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國歷史上的諫臣主要就是比幹、包拯、寇準、于謙、魏徵等,還有一些人大家不是很熟悉,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大大地宣傳他們的豐功偉績,性格剛烈,不怕得罪人的高尚品格。即使被免官,被下到大牢,甚至被屈打致死,也絕不改變自己的初衷,有魄力的英雄人物。雖然他們都是文臣,但是也有武將的風採,是真英雄,捍衛律法和心繫百姓利益。
楊繼盛,字仲芳,號椒山,出生於直隸容城,也就是現在的河北容城縣人。
兵部車駕司員外郎楊繼盛是個堅決的主戰派,絕不和敵人妥協,但是嚴嵩、大將軍仇鸞希望退避蒙古騎兵的鋒芒,主張和敵人開展馬匹的貿易。楊繼盛上書《請罷馬市疏》,把妥協派駁斥的面紅耳赤,無言以對,明世宗朱厚熜雖然也覺得不妥,不能退讓,但是他實在是找不到可以打退敵人的將領,眼光不行。在嚴嵩、大將軍仇鸞的蠱惑之下,把主戰派楊繼盛打入死牢,礙於朝中正義大臣的搭救,楊繼盛死裡逃生,撿回一條老命,但是還是被貶官。
蒙古首領俺答汗覺得馬市來錢慢,不如搶的多容易,於是依舊我行我素,帶領騎兵偷襲明朝邊境,掠奪百姓和牛羊。
明世宗朱厚熜狠狠批評了嚴嵩、大將軍仇鸞這些大臣,把主戰派楊繼盛升職為南京戶部主事、刑部員外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剛正不阿的品格是不會變的,楊繼盛上書皇帝《請誅賊臣疏》,直接把矛頭指向嚴嵩。
嚴嵩大怒,就找刺讓皇帝把楊繼盛打入大牢,並杖刑一百,可憐一代名臣就因為自己的敢於直諫被昏君和姦臣所害。楊繼盛一直被關了3年後,還是難逃一死,楊繼盛、湯克寬、李天寵、張經等被斬首。明穆宗朱載垕繼位後,為追贈楊繼盛太常少卿,諡號忠愍,建造旌忠祠 。
楊繼盛絕命詩: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前未了事,留與後人補。天王自聖明,製作高千古。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
做有愛心負責任的電影劇本作家,朱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