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發展起來了,離不開傳統觀念,其中的利弊關係你知道多少?

2020-12-22 倖存者剪輯師

大概就剩下2個月過年呀,小的時候就盼望過著年,能買很多的衣服和壓歲錢最讓人激動的還是和村的小夥伴們大晚上出去放鞭炮,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讓我一晚上都會精神百倍。

我還記得小時候家裡走親戚都是靠步行,騎自行車都是很費勁的。在那時能代步就不錯了,有時大家會坐在拖拉機上,或乘坐著馬車去走親戚,此張畫面正是走親戚,一家人坐在了馬車上,笑容滿滿!不過現在走親戚都看不到這種場景了。

雖然在農村生活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歡樂,但是人們的心總是渴望著大城市的生活,可見當時社會已經發展挺快了,人們的思想也都跟著時代前進,但是還有很多農村人的觀點轉不過來。知道現在也不說他們不對,因為他們總會說出一大堆的傳統觀念來反駁你。

農村三大傳統觀念,你都經歷過嗎?

一、重男輕女的思維

在我們陝西農村,人們都認為一定要生男孩,如果多生了幾個女孩,就會被送人(這是以前的習俗,現在沒有了),並且這個女人在婆家的地位會更低 ,甚至被全村人說三道四,所以造成現在的男女比例失調。而且即使家裡有一男一女,男孩受到的寵愛也比女孩多很多。

二、家裡有客人的時候,女人不能上桌

這一習俗在以前就有,因為以前農村比較窮,好的菜餚都是由家裡的人和客人先吃。婦女們基本上是在廚房做飯,然後吃剩下的男人。這一習俗聽人說得不多,但我在童年時就有過。小的時候家裡來了客人,我奶奶每次都會在廚房做飯然後我們一起上菜,等他們走了再吃,那時想不明白,現在才知道這是他們那個時代的習俗。

三、 農村訂婚彩禮不給退!

訂婚彩禮錢,只要在男方沒結婚前後悔就不會退。對這種習慣,我實在說不出話來。因我們兩人見面一兩次之後,便決定要不要訂婚,對吧,你沒看錯,就是沒有任何感情基礎,也沒任何了解就決定了訂婚。假如選擇訂婚,女方家庭要多少錢,男方家庭就要給多少錢,還得準備車、房等。光榮禮錢,我們那邊的鄉間都已將近十萬元。再婚的時候還要花上十幾萬。感覺這個習俗應該被拋棄了,一點感情基礎都沒有了,還敢拿全家的錢砸上去,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做。

在農村很多回憶都是留給我們美好的童年,那麼同時肯定也有不要的一面,我們大家就應該積極改正,時代都在發展,有些傳統觀念好,但是有限不妨存在弊端,只是身不由己的我們不太願意罷了。#傳統觀念#

