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風之克羅諾亞:夢見帝國,超級馬力歐創作家

2020-12-15 騰訊網

首先,歷史上的今天是著名的 911 恐怖襲擊事件,讓我們祈禱這樣的事件永遠不要再次發生。

2001:《風之克羅諾亞:夢見帝國》北美

《風之克羅諾亞(風のクロノア,Klonoa)》是 Namco 的一款經典系列作品,2001 年的 9 月 11 日是它的 GBA 版本作品《風之克羅諾亞:夢見帝國(Klonoa: Empire of Dreams)》正式登上北美市場銷售的日子。

克羅諾亞

克羅諾亞是一個幻想出來的角色,它是一個身穿藍衣,腳踏紅鞋,戴一頂有著大嘴巴標誌的帽子,有著一對大耳朵的不知名類型的動物。它生活在幻想世界的「風之村」,由於佩戴有一枚風之指環,所以具有與風親近的能力。比如,它的大耳朵可以讓它在空中停留一段時間,就像雷曼(Rayman)一樣,而且它還可以利用風彈打向敵人,可以讓很多敵人充氣從而變得圓鼓鼓的,這時就可以拾起鼓起來的敵人,可以用來當武器投擲,也可以向下扔從而讓自己跳得更高(類似於二段跳)。在某些特定的場景它還可以利用風來完成更多的技能。

最早其實 3D 的

風之克羅諾亞系列最早從 1997 年的《風之克羅諾亞 幻想世界之門(Klonoa: Door to Phantomile)》開始,登陸的是 PlayStation 平臺。對於從 GBA 時代才接觸到Klonoa系列的玩家來說,可能不知道:從一開始,Klonoa就是一款 3D 的平臺動作解謎遊戲,而且我們前面提到的給敵人充氣就已經是過關和解謎的必備手段。

這個版本變成了 2D 的

不過今天說的是 GBA 上的這個版本Klonoa: Empire of Dreams。到了這個版本,遊戲搖身一變成了 2D 的,但是還是嚴格遵循了系列的基本玩法。而且,2D 的畫面反而使得解謎思路變得更加清晰和直觀,這對熱衷於Klonoa解謎的玩家來說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所以這一代解謎成份基本上是大於動作成份的。

GBA 版本的Klonoa: Empire of Dreams畫面清新可愛,操作手感相當穩定,配樂也在 GBA 遊戲中屬上乘。遊戲有大量的關卡,而每一關都需要達成目標,但是遊戲玩起來很輕鬆,可以認真進行思考後再做決定,一關一關慢慢攻克。而謎題的設計則循序漸進,創意十足,閃光點很多,後面的難度還真的都很有挑戰性。在不斷完成關卡的過程中玩家能獲得足夠的成就感和樂趣,壓力又不那麼大,可以說是當時 GBA 的休閒佳作之一,也是 Puzzle Platformer 的教科書級遊戲。當時的媒體評分在 MC 綜合下來是 85 分,可以說成績相當不錯。

用力投擲吧!

如今,Klonoa已經是 Namco 的看家角色之一(Namco 家看家角色還有很多,比如大嘴巴……),類似於索尼克、馬力歐等在自家的地位。系列遊戲已經出了十款左右,跨多個家用機和掌機平臺,而且形式也多變。2018-19 年度還會有新的遊戲在不同平臺上發售。它的每一代都秉承著優良的歷史傳統,那就是夢幻、清新、可愛、休閒、難度遞進,基本上會吸引著所有玩家將它完成,而不會半途而廢。我們現在不妨期待一下它的下一代吧。

2015:《超級馬力歐創作家》

《超級馬力歐創作家(Super Mario Maker)》,香港俗稱「孖寶製作大師」,是由任天堂情報開發本部第 4 開發組開發並最初發行在 Wii U 平臺上的 《超級馬力歐》系列遊戲。本作也是《超級馬力歐》系列誕生 30 周年的紀念作品。遊戲的最大特點是整個遊戲包含了一個完整的關卡編輯器系統,玩家可以通過 Wii U 的 GamePad 手柄去設計製作馬裡奧的關卡,並且可以將自己設計製作的關卡通過上傳至任天堂的伺服器與全世界的玩家共享。遊戲中還包括了選自初代《超級馬力歐兄弟》、《超級馬力歐兄弟 3》、《超級馬力歐世界》和《新超級馬力歐兄弟 U》等遊戲中的經典關卡。

