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走進永華藝術館,感受非遺「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的魅力

2020-12-16 大洋網




12月15日,石碁鎮「非遺進永華」暨番禺非遺民俗專題講座活動在永華藝術館舉行。此次活動由番禺區文化館、番禺區非遺中心、番禺區文化館石碁分館(石碁鎮文化體育服務中心)主辦、廣州市番禺區永華家具有限公司承辦,石碁鎮文體中心全體成員、各村(社區)文體幹部和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管理員約數十人參加。




(圖片由石碁鎮文體中心提供


講座活動中,番禺區非遺中心辦公室主任、副研究館員朱光文以「番禺民俗的歷史傳統與當下再造——誕會文化與民間藝術」為題,向現場觀眾淺顯易懂地介紹番禺地區的民間信仰體系,番禺傳統誕會中的民間藝術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番禺地區誕會文化、民間藝術的復興與再造。



(圖片由石碁鎮文體中心提供

講座分為番禺非遺民俗文化概說、民間信仰體系、誕會的民間藝術三部分。朱光文從非遺框架下「民俗」概念的闡釋出發,以番禺地區的民間藝術和「誕會」民俗為例,系統梳理番禺民俗演變過程及其與地方社會的關係,改革開放以來作為傳統文化復興一部分的番禺民俗文化的再造過程等,探討非遺民俗的當下保護傳承的思路。





為更深入了解紅木文化,講座結束後,永華藝術館工作人員帶領全體人員參觀永華藝術館和廣式硬木製作車間,藝術館內陳列的廣式紅木精品家具獲得參觀者的一致讚賞。





緊接著,參觀者又來到觀光工藝走廊,對永華紅木家具製作的每一道工序進行現場體驗,感受非遺項目「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每一刀一刻的工藝精髓,大家獲益匪淺。



(圖片由石碁鎮文體中心提供)




(圖片由石碁鎮文體中心提供


講座活動上,永華家具董事長陳達強談到,永華藝術館致力於推廣廣作非遺文化的振興、傳承和發展,同時緊抓番禺打造「廣作紅木特色小鎮」的發展機遇,推動永華文化與紅木文化、非遺文化的融合與創新。圍繞廣作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永華家具積極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非遺走市場化之路、品牌之路,通過參觀、講座、展覽、比賽等活動形式,不斷增強廣作非遺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 編輯: 【圖文記者 小覓風】(標註除外)【編輯 子禾】 ]

