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不一樣的戰爭電影,一樣的殘酷現實

2020-12-09 溪蔥綠

文|溪蔥綠

一部好的電影,人們看完之後,心情總是久久不能平復,總感覺有一些東西欲蓬勃而出,那是一種激情,是一種震撼,也是一種深思。

《八佰》是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故事發生的背景是淞滬會戰時期。國軍打算全面撤退,但不甘心放棄上海,就留下一支部隊與日軍對抗,也藉此為國際談判爭取時間,爭取贏得國際上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支持。

弱國無外交,把心思寄托在國際幫助上,只能是幻想。看看上海平安無事的租界,看看上海其他地方的戰火紛紛,就明白了。國家強,沒人敢招惹;國家弱,被人追著打。

而被國軍留下的那支420人部隊,就是八百壯士。

1、敵人很兇狠,並且很精明

之前看過許多抗日神劇,裡面的敵人一律傻乎乎,而我們的英雄則能以一敵百,戰無不勝。甚至那些子彈都是繞著我們英雄走,而英雄們的槍法則是百發百中。

但是這部影片,呈現了真實的戰爭。我們面對的敵人訓練有素,有勇有謀;我們的英雄,也並非英雄。子彈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在兩軍廝殺中,一個不留意,一個微露頭,子彈就飛射而來。

敵人各種花樣的進攻,毒氣彈,防彈鐵板,從後面包抄,所有我們能想到的手段,敵人都能想到。這便是為什麼敵人敢誇海口,說三個小時就能滅掉這個點。

敵人唯一沒有估量到就是,我們中國軍人的決心和勇氣。當所有的辦法想盡,依然不能瓦解敵人的進攻,我們的軍人組成敢死隊,用人體攜帶炸彈,跳入敵人圈,以粉身碎骨換取敵人的同歸於盡。

靠著這種大無畏,才暫時阻止住敵人進攻。這就是我們國家當時真實的處境。落後,孱弱,要啥沒啥,就只剩下軍人和民眾的一腔熱血。

2、別的國家再好,也終究庇佑不了中國百姓

當時的上海硝煙瀰漫,滿目瘡痍,處處是斷壁殘垣。遭受了戰爭洗禮的國家支離破碎,遭受了戰爭踐踏的人民家破人亡。

沒有國家的庇佑,人的生命卑賤如螻蟻。戰火紛紛中,處處是屍體。烏鴉、老鼠不停地啃食著屍體,活著沒有尊嚴,死後更沒有尊嚴。

許多人不明白愛國的意義,不明白國與家之間有什麼聯繫。就如影片中英租界的那些看客。他們中有商人,有教授,有歌女,有戲子,社會中的三教九流都有,一開始他們覺得無論戰爭如何殘酷,和他們都沒有關係。

但是近在咫尺的炮火,近在咫尺的子彈,時不時誤傷百姓,一旦有人試圖跨過蘇州橋,馬上便被子彈擊中。他們才感覺到,他們和這個國家緊密相連,若是沒有了國家,他們便什麼都不是,只能任人宰割。

租界再好,終歸是寄人籬下。人家首先保護的總是他們國家的人,而甭管如何效忠其他國家,在別人眼裡,都是亡國奴。

覆巢之下無完卵。千千萬萬的家,就是覆巢之下的卵。

3、受苦受難的總是普通大眾

一河之隔,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戰爭打響了,有錢人都跑到租界去了。不管外面如何炮火連天,租界依然燈紅酒綠,歌舞昇平。

站在租界觀戰的人,不是有錢人,就是有權有勢的人,普通老百姓很少。縱觀古今,不管在什麼時代,受苦受罪的永遠是普通大眾。

自古以來,有錢也好,有權也罷,他們往往是錦衣玉食,享受著最好的生活,一旦有什麼禍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總能第一時間避禍。

只有普通大眾,永遠是水深火熱,永遠是苦難的承受者。他們明明過著最苦的日子,卻依然承受著最痛的磨難。但老百姓才是國家最珍貴的人,因為國家面臨危難的時刻,挺身而出的多是這些普通人。

他們沒有可避禍的地方,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奮起保護自己的家園。他們往往比那些富人更能感受國家的破碎,感受苦痛的折磨。有句老話叫,為富不仁。

這倒不是歧視有錢人,只是你看看,那些在前面衝鋒陷陣的多是普通人,而這些富人能出財出力就已經算是為國作貢獻。

這就是殘酷的現實。普通人的日子,總是更難過。

4、無論何時,總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戰爭爆發了,普通老百姓想得都是怎麼逃命。站在前線的永遠是軍人。

但是這些軍人他們也是孩子的父親,父親的孩子,他們和普通人沒兩樣。影片中的八百壯士,有一部分來自地方保安團,他們加入保安團只是想混工資,他們膽小怕死,聽見槍聲就想抱頭逃竄。他們的願望都很簡單,就想活著,就想守著家人過一輩子。

