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曾湧現過許多名垂史冊的商界巨子,他們腰纏萬貫、富可敵國,甚至政商一體、權傾朝堂,他們經歷了波瀾壯闊的財富人生,譜寫了神秘經典的商業傳奇,矗立了一座座難以逾越的歷史豐碑。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就是其中的一位。
(一)
張謇,江蘇南通人,赫列歷史上十大商人。他集實業家、教育家、政治家於一身,兼農業水利專家、城市設計師、金融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書法家和詩人於一人,被譽為中國「近代實業之父」、中國近代現代化先驅。他一生取得的成就和擁有的盛譽,翻遍中國歷史,無人能出其右,幾乎舉世無雙。林語堂先生盛讚他是「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人間精英。
張謇歷經漫漫26年科舉之路,歷經坎坷,人至中年狀元及第,功成名就,前途一片光明。但在終遂夢想之後,張謇沒有入仕做官,卻毅然決然地棄官從商,走上了實業救國之路。在「商」處於四民之末、百業之尾的封建社會,這是何等的壯舉!在創業之初,他流落上海街頭,身無分文,靠賣字維持生計,落魄潦倒至幾乎絕望。然而,張謇 「以強毅之力行其志」,不棄不舍,高瞻遠矚,一路前行。從創辦絲廠艱難起步,一生創建企業20多家,行業涉及紡織、農牧、機器製造、冶煉、電氣、鹽業、食品、印刷、市政、金融、交通、航運、地產、電影等許多領域。張謇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特別是輕工業的興起作出了卓越貢獻。毛澤東在回顧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時曾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有四個人不能忘記,其中就有「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
張謇奉行「教育為實業之父,實業為教育之母」的思想,在踐行實業救國的同時,以畢生精力為實現教育強國之夢而不懈奮鬥。他撥付大量資金用於教育、文化、慈善等公益事業,先後創辦各類學校370多所。他參與草擬京師大學堂辦法,資助創辦復旦大學;創辦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江蘇大學、蘇州大學、揚州大學等眾多大學;創辦中國第一所師範學校、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戲曲學校、第一個博物館、第一個縣級圖書館、第一所盲啞學校、第一個氣象站;創辦中小學校300多所。他還是中國職業教育的先驅,先後創辦紡織、農科、刺繡等多所職業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刺繡學校、景德鎮陶瓷學校的創辦者。張謇為中國近代教育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在創辦實業的實踐中,張謇嘗試並完善股份制,探索發行股票,鼓勵農民以土地入股;打破地方觀念和國界,不拘一格選用人才;主張睜開眼睛看世界,積極向外國學習,借鑑外國經驗,利用外資振興實業。辛亥革命前後,張謇樹立了立憲的政治思想,積極從事立憲運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張謇是中國歷史上具有改革開放意識並付諸實踐的先覺之士,是中國近代思想解放最傑出的代表。
(二)
張謇是時代的弄潮兒、歷史的傳奇者。縱觀張謇波瀾壯闊的一生,他走過的是一條先儒後商、在商向儒、商儒相濟的人生之路。人生不過幾十年,在有限的生命裡,能夠辦成一兩件大事已經來之不易,而張謇一生能夠辦成辦好那麼多大事要事,簡直難以置信。張謇之所以能夠成就彪炳千秋的驚世偉業,關鍵在於他有堅定的信念、興國的夢想、崇高的理想、遠大的志向、過人的勇氣和堅毅的意志,根本在於他有源於儒家學說而又超越時代、超越常人的智慧,其精髓就是其博大精深的「在商向儒」思想。
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價值體系的核心。它不僅影響中國幾千年,而且在東南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日本「近代實業之父」澀澤榮一關於「一手拿算盤,一手拿論語」的經營理念,就是儒家思想的真傳。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學說為基礎,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形成了以人為本、以德為先、以和為貴、以學為師、以誠為道等經典思想。張謇的在商向儒思想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無疑是儒家經典思想的繼承和光大。
(三)
在商向儒既是經營理念,又是思想體系。在商向儒思想開宗明義指向「商」,亮「商」的「身份」,遞「商」的「名片」,聲明在商言商、以商為本。
在商向儒思想重心偏向「儒」,把「儒」作為「商」的基本素養和制勝法寶,給從商著播撒了思想的「種子」,繫上了文化的「脈絡」,輸上了靈魂的「血液」。
在商向儒思想蘊含著關於實業救國、教育為本、改革開放、多元經營、重利尚義等一系列觀念,這些思想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界定了做人做事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標準,提出了從商者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指向,揭示了以儒言商、以儒澤商、以儒治商的從商理念。
在商向儒思想貫穿、影響和引領張謇的一生,是他人生的總結、智慧的結晶和思想的提煉,是他從商的價值取向和核心理念,是他輝煌人生的最好注釋和豐功偉績的最好依據。
(四)
繼承在商向儒思想,弘揚在商向儒文化,其終極意義和價值追求在於引起全社會對企業家素養的高度重視,讓中國傳統文化深植企業家之心,培養一代又一代「儒魂商才」。
當代企業家要做在商向儒思想的踐行者,把「商」的職業和「儒」的倫理品質結合起來,做「商者」和「儒者」的融合體,既有儒之道、商之智,又有儒之魂、商之才,成為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
當代企業家要把在商向儒思想奉為經典,作為企業的文化精髓和核心價值來追求,深刻理解在商向儒的思想內涵,繼承和光大在商向儒的經營理念,使之成為企業的文化支撐和精神支撐,引領企業的當下和未來。
當代企業家要把張謇作為學習榜樣,敬仰他的為人,借鑑他的智慧,秉承他的思想,傳承他的文化,繼承他的事業,追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境界。
在商向儒,賈道儒行。一代儒商張謇是一座永垂史冊的歷史豐碑,他的思想更應成為當代企業家心中的思想豐碑、文化豐碑和精神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