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長沙激戰9天9夜,以為是日軍一個師,打完才知是6個師團

2020-12-15 騰訊網

抗日戰爭時期,長沙的第二次會戰,是以第九戰區為主力部隊,在湖南省長沙地區,對日軍展開的一次防禦性作戰。為了打擊中國第九戰區的主力部隊,摧毀中國軍民的抗戰意志,日軍第11軍,在湘北的嶽陽以南地區,集結了第3、第4、第6、第40師團,以及4個旅團,總兵力共計12萬餘人,展開了對中國軍隊的攻擊。

此戰從1941年開始,一直交戰到10月9日結束,耗時一個月,中國軍隊殲滅了日軍3萬餘人,使得日軍企圖一舉殲滅第9戰區的計劃,以失敗而告終。因為日軍在第一次進攻長沙時,遭到失敗,戰略意圖沒有實現,因此在第二次長沙會戰時,日軍指揮官阿南惟幾變得更加的謹慎。

同日本軍界的絕大多數高級指揮官一樣,阿南惟幾也畢業於日本的陸軍士官學校,作戰經驗也相當豐富,是一個老奸巨猾的對手,他為了洗刷自己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所受到的恥辱,阿南惟幾在戰前,制定了一個嚴密的作戰計劃,勢必要一舉拿下長沙。

面對日軍即將到來的猛烈攻勢,中國第九戰區的指揮官,也制定了一個嚴密的反擊計劃,其核心目標就是誘敵深入,然後殲滅之。在9月上旬時,日軍第6師團為了掩護主力集結,解除渡河地帶的側後威脅,向中國第44軍所在地的,新牆河北岸大雲山地區的前進據點,展開了掃蕩作戰。

與此同時,中國第9戰區司令長官薛嶽也開始向大雲山增兵,而此舉正中阿南惟幾下懷,這時,阿南惟幾立即下達了新的作戰指令,日軍的四個師團主力迅速向大雲山猛撲過來,而此時防守大雲山正面部隊,只有國軍102師一個師的兵力。

由於兵力、裝備懸殊相差太大,經過幾次交手後,102師損失慘重,102師師長柏輝章無奈之下,只能請求上級批准撤退。對於第九戰區而言,大雲山是長沙的門戶,一旦大雲山失守,將意味著長沙就會直接暴露在日軍的槍口下,如果長沙淪陷了,就會使得整個西南地區陷入危險之中。

因此,高層給予柏輝章的回覆是,不容許撤退,必須堅守陣地,等待增援。而且柏輝章也知道大雲山的戰略意義。但是目前他手上的兵力實在有限,而日軍的進攻又十分的兇猛。為了守住陣地,

柏輝章就給部隊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陣地,儘可能為增援部隊的到來贏得時間。

與此同時,柏輝章又下令將該地區所有的橋梁全部炸毀,抱著必死的決心,與日軍展開殊死搏鬥,並開始向日軍開展主動進攻。日軍被這突如其來的進攻,打得不知所措,還以為此時的大雲山增援部隊已經到了。

慌亂之下,阿南惟幾也派出了增援部隊,到這時為止,日軍的進攻部隊已經達到了6個師團。最終在柏輝章的帶領下,102師硬是頂住了日軍6個師團,連續9個晝夜的進攻,並且直到戰鬥結束後,柏輝章才知道自己創造了一個奇蹟。