但是危機時刻,他們被拉入了軍營,作為替補軍人加入了戰場。從他們穿上軍裝的那一刻起,即便他們再害怕,也沒有任何退路。

不管日本人有多麼兇狠,不管戰爭有多麼殘酷,軍人們總是擋在老百姓的前面。他們中也有人會感到害怕,但看著戰友一個個倒下,看到親人任人殺戮,他們的血性終於被激發。曾經很慫的人,也可以變得很兇狠。

影片中的端午,小湖北,張譯演的老算盤,姜武演的瓜慫,王千源演的兵油子。剛開始有多膽小,有多想逃,後來就有多勇敢,衝鋒得就有多主動。

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但是保家衛國,當是每一個男兒本色。一旦他們心中擁有想守護的東西,他們就勇敢無畏。

正如何香凝所感慨: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5、看起來像壞人,也有可能是英雄

刀子是租界的混混,幫著蓉姐看賭場,他痞痞的,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這樣的人實在沒法和英雄連在一起。但在看到八百壯士的殊死抵抗時,他義無反顧地參軍了。

為了給國軍送電話線,明知過橋就是死,他卻堅持過橋,並自嘲道:自己跑得快。他再跑得快,哪有子彈跑得快,很快他還是中彈了。大家都喊著讓他不要再動,但他強撐著站起來,用盡最後的力氣,把電話卷線拋了過去,而他也被打成了篩子。

還有許多像他一樣的幫派混混。我們總覺得他們是作威作福,但在國家危難之際,他們也揮灑熱血,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是最難評判的,一個看起來像壞人的人,內心深處也許深明大義;而一些看著像好人的人,也許有許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就如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他是軍方的高級指揮官,但他來是讓謝團長撤退的,他還要求把雜牌軍留下墊底,輕描淡寫間草菅人命。

這就是人性,這就是人心。

6、英雄的結局,多不如童話美好

影片沒有介紹英雄們的結局,只以一個衝鋒的鏡頭收了尾。留在觀眾心中的,永遠是那壯烈的形象。

但是真實的故事是,壯士們後來退到了租界,租界的人礙於日本政府的壓力,一直軟禁著這些士兵。日本方面,不斷派人說服謝晉元團長投降,多次勸說未果後,派人殺害了謝團長。

而謝團長的部隊,也因此四分五裂。有人當叛徒,有人被折磨死,有人一直被當苦力,最後死的死,散得散,竟沒有一個像樣的結局。

真相,令人意氣難平。但道義自在人心。多少年過去了,什麼最高將領大家早已不記得。但是八百壯士的壯舉,卻始終在人們心中。

直到今天,依然有許多民眾來到四行倉庫,獻上一束花,表示緬懷與敬意。

7、團結一心,才能攻無不克

從最開始的任人宰割,到後來兩岸南北,不管是將士,還是群眾,所有的人,都一心向國,所有的人都對敵人充滿恨意。

也許這就是憤怒的力量。一個民族的憤怒,就是人民的覺醒,所有的人不再麻木不仁,不再事不關己,而是有一種共同的情感,在在體內流動,在體內碰撞。

當所有人的眼光聚焦於此,當所有人願意勇敢應敵,這個民族自然是無法戰勝的。一個有力量,有血性的民族,終能戰勝一切妖魔鬼怪。

這就是團結的力量,這就是人民的力量。

看完影片,更熱愛我們的國家了,也更佩服我們的人民了。面對磨難,我們總是能團結一心,比如今年來勢洶洶的疫情,在舉國上下一致行動下,很快就敗下陣來。面對外敵,我們總是能眾志成城,比如某大國不斷潑我們髒水,不管是網民還是群眾,都節奏一致仇視某大國。

