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直擊 | 收入增十三倍與毛利率腰斬 正商實業資產注入之後

2020-12-16 觀點地產網

觀點地產網 繼建業地產之後,另一家河南房企正商實業也敲定了業績發布會的時間。4月3日早間,正商集團資本證券部總經理張勇、正商實業財務總監兼公司秘書郭柏成出席會議。

與其他企業相比,正商的發布會陣容稍顯簡單,但這絲毫不影響互動的氛圍。「2019年的業績是集團自2015年從事房地產業務以來交出的第一張最亮眼的成績單。」在業績介紹環節,郭柏成以略帶激動的語氣說到。

正商實業的前身是恆輝企業,2015年,在正商集團敗走IPO之後,便通過收購恆輝企業的方式完成了曲線上市。

上市之後,恆輝企業更名為正恆國際,同時,正商集團陸陸續續向這個上市平臺注入資產,但過去幾年,這家企業的發展一直不慍不火。

2019年7月,正恆國際正式更名為正商實業,與此同時,這家河南「小房企」開始加速拿地、融資,逐步走上規模發展的主航道。

財報顯示,2019年,正商實業實現收益約88.87億元,較2018年增長約1378%,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約為11.52億元,較2018年增長約3742%。

業績大幅增長的同時,正商實業的毛利率下降、負債高企亦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業績篇:收入增十三倍、毛利率腰斬

「在2019年的88億收入中,有87億是房地產開發業務貢獻的。」

據悉,物業銷售仍然是正商實業收入貢獻的主力軍。2019年全年,正商實業錄得收益88.87億元,其中,該公司於中國出售物業的收入為87.96億元,佔總收入的98.98%。

此外,該公司錄得來自美國的物業管理服務收入4325.2萬元,來自酒店業務的收入307.7萬元,其他收入合共4489.1萬元。

同比來看,2019年,正商實業的收益同比增長1378%,而其物業銷售收入則同比上升1585.06%。

郭柏成提到,業績增長主要源於2019年公司銷售結轉的增加。他介紹,過去一年,正商實業一共結轉了四個位於鄭州的住宅項目,其中一個為高端項目,三個為普通的重點項目。

」集團結轉的物業銷售面積增長了近12倍,從2018年的4.3萬平方米增長到2019年的54萬平方米,帶動我們整個結轉收入也增加了十三倍。」張勇補充道。

成也結轉,敗也結轉。基於結轉收入的增加,正商實業實現了規模的躍升,但正因為結轉項目的變化,使正商的毛利率幾近腰斬。

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正商實業錄得年度毛利為22.87億元,較2018年增長約731%,年度毛利率為25.73%,較2018年同期的45.74%,同比下降20個百分點。

事實上,早在前幾年,正商實業的毛利率就已呈現出下滑的態勢。在正商實業借殼上市的2015年,該公司的毛利率達到67.87%,2016年,這一數值達到77.11%的最高值,隨後三年,正商的毛利率觸頂回落,分別錄得33.42%、45.74%與25.73%。

對此,正商實業的管理層表示,2017年及2018年,公司主要有兩個項目在結轉,其中一個是商業項目,另一個是以車位為主的項目。「一般來說,商業跟車位的毛利率是會比住宅要高,所以2018年整體毛利率達到40%多是比較正常的,2019年比較多住宅項目,所以可比性低一些。」

張勇也表示,25%的毛利率在行業當中屬於一個平均的水平。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2019年,建業地產的整體毛利率為26.02%,碧桂園的毛利率為26.06%,萬科為36.25%,恆大為27.84%,與正商實業規模相當的德信中國錄得毛利率32.16%、寶龍地產36.41%。

「為了保持帳目資金回籠及銷售的情況,公司沒有訂一個比較激進的售價,所以2019年的毛利率和行業水平差不多。」張勇提到,正商實業在鄭州當地的項目多為舊改項目,舊改項目的成本相對比較低,未來已售未結的毛利率大概在28%左右。

「等項目結轉以後,公司總體的毛利率會慢慢上來。」

負債篇:75億元零息貸款

規模的擴張離不開土儲的支撐。在經歷了2018年的大手筆拿地後,正商實業在2019年顯然放緩了腳步。

據悉,在2018年,正商實業通過收購、招拍掛等方式獲得51宗地塊,地塊總佔地面積約為231萬平方米,為土地儲備新增共約48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019年,該公司以38億元收購了10宗土地,總建面113萬平方米,平均成本為2900元/平方米。

