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幫老公克服演講恐懼,要解決問題,先拆解問題!

2020-12-15 閃閃的阿敏

昨天,老公下班回家,飯也不吃,一會兒打開電腦搜索資料的樣子,一會兒又在家裡走來走去思考的樣子。

我不禁納悶,仔細一問,原來他們公司將在下周舉辦年會,安排他作為優秀員工代表進行10分鐘的演講並需要提前製作對應PPT。但他之前從未在公開場合做過演講,心裡很恐懼,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一會兒想著先做PPT,一會兒又想要先寫個演講稿,好進行模擬演練……連吃飯的胃口都沒有了。

其實,很多人面對陌生問題,都是這種情況,覺得自己沒有經驗,不知道從何下手,手忙腳亂,越想越恐懼。但其實,只要你懂得將大問題拆解,細分成可解決的微小問題, 只要5分鐘,困擾就能迎刃而解。

1. 解決問題:你需要通過大問題拆解,了解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像我老公遇到的這個年會演講的難題,無論是立刻開電腦做PPT,還是在頭腦裡模擬演講場面,其實都是無效的解決方案——因為他根本沒有想過自己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對於演講的準備,其實可以分為背景了解和前期準備,而背景了解可以分為;前期準備可以分為演講稿、PPT和脫稿練習。

於是我問老公:「你們年會是內部員工的還是會邀請合作客戶?你的演講有沒有主題要求?要製作的PPT有什麼要求,公司給模板嗎?」

老公回答:「年會是內部員工和深度合作客戶一同參加,演講沒有給具體的主題,就給了10分鐘的時間要求, PPT製作也沒有具體要求,要求3頁以內,公司最後統一加模板。」

根據以上信息,這個問題就可以拆分成如下圖示:

而明確了演講場合和對象,這個自由主題可發揮的餘地其實也很小,無非是做工作中個人成長方面的分享,既能給同事賦能,又能增加核心客戶對公司的信賴度。

我拿著畫好的分解圖問我老公:「現在知道怎麼準備了嗎?「

他輕鬆的說:「知道了,查一下10分鐘演講稿大概需要多少字,列好提綱開始寫,把框架和重點做成PPT,然後每天練習3-5遍就行了,SO EASY!」

但其實,老公從公司回來的路上到家,糾結了好幾個小時;而我們倆對話加上整個分析過程,卻連5分鐘都沒有用到!

這就是我所說的通過拆分法解決問題。這種解決問題思路的好處,就在於能夠幫助我們快速釐清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並且將其分解為可解決的微小問題。

相信看到這裡,大家都能夠了解什麼事拆分法解決問題,以及這種方法的好處,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具體如何運用拆分法解決問題。

2. 拆分法解決問題的步驟:收集信息-描述發現-得出結論-提出方案。

通過拆分法解決問題,按照收集信息-描述發現-得出結論-提出方案四步進行即可。

① 收集信息

比如針對我老公的這個演講恐懼,我們先明確了演講的場合是公司年會;對象是同事和客戶;主題待定;時長為10分鐘;需要做3頁演講內容的PPT,不需要美化。

② 描述發現

通過以上信息的收集,我們就可以通過描述已知信息來推導未知信息,比如通過匯報對象和場合來確認演講主題為2019的個人在公司內獲得的成長。

③ 得出結論

這時,將所有信息匯總描述,我們就會發現,問題由最開始的對演講感到恐懼,拆解成了寫10分鐘的演講稿、主題是個人成長、根據這個演講稿摘要做PPT,並且通過練習達到脫稿的目的。

④ 提出方案

到了這一步,解決問題的方案已經呼之欲出了,10分鐘的演講稿是多少?咱們可以再用一次拆解法來解決,先確認一分鐘的大概能說多少字,10分鐘的演講需要多少次便清楚了。

明確了以上步驟,是否覺得解決問題十分簡單?

但當你遇到一個新的問題時,你可能又會迷惑,不知道怎麼才能拆解清晰,好像總有些重複的小分支?這裡,我就要向你介紹使用拆解法的兩個關鍵方法了!

3. 拆解問題的關鍵方法:公式法和MECE法則。

① 公式法拆解

要解決拆解清晰的問題,我推薦你使用公式法來表達問題拆解的過程。

即考慮一個複雜問題的影響因素有哪些,把這個複雜問題按影響因素拆解並且用公式表達出來。

比如,我近期打算減肥,減肥大家應該了解,需要控制飲食,加上熱量消耗。

於是,可以用公式法拆解為減肥=聰明吃+巧運動;聰明吃=主食(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蔬菜;巧運動=辦公室微運動+有氧健身操

用公式法拆解問題的好處是對最後需要解決的小問題一目了然,解決起來只需要各個擊破。而對於一步拆解不完全的情況,我們可以接著往下拆解,一直拆到有規律、好解決的程度即可。

② MECE法則

要解決拆解問題時,總出現重複的小分支情況,我們就需要了解MECE法則了。

「MECE即把一個工作項目分解為若干個更細的工作任務的方法。它主要有兩條原則: 第一條是完整性,說的是分解工作的過程中不要漏掉某項,要保證完整性; 第二條是獨立性,強調了每項工作之間要獨立,每項工作之間不要有交叉重疊。」