國家做的任何舉措,大家都鼎力支持。這就是我們的民族,溫和從容,但絕不容任何人侵犯。

祝福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人民越來越幸福。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的意義:向國人證實戰爭是殘酷的
    以前看中國抗日體題材的電影,總是感覺矯揉造作,根本看不到戰爭的殘酷性,要不就是一槍斃命,要不就是飛簷走壁、手撕鬼子,純屬無稽之談。電影《八佰》摒棄了這些噱頭巴腦的東西,第一次向我們展現了戰爭的殘酷。電影的開端就向我們展現了淞滬會戰慘敗的畫面。屍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臭氣燻天,暗無天日,斷壁殘桓,慘不忍睹。隨後四行倉庫保衛戰開始了,國軍留下的452名士兵開始進行最後的抵抗。電影有這樣一個橋段非常耐人尋味。上海四行倉庫後面是英國租界,當時的日本人不敢動英國地盤。很多上海市民都撤入租界中避難。
  • 《八佰》:在殘酷的戰爭中,貪生怕死是種常態,視死如歸也是
    不是偉光正的標籤榜樣,而是真正的平凡英雄,八佰拍得確實有獨到之處!讓我為之興奮的不僅僅是這一部八佰,而是我看到了這些屬於民族歷史的故事終於有人有能力去訴說了。我相信這可能不是最初的八佰,但是絕對也不會是最將就的八佰。
  • 《八佰》的動靜與黑白
    《八佰》宣布定檔後,各方反應積極熱烈,「報復性」期待跨越銀幕內外,呈現出一種和作品題材和類型匹配、富有戲劇性、聯通了電影與現實的互文性。尤其是,8月14日的黃金時段限時點映,《八佰》獲得了超過1400萬元的票房,次周第二輪幾天的點映又取得超兩億的票房,引發了觀影熱潮和熱議,可謂打響了經歷了「蜷縮」和「忍耐」,後疫情時期「頭部」電影率先「衝出去」的第一槍。
  • 《八佰》:直面生死 在殘酷的戰爭中蛻變重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電影《八佰》取材自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講述的是「八百壯士」堅守四天四夜的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場景的真實與否對故事能否成立至關重要,黃志忠對此深有感觸:「演員如果要建立一個強大表演信念的話,首先場景這一塊你得相信,服裝造型你得相信,才會讓你產生代入感,仿佛身臨其境一樣,這樣才能很快找到當年的感覺。」電影《八佰》將鏡頭對準了絕境中的戰士,向觀眾展現了一幅戰場上的眾生相。
  • 這部和《八佰》一樣好看的抗日電影,因沒錢做宣傳,最終撲街
    由於疫情的緣故,今年國內市場上映的電影屈指可數,不過其中並不乏一些成功的作品,例如《八佰》,依靠極高的業界口碑和強大的宣發能力,一經上映就獲得了高票房和好口碑的雙豐收,甚至許多觀眾都成了自來水,二刷三刷的大有人在,但其實一部電影的成功除了製作精良,想要在電影市場上大有收穫運氣也很重要,比如有部跟《八佰》同類型的電影,因為資金原因宣傳不到位
  • 「含劇透」《八佰》影評:戰爭,遠比你我想像中的殘酷
    原定在2019年7月5日上映《八佰》,在幾經波折後終於在8月21日重新上映。早在2016年11月,導演管虎就曝光了《八佰》的籌備進展,從2017年9月在蘇州正式開機,拍攝歷時230天。作為亞洲首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電影,《八佰》自宣發以來就一直備受期待。
  • 播種前熱期待,電影《八佰》讓你燃燒了中國靈魂嗎?
    作為一部從未播出過的電影,《八佰》這部段時間非常受歡迎,很多導演不僅稱讚這部電影,還直接說中國太需要《八佰》這樣的電影。此外,在點映電影中,許多觀眾已經淚流滿面,那麼什麼樣的電影能在中國中引起如此強烈的反響呢?
  • 《八佰》 看完了,我確定這是一部偉大的戰爭電影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電影《八佰》,沒有讓人失望,它以自己的綿薄力量去講述歷史,讓青年一代觀眾銘記歷史、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還記得當年大小銀幕上抗戰佳作的榮光,從《地雷戰》《地道戰》這樣的「科教片」,到《小兵張嘎》《烈火金剛》這樣的演義片,再到《戰爭子午線》《紫日》這樣的寫實戰爭片,如今戰爭電影風光不再,不僅中國如此,在世界範圍內,就連好萊塢,在《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戰爭電影也是鳳毛麟角,這是時代大潮所決定的。
  • 繼戰爭巨作《八佰》後,《金剛川》也被眾多影迷繼以厚望
    繼戰爭巨作《八佰》後,《金剛川》也被眾多影迷繼以厚望,圍繞著橋,展開了故事線。由於場景單一多,票房沒有《八佰》理想,但也是一部戰爭佳作,比起小姑涼用飛刀躲過子彈把一排的日軍都滅掉的神劇真實的多。最後上帝視角鏡頭運用,志願軍血肉之軀搭起的人橋,掩護部隊過橋,真實的讓人淚目。
  • 《八佰》:難以用「好看」形容的好電影
