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前的武俠神作,抄襲金庸和古龍,劇情神反轉,卻被嚴重低估!

2021-01-11 迷影映畫

1981年,文學刊物《南風》開始連載梁羽生的《白髮魔女傳》。

這是內地首度公開發表的新派武俠小說,成為當代武俠小說史上的裡程碑事件。

同年6月,花城出版社出版《萍蹤俠影》,是內地出版的第一本新派武俠小說。

次年,《武林》雜誌創刊,首次連載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

從此以後,以梁羽生金庸為代表的港臺新派武俠小說,開始大批進入內地讀者的視野。

在那個娛樂匱乏的年代,港臺武俠小說和武打電影的出現,極大程度的豐富了內地人民的精神生活,由此引發了八十年代內地第一波武俠熱潮。

到了八十年代末,古龍小說開始在內地零星有出版,影響力較之金庸不遑多讓。

不同於金庸小說的卷帙浩繁、跌宕曲折,古龍小說情節凝練、短小精幹,且熱衷於使用蒙太奇式寫作手法,加之情節設計富有懸疑感,因而更適合被改編成電影的長度。

因而,這股古龍武俠風潮很快擴散到了影視圈,。

地製片廠紛紛效仿,拍攝了不少古龍風格的武俠電影,其中更是不乏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比如孫晨曦主演的《險惡江湖逍遙劍》,就被很多人奉為最具有古龍風格的武俠片之一。

而在同時期,還有一部古龍風格的國產武俠神作《獨行客》不可不提。

影片拍攝於三十多年前,但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它仍是最還原古龍風格的武俠神作。

本期「被遺忘的國產類型片」,讓我們來重溫這部拍攝於31年前的懸疑武俠片。

《獨行客》

Solitaire

影片拍攝於1989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

豆瓣評分7.6,放在同時期的國產武俠片中,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評分。

故事雖然是原創,但編劇明顯借鑑了當時流行的港臺武俠小說中的慣用元素。

關鍵詞:門派內亂、滅門慘案、自宮練功、稱霸江湖、臥底反間、偵破探案。

概括起來,情節有點類似於——

古龍的《陸小鳳》、《楚留香》混搭金庸《笑傲江湖》。

先說故事。

明朝末年,曾經對抗朝廷的白蓮教發生內亂。

內亂中,白蓮教掌教大師兄李東被殺,二師兄劉黑虎叛出師門。

此後,劉黑虎勾結官兵剿滅了白蓮教,帶著歸順的手下創立翔雲山莊,意圖稱霸武林。

然而劉黑虎的莊主之位沒坐多久,就遭到多次暗殺,對方使用的正是白蓮教獨門暗器。

這讓劉黑虎懷疑,白蓮教還有餘孽潛伏在自己身邊。

這天,翔雲山莊內。

劉黑虎叫來手下眾人,逐一逼問昨晚的不在場證明。

議事堂上,劉黑虎手下的胡老英雄主動站了出來,攬下了一切責任。

他承認一切都是自己主謀,目的就是替那些被劉黑虎害死的教眾報仇。

最終,胡老英雄和同夥相繼被殺死,但這場刺殺風波所產生的影響卻沒有結束。

劉黑虎得知白蓮教大師兄李東還有個弟弟李天仇,失蹤多年,擔心他復仇。

於是就令座下的馬一飛和卓三姑兩位護法,分頭去追查李天仇的下落。

話分兩頭,各表一枝。

在江南,有一武林怪俠,名叫楊獨行。

他人稱萬裡獨行,雖然武藝高強,但為人古怪乖張。

不僅性格孤僻清高,喜歡獨來獨往,而且從不過問他人閒事。

哪怕是同坐一船的人打起來,他也視而不見,眼睜睜看著整條船因為騷亂而翻船。

某日,楊獨行遠行歸來,路上撞上了一名中年男人被追殺。

追殺他的是一名青年武士和一個頭戴鬥笠的人,三人一路打到了楊獨行身邊。

楊獨行依舊視而不見,只是避開,轉身就走。

可渾身是血的中年男卻一路逃到楊宅外,祈求楊獨行出手相助。

楊獨行不為所動,結果中年男人說自己是特意見他,有要事相商。

殺手尾隨而至,但楊獨行這次卻出手保護了中年男人。

理由是:

這個人有話要跟我說,你們要殺他,也得等他說完才行。

楊獨行威名在外,殺手不願意招惹,只好暫時守在楊府外邊。

進入楊府,中年男人自稱是替白蓮教來求助,並說明來意:

白蓮教如今遭逢大難,劉黑虎不僅到處追殺白蓮教徒,更勾結官府,意圖剿滅其他門派,想要獨霸江湖。而今江湖上能夠除掉劉黑虎的高手,也只有楊獨行一人了!

