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筷子一頭圓一頭方有何講究?

2021-01-10 農夫也瘋狂

為什麼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筷子一頭圓一頭方有何講究?

文/農夫也瘋狂

筷子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一種餐具了,我們每天都需要用到它。而近日卻有某個知名的奢侈品牌創始人兼設計師的不當言論,激起了無數中國人的不滿。而其中事件的焦點也是「筷子」,其中就充滿了許多的誤解和貶低。所以小編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筷子的冷知識:你知道筷子的標準長度是多少嗎?為什麼筷子是一頭圓一頭方呢?

中國人使用筷子的歷史是十分悠久的,民間傳說筷子是由大禹發明的。具體是誰發明的,其實已經無從考究了。不過考古卻發現,早在新時期時代就已經有人使用筷子了。在古代的時候筷子的叫法也比較多,比如筴、提、挾、筲等,不過主要稱呼還是叫「箸」。那筷子的標準長度為何是七寸六寸呢?

古人關於筷子的設計也是很有講究的,而其標準的長度就是七寸六分,換算成現在的單位長度大約是大約23釐米左右。古人之所以把筷子的長度統一為七寸六分,這個也是有寓意的,因為其代表著人的七情和六欲。古人的想法是,人是高等動物,是有情感和欲望的,而筷子這個長度,則是提醒我們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過,這裡說的是筷子的標準長度,像一些一次性筷子則不在此列哦!何況筷子有長短,自然有一些偏差的!

用過筷子的人肯定都清楚,筷子是一頭圓,一頭方的。而為什麼這樣設計,肯定有很多人會回答,這樣是防止筷子滾動。這個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古人的初衷卻並不是這樣的。筷子一頭是圓,一頭是方形的,這樣其實分別代表著「天圓」和「地方」。在古代,人們普遍認為天是圓形的,而地則是方形的,而把筷子這樣設計,那是融合了古人「天、地、人」三才的世界觀,體現了對人和萬物質樸的理解。

關於筷子的使用,在民間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其實這不僅僅是一種行為習慣,更是一個人教養的重要體現。比如小時候父母就教育我們吃飯的時候,禁止用筷子敲碗,這個是叫花子的行為。而且拿筷子的時候,不能拿在前半部,也不能太靠後了,最好是拿在三分之二的位置,不然會有一種窮酸樣。也不可以把筷子插在飯中,這會被人視為大不敬。因為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只有在為死人上香時才會這樣做的。另外還不能吃飯時,用筷子指人,用筷子在菜碟裡面翻來翻去,這個也是不禮貌的。

