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氣大,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鬧怎麼辦?建議父母用這3招制服他

2020-12-05 淘淘媽育兒說

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思想也在不斷的成長變化,孩子在初步擁有自己的「意願」時,是令家長們最頭疼的階段,但這卻是孩子成長階段的必經之路,因為人的一生在不同的年齡段,會有不同的表現。許多家長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面對孩子一不如意就發脾氣,經常撒潑打滾、大吵大鬧的情況,要怎麼辦才行呢?

如下3招可以有效制服孩子:

1、 堅定地不妥協

處於探索階段的孩子,對於父母的底線其實也在不斷探索。很多情況下,家長對孩子的哭鬧輕易妥協,卻會發現妥協只能解決一時的困擾,當下次遇到事情時,孩子仍會撒潑打滾,直至家長忍受不了再次選擇妥協。

家長的退讓與妥協會讓孩子形成這樣的觀念:只要我哭鬧,爸爸媽媽就拿我沒辦法,想要得到的東西,只要撒潑打滾就能得到。

如果家長朋友對於孩子的撒潑打滾堅定地不暴躁也不妥協,當他懂得無論如何撒潑打滾也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他的觀念也會隨之轉變,孩子就會減少這種行為,家長的煩惱也就隨之解決了。

2、 教導孩子有效表達

許多家長在面對一言不合就發脾氣的孩子時,往往感到困難總比辦法多,每天被折磨得暴跳如雷。殊不知,只要換個方法,小惡魔般的孩子就會慢慢收斂脾氣。

莫裡哀曾說過:「語言是賜予人類表達思想的工具。」

大人面對不順心的事情時,也難免會向他人傾訴,而孩子們同樣如此,只是他們不懂得如何有效表達,通常都是簡單粗暴撒潑打滾。在大人的世界觀中,哭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但在尚在父母庇護之下的孩子來說,哭鬧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式。

家長朋友們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情緒,在孩子通過撒潑打滾釋放自己的情緒的時候,不要一味指責或是妥協,可以在孩子情緒稍微冷卻過後詢問他發脾氣的理由,再進行逐步引導,教導他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明確說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希望的解決方式,而不是撒潑打滾。

3、 給孩子設定限制並有效執行

義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建立在規則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很多家長朋友們會有這樣的憂慮,在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就給他們設定限制,是否是禁錮了孩子的天性?實則不然,給孩子設定規則,對孩子來說並不是壞事。

很多家長仍然選用能夠簡單粗暴制服孩子的方式,卻忽視了設定限制這個起效慢的方法,但實際上,只有讓孩子擁有規則意識,才能夠真正從根源上解決孩子亂發脾氣的問題。

為孩子制定限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也需要以身作則,這樣才能夠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讓他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你可以做,而我不可以做?從而不服氣,若是家長不能夠有效地執行自己制定的限制,更是會導致孩子視規則為無物,制定限制的方法也就難免失敗了。

因此,家長朋友們在設定限制時需要注意,這個限制一定是要貼合現實並且易於執行的,比如限制孩子每天看多長時間電子產品,每天只能吃幾塊糖等等,一旦孩子超出了限制,就需要家長進行制止,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逐漸建立起規則意識,也就不會一言不合撒潑打滾了。

