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的意義:向國人證實戰爭是殘酷的

2020-12-09 科學小月

以前看中國抗日體題材的電影,總是感覺矯揉造作,根本看不到戰爭的殘酷性,要不就是一槍斃命,要不就是飛簷走壁、手撕鬼子,純屬無稽之談。電影《八佰》摒棄了這些噱頭巴腦的東西,第一次向我們展現了戰爭的殘酷。

電影的開端就向我們展現了淞滬會戰慘敗的畫面。屍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臭氣燻天,暗無天日,斷壁殘桓,慘不忍睹。隨後四行倉庫保衛戰開始了,國軍留下的452名士兵開始進行最後的抵抗。

電影有這樣一個橋段非常耐人尋味。上海四行倉庫後面是英國租界,當時的日本人不敢動英國地盤。很多上海市民都撤入租界中避難。保衛戰打響後,有三名學生被戰爭氣氛感染,不顧生命危險,從租界跑出來,立志參軍打日本人。可是當戰爭真的打響了,三個學生徹底傻眼了,他們根本不會用槍,不會隱蔽,被嚇破了膽子,一心只想回到租界裡,最後他們都死了,何等的悲慘。

這就是說明了一個問題,國人根本就不知道戰爭的殘酷性,空有一腔熱血,卻毫無還手之力。這個片段讓我想起了黃曉明主演的《烈火英雄》,當濱海石油碼頭發生火災後,江立偉作為消防中隊長,帶兄弟們開始救火。很多消防隊員都非常勇敢,誓死當英雄,但是當他們真正走入火場,真正開始執行任務時,內心都是恐懼的。尤其是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手動關閉油罐時,更多人展現的是猶豫,再沒有那種爭先恐後當英雄的勁頭。

