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扶貧紀實:村容村貌大變樣 人居環境換新顏

2020-12-11 濰坊傳媒網

濰坊傳媒網訊 (記者高翠楊勇)11月的臨朐縣大關村沿途紅葉盡染,風光旖旎。一排排整潔的民居小院錯落有致,一條條潔淨的水泥道路通組入戶,一面面圖文並茂的文化牆別具特色,村裡活躍著村民的身影,每個人的笑容都寫著幸福、透著快樂……到處一片和諧幸福的景象。

大關村位於臨朐縣沂山風景區,全村857戶,總人口2629人,其中貧困戶29戶56人。村民主要收入以傳統種養殖和外出打工、跑運輸等為主,經濟收入不高。自2019年4月,中國電信濰坊分公司包村幫扶工作隊入駐以後,該村藉助扶貧行動和建設美麗鄉村的東風,村容村貌發生了巨變,村民的幸福感不斷提升,昔日的貧困山村正演繹著美麗蝶變……

道路硬化實現「戶戶通」

精準扶貧修路先行「脫貧路」越走越寬

走進大關村,一條條水泥道路像飄落在村中的玉帶,點綴在整齊的村居和農田間。然而,過去的大關村到處都是泥濘不堪的土路,村民們的外出、農資的運進、糧食的運出都非常不方便。

讓群眾告別行路難,打破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為貧困山村脫貧致富插上騰飛的翅膀,是濰坊電信包村幫扶工作隊和村幹部黨員們的共識。

「通過入戶走訪,我們了解到,村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有一條寬闊的大路通到家門口」,濰坊電信駐大關村第一書記王新強告訴記者,「從2019年8月到12月,我們儘早完成了2萬多平方米的道路硬化,實現了『戶戶通』,幫助村民告別了行路難。」

大關村修路圖

這次修路,得到了大關村群眾的一致好評,徹底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村民心裡更是樂開了花。「俺村以前這塊都是土路、坑窪不平,晴天塵土飛揚,下雨天一出門就一腳泥、還容易摔跤。咱們電信包村幫扶工作隊來了之後,給俺們村修了水泥路,實現了戶戶通,現在這裡既安全又方便,咱脫貧致富的信心也更強了。」村民李慶國高興地說。

「要想富,先修路」,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包村幫扶幹部和黨員們嚴格落實國家的扶貧惠農政策,精準施策、精準發力,不斷將脫貧攻堅工作向縱深拓展。農村交通條件的改善,不僅改變了農村面貌,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業發展,也加快了大關村脫貧致富步伐。路通後,大量收購車輛可以直接開到田間地頭,農民就地銷售,解決了農產品運輸難、銷售難、損耗大、成本高、價格低的問題。

綠化美化全面推進

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盡心盡力辦實事

除了道路硬化,在濰坊電信駐大關村第一書記王新強的駐村工作日誌中,記者看到了這樣一段描述大關村舊貌的記錄:村子兩側糞肥、秸稈、雜物堆積;違建多,需拆除;全村亮化率、綠化率低……基礎設施條件欠帳多,成為影響大關村發展的「攔路虎」,改善人居環境迫在眉睫。

「既然是包村幫扶工作隊,就要沉下心、住下來,主動融入到村民中去。要全程為『美麗鄉村』建設出主意、謀實事、謀方案……」入村第一天,濰坊電信駐大關村第一書記王新強就亮明了態度。

為幫助改善貧困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美化生活環境,濰坊電信包村幫扶工作隊和大關村的黨員幹部以「綠滿城鄉秀美臨朐」為宗旨,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當做全村「鄉村文明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的重中之重。全村黨員幹部加網格員帶頭,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先後動用挖掘機、裝載機及運輸車輛200多臺次,拆除違建18間,對村中「三大堆」進行徹底清理,使全村衛生狀況得到全面改善。

拆除違建

同時,綠化美化全面推進,打造公共綠地6處,栽植海棠、金指槐等1900棵,月季、薔薇、冬青等6萬多株,其他綠化苗木2500多棵。新安裝路燈80多盞,打造美麗庭院57戶(其中市級2戶,縣級13戶,鎮級42戶),繪製宣傳畫26幅,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這幅圖不僅好看,還可以從圖裡面了解脫貧攻堅的政策,文化牆會說話呀!」大關村民李阿姨指著手繪文化牆說。

聊起村子的變化,61歲的村民王大爺告訴記者,以前一到晚上根本都出不了門,道路坑坑窪窪,加之沒有路燈,街上根本看不到幾個人影,自從村裡來了濰坊電信包村幫扶工作隊,帶著大伙兒一個勁兒地幹,每天都能看到村裡的新變化。「路修平了,家家戶戶門前沒有雜物,道路兩側種上花花草草,晚上燈亮了,咱出門轉轉也都方便了,你們說俺們村裡的變化大不大。」王大爺邊說邊豎起了大拇指。