相關焦點

  • 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國到底打死了多少南京大屠殺元兇的第六師團?
    1937年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投入華北,在保定作戰中異常活躍,而後又投入淞滬、南京、徐州、武漢等正面戰場90%的大戰役,」各次作戰中頗有勇名」。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第六師團投入9個步兵大隊,4個野炮山炮大隊,可以說是該師團主力作戰部隊基本都出動了。
  • 第二次長沙會戰也算贏?長沙失守,我方主力軍被擊潰,傷亡超5萬
    1941年9月7日,日軍第6師團在飛機的掩護下,分別由桃林、忠坊出發,從東、西、北三面圍攻大雲山。日軍原以為這是一次簡單的作戰,但卻遭遇了中國守軍的頑強抵抗。9月10日,我軍趁第6師團和第40師團換防之際發起進攻。58軍控制大雲山主峰,59師、60師、新編第10師合力包圍日軍第13聯隊。
  • 第三次長沙會戰日軍有多狼狽?彈盡糧絕,一個步兵聯隊活著的不到500人
    20軍面對的是日軍3個師團的進攻,而薛嶽要求其堅守10天後再轉移至日軍的側後等待合圍追擊的時機。 1941年12月24日,日軍第6和第40師團全部進入新牆河北岸,在猛烈炮火轟擊之後,第40師團率先發起攻擊。其渡河過程中,我20軍第134師對敵人進行了猛烈的阻擊。日軍的推進非常兇猛,下午2點,日軍已經突破了第134師一線陣地。
  • 上高會戰日軍有多慘?打了7天不知被圍,1個師團差點全軍覆沒
    02 打了7天,大賀茂才發現自己被圍大賀茂為了備戰徵用了大量當地民夫,而這自然引起了第9戰區的注意和戒備。面對來勢洶洶的日軍,薛嶽採取的依舊是誘敵深入的戰法。1941年3月15日凌晨,日軍33師團從安義兵分兩路攻擊奉新。
  • 日軍為進攻四川的五號作戰為何取消?15個師團進攻,15個師團牽制及...
    該計劃於1942年制定,原計劃1943年春實施,為實施該計劃,根據日軍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田中新一的計算:中國關內戰場的中國派遣軍需要增加36萬兵力才可進攻及維持佔領區,其中可從關東軍抽調21萬、國內守備部隊抽調3萬、太平洋戰場抽調6萬,另需徵新兵23萬。
  • 第三次長沙會戰,薛嶽雪恥一戰
    日軍王牌第6師團其第6師團是日軍王牌中的王牌,南京大屠殺罪魁。侵華戰爭以來,一度「所向無敵」;然而在武漢會戰黃梅戰鬥中,被桂軍第7軍,第48軍圍攻近一個月首遭挫敗;1939年南昌會戰,在武實驗室又被川軍第72軍,第8軍(後改編為第10軍),湘軍第73軍再次擊敗。
  • 薛嶽與日軍一個師惡戰萬家嶺,驚動了天皇,10日殲滅一個日軍師團
    而日軍的岡村司令官是戰前對他最抱希望的那一個,所以調給他的兵也是最多的,而他進攻的時間也是最早的,但是3個月了,薛嶽帶領1兵團,將他牢牢纏住,讓岡村毫無辦法。日方也發來了電報,表示對他現在進攻的速度表示不滿,讓岡村非常惱火,也非常丟面。
  • 促使東條英機內閣倒臺的國軍悍將,率不到兩萬人血拼十萬日軍
    長沙淪陷後,日軍開始進攻衡陽,衡陽城守軍是國軍第10軍,下轄第3師、第190師、預備第十師,實際兵力七個團,加上配屬的暫編54師1個團,總兵力為8個團,1.7萬多人。第十軍軍長方先覺畢業於黃埔三期,是當時國民黨軍中頗為傑出的軍事將領。
  • 抗日戰爭時期,為什麼國民黨軍隊十個師的兵力敵不過日軍一個師團
    在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黨軍隊先後和日軍發動了幾次會戰,這其中包括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以及武漢會戰,除了徐州會戰我們是慘勝的,其它會戰都失敗了。是日軍人數比國軍多嗎?恰恰相反,是國軍的兵力比日軍還多,就拿淞滬會戰來說,國軍70多個師,日軍9個師團,雙方拼殺三個月,最後是以國軍傷亡25萬餘人的代價結束,日軍傷亡僅4萬餘人,這樣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 二戰日軍第四師團被人低估的精銳之師二戰人員損失最少
    說到二戰日軍所有甲級師團,既沒有犯下太大的戰爭罪又能在整個二戰表現突出的師團,可能只有日軍第四師團了, 說到這裡可能有讀者覺得好笑了,因為很多文章都在寫日軍第四師團在二戰時期是如何搞笑的,這怎麼到小編這裡就成為了二戰時期日軍甲級師團的最強精銳了,而恰恰就是這個師團在二戰時期太過另類才引起小編去收集資料的興趣
  • 第二次長沙會戰是什麼原因致使日軍回援?第六戰區圍攻第11軍後方...