人是一種很容易被情緒左右的動物,頭腦一熱感覺天地無懼,但是身臨其境,又會畏葸不前。戰爭也好,火場也罷,都不是靠一腔熱血就能勝利的,不是所有人都是《戰狼2》裡的張翰,只喜歡AK47的聲音。我們都是普通人,只有經過職業化的訓練才能擔當大任。這個時代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按部就班的精神。感謝《八佰》為我們展示的世界,希望戰爭永遠不要發生。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到底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意義?
    很早就看了八佰的簡介和預告片,這種電影本不打算去看,因為淚點實在太低,看完怕心裡難受,但還是鼓起勇氣去看了八佰,看完之後,心裡真的久久不能平靜。>* 主要演員: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毅、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沒有手撕鬼子、沒有褲襠藏雷、沒有手槍就能打下飛機,更沒有那些狗血的抗日神劇情,這部《八佰》有的只是真正抗戰時期的殘酷和英勇就義,讓人看完不得不深深的沉思,這片960萬平方公裡的中華土地是先輩們用血和淚再加上無數的屈辱堆出來的。
  • 電影《八佰》熱映的背後:真實的戰爭遠比電影描繪得更殘酷慘烈
    最近,以抗戰為題材的電影《八佰》熱映,最新票房已經突破20億,引發無數網民的關注與熱議。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淞滬會戰時期,為了掩護主力部隊撤離,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奉命率領四百餘名戰士,苦守閘北四行倉庫,鏖戰四天四夜的故事。
  • 「含劇透」《八佰》影評:戰爭,遠比你我想像中的殘酷
    原定在2019年7月5日上映《八佰》,在幾經波折後終於在8月21日重新上映。早在2016年11月,導演管虎就曝光了《八佰》的籌備進展,從2017年9月在蘇州正式開機,拍攝歷時230天。作為亞洲首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電影,《八佰》自宣發以來就一直備受期待。
  • 《八佰》:在殘酷的戰爭中,貪生怕死是種常態,視死如歸也是
    不是偉光正的標籤榜樣,而是真正的平凡英雄,八佰拍得確實有獨到之處!讓我為之興奮的不僅僅是這一部八佰,而是我看到了這些屬於民族歷史的故事終於有人有能力去訴說了。我相信這可能不是最初的八佰,但是絕對也不會是最將就的八佰。
  • 《八佰》:不一樣的戰爭電影,一樣的殘酷現實
    文|溪蔥綠一部好的電影,人們看完之後,心情總是久久不能平復,總感覺有一些東西欲蓬勃而出,那是一種激情,是一種震撼,也是一種深思。《八佰》是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故事發生的背景是淞滬會戰時期。遭受了戰爭洗禮的國家支離破碎,遭受了戰爭踐踏的人民家破人亡。沒有國家的庇佑,人的生命卑賤如螻蟻。戰火紛紛中,處處是屍體。烏鴉、老鼠不停地啃食著屍體,活著沒有尊嚴,死後更沒有尊嚴。許多人不明白愛國的意義,不明白國與家之間有什麼聯繫。就如影片中英租界的那些看客。
  • 電影《八佰》:一橋的兩面,地獄與天堂
    但上映電影多為經典電影重映,亟待頭號種子登場,命途多舛的《八佰》拿到了接力棒,點映破億的成績著實不錯。電影《八佰》講述的是塵封的真實歷史,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一支僅有420餘人的孤軍死守上海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頑強對抗日軍。蘇州河南岸租界內的數萬名市民目睹了整個鏖戰過程,各國媒體也競相報導。這樣才有了四行倉庫保衛戰與「八百壯士」的故事。
  • 好電影不怕黑,今天我要推薦《八佰》
    文/木易在這疫情的特殊期間,電影《八佰》可以說是第一部選擇現在上映的華語大片,不僅為影院造勢,也同樣為電影行業的復興書寫下了厚重的一筆。第一時間看完電影,更是激動不已,不僅是因被電影中展現出的宏大場面而震撼,更是為「八百壯士」的歷史壯舉而內心觸動。不得不說,不負萬眾期待,歷經一年多的時間,這部不好看到的《八佰》絕了。
  • 電影「八佰」:一個無奈的謊言,一場悲壯的戰爭,一段刻骨的歷史
    導演 管虎三年磨一劍,其執導的戰爭題材影片《八佰》於2020年8月14日在全國多地開啟第一輪提前點映。作為大製作、大明星、大題材的《八佰》首映便呼聲高漲、好評連連,還迎來不多明星傾力打Call點讚。在首輪放映當日,電影《八佰》便取得了單日票房接近1000萬的不俗成績。《八佰》取名何意?《八佰》改編自一段真實的抗戰歷史。
  • 《八佰》:難以用「好看」形容的好電影
    一部好電影所具有的教育功能要比教科書更生動、更具體、更共情。管虎導演的《八佰》給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感動,它喚起了每個人心中的英雄情結和愛國情懷。管虎從事電影行業至今,拍攝了十三部電影,題材廣泛,風格多變,但關注時代變革中小人物的命運,在矛盾和衝突的過程中顯現小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是其電影的一大主題。戰爭年代,人如螻蟻,命如草芥,《八佰》的動人之處在於凸顯了生命的珍貴和偉大。這些人民英雄他們的身體不是「工具的身體」,而是父母生養,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的身體」。
