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明:明朝著名諫臣楊繼盛上疏彈劾仇鸞、嚴嵩五奸十大罪

2020-12-22 朱坤明

咱們中國歷史上的諫臣主要就是比幹、包拯、寇準、于謙、魏徵等,還有一些人大家不是很熟悉,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大大地宣傳他們的豐功偉績,性格剛烈,不怕得罪人的高尚品格。即使被免官,被下到大牢,甚至被屈打致死,也絕不改變自己的初衷,有魄力的英雄人物。雖然他們都是文臣,但是也有武將的風採,是真英雄,捍衛律法和心繫百姓利益。

楊繼盛,字仲芳,號椒山,出生於直隸容城,也就是現在的河北容城縣人。

兵部車駕司員外郎楊繼盛是個堅決的主戰派,絕不和敵人妥協,但是嚴嵩、大將軍仇鸞希望退避蒙古騎兵的鋒芒,主張和敵人開展馬匹的貿易。楊繼盛上書《請罷馬市疏》,把妥協派駁斥的面紅耳赤,無言以對,明世宗朱厚熜雖然也覺得不妥,不能退讓,但是他實在是找不到可以打退敵人的將領,眼光不行。在嚴嵩、大將軍仇鸞的蠱惑之下,把主戰派楊繼盛打入死牢,礙於朝中正義大臣的搭救,楊繼盛死裡逃生,撿回一條老命,但是還是被貶官。

蒙古首領俺答汗覺得馬市來錢慢,不如搶的多容易,於是依舊我行我素,帶領騎兵偷襲明朝邊境,掠奪百姓和牛羊。

明世宗朱厚熜狠狠批評了嚴嵩、大將軍仇鸞這些大臣,把主戰派楊繼盛升職為南京戶部主事、刑部員外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剛正不阿的品格是不會變的,楊繼盛上書皇帝《請誅賊臣疏》,直接把矛頭指向嚴嵩。

嚴嵩大怒,就找刺讓皇帝把楊繼盛打入大牢,並杖刑一百,可憐一代名臣就因為自己的敢於直諫被昏君和姦臣所害。楊繼盛一直被關了3年後,還是難逃一死,楊繼盛、湯克寬、李天寵、張經等被斬首。明穆宗朱載垕繼位後,為追贈楊繼盛太常少卿,諡號忠愍,建造旌忠祠 。

楊繼盛絕命詩: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前未了事,留與後人補。天王自聖明,製作高千古。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

