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最早6個老牌師團,皆由各地藩鎮武裝改編,難怪戰力懸殊

2020-12-25 讀萬卷書破萬仞浪

▲《地下交通站》劇照

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就大力學習西方,但有些地方也學的不倫不類,比如其軍隊的師團、旅團編制,就是蠍子粑粑——獨一份(糞)。1888年,其將國內原油的6個藩鎮軍隊改編為6個師團,番號從第1至第6,均採取兩旅團四步兵聯隊編制,再加炮兵、輜重和騎兵聯隊,總兵力2萬人。這6個師團就是日本陸軍的源頭,二戰時期荼毒整個亞洲的數百萬日寇,其軍官骨幹基本都出自其中。

▲日寇在檢閱

這6個師團都是從地方藩鎮武裝轉化而來,雖然軍方高層想方設法要消除這一影響,要求聯隊長以上和參謀軍官經常輪換,但對於基層官兵卻依然只能從同一地方徵集。其中,第1師團的來自東京,第2師團的來自仙臺,第3師團的來自名古屋,第4師團的來自大阪,第5師團的來自廣島,第6師團的來自熊本。

▲二戰時期的東京

東京的第1師團

成立於1891年,系日軍所建立的首個師團,因此選在了首都東京。由於東京從江戶時代起便是商業都會,民風不強悍,因此名聲雖大,卻不敢大用。1936年後其連續7年在關東軍內充當骨幹,但一直未打大戰。1944年菲律賓告急,該師團被迫上陣,但剛剛在萊特島登陸就遭到美軍打擊,損兵近萬,餘部逃入叢林,最後投降時僅剩800名殘兵。

▲「九·一八」事變

仙臺的第2師團

第2師團來自日本東北部的仙臺,那裡天氣寒冷、民風強悍,因此該師團能夠長期駐紮我國東北,並成為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東三省的元兇。後來其成為日軍3個摩託化步兵師團之一,並於1942年被送往太平洋戰場,在瓜達卡納爾島死傷大半,僅數千傷員撤回;在菲律賓重建後戰力大減,在緬北戰場又被中國遠徵軍重創,苟延殘喘至日本投降。

▲戰後重建的名古屋

名古屋的第3師團

第3師團組建於名古屋,這裡的民風並不強悍,官兵的拼殺精神也將就,但畢竟是首批成立的老牌師團,所以侵華戰爭中長期擔任華中主力。

▲被俘的第4師團官兵

奇葩的第4師團

組建於大阪的第4師團可謂奇葩,由於大阪是日本商業氣氛最濃的城市,因此商販出身的士兵非常精於算計,戰場上也耍滑頭,從日俄戰爭起便被稱為「奸詐的商人師團」。由於日軍高層也深知其底細,因此一般將其用作地方守備,先後投入東北和華中戰場,後來調至印尼和泰國擔任警備直至投降。

▲遭到轟炸的廣島

廣島的第5師團

第5師團可謂侵華戰爭中作戰範圍最廣的部隊,也是在關內作戰的惟一摩託化步兵師團。全面抗戰爆發後,該師團先後參加了忻口戰役、徐州會戰,並曾入侵廣東廣西,先後同中國70個師交過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該師團又攻佔新加坡、印尼,並一直駐於當地。

▲第6師團長谷壽夫受審

窮兇極惡的第6師團

對中國人欠下血債最多的就是第6師團,其組建於日本九州的熊本,該地貧困且民風嗜鬥,男子往往以從軍為出路。戰前日本有一句自吹之辭:「天下日本兵第一,日本九州兵第一」。第6師團早在1928年便製造過濟南大屠殺,1937年底又製造了南京大屠殺,後來長期在華中作戰,兇悍為各師團之最。1943年該師團被調到太平洋戰場上最艱險的布幹維爾島,遭美澳軍連續兩年封鎖,最後不得不逃入叢林靠野果為食,最後僅剩數千殘兵撐到投降。