遊戲的社交/休閒/家庭屬性都很強,吸引了很多不同程度的玩家,哪怕對那些已經熟知馬力歐世界的老玩家來說,這款遊戲也同樣給他們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來認識馬力歐世界,所以,遊戲一經發售就登上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銷售前列。

遊戲發售後獲得玩家和媒體的廣泛好評,全世界的玩家設計出了無數千奇百怪的關卡,形成一陣潮流。而 2016 年 12 月 1 日,該遊戲又登上 3DS 平臺,面向了更廣範圍的玩家。2016 年 5 月,任天堂宣布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創建了超過 720 萬個關卡,這些關卡的遊玩次數超過了 6 億次。截至 2017 年 3 月底,3DS 版總銷量就已達到 234 萬份。

其實在上世紀 90 年代,遠在開發《超級馬力歐創作家》之前,任天堂就曾探索過遊戲編輯器的概念:任天堂在 1994 年申請的一項專利詳細說明了一個視頻遊戲硬體,它允許玩家在玩遊戲時暫停遊戲,並在恢復遊戲之前編輯遊戲的部分內容,以及允許保存和分享創建的(修改過的)自定義遊戲。

《超級馬力歐創作家》的原型僅為任天堂內部開發團隊所使用的工具。然而,該團隊很快就意識到了該工具可以作為遊戲的潛力,並將這一想法向高級遊戲設計師手冢卓志提出了建議。當時,手冢一直想製作一款利用 Wii U 遊戲手柄的 Mario Paint 的後續作品。然而,當看到這個製作工具之後,手冢意識到,一個遊戲製作工具應該比一個單純的美術程序更有市場。因為它並不像畫畫那樣困難,遙不可及,任何人都可以嘗試。