截至目前,正商實業的總土地儲備達到954萬平方米,其中,73%位於鄭州,少量分布於武漢、北京。

「公司2019年有一定程度壓縮土地開支,2020年,我們希望這個開支能恢復到2018年的水平。」張勇提到,新的一年,正商實業計劃在拿地方面投入140億元,其中50%-60%用於舊改拿地,其餘用於招拍掛;在區域布局上,重點仍在鄭州及周邊城市,並加大在一線和強二線城市布局住宅開發。

正商實業之所以要通過舊改及招拍掛的方式不斷納儲,是因為其土儲多少已有點捉襟見肘。

此前穆迪曾發布報告表示,正商集團的土地儲備規模,只能支撐其開發和銷售不到兩年,為了支持業務增長,公司將不得不在未來6-12個月加速收購土地。

在業績會召開的前兩天,正商實業宣布以23.68億收購母公司旗下鄭州、洛陽項目公司,該公司表示,收購事項為公司將其業務擴張至河南省及中國其他一二線城市的策略提供補益。

對此,張勇也表示,按照借殼相關規定,正商集團無法一次性注入全部地產資產,最近幾年一直在逐步將資產注入,同時,對一些後續能拿地的,而且利潤率也好的優質項目,正商實業會少量分批地接收到上市體系以內。

隨著拿地端與收購端的增加,正商實業近幾年的債務融資需求亦不斷增加。

數據顯示,2019年,正商實業的總資產為519.42億元,總負債為482.05億元,資產負債率錄得92.81%。同期,該公司的短期債項錄得144.51億元,同比增長295%,長期債項錄得132.82億元,同比增長51.92%。

在貸款方面,該公司2019年的總借貸為286.8億元,同比增長11.38%。其中,來自關聯公司的貸款達到74.9億元,較2018年的12.8億元大幅增加485.16%。

值得一提的是,這筆來自關聯公司的貸款在2018年僅需支付利息64.6萬元,2019年的利息為0元。

無疑,這筆無息的貸款補充了正商實業的錢袋子,但這筆無需利息的借貸並不能大幅拉低正商實業的融資成本。數據顯示,2019年,正商實業來自銀行及其他借貸的借貸成本介乎4.568釐至12.80釐之間,而2018年僅為4.35釐至8.50釐。

「公司認為債務的上升是合理支持公司發展的需要的」,張勇表示,2019年融資成本較2018年微升,一方面是因為國內的融資供應端比較緊張,因此,公司在爭取國內貸款時銀行利率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公司為了長遠發展,在2019年開拓了一些境外美元債項目,美元債的利息在12%-13%中間,也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平均的融資成本。