楊獨行對此無動於衷,在他看來,白蓮教內亂之事與自己毫不相干。

中年男人怒斥楊獨行貪生怕死:

你以為自己可以獨善其身,可劉黑虎未必能容得下你!

楊獨行為人狂傲,說出了大俠屆的經典處事原則: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中年男人無奈轉身就要離去,沒想到戴鬥笠的人和青年武士,闖進來將其打傷。

這可觸犯了楊獨行的逆鱗,江湖上還沒有人敢在自己的家裡動手殺人。

盛怒之下的楊獨行,拔劍出鞘,幾招之內便將鬥笠人打得節節敗退。

一劍出手,刺死了青年武士,鬥笠人見勢不妙立刻逃走。

楊獨行檢查了屍體後,發現青年武士的手臂上有蜘蛛紋身。

只是他卻沒有注意到——

青年武士臨死前,曾經和追殺的中年男人交換了一下眼神。

殺戮過後,中年男人斟酒感謝楊獨行救命之恩,

楊獨行表示對方不欠自己的情,中年男人就用杯中酒為自己清洗傷口。

卻不料這酒中竟然含有劇毒,中年男人當場喪命。

既然酒中有毒,那意味著對方想殺的是楊獨行,而中年男人相當於被楊所連累。

這可壞了楊獨行的規矩,他行走江湖多年,從來不願欠別人的恩情。

而且,自己從不過問江湖恩怨,到底會有誰想害自己?

楊獨行一時沒有頭緒,家裡的僕人王七卻認出——

這中年男人是白蓮教大師兄李東之弟李天仇。

之後,楊獨行在中年男人的身上發現了一張名單,上面有五個人的名字:

四海鏢局王大海、河間大俠郭子玉、滄州鐵拳門周敬之、千手刀客郝平。

以上四人都是江湖上有名的高手。

此外還有楊獨行自己,不過他的名字已經被划去。

之後,楊獨行帶僕人王七一起,將李天仇的屍體送回到李家。

白蓮教如今早已被剿滅,李家人也只剩下一對孤兒寡母,

李天仇的遺孀得知丈夫是替楊獨行而死,於是懇請楊獨行幫丈夫討回公道。

楊獨行欠人恩情,自然不好拒絕。

可沒想到,他前腳剛離開李家,戴鬥笠的人即放火燒掉了李家。

李天仇因自己而死,如今他的妻子和孩子也死於大火,楊獨行發誓要找到兇手。

目前嫌疑最大的,自然是李天仇的仇家,翔雲山莊莊主劉黑虎。

於是,楊獨行只身前往翔雲山莊,質問劉黑虎為何派人去楊家投毒。

劉黑虎對此事一無所知,聲稱這是故意誣陷自己,企圖挑撥他倆的關係。

所以下毒者很有可能是他倆共同的仇人,容他查清此事。

楊獨行看劉黑虎態度不像作偽,於是決定暫時留宿山莊。

當夜,鬥笠人再次潛入住處行刺,但楊獨行早有準備,對方沒有得手。

可當楊獨行追出去的時候,鬥笠人很快就消失不見,似乎對山莊的布局非常熟悉。

與此同時,劉黑虎房內,劉黑虎正看著風姿綽約的卓三姑,動了色心。

但當卓三姑主動投懷送抱的時候,劉黑虎卻又主動推開她,臉上顯出痛苦之色。

原來,這劉黑虎為稱霸武林,一心練成神功,所以寧願自宮。

電影裡沒說是《葵花寶典》,但應該是致敬金庸的《笑傲江湖》。

被拒絕後,卓三姑離開房間,卻撞上了一直在外面偷窺的左護法馬一飛。

馬一飛早知莊主不能人道,好色成性的他,也對美麗的卓三姑產生邪念。

卻沒想到卓三姑壓根瞧不上馬一飛,不僅直接拒絕,還拿出鞭子抽了對方。

馬一飛因此懷恨在心,打算到莊主劉黑虎那裡告黑狀,稱卓三姑就是山莊內奸。

次日一早,楊獨行在山莊內見到獨自練習刀法的卓三姑。

見對方刀法高明,似藏有劍意,於是便隨口問了一句,可卓三姑卻矢口否認。

從卓三姑交談,楊獨行偶然得知,劉黑虎已經廢掉了河間大俠郭子玉的武功。

來到山莊大廳,楊獨行又看見來山莊送銀兩的四海鏢局主人王大海之子王少東。

經歷了昨晚的刺殺,楊獨行已有了推斷:

鬥笠人潛伏進山莊,目的就是想將行刺之事嫁禍給劉黑虎。

所以當務之急還是要找到鬥笠人,而目前唯一的線索還是那五人名單。

於是,楊獨行帶著僕人王七離開山莊,決定隨王少東去見王大海。

途中,王少東誤以為楊獨行是劉黑虎派來的殺手,想要刺殺楊獨行。

一番不打不相識過後,王少東告訴楊獨行,父親王大海被劉黑虎陷害被官府下了大獄,自己為了救出父親,才答應每個月給劉黑虎送三萬兩銀子。

楊獨行無意殺人,遂放走了王少東。

可就在第二天,王少東卻被劉黑虎派來的手下人殺害,帶頭的正是卓三姑。

回到翔雲山莊,劉黑虎對手下的卓三姑和馬一飛產生了懷疑。

因為鬥笠人非常熟悉莊內的位置布局,很有可能一直潛伏在自己身邊。

一個是自己愛慕的女人,一個是色膽包天的手下。

於是,他就命人先調查了馬一飛,之後又從他的小妾家中搜出了鐵蓮花。

晚上,劉黑虎命卓三姑去勾引馬一飛,馬一飛色慾薰心,當即就上了套。

結果劉黑虎突然出現,一刀結果了馬一飛的命。

另一邊,楊獨行繼續上路尋找名單上的下一個人,鐵拳門的掌門周敬之。

誰知周敬之也被自己的徒弟勾結劉黑虎害成殘廢,他祈求楊獨行給自己一個了斷。

臨死前,周告知楊——

看名單上的字跡,應該是江湖上有名的杜神仙所寫。

於是,楊獨行找到杜神仙的藥鋪。

杜神仙明面上是個大夫,實則上是專門買賣交換江湖秘聞的萬事通。

杜神仙告訴楊獨行:

當日來找自己的並非一個中年男人,而是一名手臂上帶有蜘蛛刺青的青年武士。

對方是白蓮教徒紅蜘蛛,因為大師兄李東被劉黑虎害死,求助杜神仙,想找到一名能幫白蓮教報仇的人。

於是杜神仙才寫下了五個名字的名單,但他認為根本不可能請動楊獨行出山,所以又在寫完劃掉了他的名字。

現在名單上除了楊獨行外,有三人已經被害,只有千手刀客郝平不知下落。

楊獨行想要詢問千手刀客的下落,此時窗外突然射出一柄飛刀,將杜神仙殺死。

然而當楊獨行追出窗外,卻一無所獲。

不過,此時的楊獨行,已經想通整件事情的真相,他再次回到翔雲山莊。

他告訴劉黑虎此事已經查清楚,並怒斥劉黑虎殘害武林豪傑的罪惡行徑,讓他——

耗子餵汁!!!

劉黑虎此時神功尚未大成,擔心不是楊獨行的對手,只得忍氣吞聲放他離開。

半路上,楊獨行知道劉黑虎不會放過自己,肯定會帶人追殺。

於是就告訴僕人王七趁早離開,跟著自己只會惹禍上身。

王七感念楊獨行的恩情,主動跪拜楊獨行。

不料對方暗藏殺心,手中藏著一把刀,趁機捅傷了楊獨行。

此時王七才露出了真面目,原來他就是失蹤的千手刀客郝平。

其實他早就投靠了劉黑虎,負責幫劉黑虎監視楊獨行,也是他殺死了杜神仙。

然而楊獨行其實一早就看穿了王七的真面目,理由很簡單:

杜神仙從未洩露過名單,李天仇自然更不會,那麼知曉名單的就只有自己和僕人王七。

如果劉黑虎能夠按照名單去殘害這些人,那就意味著一定有人洩露出去了名單。

王七獰笑著:

既然你已猜到一切,為何又受我這一刀?