面對一言不合就發脾氣的孩子,請冷靜下來,別讓情緒掌控自己。以上3種方式,你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如果你家有2-4歲的孩子,動不動就撒潑打滾,建議用這3招制服他
    這時候孩子會很注意自己的獨立性,自己開始穿衣服,自己開始收玩具等等,可能還會因為做一件事情失敗了而大哭大鬧,這是因為失敗帶來的挫敗感導致的。叛逆期的孩子脾氣不穩定,很容易發脾氣、生氣。但是這個時候獨立意識的覺醒,智力也隨之發育起來。這也是發育的一個特徵,有時候我們看到孩子做的這些事情真是又可氣又可笑。
  • 3-6歲是孩子情商培養關鍵期,父母做到這3點,孩子更優秀
    很多父母都是以學習成績的高低來評判孩子是否優秀,其實,成績的好壞僅代表著孩子智商的高低,這關乎的是孩子聰不聰明,而非優不優秀。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曾說「一個優秀的人,20%靠智商,剩下的80%靠情商,情商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優秀的主要標準」。
  • 孩子脾氣暴躁,不願跟父母溝通,怎麼辦?
    一位媽媽問:孩子脾氣暴躁,跟他講話不搭理,稍微說他兩句,居然直接把我和他爸爸,拉黑了,怎麼辦啊?另一位媽媽問:孩子總說我逼他讀書,不願理我們,連我做的飯都不吃,總說想死的話,怎麼辦啊?兩位媽媽口中的孩子:一個直接把父母拉黑,一個說想死,並且都不願意跟父母溝通,可見情況都比較嚴重。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家長用這3個辦法,孩子的壞脾氣也能輕鬆管理
    當寶寶發脾氣的時候,正是家長教導他們進行情緒管理的好時機,用這下面三種辦法,可以讓你成功改掉孩子的壞脾氣。幫助孩子學會等待曾有個叫做"棉花糖"的心理學實驗,參與實驗的孩子在獨處時,如果不吃掉面前的一塊棉花糖,就可以在15分鐘之後獲得兩塊棉花糖作為獎勵。
  • 孩子脾氣大,亂扔東西怎麼辦?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女寶19個月,脾氣火爆得要命,發起脾氣來東西亂扔,甚至還會用手打自己的頭,哄也哄不了,每次也只能靠說「媽媽要去拿棒來打咯」,或者讓她自己出去做想做的事
  • 為什麼4歲孩子像「犟牛」,動不動就發倔脾氣?才不是蜜水喝多了
    文 | 小璐媽媽育兒(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本文約2377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很多父母都發現,寶寶進入4歲後開始變得固執任性,很多寶寶的脾氣就像是一頭「犟牛」一樣,稍有不如意就會大發脾氣
  • 父母的脾氣暴躁會讓孩子變自卑,學會控制脾氣,讓孩子恢復自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怎麼樣教育孩子,孩子就會學成什麼樣,所以我們要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現在生活壓力大,許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會有不耐煩的情況,時不時對孩子發脾氣,當時可能身心痛快,卻不知這對孩子造成了隱性傷害。
  • 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按這3步走才能以柔克剛,家長別硬碰硬
    家長可能會發現一種現象,孩子在2歲以後脾氣會越來越犟,越說越不聽,你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故意和你唱反調,導致有很多家長管教不了孩子。如果採取強制的行為,家長又怕傷害到孩子的心,畢竟孩子還小不懂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父母應該如何做,才可以改掉孩子的「牛脾氣」吧!
  • 孩子脾氣突然變犟怎麼辦?家長別「硬碰硬」,3步走學會以柔克剛
    孩子脾氣突然變犟,大多是因為心理開始發育:①孩子進入自我意識覺醒階段2-3歲的孩子會初步覺醒自我意識,這個時候的孩子可以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人」,會向父母要求更多的「權力」,經常和父母的要求反著來。而且,為了突出和強調自己的存在,有的孩子還會故意搞事情。②孩子進入「秩序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孩子,真的很犟。比如父母帶娃出門,要孩子戴帽子,但他死活不願意,理由是上次出門都沒帶。其實,這不是孩子故意犯犟,而是他們沒有安全感。
  • 李玫瑾: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父母別打別罵,用這3招從根上解決
    「這3招」勝過打罵,父母值得借鑑有的孩子整日沉迷於手機無法自拔,家長真是恨鐵不成鋼。李玫瑾曾表示: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管教孩子的「這3招」勝過打罵,還能從根上解決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父母值得借鑑。所以,父母別打別罵,用這3招從根上解決!