相關焦點

  • 正商實業:折價配股降槓桿|控檔⑦
    來源:焦點財經作者 | 王澤紅出品 | 焦點財經高息債之後,正商實業(00185.HK)再一次通過配售股份融資。嚴格算下來,正商實業自借殼上市以來,已經進行了四次配股融資。更早之前的兩次,是在2016年和2019年完成,分別融資1.59億港元和15.65億港元。正商實業的背後是正商集團。2015年,正商集團通過收購恆輝控股借殼登陸港股,並於2019年7月將上市公司更名為正商實業,貼上 「正商」的標籤。
  • 同仁堂搖身一變成為黑馬 基金覬覦優質資產注入
    進入2011年,去年的三大牛股雲南白藥、東阿阿膠和片仔癀都出現大幅調整,但是同樣是中藥企業,同仁堂卻逆市上揚,農曆春節之後漲幅更是明顯,從2月9日到3月17日,同仁堂從30.65元最高漲到了40.98元,最高漲幅達到了34%,近日雖有回調,但是股價仍在37元上方,漲幅仍超過20%。
  • 鷹眼預警:雲意電氣理財收入增厚利潤 毛利率連降三年
    年報顯示,2019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1億元,同比增長8.4%,歸母淨利潤1.4億元,同比增長3.0%,扣非歸母淨利潤0.7億元,同比下降19%。同時,雲意電氣還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
  • 肇民科技總資產3.8億擬募5億 規模墊底同行毛利率奪冠
    去年,肇民科技應收帳款增幅達營收增幅的3倍有餘。2018年、2019年,公司應收帳款增幅分別為17.06%、40.97%,同期公司營業收入增幅分別為26.47%、13.43%。 2019年,肇民科技綜合毛利率為39.35%,同行中橫河模具為20.49%,上海亞虹為18.37%,天龍股份為25.62%,京威股份為16.18%,蘇奧傳感為27.40%,愛柯迪為33.75%,兆威機電為28.68%。 然而,肇民科技在總資產、淨資產、營業收入方面,均墊底同行。
  • 創科實業:電動工具驅動明顯,毛利率連續多年提升
    中信建投3月16日發布對創科實業的研報,摘要如下:事件2020年3月4日,創科實業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6.67億美元,同比增長9.2%;實現歸母淨利潤6.15億美元,同比增長11.3%;實現息稅前利潤6.73億美元,同比增長10.9%。
  • 奧海科技毛利率下滑,資產負債率高
    7月31日,奧海科技(002993.SZ)更新了最新版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擬在深交所上市,共發行股票4520萬股,發行價為26.88元/股,市盈率為22.99倍。奧海科技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主要從事充電器、移動電源等智能終端充儲電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產品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能音箱等領域。
  • 海容冷鏈中期經營現金流淨額增超3倍 銷售毛利率超30%比肩格力美的
    2019年以來,海容冷鏈產品的銷售毛利率均超過30%,銷售淨利率均超過10%,且持續上升。在傳統家電行業中,與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的盈利能力接近。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同比增超3倍天眼查顯示,海容冷鏈成立於2006年,主要從事商用冷鏈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同時也為其他製冷產品供應商提供ODM(貼牌)服務。
  • 海能實業推激勵計劃三年業績目標增237.50% 電源適配器成業績增長...
    方案顯示,海能實業激勵計劃股份數量佔總股本2%,其中三位核心業務人員佔較大部分比例。激勵考核目標設定三年後營業收入或淨利潤較2020年增長率最高達237.50%。上市之前,海能實業幾乎未引入機構投資者,公司股份全部是由實控人周洪亮、高管及核心人員持有。雖然沒有通過資本擴張,公司依然取得三年營收翻番的成績。
  • 漢光科技主營產品單價與出口收入均連降5年 存貨屢增
    同時,發行人對不同客戶銷售同類產品的毛利率差異較大,國外銷售毛利率高於國內銷售毛利率。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漢光科技國外銷售收入的下滑趨勢在持續,毛利率內外有別的趨勢在持續。其中往來客戶單位調整,2016年度應收帳款調減468.22萬元,應收帳款壞帳準備調減23.41萬元,資產減值損失調減23.41萬元,預收款項調減468.22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調減3.52萬元,所得稅費用調增35,116.71元;2017年度資產減值損失調增234,111.40元,所得稅費用調增3.51萬元。
  • 艾德韋宣(09919)過去的16個交易日:劉嘉玲顏值擋不了股價腰斬
    其中,公開發售獲超購112.75倍,與此同時,國際配售也獲得了2.08倍的輕微超額認購。但劉嘉玲的參與並未打破明星站臺的「魔咒」,上市首日時,艾德韋宣便以大跌22.28%收盤。之後,該公司股價便一路走低,截至2月10日時,股價創下歷史新低0.92港元,較發行價跌超50%,且超額配售權並未行使已失效。
  • 華生科技前年淨利猛改 產品價降規模小毛利率2倍同行
