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一直以來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內含豐富的鈣質、優質蛋白。即便和接近於人體胺基酸比例的雞蛋,都要比牛奶的吸收率要差,可謂是中老年人補鈣的首選。
即便是這樣,對於我國人來說,有喝牛奶習慣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在一項調查上發現,包括我國人在內,還有很多亞洲人將近90%以上有乳糖不耐受。
在不吃任何東西的情況下,直接喝牛奶,會出現腸鳴、腹瀉、腹脹,甚至上吐下瀉。但這也不能全怪他們,之所以有這種情況,是因為在腸道中缺乏可以分解乳糖的乳糖酶。
相反,還有一部分人天天保持喝牛奶的好習慣,很多人問:每天都喝牛奶與不喝牛奶的人有什麼差別?
首先,牛奶等奶製品,是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飲品,並要求每天每人飲用300~400ml的奶製品,可見牛奶是營養品。從它的有益成分上來看,總共包含了人體所需的9種胺基酸。
它們可以為機體健康奠定基礎,增加肌肉合成,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而牛奶中的蛋白質,更多的是7成到8成的酪蛋白,剩下乳清蛋白可以佔2成左右。
大量研究發現,經常喝牛奶和不喝牛奶的人相比,有助於機體增強免疫力,維護骨骼、牙齒的健康,對預防老年關節炎,增加骨密度,防止骨折、變矮的概率更有利,幾乎適合所有人,特別是正在生長發育的兒童,要注重鈣的補充。
同時大家也要注意的是,並非牛奶喝得越多越好。曾發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提到,人長期過量喝牛奶,還可能增加骨折的危險,但對於一般人而言,反而要擔心的是喝奶量不足的問題。
對於乳糖不耐受的人群,要想機體改變對「牛奶」的看法,預防骨質疏鬆,不妨嘗試以下這幾種做法:
分批次喝:不要一次喝得過多,在喝牛奶之前,可以吃些其他食物,如蔬菜水果,或者是少量主食,可延緩牛奶在腸胃消化吸收的速度,減少消化道不適。
和含脂肪的食物一起吃:如在吃正餐時,不妨為自己準備一杯牛奶,牛奶既可以起到飽腹感的作用,還能夠讓脂肪拖延乳糖的刺激,在體內乳糖酶較少的情況下,充分分解乳糖。
把牛奶換成酸奶:當然,對於怎么喝牛奶都一樣難受的人,那麼就要另尋他法了,直接把牛奶換成乳酸的奶製品,便不會出現腸胃不適,同樣可以起到喝牛奶一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