當然了,關於筷子的使用禁忌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呢?歡迎大家補充!筷子雖小,看似是兩根小木棍,但是卻承載著中國數千年的文化,它展示著中國人的個性和修養。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關於「為什麼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筷子一頭圓一頭方有啥講究」你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嗎?歡迎大家點評和轉發,您的每一次點讚、評論和轉發都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筷子文化!為何筷子七寸六分長一頭圓一頭方?這是國人智慧的凝聚
    「茹」字在漢語中已失去了實用功能,唯獨留下「茹毛飲血」一詞,這裡的「茹」就是「吃」的意思。古時的筷子並非一頭方一頭圓,也沒有現在這麼粗,是棍棒形狀。從我國的考古發現筷子,是西漢時期的湖北雲夢大汶頭一號墓和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從出土的竹箸實物來看,兩端的粗細是一樣的。在後來各地考古出土的食物中,直到漢代後期,才出現一頭粗一頭細的箸。
  • 為何筷子七寸六分長,又為何一頭方一頭圓?
    筷子是中國人最常用的餐具,由中國人發明,後流傳之朝鮮、日本越南等漢文化圈,如今,隨著中國飲食文化的不斷傳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使將筷子作為常用的餐具了。用了這麼多年的筷子,你知道為什麼筷子長七寸六分?又為什麼通常是一頭方一頭圓嗎?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還得從筷子本身說起。我們現在能讀到的很多古籍在提到筷子時,用到的是「箸」字。
  • 筷子:中國最早什麼時候使用的?長度為何七寸六分?有什麼寓意?
    筷子的由來:中國最早什麼時候使用的?長度為何七寸六分?有什麼寓意?為什麼明明是兩根筷子,卻叫一雙筷子呢?首先,筷子一頭圓、一頭方。其實筷子的形狀和形狀都是有講究的,經過長期的使用,中國人將筷子的長度定製為七寸六分,為何是這個長度呢?
  • 【講有味】@閩侯人,小小筷子有乾坤,一雙七寸六分長的秘密在這裡
    筷子,中國人的「第五大發明」,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產品之一。 它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以表示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
  • 古人為什麼規定16兩為1斤,筷子的長度為7寸6分?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說是先秦時期的那種木桿秤是魯班用槓桿原理製成的,上面刻了北鬥七星和南鬥六星共計13顆星星,於是有了一斤十三兩的一個標準,而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時候,為了大家在稱量的時候能夠講究誠信,不能欺瞞,又加了三顆星,即福祿壽星,這就有了一斤十六兩的標準。
  • 中國人天天都用的「筷子」為什麼是7寸6分?你了解多少?
    中國人天天都用的「筷子」為什麼是7寸6分?你了解多少?文/炎炎談歷史中國人每天吃飯都離不開筷子,是我們最親密的夥伴,是我們身上的中國烙印。如果 在餐廳呼喚服務生「拿一雙筷子」那肯定是中國人;如果說「拿兩根筷子」,那一定是外國人。
  • 老祖宗為什麼定半斤為八兩,筷子長7寸6分?大智慧啊!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古代詞語,而「半斤八兩」和「七寸六分」更是耳熟能詳,可是,你真的了解其中蘊含的古代智慧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些詞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分別是什麼由來?那老祖宗為什麼定十六兩為一斤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盛行「天人合一」的觀念,而古人最早發現北半球有七顆很亮的星星,排列很像過去量米和舀酒用的鬥,故命名為「北鬥七星」。再後來,人們又發現了「南鬥六星」,另外,再加上古代神話體系裡的福、祿、壽三顆非常有名的星星,正好是十六星。所以古人在設計物品城中方法的時候,就把這十六顆星作為標準,把一斤定為十六兩。
  • 千年前,老祖宗為何規定筷子標準長度7寸6分?華夏子孫應當明白
    古代有個喜歡用象牙筷的名人,他就是商紂王帝辛。根據《韓非子》記載,帝辛比較追求生活品質,所以他的日常用品全都要用珍貴材質做,那時候中原地區有很多野象,想獲得象牙不算什麼難事。帝辛興致勃勃地吩咐人用象牙打制了許多筷子,他的叔叔箕子看到之後,感嘆商王朝很快就要滅亡了。為什麼呢?
  • 智慧媽媽用一雙筷子,教會孩子懂得傳承和老祖宗留下的人生智慧
    小筷子,大學問,作為一個中國人從小就要學會用筷子,一雙筷子夾起的是酸甜苦辣,更承載著中國數千年的飲食文化和老祖宗的人生智慧。知道筷子的文化起源嗎?筷子文化是中國傳統的文化瑰寶,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石器時代就出現筷子了,關於它的起源有三種有趣的說法:#姜子牙試毒,將兩根絲竹筷子插入碗中看是否有毒,順便用來進餐,後來流傳開來。#妲己爭寵,相傳紂王暴虐,對飲食也多有挑剔,蘇妲己每次都要先試嘗菜餚,怕味道不合口。
  • 「三長兩短,當眾上香」,用筷子的5個講究和忌諱,漲見識了!
    吃飯的餐具有很多,但最能代表我們中華文化的餐具,那無疑要非筷子莫屬了。筷子在中國有近三千年的歷史,筷子發明於中國,後傳至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在今天的中國、日本、韓國等地筷子是人們常用的進食工具,全世界使用筷子的人也佔百分之三十。