相關焦點

  • 八旗沒落,私人武裝強大,清朝就不怕出現藩鎮割據嗎?
    太平天國運動歷經14年,其深遠影響之一就是:清朝賴以發家之八旗子弟被打殘,走向衰敗,無法逆轉;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為代表的漢族地主勢力崛起,湘軍、淮軍、楚軍等「私人武裝」成為清朝政權新的軍事支柱,改變了清朝入關以來之軍政格局。
  • 二戰時日本甲種師團的戰鬥力如何?比神劇裡厲害多了
    儘管在電視劇裡,日軍非常蠢笨,而中國抗日武裝則厲害的不得了,手撕鬼子、手榴彈打飛機、八百裡爆頭之類的橋段屢見不鮮。有人甚至開玩笑,說一個燕雙鷹就能幹掉一個師團的鬼子。但實際上,真實的日軍可比神劇裡厲害多了,尤其是日本甲級師團,比中國軍隊高了不止一個檔次。那麼二戰時日本甲種師團的戰鬥力如何?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 二戰時期日軍六個「海洋師團」結局,有的全軍覆沒,有的順利投降
    這是日本陸軍的編制,但是因為後來在太平洋戰爭,兩棲作戰需求比較大,而日本又沒有單獨的海軍陸戰隊,於是就改編師級單位所產生的軍事編制;戰力主體仍以步兵師,但增編更完整的後勤、支援單位維持部隊在缺乏後勤的環境下仍具備獨立作戰能力。這種改編後的師團,就叫「海洋師團」。
  • 如果二戰的德國帝國師和日軍第五師團在平原上相遇,勝敗如何呢?
    帝國師是黨衛軍最早組建的師級裝甲部隊,參加了白色方案-入侵波蘭,黃色方案-入侵法國及低地國家,巴巴羅薩行動-入侵蘇聯,颱風行動-莫斯科戰役,堡壘行動-庫爾斯克戰役,守望萊茵行動-突出部戰役(也就是著名的阿登反擊戰),春醒行動-維也納戰役等著名的戰役,是二戰中武裝黨衛隊表現最出眾的王牌部隊之一。
  • 希特勒手中的王牌—納粹武裝黨衛軍,戰功卓著,罪惡深重
    1935年希姆萊於巴伐利亞建立黨衛軍士官學校,由前陸軍將領豪賽爾擔任校長。豪賽爾是位具有昔日普魯士軍人風範的優秀將領,對日後武裝黨衛隊的成長居功甚大。武裝近衛隊在西歐攻擊戰中初試身手,創下優異戰果,使得希特勒對他們充滿信心,並於1940年8月下令進一步擴充武裝近衛隊。
  • 鬼子十大王牌師團的最終宿命!
    【日寇的師團】抗戰初期在抗戰爆發時,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旅團下轄兩個步兵聯隊。(2)乙種師團:又稱馱馬師團,由於後期馬匹不足,在甲種師團的標準上壓縮了騎兵聯隊,改為大隊(個別不設騎兵)。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炮、鎦各一聯隊,共7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4400人。(3)丙種師團:由混成旅團擴編,轄3個步兵聯隊,工、炮各一聯隊,一般有5個聯隊,加上師團部的非戰鬥人員約15500人。
  • 日軍師團番號變化史:不是所有叫師團的都是王牌精銳
    據不完全記載,從侵華戰爭到二戰結束,日軍共有123個師團投入對外侵略的戰爭當中。當然這123個師團當中戰術素質也是參差不齊,這一點我們從他們師團的番號上看就能顯現的非常明顯。1到第6,一共6個師團,而到了盧溝橋事變前,日軍已經將常設師團增加到了17個,分別是第1-12(含近衛)、14、16、l9、20師團,一共17個師團,除了靠近山地的北海道第7、金澤第9、善通寺第11師團為用於山地作戰的馱馬師團(全師團2.8萬人)之外,剩下14個師團皆為用於野戰的挽馬師團(全師團2.2萬人),挽馬和馱馬師團的差別,主要在於的炮兵和輕重兵上,馱馬師團馬匹為馱馬,專門馱載和分解過的野戰炮
  • 忽傳捷報斬敵酋——抗戰中擊斃的日寇將軍
    電視劇《勝算》中劇照  第16師團師團長,1935年12月14日在遼寧撫順市的清源滿族自治縣被不明抗日武裝擊斃。  有資料顯示澀谷伊之彥擔任第16師團師團長到12月2日,其後他的職務查不到。  這傢伙才是14年抗戰中我國抗日軍民擊斃的第一個日軍將軍。  日本中將追晉大將(上將)有很多限制,跟職務資歷等都要掛鈎。整個14年抗戰期間被中國軍民擊斃的日寇中將中僅有兩人獲得了這份哀榮。
  • 閻錫山與日寇談判始末:抗戰期間,閻錫山為何會多次與日軍談判?
    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使自己最後的一點兒老本獲得喘息之機,也憤怒於八路軍和山西新軍的蓬勃發展,本就將自己的利益放在第1位的閻錫山,決定和日寇私下談判。1939年11月1日,在閻錫山的默許和授意之下,閻錫山的親信、晉綏軍第13集團軍總司令兼第19軍軍長王靖國、第6集團軍兼第61軍軍長陳超分別派兩名代表開始與侵華日軍清水師團悄悄接觸。
  • 1944年華北日軍8個師團中5個南下參加豫湘桂戰役,八路軍發動局部反攻
    該命令決定集中駐華日軍主力,打通平漢、粵漢、湘桂等鐵路,摧毀中國西南的空軍基地,以便在海上交通被美國切斷時,能由大陸交通線向東南亞各地的日軍提供補充,同時消除中美聯合空軍對其本土的威脅。 1944年初,華北日軍師團級番號:第26、35、37、59、62、63、69、110師團。