  • 電影《八佰》雲首映
    來源:北方網原標題:電影《八佰》雲首映 點映獲評「華語戰爭大片裡程碑」8月14日,電影《八佰》特別舉辦了全球雲首映禮,實現北京、丹東、武漢、深圳、上海5城16影廳同步連線。影片主創兵分兩路於北京、丹東「雲相聚」,實現兩城實時互動。
  • 築牢歷史記憶,開創美好未來——《八佰》觀後感
    截至目前,今年的票房冠軍屬於一部戰爭片——《八佰》。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電影市場迫切需要一部能夠吸引觀眾走進影院、提振市場信心的電影,《八佰》適時登陸院線,而在中美貿易摩擦更為頻繁的特殊時期,這樣一部以「抗戰」為主題的電影顯得更為特別。
  • 戰爭與個體——電影《八佰》影評
    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的是史稱「八佰戰士」的中國國民黨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比如,目不轉睛盯著對岸的當紅明星盧小姐,邊把對她拍個不停的鏡頭移向對岸,邊說:「別拍我,拍那邊。」但在一堆面對戰爭手足無措的人中,這樣的聲音顯得有幾分單薄。
  • 電影《八佰》到底該不該將撤退作為結局?
    一個確實是完全意外的時間在影院看了《八佰》這場電影,本是出去跑步的,但是遇上下雨,臨時決定在影院看個電影,所以在這樣的情境下和朋友一起到了影院,選了《八佰》這部當下熱播的電影,一開始就聽到《八佰》上線多少天突破多少票房,而後又見影評講《八佰》堪稱是史上罵聲最多的一部電影,這樣一種雙重聲音交織的電影會是怎樣的一部電影?
  • 播種前熱期待,電影《八佰》讓你燃燒了中國靈魂嗎?
    作為一部從未播出過的電影,《八佰》這部段時間非常受歡迎,很多導演不僅稱讚這部電影,還直接說中國太需要《八佰》這樣的電影。此外,在點映電影中,許多觀眾已經淚流滿面,那麼什麼樣的電影能在中國中引起如此強烈的反響呢?
  • 從藝術角度分析電影《八佰》
    電影《八佰》的熱映勢必會帶來新一輪的愛國熱潮,也帶來了更多關於電影與真實歷史事件的出入的探討,我們在尊重歷史的前提僅以電影分析它給我們帶來的藝術鑑賞。以下內容有劇透的成分,影片開始就以十三歲小湖北的孩童視角展開,在這一獨特的視角下更加鮮明的與這個戰亂的世界格格不入,在世界電影史上關於二戰的電影也多為兒童視角,這樣的表達更能讓我們感受到戰爭的殘酷,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跟著自己的叔叔和哥哥借著想看看大城市為由,因為與部隊失聯以「逃兵」的身份被迫進入了四行倉庫,也就是在大門關閉的那一刻這場四行倉庫保衛戰就正式開始了
  • 《八佰》:做英雄不做旁觀者
    《八佰》:做英雄不做旁觀者 電影《八佰》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可謂是電影行業的救市之作。首次觀看這部電影會覺得它太過於寫實,將戰爭的殘酷毫無遮掩的擺在大熒幕上。戰爭是慘絕人寰的,在它的面前人命變得不堪一擊。
  • 《八佰》讓我喜歡上戰爭片了!
    槍林彈雨,炮火連天場面的震撼 與英勇戰士的浴血奮戰結合 強大視覺張力讓我們折服 再加上血氣方剛的男兒勁 戰爭片的輪廓也就慢慢的清晰了
  • 《八佰》:倉庫之後,電影之外
    50歲的當口上,他將要完成40歲的夢想,扛起那面旗——關注戰爭中的困境、絕境,以及個體命運。「而這種關注在中國電影中是缺乏的,至少我們這代人中應該有人來做這件事,至少(我們)有這個責任。」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事實上,那些士兵的命運和這部電影形成了一種跨越時空的微妙互文。鮮有人知道,八佰壯士的殘酷命運並非終結在四行倉庫,《八佰》的困境也遠在電影之外。
  • 《八佰》 看完了,我確定這是一部偉大的戰爭電影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電影《八佰》,沒有讓人失望,它以自己的綿薄力量去講述歷史,讓青年一代觀眾銘記歷史、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還記得當年大小銀幕上抗戰佳作的榮光,從《地雷戰》《地道戰》這樣的「科教片」,到《小兵張嘎》《烈火金剛》這樣的演義片,再到《戰爭子午線》《紫日》這樣的寫實戰爭片,如今戰爭電影風光不再,不僅中國如此,在世界範圍內,就連好萊塢,在《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戰爭電影也是鳳毛麟角,這是時代大潮所決定的。
  • 《八佰》:群像電影中的動物意象
    院線電影復工的關鍵一步,交給了《八佰》。這是導演管虎最新的電影作品,講述四行倉庫壯士抗擊日寇的故事。 於是,管虎在《八佰》中做了一個很「虎」的決定——用不同個體的視角來還原這場戰爭。戰場上,軍人鏖戰;叢林中,百獸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