朝開國功臣
    我們經常會被電視劇裡的劇情所誤解,以為武則天是醜小鴨變白天鵝,是灰姑娘的故事,這完全是大錯特錯,她的爸爸和媽媽同樣不簡單。她的媽媽楊氏榮國夫人是隋朝的皇親國戚,爸爸武士彠(yue)是唐朝的開國功臣,為此廣西欽州靈山縣還成立了一個工作組,專門研究《武則天她媽在欽州》的歷史故事。小組成員實力雄厚,當地文化主要官員都參與其中,傳播靈山文化。
  • 人類歷史上消失的10天,是瑪雅人搞得鬼?原來我們都誤解了!
    人類歷史上消失的10天,是瑪雅人搞得鬼?原來我們都誤解了!在很久之前,一直流傳著關於瑪雅人的末日預言,瑪雅人曾經預言在2012年整個世界即將滅亡。很多人都信以為真,等到2012年真正到來的時候,他們的內心都極為恐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2012年什麼都沒有發生,瑪雅人的預言竟然失敗了,很多人都開始懷疑瑪雅人的預言是否精準,畢竟瑪雅人曾經預言了多次都成功了,這一次竟然沒有實現,有不少人認為2012年之所以世界末日沒有到來,可能與人類在歷史上消失的時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隋朝奸臣唐朝忠臣,也是宇文化及竇建德的宰相,此人還是魔門八大...
    我們看新舊兩唐書和《隋書》《北史》,也都會看到這個名字。這個人就是隋煬帝楊廣的奸臣,唐太宗李世民的忠臣,也是一個具有雙重人格的玄妙人物,他的人生軌跡,讓後世史學家和文學家乃至諸多讀者也十分費解:被楊廣宇文化及李淵李世民委以重任,不但是隋朝奸臣唐朝忠臣,還當過許國和大夏宰相,這位魔門高手有何過人之處?
  • 關於唐朝我們不知道的十點冷知識,明君最多,問題也最多
    提起唐朝,我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對於這個王朝,我們都覺得自豪和驕傲。畢竟這個王朝非常強大,對整個世界都是重要的影響。不過這個王朝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知識,今天我們就看一下這些冷知識。第一唐朝是外戚篡權建立的。
  • 中國古代的五大盛世,唐朝佔兩個,清朝盛世時間最長卻最名不副實
    我們知道我國的古代社會有眾多的王朝和政權,這就意味著經常出現戰亂。當然,當出現一個大一統王朝的時候,就意味著戰亂非常少。有時候碰到明君的時候,百姓的日子就過得好一點,甚至會出現所謂的盛世。很多王朝都有盛世,我們今天看一下歷史上的五大盛世,唐朝很厲害佔了兩個,清朝可以說是最名不副實的。首先是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時期漢文帝、漢景帝兩位皇帝統治時期出現的盛世,這是我國上第一次盛世。漢文帝時分別兩次「除田租稅之半」 ,甚至還全免田租。同時,對周邊敵對國家也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這就是輕徭薄賦的政策。
  • 「西都長安,東都洛陽」:隋朝時期的都城洛陽,到底有多繁華?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各種史料關於隋煬帝的評價,最終都以「暴君」二字一筆帶過。但是隨著現代歷史的逐漸發展,人們對隋煬帝的看法也逐漸趨於客觀化。姑且不論隋煬帝的個人是非,筆者今天想要和大家談一下,他營建「東都洛陽」一事。
  • 歷史上第二個「大一統」的年代,站在魏晉南北朝上的隋朝
    縱觀歷史的角度,魏晉南北朝是歷史上民族動蕩的一個的時期,不斷的朝代更替和紛爭,使得民不聊生,但是也正因為這樣的局面,誕生了不少優質的文化,各種不斷參照的民生制度,詩詞詩句等優質文化底蘊,也不斷成為隋朝的政治基礎。
  • 夢回唐朝:一個興盛的歷史朝代,繁榮而又璀璨的歷史
    夢回唐朝:一個興盛的歷史朝代,繁榮而又璀璨的歷史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朝代,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之一。690年,武則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陽,史稱武周。705年,神龍革命後,唐中宗恢復唐朝國號。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 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上下。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後期經唐憲宗元和中興、唐武宗會昌中興、唐宣宗大中之治國勢復振。878年,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