  • 屠殺南京的日軍主力師團,雖然皆被悉數殲滅,卻不夠大快人心
    製造南京大屠殺的日軍第6師團,曾經參加過甲午中日戰爭,還在1928年4月份,假借保護日本僑民為藉口,阻礙北伐軍攻入山東,並且製造了恐怖的「濟南慘案」。後來在1937年8月份,這個軍團被派往中國華北地區作戰,而師團長正是谷壽夫中將。
  • 菲律賓武裝漁船殺氣騰騰,迎面駛來東方大國漁船,日感慨差距懸殊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15日報導,菲律賓武裝漁船殺氣騰騰出發,迎面駛來東方某大國的漁船,日方感慨雙方差距懸殊。當地時間10月13日當天,菲律賓海軍司令巴科多上將在電話採訪時表示,他們準備在所謂西菲律賓海部署兩個平民武裝地面部隊連執行巡邏任務,每個連約120人。
  • 一組1937年日寇攻佔石家莊的老照片:揭露日寇醜陋面目,勿忘國恥!
    ——餘秋雨 這是一組由侵華日軍戰地記者拍攝的日寇侵佔河北石家莊的老照片。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開始後,日寇於8月底佔領平津地區,隨後又出兵30萬,分三路,沿平綏、平漢、津浦鐵路幹線向華北大舉進攻。9月14日,日寇出動飛機對華北重鎮正定、石家莊實施偵察轟炸。1937年9月24日,日寇華北方面軍第一軍在司令官香月清司指揮下由保定出發向石家莊地區進犯。
  • 保衛長沙激戰9天9夜,以為是日軍一個師,打完才知是6個師團
    為了打擊中國第九戰區的主力部隊,摧毀中國軍民的抗戰意志,日軍第11軍,在湘北的嶽陽以南地區,集結了第3、第4、第6、第40師團,以及4個旅團,總兵力共計12萬餘人,展開了對中國軍隊的攻擊。 此戰從1941年開始,一直交戰到10月9日結束,耗時一個月,中國軍隊殲滅了日軍3萬餘人,使得日軍企圖一舉殲滅第9戰區的計劃,以失敗而告終。
  • 抗戰時該軍長官戰死,全軍頭纏白布戴孝出徵,巧埋地雷炸死日寇少將
    但在抗戰中,卻有支中國軍隊因為長官遭到日寇伏擊犧牲,將士們怒火中燒,決心報仇雪恨,全軍戴孝與日寇血戰到底,堅守陣地,並且成功擊斃了日寇的一個少將!1944年4月,為了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日寇率先重兵發起河南會戰。4月17日,日寇兵鋒直指靈寶,發起靈寶會戰,遭到了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
  • 熊本師團,二戰中日本陸軍最能打的部隊,卻在太平洋全軍覆沒
    第六師團是日本陸軍精銳,其不僅僅是二戰爆發前17個常備師團之一,更是日本明治時代初建新式陸軍時的六大師團之一,由日本六大鎮臺中的熊本鎮臺改編而來,所以也稱熊本師團。
  • 二戰時期日軍組建的乙級師團,戰鬥力方面與甲級師團是沒有分別的
    說到二戰時期日軍成立甲級師團,人們往往認為是日軍最為精銳的部隊,這17個師團幾乎代表著日軍全部戰力代表,而往往忽略日軍二戰時期成立乙級師團,而日軍對乙級師團劃分是從21到110編號以內作為乙級師團編號,比如常駐廣東嶺南地區日軍第140師團就是屬於日軍丙級守備師團,其性質是海岸防衛部隊師團
  • 二戰日軍戰鬥力最強的五個師團,其中以十四師團最強
    一九四零年三月,微操大師在陪都召開各大戰區軍以上參謀長會議上曾提到,抗戰初期國軍三個師可以對抗日軍一個師團,到了徐州會戰時五六個師才能擊敗日軍一個師團,而現在以十個師還打不過日軍一個師團。而此時全面開戰不過兩年半,微操大師已痛心地承認國軍十個師已經打不過日軍一個師團,這可不是有意誇大其詞或者潑冷水,而是事實就擺在眼前。
  • 差點被埋沒了的大捷:擊斃敵師團長,該師團戰後被撤銷
    二戰期間,日本軍隊的師團分為甲乙丙丁4個等級。不用說,甲級師團的檔次是最高的,戰鬥力也是最強的。但有些乙級師團的戰鬥力也不弱,甚至有的師團戰鬥力接近於甲級師團,比如惡名昭著的114師團。這個師團曾於1937年12月,跟隨其他部隊攻入了南京,在南京大屠殺中無惡不作,幹盡了傷天害理的事兒。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兇惡、殘暴,並富於戰鬥力的師團,卻在1939年被裁撤了。其原因很簡單:兵敗將殞——其師團長直接被我軍擊斃。
  • 板垣師團最終怎麼樣了
    自七七事變登陸中國,歷經南口戰役、淞滬會戰、平型關之戰、忻口作戰、臺兒莊戰役、崑崙關戰役等,在戰場曾和中國軍隊70餘個師數度交鋒,師團一部分支隊還曾參與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罪惡滔天,血債纍纍。板垣師團即日軍第五師團,因兵員大多為廣島人,又稱廣島師團。板垣徵四郎曾任該師團第19任師團長,因此在中國該師團被稱為板垣師團。第五師團創建於18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