通過大力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大關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私搭亂建、垃圾亂扔、雜物亂堆、殘牆斷壁、衛生死角等問題得到根本整治,以前隨處可見的生活垃圾和牲畜糞便成了過去式,村間道路硬化了,村內環境淨化了,村容村貌美化了,群眾生活越來越好了。每天夜晚村子裡明亮的路燈,既照亮了美麗村莊,也點亮了群眾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前進之路。

相關焦點

  • 精準扶貧讓廟窪舊貌換新顏
    原標題:精準扶貧讓廟窪舊貌換新顏   果品交易
  • 電鋸與「積分超市」:移民村舊貌換新顏的「秘籍」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電鋸與「積分超市」——移民村舊貌換新顏的「秘籍」新華社銀川12月14日電 題:電鋸與「積分超市」——移民村舊貌換新顏的「秘籍」新華社記者許晉豫欣榮村村民方志華說,沒想到兩把電鋸為村容村貌改善出了大力。欣榮村是寧夏銀川市賀蘭縣洪廣鎮的生態移民村,2012年以來,全村8000多名村民陸續從寧夏西海固地區搬遷而來。人搬來了,不少村民生活習慣還停留在過去。
  • 孟州城伯鎮:人居環境整治觀摩活動 開創人居環境整治新局面
    為進一步提高城伯鎮人居環境整治標準,更好改善村容村貌,推動美麗鄉村建設,11月26日,孟州市城伯鎮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集中觀摩活動,組織鎮全體班子成員、機關幹部、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赴周邊縣市人居環境工作先進村進行學習。
  • 只爭朝夕看西安 美了「面子」 富了「裡子」 西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西安網訊:全市堅持區域提升、整體打造,多村統一規劃,形成產業興旺、環境優美、村容整潔、文明和諧的美麗鄉村畫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讓西安的鄉村美了「面子」,舊貌換新顏,也讓村民借環境生態之美,走上了產業發展的小康之路,實實在在富了「裡子」。
  • 溫泉鎮馮河村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隊長包娟娟,駐村幫扶工作紀實。
    溫泉鎮馮河村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隊長包娟娟,駐村幫扶工作紀實。>溫泉鎮馮河村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隊長包娟娟駐村幫扶工作紀實在溫泉鎮馮河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現場,在五保戶、殘疾人家庭等特殊困難群眾的農家小院,始終活躍著一個看似嬌小玲瓏、弱不禁風,實則精明幹練、敢作敢為的女人的身影,她時而指揮有度,協調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程,時而滔滔不絕,向老百姓宣講黨的各項惠農政策,時而又像一個乖巧的農家女一樣
  • 志智雙扶 讓精氣神成為扶貧力量——記新疆莎車縣巴依都維村駐村...
    看著眼前的這幅場景,中國太保壽險新疆分公司派駐新疆莎車縣阿熱勒鄉巴依都維村任扶貧駐村書記劉建輝的心裡,湧上一股自豪與激情。2018年2月,他來到村裡,兩年多的時間,通過志智雙扶、組織村民務工就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美麗庭院……昔日的「深度貧困村」正化繭成蝶,舊貌換新顏,成功實現全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帽,成為莎車縣脫貧攻堅示範村。
  • 【扶貧攻堅先鋒譜①】敢叫大山換新顏 ——記縣審計局駐花林寺鎮橫...
    【扶貧攻堅先鋒譜①】敢叫大山換新顏 ——記縣審計局駐花林寺鎮橫巖坪村工作組 2020-12-15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鋸與「積分超市」——移民村舊貌換新顏的「秘籍」
    新華社銀川12月14日電題:電鋸與「積分超市」——移民村舊貌換新顏的「秘籍」新華社記者許晉豫、甦醒「以前在老家,幾戶人家一個山頭,燒火的柴、餵牛羊的草隨處亂放。欣榮村村民方志華說,沒想到兩把電鋸為村容村貌改善出了大力。欣榮村是寧夏銀川市賀蘭縣洪廣鎮的生態移民村,2012年以來,全村8000多名村民陸續從寧夏西海固地區搬遷而來。人搬來了,不少村民生活習慣還停留在過去。
  • 村容村貌煥新顏 長樂十洋村人居環境提升
    福州新聞網7月8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為進一步鞏固「美麗長樂」大行動成果,長樂區吳航街道十洋村以十洋新村道路沿線綠化、花圃氛圍提升、打造主題公園、新建村民公共休閒場所等為重點,開展村容村貌專項整治提升工作。
  • 電鋸與「積分超市」——移民村舊貌換新顏的「秘籍」_農視網_三農...
    新華社銀川12月14日電 題:電鋸與「積分超市」——移民村舊貌換新顏的「秘籍」新華社記者許晉豫、甦醒「以前在老家,幾戶人家一個山頭,燒火的柴、餵牛羊的草隨處亂放。搬來後,部分村民房前屋後破木頭爛瓦片還堆得到處都是。」欣榮村村民方志華說,沒想到兩把電鋸為村容村貌改善出了大力。
  • 邢臺水業集團駐村工作隊進駐廣宗縣馮家寨村