楊獨行回答道:

你我有主僕恩義在,我受你一刀,是為了還你伺候我這幾個月的恩情。

因為,接下來我就可以動手殺你了!

王七沒把受傷的楊獨行放在眼裡,卻沒想到,他還是低估了楊獨行的武功。

即使受傷的楊獨行,依舊可以輕而易舉地除掉了王七。

此時,劉黑虎才帶著卓三姑出現,他的目的就是藉助王七消耗楊獨行的體力。

楊獨行身上有傷在身,而劉黑虎以二敵一,所以此時的他再也不把楊獨行放在眼裡。

可沒料到,關鍵時刻卓三姑居然反水,與楊獨行一起對抗劉黑虎。

劉黑虎沒想到對方竟然不講武德,大意之下沒有閃,很快啊,就被逼至死角。

在楊、卓二人合力下,終於殺死了罪大惡極的劉黑虎。

殺戮過後,卓三姑主動向楊獨行請罪,因為她知道自己壞了楊獨行的規矩。

原來,鬥笠人正是卓三姑假扮的,她和李天仇以及被殺的紅蜘蛛都是白蓮教義士。

當日在楊府下毒的人,其實是李天仇自己,而所謂的追殺其實不過是苦肉計。

目的就是想用李天仇之死,引得楊獨行出山查案,藉此誅滅劉黑虎。

而卓三姑正是李天仇的遺孀,她為替白蓮教眾復仇,忍辱負重成了劉黑虎的手下。

她設下了苦肉計、離間計,使身懷絕技的楊獨行,不由自主捲入了這場江湖恩怨中。

楊獨行看著忍辱負重的卓三姑,終究還是放下了手中的劍。

留下一身嘆息,黯然轉身離開。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情仇難卻,恩怨無盡……

這部國產老電影,在內地八十年代製作的武俠片列表當中知名度並不高。

它既沒有同時期合拍武俠片中那麼多大牌演員,在動作設計和服化道上也比較廉價。

但排除這些外在因素,單就劇情而言,本片可以說是最有古龍味道的純國產武俠片。

雖然此片的故事和和古龍並沒有什麼關係,完全是一個原創劇本。

但整個故事,充滿陰謀、懸疑、以及意外與反轉的武俠風格,可以說是深受古龍小說影響,比起徐克早期的武俠電影《蝶變》和後來的《狄仁傑》系列也不遑多讓,甚至在懸疑感方面要比如今的國產武俠影視劇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這方面必須歸功於影片的編劇,該片的編劇李曉本身是小說家出身,同時也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兒子,他的另一篇小說《門規》,曾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而在這部《獨行客》當中,則是以懸疑探案的模式來探討俠義情仇故事。

主角楊獨行就像很多武俠小說中常見的大俠主角一樣,他有一身獨步江湖的武功,但卻不願意輕易出手,給自己立下了嚴格的規矩,希望藉此規避江湖恩怨仇殺。然而就像很多武俠小說中的常見劇情一樣——

功夫再高,難敵人心。

身在江湖,怎麼可能獨行?