做有愛心負責任的電影劇本作家,朱坤明

相關焦點

  • 大明硬漢楊繼盛:即使再過五百年,這個名字仍將光耀史冊
    楊繼盛堅決反對,仗義執言,給嘉靖上書《請罷馬市疏》,彈劾仇鸞。誰知遭到仇鸞的打擊報復,被抓進詔獄,後貶為狄道典史。心中有國、心中無我的楊繼盛,做人做事只問是否有益朝廷社稷、萬千黎民,絕不會瞻前顧後,衡量個人得失利害。狄道就是現在的甘肅臨洮。
  • 《五女拜壽》背後的真實歷史
    越劇經典劇目《五女拜壽》 講的是明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為官清正,對奸臣嚴嵩的專權深為不滿。在楊繼康六十壽辰之際,五對女兒、女婿前來拜壽, 家境貧寒的三女(義女)三春與丈夫鄒應龍遭到楊夫人的冷遇,被楊夫人趕出府門。
  • 明朝第一奸相嚴嵩,為何能把持朝政二十年,打擊政敵只用兩招
    嘉靖繼位,嚴嵩才再次復出。嘉靖是個很有個性的皇帝,他爹明明沒有當過皇帝,他偏偏要給自己的爹上個皇帝的封號,於是出現了『大禮儀之爭』。一開始,嚴嵩和其他的大臣一樣,摸不準皇帝的脈,直接上疏反對。嘉靖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嘉靖親自寫了一篇《明堂或問》,責備群臣。
  • 明朝第一硬漢,後世幾人還有這樣的硬骨頭?
    而毫無背景的楊繼盛之所以能夠得到這個職位,完全是因為嚴嵩的推薦。嚴嵩之所以保舉楊繼盛,自然不是欣賞他的正直無私,只是因為仇鸞是他的敵人,而楊繼盛曾經反對仇鸞,在他看來,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可是嚴嵩並不知道,在楊繼盛的敵人名單上,仇鸞只排第二,第一名的位置一直是留給他老人家的。嚴嵩認為自己能夠利用楊繼盛與仇鸞的矛盾,能夠用官位和利益收買這個人,能夠將他收為己用,然而他錯了,因為他並不了解楊繼盛。
  • 明朝于謙被殺93年後,蒙古再次兵臨京城下,奸臣嚴嵩如何保衛北京
    嘉靖皇帝與奸相嚴嵩主導下的守城之戰嘉靖二十九年(公曆1550年)六月,經歷了無法生活,求開邊市使臣北斬之後的蒙古俺答汗終於忍不下去了,率領著十萬騎兵直撲山西的大同城。當時鎮守大同的總兵仇鸞是明朝內閣首輔嚴嵩的乾兒子,他平時帶著士兵欺壓百姓的確有一套,但真正抵禦外敵,率兵打仗卻是一竅不通。
  • 他是明朝忠臣,絕命詩墨跡仍保存在後人手中,其中一字與流傳詩句不同
    此時正值嘉靖帝在位後期,這位懶惰的皇帝迷信道教,只圖成仙,竟然二十年不見朝臣,在西苑深居不出,朝政盡悉落入大奸臣嚴嵩之手。嚴嵩與其子嚴世蕃狼狽為奸,不顧北有俺答侵擾、南有倭寇犯海,一心斂財納賄、結黨伐異、擅政專權,朝中正直之士無不對此深感憂慮和憤恨,先後有敢於直言的「八言臣」奮起上疏,其中第一位便是楊椒山。
  • 《大明王朝1566》:海瑞罷官的好戲沒拍,徐階實際上比嚴嵩更貪
    實際上明朝官員貪腐,不僅僅是所謂的「嚴黨」,而是非常普遍現象,包括搬到嚴嵩的徐階,其本人或許沒有貪墨事件明示史冊,但其家族侵佔兼併土地之巨,可謂曠古爍今。甚至,很多人認為是挽救大明五十年的張居正也是生活豪奢,以明朝官員之俸祿,恐怕即使不是海瑞一般清貧,也當不得如此奢侈。
  • 解讀保定:讀懂了劉備和楊繼盛,就能明白為什麼保定人都不愛說話
    其二: 鋼骨錚錚,何須言辭粉飾大明的嘉靖帝,臉色鐵青的坐在龍椅上,嚴嵩低著頭,但嘴角卻掛著一絲冷笑,朝堂上安靜異常。就在剛才一位叫楊繼盛的官員,由於彈劾嚴嵩,而被押出去執行一百廷杖。所有人都清楚,這一百廷杖打過之後,幾乎就沒人能活下來。
  •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大奸臣嚴嵩專權20年,死時卻十分悲慘
    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內閣首輔,輔佐明萬曆皇帝朱翊鈞進行「萬曆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公元一五五四年,三十歲的翰林院編修張居正突然辭職,離開錦繡之地。這令許多人大惑不解,翰林院雖然沒有實質性行政事務,但稱得上是明王朝最為清貴的地方。幾乎所有最重要的官員都來自翰林院,張居正年齡不大,深受器重,前途無量。
  • 太原府海瑞彈劾嚴嵩,被嚴嵩設計入獄!被烈火戰將拯救!首發
    於是,就發生了明朝那一回事。正是,因為如此。海瑞,他才有機會。對嚴嵩父子,實施彈劾。在彈劾過程中,因滿朝上下大部分。都是,嚴嵩那邊的黨羽。於是,就出現了海瑞彈劾嚴嵩不成。反倒,被嚴嵩父子利用崇喜皇帝。他,來到了山西太原府。實施,巡查的機會。由於,海瑞心情太急。現在,一時興起。
  • 明朝歷史上,那些手段強硬又足夠「帥氣」的男人有哪些?
    而後,楊繼盛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秀才、舉人,為了節省開支,他進入了國子監,哪怕身邊的同學花天酒地,他也沒有受到影響,堅持著心中的信念,終於考上了進士,也當上了官,任南京吏部主事。在任期間,他體恤百姓,報效國家。
  • 錦衣之下陸廷歷史上壞事做盡,為何連連升官?他與皇帝關係不一般
    《錦衣之下》播出後很多女觀眾都迷上了錦衣衛陸繹,可是在真正的歷史上錦衣衛都是厲害人物,陸繹也是個厲害人物。不過他在歷史上成功是由於他父親厲害,而後來衰敗也是因為他父親造的孽。劇中對陸繹的父親陸廷介紹不多,戲份也不多。
  • 嚴嵩父子被他剷除,他是名相還是貪官?
    嚴嵩心裡氣得要命,但從不表現出來,對夏言一直很恭敬、很順從。但他就像一條潛伏的毒蛇,一直在細心捕捉夏言的疏漏,瞅準了時機就狠狠咬上一口,致使夏言含冤被殺,他取而代之當上了首輔。嚴嵩的行徑,徐階看得一清二楚,看得驚心動魄,他深深了解了嚴嵩外表儒雅、內在狠毒的秉性,也學到了隱忍低調的自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