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古代詞語,而「半斤八兩」和「七寸六分」更是耳熟能詳,可是,你真的了解其中蘊含的古代智慧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些詞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分別是什麼由來?
我們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兩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兩就是一樣重的。那老祖宗為什麼定十六兩為一斤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盛行「天人合一」的觀念,而古人最早發現北半球有七顆很亮的星星,排列很像過去量米和舀酒用的鬥,故命名為「北鬥七星」。
再後來,人們又發現了「南鬥六星」,另外,再加上古代神話體系裡的福、祿、壽三顆非常有名的星星,正好是十六星。所以古人在設計物品城中方法的時候,就把這十六顆星作為標準,把一斤定為十六兩。比喻做生意要光明正大,不能缺斤少兩,相傳如果賣東西少給一兩,福星就減少這個人的福;少給二兩,祿星就給這個人減祿;要少給三兩,壽星就給這個人減壽。
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的七情六慾,表示我們人類與動物的本質區別。而筷子是兩根,為什麼我們要稱呼為一雙?其中融合的是太極和陰陽的理念,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為一。
還有一種說法是一雙寓意著成雙成對,象徵著人們對於美好的事物的追求。這就是中國人的哲學。而在使用筷子時,我們需要配合和協調,一根動,一根不動,才能夾得穩。兩根都動,或者兩根都不動,就夾不住。這是中國的陰陽原理,也有西方力學的槓桿原理。至於筷子的一頭方一頭圓,則代表著「天圓地方」,表達了古人的世界觀。
這些看似簡單的日常生活,卻融入了古代勞動人民偉大的智慧結晶,更承載了許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中國人,我們有義務去弘揚和保護這些傳統文化,將之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