縱然獨行到絕情的地步,最後仍然不免陷進是是非非。

此外,電影在徽州古鎮許村取景,攝影構圖頗有古典山水畫的意蘊,充滿詩意武俠的味道。

當然,影片最大的缺點還是那個年代國產武俠片的通病,動作設計比較尷尬。

沒有港臺武俠片那種打鬥式的節奏感,基本都是靠專業武術演員上去實打實地套招,幾乎無特效,大部分鏡頭連吊威亞都不用,所以觀賞性不足

不過,畢竟是一部三十多年前的電影,影片在當時絕對是國產武俠片的上乘之作。

相關焦點

  • 31年前的武俠神作,抄襲古龍卻成經典,御姐少年闖江湖破奇案!
    而說到八十年代的武俠經典,其中有一部公認的神作《險惡江湖逍遙劍》不可不提。 該片雖是模仿當時的港臺武俠片,但卻深得古龍小說神韻,劇情曲折離奇環環相扣,被很多人視為童年經典回憶,就連大導演賈樟柯青年時也曾為這部影片所著迷不已。 本期「被遺忘的國產類型片」,讓我們一起重溫這部內地武俠片史上的神作!
  • 金庸武俠與古龍武俠的第一高手是誰?誰更厲害?
    金庸武俠與古龍武俠都是武俠經典,一時瑜亮。兩人的寫作風格不同,一個寫實一個寫意。在金庸武俠中有非常多的高手,若論第一高手,當屬張三丰。古龍武俠中的第一高手,則是名不見經傳的謝王孫。先說金庸武俠,金庸武俠中的絕頂高手有張三丰、掃地神僧、劍魔獨孤求敗、王重陽、石破天,比較一下這幾人的武功層次。張三丰武功已臻化境,以柔克剛,陰陽並濟。創九陽神功的鬥酒僧原本想創出一門陰陽並濟的絕學,可是九陽神功還是偏向於陽剛,真正做到陰陽並濟是張三丰。
  • 專家PK古龍:金庸小說算不算抄襲?文學上的倒退!貌似都有道理
    文丨曹鏡明題丨金庸小說是抄襲?古龍稱「模仿」!專家:自我抄襲,寫作上的倒退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金庸的看法!被架上神壇的武俠作家在當今文壇之中,有沒有被高估之人?肯定是有,至少在筆者看來,首當其衝的便是這位「武俠小說大家」——金庸先生!對比粉絲的吹捧和本人的心態變化,堪稱是被架上神壇的作家,不免有些洋洋得意,尤其是在沒有什麼娛樂消遣方式的時代,一炮而紅,本質上和網文沒啥區別!都是通俗小說,還能夠飛出金鳳凰來?
  • 古龍對金庸小說的評價:「我能看出他模仿了誰,但並不算抄襲!」
    學生時代,不知道多少學子們曾偷偷地躲在課桌下看武俠小說,甚至讀的廢寢忘食,當時古龍和金庸的小說,看了一遍又一遍,他們倆可以說是陪伴了無數個如今的中年人。金庸和古龍的關係,有點似李白和杜甫。現今能看到李白寫給杜甫的詩有三首,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卻達十餘首。金庸提到古龍的次數寥寥可數,而在古龍的散文集中卻有數十處提到金庸。
  • 武俠四大家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這樣形容簡直太絕了
    對於武俠「幾大家」的稱號,歷來有三種說法,一是三大家:金庸、梁羽生、古龍,二是四大家: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三是五大家: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黃易。關於四大家的長短優劣,論述太多,也難以有定論,但要總體概括四者的風格,卻有一個有趣而又貼切的比喻,那就是:金庸是少林派,梁羽生是武當派,是武林中的泰山北鬥,古龍是江湖奇俠,溫瑞安是武林世家。
  • 武俠遊戲這麼多,為啥老是離不開金庸古龍?真相令人扎心!
    還老是金庸古龍?」其實除了這些,還有一部分相當出色的武俠遊戲,河洛工作室的《俠客風雲傳》,西山居工作室的《劍俠情緣》系列,都是武俠遊戲裡的佼佼者。但是這些遊戲始終無法脫離「金古」所構造的武俠世界。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金古」武俠的獨到之處,談談武俠遊戲為何離不開金庸古龍。
  • 古龍筆下九大經典武俠人物,名氣絲毫不輸金庸武俠,你知道幾個?