  •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跟你做朋友
    他事情沒做好,或是犯了錯說說他,他卻特別不愛聽,甚至還回嘴。有時候說的次數多了孩子就躲在房間裡不出來,也不跟她說話,讓閨蜜覺得很苦惱,到底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孩子不聽話,是基本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事。有的孩子在父母批評他或者是讓他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孩子就會像沒聽到一樣,毫無反應。哪怕家長加大音量再多叫幾聲,他依然坐在那兒一動不動。有時候非得到了家長忍無可忍大發脾氣的時候,才再慢悠悠地站起來。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
  • 2~4歲孩子,一不如意就發脾氣。3個方法幫助孩子表達情緒少發脾氣
    侄子不聽,偏 要去玩,媽媽不同意。侄子就開始發脾氣,扔玩具,扔鞋子,還站在門口哭鬧甚至打滾,一直鬧了很久都不願進家裡來。我媽是一個性格「安靜」的人,她不會打罵孩子的,孩子一鬧,她一般會都是先跟孩子講道理。但侄子的媽媽脾氣就有點大,她經常會大聲喝止和批評侄子的,所以每次侄子鬧,最後都要等到他媽媽發脾氣,打他了才安定下來。
  • 長大後脾氣異常暴躁的人,多半成長在以下家庭,父母要警惕
    而有些人脾氣卻很大,還特別暴躁,輕易的就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一點點小事炸了,還經常連累周圍的人,這樣的人讓人害怕,反感,不敢輕易靠近,以後在社會上也會很艱難。 一個人脾氣秉性,三分靠遺傳,七分都是受後天生活環境影響。一個人從一張白紙一樣的嬰兒,長成一位具有七情六慾,各種喜怒哀樂的大人,這期間,主要偏向什麼氣質和家庭環境息息相關。
  • 3歲寶寶稍不順心就哭鬧不止,原因竟然是……
    為什麼有的媽媽學了很多育兒知識,卻依然是個動不動就吼叫的媽? 那或許是因為她正好有一個3歲的娃吧。 那個3歲的娃,稍不順心就大肆哭鬧。不管父母說什麼,他們都聽不進去。不聽不聽就不聽3歲的他們怎麼了?父母該怎麼辦?
  • 孩子老愛發脾氣,父母應該如何教育?
    寶媽提問: 孩子老愛發脾氣,父母應該如何教育? 孩子老愛發脾氣,父母應該如何教育? 建議可以先找到原因,再決定如何教育。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不糾正會養出白眼狼
    當你家的孩子有了這3種表現,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不糾正的話會養出白眼狼,晚年註定無依無靠。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 1、聽不得父母嘮叨,很容易對父母發脾氣
  • 六個月的孩子氣性很大,稍不如意扯開嗓子就哭,父母這樣對症下藥
    送奶開始後她發現孩子一看見她就顯得十分的委屈,開始幾天她覺得孩子挺可憐的,這麼小就不得不跟媽媽分開,就總順著他『但是她發現只要她在家,孩子就顯得很煩躁,脾氣還特別大,有一次她用奶瓶餵孩子,結果寶寶就非常生氣地拒絕,把奶瓶扔在了一邊開始嚎——就是那種沒有眼淚的乾嚎。
  • 大兒子總是欺負妹妹怎麼辦?家長不妨掌握這3點,改掉娃的壞脾氣
    大兒子總是欺負妹妹怎麼辦?家長不妨掌握這3點,改掉娃的壞脾氣兒子總是欺負妹妹,掌握這3點,改掉兒子的壞脾氣隨著計劃還生育的開放,很多家庭增添了新成員,大娃對於第二個孩子的來臨,好像並沒有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他會想到新寶寶總會分擔父母的關愛,這讓很多乖寶寶在家庭迎來了新成員之後,性格大轉變,有了各種欺負弟妹,不聽爸媽的話的糟糕脾氣
  • 父母要注意孩子4歲前有這3個毛病,未來道路上會被人嫌棄
    父母要注意孩子4歲前有這3個毛病,未來道路上會被人嫌棄0-4歲的時候是孩子的黃金期,這段時間內孩子的各項體能都會進行很大的開發,在當下的以愛,講道理為主導的教育下,家長對自己的「熊孩子」進行適當的「棍棒教育
  • 「恐怖的3歲」來了,孩子不聽話,難管教,父母該如何教育?
    說到「恐怖的3歲」,很多父母談之色變,因為這個歲數的孩子,實在是太能作了,不僅不聽話、難管教,還總愛作妖、惹事生非,變成了眾多父母最想要逃避的「熊孩子」。到底「恐怖的3歲」有多恐怖?在孩子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讓父母獲得理解時,孩子會產生焦慮和失敗感,促使孩子通過大吵大鬧、哭泣喊叫的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試圖讓父母了解自己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