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美軍暗殺伊朗少將蘇萊曼尼,震驚了全世界。先不論此事在道義和國際法上是否正確,單是從美軍的斬首行動來看,其實一點也不意外,因為美軍向來有這種傳統,早在二戰中,美軍便執行過類似的行動。
1943年8月,為了給珍珠港死難的官兵報仇,美軍計劃刺殺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當時,山本五十六正前往布幹維爾島視察前線部隊,美軍派出十幾架P-38戰鬥機伏擊了山本的座機,山本在空中即被擊斃,暗殺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連聯合艦隊司令都被暗殺,一向驕橫的日軍有沒有採取報復行動?據後來解密的資料顯示,日軍確實有過類似的計劃,暗殺美國副總統華萊士,似乎就是為山本五十六報仇。
日軍的這次行動計劃在中國境內進行。1944年7月1日,華萊士剛剛訪問完蘭州,準備乘飛機離開。日軍秘密獲得了華萊士的行程表,然後派出偵察機前去執行暗殺任務。
令日軍鬱悶的是,機場天空下起了很大的雨,執行部隊拖了幾個小時才起飛,錯過了華萊士的座機。日軍不死心,在7月4日再次出動飛機前往成都,企圖截殺華萊士。可這次的結果更慘,執行截殺任務的飛機被中美聯合空軍擊落,連副總統的影子也沒碰到。
以上這兩段史料,看起來是一次暗殺和為之復仇的故事。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通過更多的史料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兩者毫無關係,原因有三點:
首先,日本方面應該不知道山本五十六是被故意截殺的。根據美軍解密資料,美軍為了掩蓋真相,特意在截殺後的幾天裡,仍然派出戰鬥機到附近空域巡邏,讓日軍以為攔截山本的事件是偶然發生。
美軍掩蓋刺殺的真實目的,並不是怕日軍報復,而是為了防止日軍發覺密碼被破譯。攔截山本座機的首功,肯定是美軍的密碼破譯工作,否則攔截行動根本無從談起。如果日軍發現密碼洩露,肯定會更換,美軍只好重新破譯新密碼,對掌握日軍行蹤,顯然是不利的。
其次,刺殺副總統的時間和執行者都有問題。山本被擊落和截殺副總統的時間相差了將近一年,按說這種復仇行動應該越早越好,才能鼓舞己方的士氣,否則大家都把這事給忘了,作用就不大了。
山本是日本海軍將領,刺殺副總統的卻是日本陸軍,兩者挨不著邊。很多人會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不都是日本軍隊嗎?其實,二戰中的日本海軍和陸軍,內鬥大得驚人,有時讓人懷疑他們真的是一家人嗎。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政府分別以長州藩和薩摩藩為班底,組建了陸軍和海軍。這兩個藩在幕府時代原本就有矛盾,並把這種矛盾帶到了新式軍隊當中。因此從近代日軍建立開始,陸海軍的內鬥便沒有停止過,即使是戰爭期間,仍然整出過許多奇葩事情出來。
山本被殺,日本陸軍沒有幸災樂禍就已經很對得起海軍了,怎麼會主動給海軍去報仇呢。刺殺副總統的計劃,更有可能是日本陸軍為了給自己的司令官復仇。舊日本軍隊是沒有空軍的,陸軍、海軍都有各自的航空兵,準備執行刺殺任務的就是陸軍航空隊。
1944年,日本陸軍第5航空軍的司令官下山琢磨,同樣在飛行途中,被美軍擊斃。於是為了給下山琢磨報仇,日本陸軍策劃了刺殺副總統的行動。
說來也是搞笑,由於日軍沒有遠程飛機能夠執行這趟任務,特意改裝了一架百式偵察機,只有這種飛機的航程夠得著副總統座機。可偵察機上連機槍都裝不了,總不能把目標撞下來吧。
日軍想了個辦法,給偵察機掛了好幾枚小炸彈,準備飛到副總統座機的上方,像轟炸地面目標一樣,用小炸彈把座機砸壞。還別說,這種戰術也不完全是腦洞大開。美軍的密集轟炸機編隊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故,上方轟炸機扔下的炸彈,把底下轟炸機給砸爛了。
副總統乘坐的是又慢又大的客機,如果真讓日本偵察機咬住了,這個辦法還是有可能成功的。可惜日本陸軍運氣不佳,兩次都沒有偷襲成功,復仇計劃胎死腹中。
【參考文獻:《國家人文歷史》、《日本帝國衰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