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傳媒網訊 (記者高翠楊勇)11月的臨朐縣大關村沿途紅葉盡染,風光旖旎。一排排整潔的民居小院錯落有致,一條條潔淨的水泥道路通組入戶,一面面圖文並茂的文化牆別具特色,村裡活躍著村民的身影,每個人的笑容都寫著幸福、透著快樂……到處一片和諧幸福的景象。
大關村位於臨朐縣沂山風景區,全村857戶,總人口2629人,其中貧困戶29戶56人。村民主要收入以傳統種養殖和外出打工、跑運輸等為主,經濟收入不高。自2019年4月,中國電信濰坊分公司包村幫扶工作隊入駐以後,該村藉助扶貧行動和建設美麗鄉村的東風,村容村貌發生了巨變,村民的幸福感不斷提升,昔日的貧困山村正演繹著美麗蝶變……
道路硬化實現「戶戶通」
精準扶貧修路先行,「脫貧路」越走越寬
走進大關村,一條條水泥道路像飄落在村中的玉帶,點綴在整齊的村居和農田間。然而,過去的大關村到處都是泥濘不堪的土路,村民們的外出、農資的運進、糧食的運出都非常不方便。
讓群眾告別行路難,打破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為貧困山村脫貧致富插上騰飛的翅膀,是濰坊電信包村幫扶工作隊和村幹部黨員們的共識。
「通過入戶走訪,我們了解到,村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有一條寬闊的大路通到家門口」,濰坊電信駐大關村第一書記王新強告訴記者,「從2019年8月到12月,我們儘早完成了2萬多平方米的道路硬化,實現了『戶戶通』,幫助村民告別了行路難。」
大關村修路圖
這次修路,得到了大關村群眾的一致好評,徹底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村民心裡更是樂開了花。「俺村以前這塊都是土路、坑窪不平,晴天塵土飛揚,下雨天一出門就一腳泥、還容易摔跤。咱們電信包村幫扶工作隊來了之後,給俺們村修了水泥路,實現了戶戶通,現在這裡既安全又方便,咱脫貧致富的信心也更強了。」村民李慶國高興地說。
「要想富,先修路」,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包村幫扶幹部和黨員們嚴格落實國家的扶貧惠農政策,精準施策、精準發力,不斷將脫貧攻堅工作向縱深拓展。農村交通條件的改善,不僅改變了農村面貌,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業發展,也加快了大關村脫貧致富步伐。路通後,大量收購車輛可以直接開到田間地頭,農民就地銷售,解決了農產品運輸難、銷售難、損耗大、成本高、價格低的問題。
綠化美化全面推進
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盡心盡力辦實事
除了道路硬化,在濰坊電信駐大關村第一書記王新強的駐村工作日誌中,記者看到了這樣一段描述大關村舊貌的記錄:村子兩側糞肥、秸稈、雜物堆積;違建多,需拆除;全村亮化率、綠化率低……基礎設施條件欠帳多,成為影響大關村發展的「攔路虎」,改善人居環境迫在眉睫。
「既然是包村幫扶工作隊,就要沉下心、住下來,主動融入到村民中去。要全程為『美麗鄉村』建設出主意、謀實事、謀方案……」入村第一天,濰坊電信駐大關村第一書記王新強就亮明了態度。
為幫助改善貧困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美化生活環境,濰坊電信包村幫扶工作隊和大關村的黨員幹部以「綠滿城鄉秀美臨朐」為宗旨,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當做全村「鄉村文明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的重中之重。全村黨員幹部加網格員帶頭,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先後動用挖掘機、裝載機及運輸車輛200多臺次,拆除違建18間,對村中「三大堆」進行徹底清理,使全村衛生狀況得到全面改善。
拆除違建
同時,綠化美化全面推進,打造公共綠地6處,栽植海棠、金指槐等1900棵,月季、薔薇、冬青等6萬多株,其他綠化苗木2500多棵。新安裝路燈80多盞,打造美麗庭院57戶(其中市級2戶,縣級13戶,鎮級42戶),繪製宣傳畫26幅,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這幅圖不僅好看,還可以從圖裡面了解脫貧攻堅的政策,文化牆會說話呀!」大關村民李阿姨指著手繪文化牆說。
聊起村子的變化,61歲的村民王大爺告訴記者,以前一到晚上根本都出不了門,道路坑坑窪窪,加之沒有路燈,街上根本看不到幾個人影,自從村裡來了濰坊電信包村幫扶工作隊,帶著大伙兒一個勁兒地幹,每天都能看到村裡的新變化。「路修平了,家家戶戶門前沒有雜物,道路兩側種上花花草草,晚上燈亮了,咱出門轉轉也都方便了,你們說俺們村裡的變化大不大。」王大爺邊說邊豎起了大拇指。
通過大力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大關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私搭亂建、垃圾亂扔、雜物亂堆、殘牆斷壁、衛生死角等問題得到根本整治,以前隨處可見的生活垃圾和牲畜糞便成了過去式,村間道路硬化了,村內環境淨化了,村容村貌美化了,群眾生活越來越好了。每天夜晚村子裡明亮的路燈,既照亮了美麗村莊,也點亮了群眾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前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