相關焦點

  • 傳統觀念與現實的矛盾
    大家都知道很多傳統觀念都是有固定模式的。小編在這裡舉一個例子。農村城市。怎麼說呢,現在養個兒子都說是建設銀行。養個閨女是招商銀行。老一輩的傳統觀念應該是包括現在,養兒子就是防老。父母辛辛苦苦養兒子,然後教育。然後買房子去媳婦兒這一系列花銷。。而現實情況是現在的年輕人自己都是月光族。
  • 農村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土地流轉對農民有啥利弊,一文告訴你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土地流轉對農民有啥利弊,一文告訴你。農村的土地流轉,也就是農民把自己承包的土地使用權轉讓給他人經營,自己不在經營的情況下,每年還能夠收到相應的租賃費或分紅,土地流轉,也就類似於日常農民所說的,把土地「承包」給別人,或者是承包給某些企業去種,也可以是自己轉包別人的地去種,這就是農村土地意義上的流轉。
  • 【央廣網評】「兩頭婚」是現代社會與傳統觀念結合的產物
    這種新婚姻形式,多見於農村地區,夫妻雙方大多數是出生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的獨生子女。從2016年的「單獨二胎」政策,到現在推行的「全面二胎」,這些獨生子女正好可以生育兩個孩子。因此,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江浙農村,「兩頭婚」應運而生。  一個社會的婚姻家庭形態一般來說與其社會的生產組織形式相聯繫。這一新的婚姻家庭形式,既不違背國家的政策,又能滿足獨生子女家庭的實際需要和心理需求。
  • 「央廣網評」「兩頭婚」是現代社會與傳統觀念結合的產物
    這種新婚姻形式,多見於農村地區,夫妻雙方大多數是出生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的獨生子女。從2016年的「單獨二胎」政策,到現在推行的「全面二胎」,這些獨生子女正好可以生育兩個孩子。因此,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江浙農村,「兩頭婚」應運而生。一個社會的婚姻家庭形態一般來說與其社會的生產組織形式相聯繫。
  • 試析傳統文化中的忠孝觀念及其現實意義
    忠孝作為調節社會人倫關係的基本規範,有它自己的起源、 發展 軌跡,既有階級性又具有全民性,包含著豐富的社會 歷史 價值。在改革開放,建設有 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市場 經濟 的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弘揚中國孝親的傳統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揭部分地區歪曲的人情觀念:違規享低保只為證明能力
    以會「跑事兒」為榮、熱衷於與官「搭上話」、信奉「朝中有人好辦事」、默許村幹部中的一些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  近年來,在部分基層地區,由錯誤「人情觀念」或對權力的歪曲理解等所導致的社會現象成為影響鄉村社會文明和諧發展的
  • 熱文TOP10:如何辦理農村房產證?農村房產證丟失如何補辦?
    農村房產證丟失如何補辦?】」成當日網友最關注內容,快來看看還有哪些內容入榜吧! 如何辦理農村房產證?農村房產證丟失如何補辦?如何辦理農村房產證?農村房產證丟失如何補辦?
  • 對祖國建設發展貢獻的大小,和納稅的多少沒有什麼關係,你認同嗎
    今天看到有人說,對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的大小,和納稅多少是掛鈎的,納稅多貢獻就大,所以說農民現在對祖國的建設沒有什麼貢獻,這種說法在我看來純屬於胡說八道。要是照這些人的說法,那什麼人對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最大?
  • 傳統手工藝讓農村老物件重新「活」起來
    在農村,村民用碎布料縫成耳枕,在裡面填充上當地常見的蕎麥殼。15年前我在城裡開家紡店,就開始琢磨怎麼把耳枕做出特色。」傳統的耳枕實用卻不美觀,一般只有一個孔。對此,冒萬學和妻子孫建春將耳枕從樣式、孔數等方面進行全面改良。孫建春說,所有的耳枕都是他們自己設計、自己打樣,手工製作,如28孔的耳枕僅拼接布料就需156塊,一塊布料都不能縫錯。
  • 為什麼性別觀念進步了,性觀念卻更保守了
    持「激進」觀點的人士仔細分析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尋找其中壓抑乃至迫害女性的部分,指出這種壓抑和迫害根植於文化與觀念,在現代社會經濟中危害更甚。比如「扶弟魔」就是在女性能夠做到經濟獨立的社會環境中,女性「供養」男性的社會現象,這本質上仍然是迫使女性將利益讓渡給男性、損害女性利益的。每當發生相關的社會事件,社交網絡便會成為意見交鋒的角鬥場。
  • 靳尚誼:觀念藝術跟油畫沒什麼關係