    9月7日晨,第6師團第23、第45聯隊在航空兵支援下向大雲山進攻。同時第27集團軍發現鹹寧地區的第40師團向湘北調動,判斷是與第6師團換防。隨後調第27集團軍第58軍派出部隊協同第4軍作戰,並調第20軍準備從通城向西側擊日軍。 10日,日軍第6師團第13聯隊在甘田、團山坡附近同第59、102師苦戰,第27集團軍調第10、60師參與對第13聯隊圍攻。
  • 二戰時期日軍組建的乙級師團,戰鬥力方面與甲級師團是沒有分別的
    ,但是這些師團除甲及師團是日本常備師團單位外,其它日軍組成的師團可不是一成不變,比如有重大戰役爆發時,這些所謂的丙級師團和丁級師團隨時都可以加強成日軍常規野戰部隊的乙級編制,比如說塞班島戰役戰役時期,日軍守島部隊的主力是以第四十三師團為主,日軍第9坦克聯隊,第步兵獨立混成第四十七旅團為輔助部隊。
  • 第一次長沙會戰,崗村寧次淺嘗輒止,沒有死攻,原因是什麼?
    但是這些都沒有逃過薛嶽的判斷,當他發現日軍有調動的跡象後,就知道離戰鬥不遠了。南昌會戰之後,薛嶽一直在做準備,他制定了三個防線:第一個,新牆河,第二個,汨羅江,第三個,長沙外圍的撈刀河。9月23日,在崗村寧次的指揮下,日軍發動了第一次長沙會戰。
  • 德械師的一個師有多少人,一個德械師能不能單挑日軍一個師團?
    憑據德國軍事照料發起,其時中國決策組建60個國防師,國防師接納的體例為:師轄步卒2旅4團,騎炮輜工各一營,全師滿員體例12000人。國防師與北洋師的差異是騎炮輜工等分外軍種只能達營一級,更緊張的是炮兵只能到達營一級,也就一個師惟有36門炮。
  • 二次長沙會戰能守住:除了天狗食日驚嚇日軍,也靠大阪師團神助攻
    那就是在1941年9月出現在中日長沙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中的「日全食」現象,這一場的自然現象讓本是勢如破竹的日軍,不得已的放棄進攻長沙的計劃慌忙撤退。一方面也為了確保日軍發動東南亞戰役時,消滅的國軍的主力,解除正面戰場國軍的威脅。另一方面在解除正面威脅的同時,可以讓日軍主力從關內戰場抽身進入東南亞。日軍決定發動第二次長沙會戰。這一次11軍主力傾巢出動,不僅保留了原來第3、6和40師團,並在其基礎上補充了同屬甲等師團的第4師團和在南昌戰役中表現搶眼的33師團。
  • 鬼子十大王牌師團的最終宿命!
    獨立警備隊下轄六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無特種兵(在此處、特種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種),總人數為4900人。一九四五年、日軍對兵力編製做了最後一次調整、大致有以下幾點。1、給丙種師團的步兵大隊增編一個步兵炮中隊。2、將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有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人數達1500人的大編制。
  • 74軍榮獲「飛虎旗」,在常德保衛戰勝利後,為何師長餘程萬被判刑
    餘程萬身為57師師長,在團體獲得飛虎旗的同時而被判刑,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1943年11月,接任日軍第11軍司令官的橫山勇(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因第三次長沙會戰失利被調往東北關東軍任職)為了打開中國戰場的局面,組織了7個主力師團10餘萬人,對湖南境內的中國守軍主力展開大規模殲擊戰,常德會戰爆發。
  • 全面抗戰日軍戰車第3師團具體編制及在豫中會戰中無人能擋
    注:戰車第三師團是日軍4大戰車師團中(1942年成了3個,1944年成立1個)唯一一個有大規模參加過大型會戰的師團,在豫中會戰中中國軍隊無人能擋。注意,戰車第三師團不是第三師團,前者是1942年成立主要以裝甲單位為主力,後者是17個常設師團之一(即後面的甲種師團)
  • 抗戰時期,日軍一個師團多少人,為什麼我們幾十師打不過他們一個師團
    ——科林伍德(英) 抗戰時期,我們和日軍的幾場大規模的會戰,基本上都是以我們的失敗而結束。並且,這些大會戰日軍都是在以少勝多的情況下戰勝的我們。 咱們,就拿著名的武漢會戰來說,當時我們動用了70的師的兵力投入到會戰中,而當時日軍只投入了7個師的兵力就把我們打敗了。
  • 血戰長沙有多慘?他獨自與200日軍激戰1小時,國家授予特等功臣
    眾所周知抗戰時期國民黨有五大主力軍,分別是新1軍、新6軍、第5軍、以及第74軍,和第18軍,在這五大主力中新1軍是裝備出來的,第5軍是練出來的,第18軍是寵出來的,新6軍是孿生出來的,而只有第74軍是真正在戰場上打出來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