  • 老祖宗為什麼定16兩為1斤,筷子長7寸6分?大智慧啊!
    01.祖先為什麼定十六兩為一斤呢?我們常說「半斤八兩」,是因為我們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兩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兩就是一樣的。那麼老祖宗為什麼定十六兩為一斤呢?這裡面有大智慧!02.筷子為什麼是7寸6分?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關鍵是,筷子是兩根,稱呼卻是一雙。為什麼明明是兩根筷子,卻叫一雙筷子呢?這裡面有太極和陰陽的理念。
  • 古人為何規定筷子長度7寸6分?有何特殊含義?華夏子孫必須了解
    其實古人的智慧表現在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只不過大多數人都沒有在意罷了,站著連其中的含義也不知道,比如說古人規定筷子的長度是7寸6分,規定16兩為一斤,裡面也是隱含著一些特殊含義的,從中可以看出古人的大智慧,作為華夏子孫,我們必須應該了解一下。
  • 筷子長度為何是7寸6分?國人應該了解
    古人的智慧,既有莊周逍遙遊的廣闊胸襟,又有君子「和而不同」的處世之道,古人的智慧,藏於萬物之間,細細品來,皆人情學問。《韓非子·說林上》記載: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那麼,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可知老祖宗為何規定16兩為1斤?
  • 老祖宗傳下來的筷子中國人不會用?日本人:筷子文化有講究
    在日本的歷史教科書裡,明天皇時期的聖德太子被敬奉為日本第一個用筷子的人,日本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賦予了筷子不同的禮儀和規矩,形成了日本自己獨特的筷子文化。那麼,日本的筷子和中國的筷子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在日本,使用筷子又有哪些講究和禁忌呢?
  • 使用筷子就是破壞環境?英媒發聲告知中國,必須禁止筷子改用刀叉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感恩所有奮戰在一線的人們,是因為有你們在前方的付出,才讓我們在如今的局勢下,多了一份安穩和踏實。中華民族一直是一個有愛、和諧、團結的大家族,無論什麼樣的難關,我們終將克服。相信我們大家,始終都會以華夏民族為榮,始終會為自己生活在種花家而驕傲。
  • 筷子是誰發明的?哪些國家用筷子?
    筷子,我們經常用到,一直被視為中國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那麼筷子是不是中國人發明的呢?世界上有多少國家用筷子呢?筷子是誰發明的?第一種說法是大禹發明的。無論哪種說法,筷子是中國人發明的無疑,具體的史料和出土也可以證明。筷子古稱箸,古籍《韓非子·喻老》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可見,早在公元前11世紀我國已出現象牙精工製造的筷子。也就是說,我國有史記載的用筷歷史已有3000多年。漢朝以後,筷子就被普遍使用了。
  • 「知識」「酸甜苦辣它先嘗」,筷子用不對,有損健康
    筷子的標準長度為七寸六分,代表著人的七情六慾。筷子的外形設計精美而且實用,兩端分別為方形和圓形。筷子的上端是方形,便於手持;筷子的下端是圓形,便於使用。上方下圓,這也與早期「天圓地方」的宇宙觀相契合。筷子的使用方式也有講究,在使用筷子的時候,一根主動,一根受動,一根在上,一根在下,主動的在上的為陽,而受動的在下的為陰,兩根筷子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太極;夾菜時,大拇指和食指在上,無名指和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這是「天地人」三才之象。筷子總是成雙的,象徵婚姻生活需要成雙成對、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哪種材質的筷子最好筷子的種類有哪些?
  • 這3首詩告訴世人:筷子的偉大和小情趣!
    筷子,中國軟飲食文化的標誌之一,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都在使用中國人發明的筷子。關於筷子的傳說有很多:一說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發明絲竹筷;一說妲己為討紂王歡心而發明用玉簪作筷;還有說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
  • 筷子文化,亦是公益品性,傳統的精華需增益
    古話云:食不言,寢不語,現在很多人在飯桌高談闊論,叭叭個不停,你是有治世經略,還是有普世良方,非得在飯桌上普及張家長,李家短的常識。飯桌上的菜餚堵不上你的嘴,要用餃子皮才能粘上。找個筷子圖片找不到,牛拉馬扯找個勺子圖片。以前的的大多用竹子製作筷子,用一年青或者老竹,竹子直,空心,外表圓潤光滑。執筷之人就不學學這些品性。
  • 中國筷子:筷子的文化符號
    全球範圍內,人類進食方式可以分三大群,一是直接用手抓食;二是用叉子、勺子,三是用筷子。用叉子的就是歐美國家的人;用手的是南亞次大陸、非洲國家的人;用筷子的就是東亞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還有越南,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的人。中國很早就已經使用餐具,很早就有了勺子和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