    2018年初,河北省邢臺水業集團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廣宗縣馮家寨村,三年來,在派出單位大力支持下,駐村工作隊從基礎工作做起,從細微處入手,按照省、市、縣各級領導機構有關扶貧脫貧的具體要求,以「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為標準,按照「住得下、底數清、施策準、行動快、成績優」的工作目標,腳踏實地、扎紮實實地開展了駐村幫扶工作。
  • 駐村書記蔡秋榮:紮根安溪幹實事 貧困山村煥新顏
    閩南網11月13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吳圳烽 通訊員 索丹 文/圖/視頻)從IT行業轉型成為駐村第一書記,今年33歲的蔡秋榮還是習慣穿著格子衫、背著電腦四處走。駐村近三年,這名「新手」書記不斷成長,在泉州市安溪縣藍田鄉烏殊村組織帶領實施了22個扶貧項目,累計投入資金1480萬元。
  • 青春在扶貧一線閃光:一名駐村第一書記農村環境治理記
    中新網太原7月7日電 題:青春在扶貧一線閃光:一名駐村第一書記農村環境治理記  作者 楊傑英 郭學紅  走進閆家溝村,環境優美,村主幹道整修一新,乾淨整潔,道路兩旁種著的小松樹修剪整齊,周圍利用廢棄輪胎種植的月季也已經綻放出花朵。在山西省沁縣閆家溝村黨群活動中心牆外,朱虎亮和村幹部正在忙著張貼愛國衛生運動宣傳海報。
  • 聚微力成大愛——廣發銀行昆明分行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燕志同
    2017年6月12日 初到箐口,感受到責任重大  根據分行黨委的安排,我於 2017 年3月接受委派,來到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黃泥河鎮白馬村箐口,任駐村工作隊隊長和該村第一書記,至今已經工作3年多了。
  • 湖北省應急管理廳駐村工作隊隊長與鮑家墩村村民暢談致富經 貧困戶...
    路好了、燈亮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謀發展勁頭更足了。3日上午,陽光正好。鮑家墩村村委會旁的山林間,不時有鳥鳴聲傳來,省應急管理廳駐村工作隊隊長殷峻笑著介紹,「這裡名叫鳥雀林,原來是個亂石崗。現在,村容村貌大變樣,處處是鳥語花香。」在殷峻的帶領下,沿著村委會旁的石階往下,半坡平臺上新修建的文體廣場寬闊乾淨,圖書閱覽室、籃球場、桌球場、羽毛球場等設施齊全。
  • 「我的扶貧故事」春去秋來扶貧情|興義市南盤江鎮壩艾村駐村幹部劉鑫
    我是劉鑫,春去秋來,時光荏苒,從2019年7月被下派至南盤江鎮壩艾村駐村扶貧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而我作為一名幫扶幹部心連心幫扶貧困戶也有了兩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我和一起來駐村的四位駐村幹部,還有五位村幹部,更有在南盤江鎮和興義市自然資源局的一百餘位幫扶責任人一起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 小浪底搬遷村21年過去了,現在怎麼樣了?河水村舊貌換新顏
    多年來,河水村堅持做好村容村貌環境治理工作。他們通過村規民約、「門前三包」、保潔長效機制等措施,實現了人居環境工作的不斷深化提效。記憶中的鄉村,鄉愁中的田園。河水村村史館舊貌換新顏。開封市祥符區萬隆鄉黨委、政府以把村史館的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和鞏固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充分發揮村史館"存史、資政、育人"的積極作用、協調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為目標,將河水村的歷史沿革、名人簡介、古蹟傳聞、地名由來、村規民俗等一一道來,成為人們留住鄉愁、傳承發展鄉村文化的重要方式。
  • 「我的扶貧故事」「黑牛」的確「牛」|沿河自治縣曉景鄉高寨村駐村...
    就是這熟悉而親切的稱呼,讓我更堅定了做好駐村幫扶工作的信心和決心。駐村後,我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為了摸清村情,我用了兩周的時間入戶走訪,了解全村的基本情況和自己幫扶的貧困戶家庭信息。走訪中,我與農戶交心談心,宣傳黨的惠民政策和脫貧攻堅相關知識、打開群眾思想禁錮,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通過入戶摸排,相關資料得以全面完善。
  • ——松原市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紀實
    每到一地,檢查組都認真查看垃圾清運、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宣傳、村容村貌提升、禽畜糞汙排放治理等情況,並現場進行打分。雖然各地情況不同,但每個村屯發生的變化,都讓檢查組成員欣慰不已。「有的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文化發展結合起來,有的充分發動志願者力量推動環境轉變,各縣(市、區)都有自己的招法,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實地踏查後,檢查組成員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
  • 繪就山村幸福圖|慈利縣衛生健康局駐趙家崗土家族鄉金坪村脫貧攻堅...
    繪就山村幸福圖——慈利縣衛生健康局駐趙家崗土家族鄉金坪村脫貧攻堅工作紀實金坪村位於趙家崗土家族鄉,因為臨近鄉政府,所以交通相對便利,慈利縣衛生健康局駐村幫扶工作隊進駐該村後,結合該村實際,完善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