於是,《超級馬力歐創作家》的橫空出世幾乎是革命性的,在此之前很少有主機平臺的遊戲能夠帶給玩家相同的感受,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玩家創作的領域。2019 年,《超級馬力歐創作家 2》登上 Switch 平臺,掀起了新一波馬力歐關卡製作的風潮,同樣,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歷史上今天發行的其它遊戲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新超級馬力歐兄弟》
    2006:《新超級馬力歐兄弟》 看到這張題圖,不知道是不是有朋友和我一樣,許多關於《新超級馬力歐兄弟》的回憶又湧上心頭。那種吃到巨大變身蘑菇之後一路狂奔的喜悅恐怕是這部作品帶來的最為深刻的記憶。
  • 歷史上的今天:《超級馬力歐世界》(08-13)
    《超級馬力歐世界》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遊戲之一,全球銷量超過 2000 萬。儘管我們沒有意識到,但是馬力歐系列的許多傳統都是在《超級馬力歐世界》這部作品之中才得以建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耀西(Yoshi)這個角色的加入,耀西能夠擔任馬力歐與路易的坐騎,並且為系列增加了許多新鮮動作。
  • 歷史上的今天:《超級馬力歐兄弟 2》
    1986:日版《超級馬力歐兄弟 2》 《超級馬力歐兄弟 2》是哪個遊戲?我猜大多數人都會說「就是拔蘿蔔那個啊」。其實這個答案完全沒有問題,這也是我在標題中標明「日版」的原因。
  • 為什麼35年過去,超級馬力歐還能像最初一樣火?
    今天 ,筆者就將帶領各位回顧馬力歐躍過的數十載,了解這款貫穿了整個遊戲歷史的作品,是如何給產業帶來一次又一次的震動與感動。 第一款讓角色「跳」起來的遊戲 說到遊戲角色的動作種類,「跳躍」是最深入人心的動作。
  • 歷史上的今天:真人快打三部曲,紙片馬力歐:千年之門
    1996:《真人快打三部曲》《真人快打(Mortal Kombat,魔宮帝國)》是一款由 Midway 公司製作和發行的格鬥類遊戲。最初於 1992 年在街機上發行,之後移植至多個平臺,Midway 也因此作品系列而廣為人知,可以說是他們的看家作品。
  • 歷史上的今天:糖果屋,超級馬力歐酷跑(12月15日)
    而如同我們看到的那樣,《糖果屋》也影響了《生化危機》之外的一些遊戲,比如我們曾經在遊戲歷史上的今天中回顧過的《屍體派對》。2016:《超級馬力歐酷跑》《超級馬力歐酷跑(Super Mario Run)》是 2016 年由任天堂開發並發行的手遊,是《超級馬力歐》系列首次正式登陸智能移動終端的遊戲,雖然之前任天堂發行過一款Miitomo,但是它其實應該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任天堂的第一款智慧型手機遊戲。
  • 歷史上的今天:邁阿密熱線,超級馬力歐兄弟 3 (10月23日)
    Hotline Miami 在 MC 上的評分有 87 分,後來也推出了續集,可見這世界上還真是不乏嗜血的玩家啊!(今日的歷史參考了 indienova 站內部分相關文章綜合撰寫)1988:《超級馬力歐兄弟 3》超級馬力歐應該說是無人不知了,而《超級馬力歐兄弟 3(Super Mario Bros. 3)》則被普遍認為是系列中最強的一作。
  • 《超級馬力歐創作家2》將進行最後一次大型更新,新模式加入
    《超級馬力歐創作家2》是《超級馬力歐創作家》的續作,被稱為「能玩一輩子的遊戲」,這一代超級馬力歐創作家新加入了許多《超級馬力歐3D世界》的內容,並加入了斜坡要素。遊戲內玩家可以自己編輯關卡,也可以隨意遊玩別人的關卡,並且可以進行多人遊戲,互相協作(迫害)最後爭奪第一名。
  • 《超級馬力歐3D收藏輯》評測:去玩那個時代的馬力歐
    通常情況下,「活化石」是一個生物學術語,它指代那些已經在地球住了上千萬年的房客。這些房客經歷了各個時代的變遷,把歷史寫在基因裡。漫長歲月過去後,能夠存活下來成為「活化石」的,只是億萬生物的其中寥寥。這些今天的「寥寥」,擁有無可比擬的研究價值。毫無疑問,「馬力歐」就是遊戲發展歷史中,擁有「活化石」地位的「寥寥」之一。
  • 《超級馬力歐》35 周年盤點:全系列遊戲總排行
    《超級馬力歐》系列迎來了其 35 周年,任天堂趁此好好玩了一波懷舊之情,公布了《超級馬力歐 3D 收藏輯》等多款商品,和大家一齊回味這一重要遊戲系列的幾大關鍵裡程碑。在《超級馬力歐》系列走過的這 35 年裡,馬力歐和他的夥伴們前前後後參與了幾百部遊戲,但咱們的水管工大叔最核心的作品(即「超級馬力歐」系列正作)卻不多。