一般來說,我們使用MECE法則進行問題拆解時,可以遵循兩種邏輯結構:時間結構和空間結構。

比如,我們要解決孕婦如何準備待產包的問題。可以從時間結構:入院證件、生產前使用、生產時使用、生產後使用……根據時間進度來拆分問題;也可以從空間結構:在門診、在病房、在產房、寶寶出生後去洗澡房……根據場合不同來拆分問題。

只要你遵循了一定的邏輯順序,記住MECE法則的獨立且完整,就再也不會出現重複拆解的情況了。

4. 寫在最後

其實,解決問題真的不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使用拆解法,坐下來整理信息,描述發現,得出結論,自然而然就能找到解決方案。快來試試吧!

我是阿敏,願點亮冉冉微光,驅散迷霧,與您共同前行。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克服演講恐懼:還是先把演講內容準備好
    很多小夥伴問我怎麼克服演講恐懼,需要指導一二。其實指導談不上,因為大家都是從恐懼過來的,只不過在不同場合講得多了,就習慣了。我小時候喜歡聽相聲,自己也寫一些相聲和同學一起演,所以站上臺還是不怕的。所以也許除了唱歌比賽之外,其他的當眾表演、演講,我還真沒怕過。做了現在這行,就更不能怕演講了。但我覺得演講的時候,自信是一方面,但絕對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還是在於要把你演講的內容準備好。因為很多時候演講都不是即興的,而是需要準備的。你準備的好壞,決定了你演講能否成功。
  • 蔡豪翊:3分鐘教你克服演講時的恐懼情緒!
    你要做一次演講,明明自己做已經好了準備,但一上檯面對眾人。頓時就頭腦空白了...我曾經也是這樣的,為了克服說話時的恐懼心理曾找過厲害的人請教,得到最多的是:放平心態,失敗很正常等等這樣答案不過,這樣的答案是無意義的...
  • 如何通過「拆解分析」解決問題
    4.2個例子幫大家梳理該如何運用這個方法解決問題。Part1. 問題是什麼?這是一個看似都非常容易理解的步驟,但很多人,在實踐的時候其實都特別容易做的不是那麼好,甚至有時候遇到問題,發現好像自己不知道怎麼用這個方法。問題出在哪呢?問題在於,在運用這套方法之前,你得先知道,你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 忽視恐懼,享受演講,從心理學和進化論角度解析「演講恐懼症」
    所以我們上臺演講和發言的關鍵時刻,經常會出現不自覺地手腳發抖,吐字不清,氣短等現象。心理學聚光燈效應解析演講恐懼症康奈爾大學季洛維奇教授和薩維斯基教授提出聚光燈效應,又稱焦點效應:有時候我們總是不經意的把自己的問題放到無限大。
  • 3個方法,克服當眾演講的恐懼
    有一項調查顯示,美國人最害怕的事排在第一位的是當眾演講,第二位才是死亡,要知道,美國的教育和文化很多時候都在鍛鍊學生的演講能力,在這種環境下,人們還對公眾演講這麼懼怕,由此可見,當眾演講確實是讓人害怕但又不得不學的一門技能。
  • 怎樣克服恐懼心理,強大你的內心?這四點把技巧說透了!(精闢)
    因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恐懼,都是自己強加給自己的心理暗示,只要你的內心足夠強大,能夠克服自己的恐懼心理,那麼,就沒有什麼能嚇到你。那麼,具體應該怎樣克服恐懼心理,強大你的內心呢?以下這四點把技巧說透了!助你克服恐懼心理。
  • 被學校選中在中考大會上演講,如何克服怯場問題?這些方法要掌握
    有同學和老師探討了關於演講的事情,因為自己有幸被學校選中,要在學校的中考動員大會上進行演講。這也是為了給學校的中考生們加油鼓氣,學校會舉辦一些動員大會。而這位同學是有幸被選入作為演講人的學生,自然這次演講對他來說非常的重要。
  • 如何應對公開演講恐懼的3個重要秘訣
    恐懼通常會使我們陷入困境。無需直面恐懼,我們可以將自己置於生活的外部,就像我們在玻璃泡沫的外部一樣,注視著擁有美好時光的世界。如果不處理恐懼,我們最初可能會感到「安全」,但這是一種錯誤的安全感。處理恐懼可能具有挑戰性,但是我們都應該從我們都有恐懼的事實中得到安慰。
  • 內向者怎樣克服社交恐懼?開言英語學員給出完美答案
    (原標題:內向者怎樣克服社交恐懼?那麼,內向者該怎樣克服社交恐懼?日前,開言英語學員Richard在Talk演講比賽中,用自己親身實例告訴大家,內向者只要勇於挑戰內心的懼怕,突破自我的局限,一樣可以避免成為內向的受害者。
  • 第884期:人類恐懼之首——演講恐懼症
    在所有恐懼中,最大的恐懼其實是public speaking. 翻譯成演講也可以,當眾講話也行。總之當著很多人的面講話這件事讓很多人怕到死。 Glossophobia是名詞,指的是對演講的恐懼感。如果你有這種恐懼,你就是glossophobic,形容詞。 大家理解這個詞的來源就好了,能記住最好,記不住也沒關係。