    4年1期,華生科技毛利率均為同行之冠,達同行均值的2倍左右。2016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9.27%、41.39%、39.83%、41.84%、44.73%,行業平均值分別為22.35%、20.87%、20.76%、19.33%、19.83%,各期,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行業平均值的1.76倍、1.98倍、1.92倍、2.16倍、2.26倍。
  • 新三板精選層之明石創新:看我七十二變,從金融變實業
    明石創新成立於1999年,主營業務為直接投資與資產管理,和九鼎集團、同創偉業、矽谷天堂等一樣是國內知名的私募股權基金,2015年7月登陸新三板。九鼎投資(430719.OC)、中科招商(832168.OC)、同創偉業(832793.OC)和明石創新(832924.OC)這4家PE公司,均通過在新三板掛牌、定增募集大量資金,成為新三板的定增大戶。
  • 五年承諾只用五天,四年收入翻番,利潤暴增七倍:通威股份「簡單粗暴...
    但是,進入2010年之後,飼料業務的收入似乎失去了增長動力,從2011-2015年期間的營收增速表現也可以看出,到2015年,甚至還出現了-8.63%的負增長。收入之外的利潤那就更是亮眼了。進入2010年,上市公司的歸母淨利潤由不足億元,增長到3億元,然後便遇到增長瓶頸。2016年,進入光伏行業之後,一切又不一樣了:2016-2017年,上市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可以說連續兩年翻番,2019年,便增長到26.35億元,同比增速達30.51%,較2015年增長了7倍。
  • 2017~2019,收入翻3倍,資產翻10倍,我怎麼做到的?
    和盤點財務的邏輯差不多,我們先對比資產和負債,再對比收入與支出。Let's go!首先我們來看看2017~2019資產構成對比圖:這張圖最讓我震驚,原來兩年前我是這樣的嗎?2017年,空有積蓄,不懂得要將資金變為優質的資產,所以錢竟然全部都放在銀行卡裡,絲毫未動,真是非常可惜。
  • 又推近50億定增預案 鴻達興業融資急
    2013年4月,公司完成向鴻達興業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後,全資控股了負債纍纍的內蒙古烏海化工有限公司(下稱「烏海化工」)。之後,上市公司終於告別6年扣非淨利潤虧損的困境,迎來5年快速的發展。但2018年公司業績又開始下降,直到2019年前三季度也沒有改善。
  • 康泰醫學業績暴增12倍600億市值是否透支明年業績?
    2019年血氧類產品銷售收入1.09億元,而2020年上半年該產品收入達到4.18億元,相比去年增長了近3倍;公司在2020年2月取得了醫用紅外體溫計TP500和TP600的醫療器械註冊證書,而且該產品迅速實現量產,2020年前半年該產品就實現收入2.12億元,同樣成為公司經營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
  • 中瓷電子IPO獲批:毛利率呈下滑態勢 外銷收入、關聯交易等被關注
    招股書顯示,中國電科十三所持有中瓷電子66.24%的股份,為控股股東。中國電科通過中國電科十三所、電科投資和中電國元間接控制公司79.69%的股份,為中瓷電子的實際控制人。毛利率低於行業均值,呈持續下滑態勢2017年至2019年,中瓷電子的綜合毛利率為34.55%、31.27%和30.02%,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5.19%、32.08%和30.86%,呈持續下跌態勢。
  • 2015年江蘇聯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債券2020年跟蹤信用評級報告...
    2019 年公司新增黑色系貿易團隊,並 加大市場拓展力度,貿易業務收入達 114.02 億元,同比增長 149.66%,毛利率 3.31%,較 上年微增 0.28 個百分點,但仍居於較低水平。從毛利率來看,受主要原材料價格高位影響,2019年鋼鐵業務毛利率降至9.7%,加之利潤率相對較低貿易業務收入佔比提升,公司綜合毛利率降至8.
  • 藍光嘉寶首份業績報:營收21億,同比增43.4%
    數據顯示,2019年實現營收21億元,同比增43.4%;實現歸母淨利潤4.29億元,同比增長48.5%。2019年10月18日,藍光嘉寶在港交所上市,以每股37港元價格發行4291.62萬股及643.75萬股,共募集到15.31億元的現金,這極大的改善了其財務報表。
  • 新疆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出售、購買暨關聯交易預案
    國際實業於2010年1月1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上述重組及募集資金變更議案,在中介機構出具正式審計報告、評估報告後,將召開股東大會,審核上述議案。焦炭出口市場波動的風險2006年,公司焦炭出口收入約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23%左右,且主要銷往日本、韓國、獨立國協國家等市場。因此,公司對國外市場存在一定的依賴,如果主要出口國市場發生外匯政策、貿易政策、產品質量控制及對華貿易政策乃至兩國政治關係變化等方面不利的變化,公司的出口將受到影響,由此形成一定的產品銷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