    84歲的知名畫家、藝術教育家靳尚誼認為,「學藝術是很殘酷的,當代藝術、觀念藝術是另外一個品種,跟油畫沒什麼關係。現在有一些人就把這個作為油畫發展的方向,為了創新,於是搞裝置。當代的觀念藝術對學生影響很大,但是創新和個性的概念是有差別,但差別是平等的,不同風格也是平等的,我們要研究的是作品的好壞問題,而不是差別問題。
  • 亞電體聯主席霍啟剛:電子體育入奧漫長,發展離不開中國
    亞電體聯主席霍啟剛:電子體育入奧漫長,發展離不開中國 「亞洲電子體育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因為新冠疫情的緣故,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主席霍啟剛未能親臨進博會現場,不過近日他在接受中新網記者視頻專訪時仍是表達出對參展的極高期待,「這次能夠與進博會展開深度合作,我自己是非常高興的,也是非常珍惜的」。
  • 農村的一大喜事,農村用電繳費標準變了,農民朋友要了解
    前言大家都知道,現在農村的經濟發展特別快,跟之前的農村相比,現在的農村簡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只所以發展如此迅速,少不了國家政策的幫助,如果沒有國家對於農村的改革,農村也發展不成現在的模樣,所以作為一個農民,心中總懷揣著一顆感恩國家的心
  • 你家孩子知道多少我國的傳統節日?
    孩子:「南瓜燈是什麼你都不知道?媽媽您「老」啦,南瓜燈是萬聖節用的,我和我朋友會扮成「小鬼」去要糖」媽媽:「......」相信上面的情景是很多家長經歷過的,的確,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過萬聖節、聖誕節、平安夜等等。
  • 農村天價彩禮盛行,要求男方給「三斤二兩」,知道這是多少錢嗎?
    這本來是一件大喜事,但是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彩禮的價格也在連年增長,不少的農村地區都出現了天價彩禮的情況,彩禮的金額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少的農村家庭都是因為拿不出這天價彩禮而導致娶不到媳婦。
  • 2020年,農村最空缺的市場是什麼?這幾個生意項目都很有發展前景
    現在的農村正在快速發展當中,農村經濟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很多在外務工的人,存夠了錢之後,很多人都打算回家鄉農村發展。因為,在農村老家做點小生意,既能照顧家人,又能夠賺錢。那麼在2020年,農村最空缺的市場是什麼呢?
  • 男人最離不開哪種關係的女人?原來是這三種
    如果想找一個知心朋友聊得來是很有必要的,三觀、價值觀也要聊得來,才會繼續發展下去。有些女人讓男人一眼看上去就甚是喜歡,想要抓住女人的心是很容易的,要麼你超級有錢,要麼你一直對這個女人很好,讓女人依賴到離不開你,可這世間有幾個男人能做到這點呢?男女之間看待感情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 孩子沒時間觀念做事總是拖拉,3個方法助孩子擺脫拖延勤快起來
    相信各位家長一定有一種這樣的感覺,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有的時候自己越是催促孩子,孩子的動作反而變得越來越慢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筆者認為應該先給大家說一說孩子行動緩慢,做事拖拉會給他以後的發展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吧,因為只有這樣各位家長才能夠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 注意:2020年,農村將實行「三清兩改」,執行力度加大,你知道嗎
    農村發展離不開大家共同努力,農村安全秩序同樣也需要大家共同遵守,隨著這些年農村步伐逐漸加快,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一大截,有人高興,也有人擔憂,高興的是農村會越來越好,擔憂的是農村依然有一些問題需要改進,然而2020年,農村將實行「三清兩改」,執行力度加大,你知道嗎?
  • 農村老人口頭禪:「白事不用請,紅事不請不到」,蘊含了什麼道理
    「話聊三農事」帶你了解更多三農資訊。今天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農村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白事不用請,紅事不請不到,這其中都有什麼講究呢?每個人的一生都要經歷出生、結婚娶妻生子到最後的死亡,而在農村對於這三件事也是異常的看重,往往在這些事上都需要大操大辦,因此慢慢的也成為了一種風俗習慣,因此農村的紅白喜事兒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在農村無論碰到哪一個可都是大事,老一輩的傳統思想觀念都比較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