  • 為人父母要經歷的3種恐懼,你克服了哪一個?
    但是父母們要意識到,你所經歷的那些恐懼都是正常的,接納才能更好處理那些恐懼情緒。我們先來看看父母內心都會經歷那些恐懼?1、恐懼自己的育兒方式不夠好這應該是大多數父母都會有的恐懼,即使是名人父母也不例外。
  • 英語小白如何在5天內搞定全英文演講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復盤:英語小白,如何在五天內交付海外商業級英語演講?第一步:定義問題,搞清形勢一看自己水平太差,易哥很自然出現僥倖心理:不講行不行?看著時間一天天減少,易哥深感焦慮,吃不好睡不著,內心的恐懼,已經遠遠超出技術層面的差距。易哥也深深明白,退無可退時,只有突破自己,才能成功。只要能勇敢站到臺上,就是勝利!想,都是恐懼,幹,才有答案。
  • 怎樣培養演講能力?如何培養公眾演講能力?
    所以,為了克服緊張的情緒,我們要把它看成是正當的情緒, 學會克制它。比如一些政治家,在演講之前也會感到緊張和恐懼。如何培養公眾演講能力?美國密蘇裡州眾議員杜·肖特和緬因州眾議員弗蘭克·費洛斯都是有名的脫稿演講高手,他們每次演講引經據典,妙語連珠,眾議院會議廳裡總是座無虛席。但他們兩人在上場前總要喝上幾口酒,為的是給自己壯膽,以克服上臺後緊張的情緒。
  • 實用心理學丨人為什麼會恐懼,怎樣克服自己的恐懼心理?
    為什麼人會有這種恐懼情緒呢?身陷恐懼情緒中的時候又該怎樣擺脫呢?可以試試以下心理調節的方法。克服恐懼心理最重要的是,清楚恐懼的來源。了解了恐懼的來源接下來需要做的是克服恐懼。首先,對於因為不可預知的危險引起的恐懼,你是無法避免遇到這種恐懼的,因為生活中不可預知的危險有很多,這種恐懼很普遍。
  • 下雨天打雷閃電孩子嚇到哭鬧,父母科學引導幫孩子克服心理恐懼
    3)有的家長過度渲染雷雨閃電的危害,讓孩子從心底產生恐懼。另外,如果處在比較安靜的環境,突然一聲巨響,別說是孩子了,大人也會被嚇一大跳,這是人的正常應激反應,要跟孩子害怕打雷的恐懼心理相區分。02怎樣幫孩子克服對打雷閃電的心理恐懼?
  • 治癒電影《奇蹟男孩》:讓所有有缺陷的孩子,都能克服社交恐懼
    而社交恐懼症其實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問題,正是因為心理上害怕去見到陌生人,害怕和人家接觸,從而導致孩子不敢跟其他人相處,使得孩子對於社交產生了障礙,產生了恐懼感。而對於孩子社交恐懼感,父母要懂得去適當的處理,而父母可以從《奇蹟男孩》這部電影當中去獲得靈感。
  • 如何克服社交恐懼?這幾種方法值得嘗試
    對於一般人而言,雖然當眾講話時,會緊張,會不自在,但適應之後能很快克服,而對於社交恐懼症患者而言,只要在公眾場合說話,就會擔心被人注視,害怕增加會出洋相,甚至嚴重到不敢出門見人。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各種因素,個性、生長環境、甚至遺傳都有可能是誘因。
  • 孩子害怕時,家長別只會說「別怕」,巧用3步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
    家長們如果想要幫助孩子克服這樣的恐懼心理,那麼就要先了解孩子產生這些恐懼心理的原因。家長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對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恐懼心理時,不僅不會去安慰孩子,反而會去責備孩子,以一種比較負面的方式來要求孩子克服恐懼。這種方式不僅不能幫助孩子消除恐懼,反而會讓他們的恐懼心理變得越來越嚴重。
  • 方法論|解決問題,比拿出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
    他描述了定義問題的四個步驟:首先,不要只依賴於數據,而要獲取事實,特別是可觀察到的事實。其次,想一想你是如何進行問題陳述的。提出問題時應當為多種解決方案留有餘地,一定要專注於可觀察到的事實,而不是觀點、判斷或解釋。
  • 怎樣克服死亡恐懼?︱讀佛典
    哪個不恐懼?死亡恐懼大約是可憐人類與生俱來的必然與無奈。為了對治死亡恐懼,人類創造出了許許多多關於死亡的學說。對中國人而言,克服死亡恐懼的辦法大約不出唯物論哲學、佛教理論以及孔子的教誨等學說。雖然這是一個問題,卻是一個現世不用考慮的問題,只需要對死亡保持敬畏,尤其要保持一種探究與體驗的態度即可。孔子的這一態度對中國人影響甚巨,幫助無數國人克服了死亡恐懼,直到今天,恐怕大多數中國人對死亡仍持這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