相關焦點

  • 沙河粉入選國家非遺推薦名單,白雲新增4個區級非遺項目
    傳統技藝類:米粉製作技藝(沙河粉傳統製作技藝)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蔡李佛拳(廣州北勝蔡李佛拳) 廣式老婆餅製作技藝 手工鉤針編織 廣州木雕 獅舞(廣東醒獅)
  • 江蘇南京:傳承民間藝術 感受非遺魅力
    中國江蘇網6月12日訊 (通訊員 賈子揚 章善 記者 羅鵬)我國第十五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6月12日,南京港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邀請國家正高級工藝美術師、非遺傳承人陳耀走進警營,為基層民警傳授剪紙技藝。
  • 灰塑琺瑯白眉拳陳式太極 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灰塑製作展示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曉宜、徐靜 通訊員花都區創建辦、花都區融媒體中心)近日,由廣州市花都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區文化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承辦的花都區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演暨遊園活動在資政大夫祠火熱開啟,現場通過多種方式,向廣大市民群眾普及非遺知識
  • 廣州9位新入選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大展風採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圖/通訊員提供6月11日,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州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暨「廣州非遺購物節」啟動儀式在廣州圖書館舉辦。啟動儀式上,主辦方為廣州市入選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頒發了證書。
  • 粵語相聲擬列入廣州越秀區非遺項目!
    大洋網訊 近期,越秀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公示了第七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單,其中包括廣式燒賣製作技藝、廣式腸粉(布拉腸製作技藝)、相聲(粵語相聲)、廣府傳統婚禮習俗、熊氏少林大易筋經5個項目。
  • 學糖畫、做麵塑,6位非遺大師走進社區,邀市民體驗非遺之美
    本次體驗活動包括夾江竹紙抄紙技藝體驗、夾江木板年畫、蜀繡、成都糖畫等國家級非遺項目,以及非遺學院非遺手作工作室推出的包括川劇臉譜、刺繡、剪紙、編結等在內的系列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體驗課程。精緻的非遺文化展示和豐富的體驗活動吸引了眾多的社區居民前來圍觀。
  • 非遺走進校園,培養小小傳承人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當天,「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紫茶小學,粵劇大師們給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的戲曲盛宴。「別看古代的燈長得像個燈籠,做起來還挺複雜的呢。」在蓬江區棠下鎮沙富小學,五年級學生周博文上了一節特殊的手工課。10月28日,蓬江區2020年「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棠下鎮沙富小學,上百名小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體驗非遺魅力。
  • 天水面點製作技藝走進中城街道
    12月11日下午,秦州區文化館組織開展「遇見非遺——天水面點製作技藝走進中城街道」活動。活動中,國家二級烹飪技師、中國烹飪名師、中華「金廚獎」獲得者、甘肅省註冊烹飪大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張偉為大家現場講授了天水面點的製作技藝。
  • 練十番學剪紙感受非遺魅力-珠江時報
    佛山市博物館舉辦佛博坊·成長體驗營活動 練十番學剪紙感受非遺魅力 珠江時報訊(佛山日報記者/束維攝影報導)9日上午,由佛山市博物館、佛山市非遺保護中心主辦的2020年佛博坊·成長體驗營之「佛山剪紙」手工藝製作課堂在佛山市非遺保護展廳舉行。
  • 「非遺糖畫」走進社區
    「非遺糖畫」走進社區 2020-12-30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式非遺如何喚起新活力?
    廣式非遺將迎來怎樣的機遇?南方日報記者專訪多位項目負責人與專家學者,探索賦能廣式非遺發展的「活力之路」。  ●南方日報記者 楊逸 李文軒 實習生 孫羽嘉  非遺空間碰撞現代生活  最近,身為「趙家獅」第五代嫡傳弟子,「廣東醒獅」代表性傳承人趙偉斌的事業又忙了起來。
  • 讓古技藝煥發新生機 ——武邑縣全力打造華北古典家具生產基地走筆
    讓古技藝煥發新生機 ——武邑縣全力打造華北古典家具生產基地走筆 2020-12-23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師傅」學做「燈籠仔」,非遺傳承走進鳳崗鎮中心幼兒園!
    黏糊、繞圈、貼紙……在鳳崗鎮中心幼兒園社會人文中心室,小朋友們跟著泗洲燈籠仔製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劉淑如,認真地學習紙燈籠的做法,頗顯「小師傅」模樣。12月15日,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走進鳳崗鎮中心幼兒園,激發孩童對非遺文化傳承的興趣,鼓勵他們學會自覺擔負起保護傳統文化的責任和使命。鳳崗鎮中心幼兒園教師曾智君說:「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能讓孩子近距離地接觸和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氛圍,真正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 非遺動態 「非遺」項目傳承人向學生傳授茶山泥公仔製作技藝
    了解這一民間文化的「活化石」;課堂過後,學生們親手為泥公仔填彩,體驗泥公仔製作技藝。  本次活動以市非遺展示廳為平臺,以學生走進非遺展廳為活動形式,學生結合展廳參觀、知識問答、代表性傳承人授課等三部分內容進行學習。擔任現場教導的「非遺」傳承人林暖欽今年已過古稀之年,他從8歲開始便跟隨父親製作泥公仔,至今已從業近60年。他表示,希望通過向下一代授課,讓孩子們能了解東莞的傳統文化,同時讓更多人關注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喜歡上東莞這座城市。
  • 西安小記者走進百年老字號德懋恭體驗水晶餅非遺技藝
    2020年7月28日,西安小記者組織學生走進陝西百年老字號「德懋恭」食品工廠參觀、體驗非遺製作技藝,同時在30餘名小記者的見證下為「德懋恭」食品工廠作為西安小記者實踐合作基地進行授牌儀式。  活動中,小記者們跟隨「德懋恭」水晶餅技藝傳承人雷焰師傅的腳步,聽他講述了水晶餅的來歷和「德懋恭」歷史淵源,自1872年創辦以來「德懋恭」一直秉持著注重商業信譽、謙恭待人、勤奮好學的經商理念。
  • ...帶動年輕人關注傳統技藝、非遺文化,同款摺扇「每滿生活」熱賣中
    近日,郭麒麟、範丞丞和魏大勳三位青年偶像做客王星記,與工藝美術大師們一起體驗傳統制扇技藝,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三位朝氣蓬勃的少年來到了位於杭州長板巷街的王星記大樓。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他們首先參觀了一樓的體驗中心,了解了關於王星記和扇子的故事。 隨後,他們一起來到樓上的工作室,拜訪諸位工藝美術大師。
  • 走進非遺:舌尖上的鄉愁之達濠墨斗丸
    傳承非遺技藝,弘揚傳統文化 走進非遺世界,品味經典魅力 汕頭市濠江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錄 ▼
  • 視頻|變身「南翔饅頭小當家」 感受傳統非遺魅力
    戴上迷你廚師帽,穿上小圍裙,在南翔饅頭店的第六代非遺傳承人遊玉敏的帶領下,孩子們親身體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南翔小籠包捏技藝,感受傳統文化和傳統美食的魅力。據介紹,南翔小籠饅頭每隻都至少要有16個褶子,且小籠的外形都要像「寶塔」一樣才合格。但是對小朋友來說,只要捏出6個褶子,並且不漏餡就算成功。
  • 享用茂名美食 感受文化魅力
    品美食,感受「舌尖上的茂名」。這屆美食周設置茂名美食特色薈、茂名美食名店薈、粵菜新廚展、茂名非遺美食展、茂名手信展、地方特色食材展、全國各地美食廚藝分享等多個項目。美食節,品美食,琳琅滿目、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嘗鮮、購買。這邊現場做籺,生鮮熱香甜,惹得人舌尖顫動;那邊廂「隔水蒸雞」,香氣撲鼻,惹得「吃貨」排隊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