    這部好電影拉近了我和英雄之間的距離,我看到了他們在艱難歲月中的革命信仰,看到了他們為了新中國的美好明天而浴血奮戰,看到了他們在天堂的微笑和生命的永垂不朽。我不願用「好看」一詞去形容《八佰》,因為它對我而言不只是一部好看的電影,更是一次不忘歷史,不忘先烈的生命教育和愛國教育。管虎曾說他在全國二十多個城市採訪了很多人,其中百分之八十的人不知道四行倉庫保衛戰,他感到有一種責任,需要讓更多人了解這段往事。
  • 電影「八佰」:一個無奈的謊言,一場悲壯的戰爭,一段刻骨的歷史
    導演 管虎三年磨一劍,其執導的戰爭題材影片《八佰》於2020年8月14日在全國多地開啟第一輪提前點映。作為大製作、大明星、大題材的《八佰》首映便呼聲高漲、好評連連,還迎來不多明星傾力打Call點讚。在首輪放映當日,電影《八佰》便取得了單日票房接近1000萬的不俗成績。《八佰》取名何意?《八佰》改編自一段真實的抗戰歷史。
  • 電影《八佰》熱映的背後:真實的戰爭遠比電影描繪得更殘酷慘烈
    最近,以抗戰為題材的電影《八佰》熱映,最新票房已經突破20億,引發無數網民的關注與熱議。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淞滬會戰時期,為了掩護主力部隊撤離,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奉命率領四百餘名戰士,苦守閘北四行倉庫,鏖戰四天四夜的故事。
  • 投稿|再看《八佰》,何止「八佰」
    感謝管虎導演,讓我見識到了這場真人秀展現出來的戰爭的殘酷,還有人性的光輝。在這場誰也輸不起也不能輸的真人秀裡,謝晉元帶領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正規軍、保安團的八百兒郎們,以把倉庫當墳墓的決絕,完成了一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電影《八佰》到底該不該將撤退作為結局?
    一個確實是完全意外的時間在影院看了《八佰》這場電影,本是出去跑步的,但是遇上下雨,臨時決定在影院看個電影,所以在這樣的情境下和朋友一起到了影院,選了《八佰》這部當下熱播的電影,一開始就聽到《八佰》上線多少天突破多少票房,而後又見影評講《八佰》堪稱是史上罵聲最多的一部電影,這樣一種雙重聲音交織的電影會是怎樣的一部電影?
  • 電影《八佰》:一橋的兩面,地獄與天堂
    但上映電影多為經典電影重映,亟待頭號種子登場,命途多舛的《八佰》拿到了接力棒,點映破億的成績著實不錯。電影《八佰》講述的是塵封的真實歷史,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一支僅有420餘人的孤軍死守上海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頑強對抗日軍。蘇州河南岸租界內的數萬名市民目睹了整個鏖戰過程,各國媒體也競相報導。這樣才有了四行倉庫保衛戰與「八百壯士」的故事。
  • 好電影不怕黑,今天我要推薦《八佰》
    文/木易在這疫情的特殊期間,電影《八佰》可以說是第一部選擇現在上映的華語大片,不僅為影院造勢,也同樣為電影行業的復興書寫下了厚重的一筆。第一時間看完電影,更是激動不已,不僅是因被電影中展現出的宏大場面而震撼,更是為「八百壯士」的歷史壯舉而內心觸動。不得不說,不負萬眾期待,歷經一年多的時間,這部不好看到的《八佰》絕了。
  • 《八佰》讓我喜歡上戰爭片了!
    槍林彈雨,炮火連天場面的震撼 與英勇戰士的浴血奮戰結合 強大視覺張力讓我們折服 再加上血氣方剛的男兒勁 戰爭片的輪廓也就慢慢的清晰了
  • 電影《八佰》的導演是誰 《八佰》劇情介紹
    八佰誰導演的《八佰》導演是管虎。大家可能對這個人有點陌生,但是提起吳亦凡參演的《老炮兒》大家想必不會陌生吧,這也是管虎導演的作品之一。管虎,1968年出生於北京市,中國內地導演,199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與賈樟柯、王小帥等同為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作品犀利、先鋒,有著強烈的人文關懷和現實批判性,視聽技巧純熟並獨具特色。24歲執導處女作《頭髮亂了》,記錄了九十年代中國年輕人的迷茫與尋找;電影《西施眼》獲得2002年夏威夷國際電影亞洲電影評審團獎(NETPAC)、第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影片。
  • 《金剛川》同為戰爭題材的電影,為何不如《八佰》?
    依照目前來看,這部電影很難突破30億票房成績。而《八佰》取得了31.1億的票房成績。雖然兩部電影都是戰爭題材的電影,但本質上還是有明顯區別的。《八佰》主要講述的是抗日戰爭,而《金剛川》主要講述的是志願軍抗美援朝的故事。兩部電影其實都是比較優秀的。但《八佰》顯然評價要更高一些。而最終票房成績,基本上《金剛川》很難超越,能達到20億就算是非常成功了。
  • 這部電影有望接棒《八佰》成為2020年第二部爆款戰爭題材電影
    儘管今年的電影票房受到疫情影響,出現部分縮水,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一部《八佰》橫空出世,進入國內累計票房榜排行前十,也沒有想到,不到兩個月之後,一部任務電影《金剛川》被看做是《八佰》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