  • 《超級馬力歐3D收藏輯》評測9分:去玩那個時代的馬力歐
    通常情況下,「活化石」是一個生物學術語,它指代那些已經在地球住了上千萬年的房客。這些房客經歷了各個時代的變遷,把歷史寫在基因裡。漫長歲月過去後,能夠存活下來成為「活化石」的,只是億萬生物的其中寥寥。這些今天的「寥寥」,擁有無可比擬的研究價值。毫無疑問,「馬力歐」就是遊戲發展歷史中,擁有「活化石」地位的「寥寥」之一。在1981年名作《大金剛》中,「紅帽子」的身影首次出現。
  • 超級馬力歐酷跑 單手就能玩的超級馬力歐
    ,萬眾期待的《超級馬力歐酷跑》。《超級馬力歐兄弟》之父宮本茂在接受《連線》雜誌採訪時透露說,製作《超級馬力歐酷跑》的靈感,來源於在 YouTube 觀看馬力歐遊戲高手們錄製的視頻,這些玩家可以毫不停歇地一口氣跑完全程關卡,那麼如果做一個馬力歐自動行進,玩家只需要控制其跳躍的遊戲,這不光可以帶來更多面向初級遊戲玩家的設計空間,對高級玩家而言也有會不一樣的挑戰。
  • 自己製作關卡《超級馬裡奧製造2》這才是遊戲的終極體
    近日《超級馬裡奧製造2》就迎來了最後一次大型更新,在這次更新之後玩家可以自己製作關卡,甚至是遊戲的整個流程。那借著這個機會肯定要嘗試自己製作遊戲的感覺。5年前初代超級馬力歐創作家,於形式低迷的Wiiu平臺發售,一舉斬下全球400萬套銷量,獨特的遊戲類型與極強的傳播性,使得本作稱為一款話題性遊戲,而5年後超級馬力歐創作家2於NS平臺正式發售,雖沒有大框架上的改變,但依然趣味頗多。
  • 《超級馬力歐3D收藏輯》科普介紹
    首先,N64非常巧妙地在手柄上設計了一個C鍵來控制鏡頭(一定程度上是今天右搖杆的雛形),將遊戲的鏡頭控制和動作控制完全獨立了起來,任天堂做了一個有趣的設計來解釋玩家這個跟在馬力歐背後的鏡頭視角的來源——在遊戲開始時朱蓋木會提著攝像機一路飛來飛去,最終落在了馬力歐背後。
  • 《馬力歐卡丁車8》《超級馬力歐》正式發售
    即刻開跑,賽道上齊聚歡笑。《馬力歐卡丁車8豪華版》於2020年3月16日正式發售,官方建議零售價299元。    《馬力歐卡丁車8豪華版》支持使用amiibo™。在遊戲中使用《超級馬力歐奧德賽》婚禮造型amiibo,就可以獲得對應的Mii賽手服。三款婚禮造型amiibo已正式發售,如想了解更多詳細信息,請登陸遊戲官網。
  • 任天堂慶祝《超級馬力歐兄弟》35周年的其它方式
    在為慶祝《超級馬力歐兄弟》上市 35 周年而舉辦的線上活動期間,任天堂為Switch主機用戶推出了幾款經典重製遊戲,但該公司顯然還藏了不少後手。 在今日的直面會演示期間,該公司透露更多馬力歐作品將於 2021 年 3 月投放市場。
  • 《超級馬力歐3D世界 + 狂怒世界》
    2013年在Wii U發售的3D動作遊戲《超級馬力歐3D世界》在已公開的「超級馬力歐兄弟 35周年直面會」發表了這個《3D世界》將於2021年2
  • 《超級馬力歐3D全明星合集》:箱庭遊戲的創新與改造
    《馬力歐64》3D化箱庭遊戲首次嘗試在還是90年代2D遊戲盛行的時代,任天堂的超級馬力歐系列一直深受玩家們的喜愛,當時的馬力歐系列製作人宮本茂正在思考想把一款全新的遊玩方式的馬力歐3D新作登陸N64平臺,一經發售大獲成功,成為馬力歐系列的從2D轉變為3D的創新之作,那就是N64平臺的《馬力歐64
  • 《超級馬力歐》35歲!任天堂發布AR賽車、3D馬力歐等遊戲
    北京時間 9 月 3 日晚間,任天堂在「超級瑪力歐兄弟 35 周年 Direct」線上直播活動當中發布多款Switch遊戲新作,包括全3維空間遊戲《超級馬力歐3D世界+憤怒世界》、擴增實境賽車遊戲《超級馬力歐卡丁車LIVE家庭賽車場》、多人連機遊戲《超級馬力歐兄弟35》、《超級馬力歐3D合集》等,預計今年底之前陸續推出。
  • 《超級馬力歐》系列的過關音樂進化史 !一次過看完!
    本文作者:官大為文字整理:弦姐在1985年的9月13號,任天堂推出了電子遊戲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個遊戲,那就是任天堂紅白機上面的「超級馬力歐兄弟」。在大家歡慶馬力歐35周年的時候,怎麼能不應景來聊聊馬力歐的音樂呢?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超級馬力歐系列的過關和弦進化史。因為超級馬力歐系列的遊戲太多了,Wiwi老師今天只挑選了其中10個,一起來看看馬力歐系列過關音樂的和弦,尤其是最後一個和弦,在這35年來有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