    提到中國武俠小說的代表人物,大家一定會想到金庸和古龍二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大部分武俠影視作品,大多都是改編自二人的作品。 看過金庸和古龍作品的觀眾一定知道,二人的作品除了都展示了俠之大者風範,還是有一些差別的,相較於金庸武俠的氣勢磅礴,古龍的小說則多了些浪漫主義色彩,尤其是在人物刻畫上更是存在明顯的差別。 金庸筆下有喬峰、張無忌、楊過、郭靖等眾多經典人物,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古龍筆下的那些經典武俠人物。
  • 武俠巔峰時代:金庸的電視,古龍的電影,雄踞娛樂圈長達半世紀
    網絡配圖談及武俠,始終繞不開金庸、古龍兩位先生。他兩人一個被稱為武俠集大成者,一個是新派武俠的開山宗師。其中,金庸先生的作品以武俠電視劇而著稱,古龍的作品,則以電影為尊。金庸的電視,古龍的電影,猶如武俠影視的兩座高峰,數十年間雙峰對峙,屹立不倒!形成此等局面,和兩人的故事結構,行文習慣有關。
  • 金庸古龍的武俠世界你更喜歡哪一個?《我的俠客》給出答案
    武俠文化可以說是我國特有的文化類型之一,而每次說到武俠文化我們總是繞不過兩個武俠文學的大家:金庸、古龍。不過,同為大師,他們筆下的武俠世界有很大的區別,甚至還因此衍生出一種說法:年少時我們更喜歡金庸的武俠世界,成年後我們卻更加喜歡古龍。
  • 武俠宗師古龍的江湖往事: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武俠小說;有武俠小說的地方,就有金庸和古龍。即使你不曾看過這兩位作家筆下的小說,也一定看過根據他們小說改編的武俠劇。金庸與古龍,正如白晝與黑夜,共同構成了武俠世界的完整元素,缺了哪一個,都不算完整。
  • 古龍評價金庸小說:「我能看出他模仿了誰,但並不算抄襲!」
    當時的我覺得古龍一定也和我一樣恨死金庸了,兩人一定是水火不容勢不兩立,後來翻讀古龍的散文隨筆時才發現,原來古龍不僅不恨金庸,還是金庸的"頭號大粉絲",古龍曾說:如果我手邊有十八本金庸的小說,只看十七本半我絕對是睡不著覺的。
  • 武俠時代的經典記憶:古龍小說連載版逸事
    《古龍武俠小說知見錄》顧雪衣著北京出版社出版在報刊連載小說:經濟、身份、地位的象徵從古龍武俠小說問世,到逐漸被人所知,再到後來得享盛名,連載版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但要注意的是,雜誌連載因為有更大排版空間(動輒數頁甚至十數頁),就較少出現報紙連載的這些問題,如《武俠春秋》和《武俠世界》連載的古龍小說,就多以版式精良著稱。此外《時報周刊》連載的「大武俠時代」系列,八開的版面,本身就顯大氣,古龍超拔野逸的文字,配上胡澤民、李林繪製的插圖,可謂必收之妙品。
  • 假冒金庸古龍的2本武俠小說,出自名家之手,卻無法媲美本尊
    金庸古龍是武俠小說界的泰山北鬥,他們的小說曾經風靡大江南北,更被多次改編為影視劇、漫畫、遊戲作品,影響十分深遠。正因為金庸和古龍兩人的閃亮光芒,早在幾十年前,無良書商就把主意打在了金庸和古龍身上。他們沒法獲得金庸和古龍的真作,便選擇製作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偽作。
  • 古龍的詩和金庸的詩,誰更勝一籌,看他們分別如何描寫劍客的
    說起武俠小說,就不得不提及武俠小說的「三巨頭」,梁羽生、金庸和古龍。其中最早開始涉足武俠小說的是梁羽生,然而影響更廣的,則是金庸和古龍。無論是金庸武俠還是古龍武俠,都在武俠的基礎上,融入了各種元素。如王朔般,有人認為武俠是「不入流」的。
  • 為什麼在金庸古龍50年後,武俠戲女主橫行
    在我小時候,「閒書」被分成兩類,言情和武俠。武俠是男人的,言情是女人的,涇渭分明,說句粗魯的,就跟男的上男廁所女的上女廁所一樣。沒想到一晃到現在,世界變了,言情還是女人的,然而武俠也變成女人的了,動刀動槍的都是女人,感覺像是男廁所都被她們佔領了。同事在辦公室投屏看《有翡》,我問女主角是誰,她們說拿刀的。
  • 金庸古龍之後再無武俠?這位「大陸新武俠」代表作家推出新作回應
    都說「武俠已死」,「金庸、古龍之後再無武俠」,但事實是「大陸新武俠」卻在默默崛起。「大陸新武俠」代表作家雨樓清歌最新作品《天下刀宗》日前上市。何為「大陸新武俠」?2004年,知名武俠雜誌《今古傳奇·武俠版》與武俠評論家、西南大學教授韓雲波共同提出「大陸新武俠」概念,指稱相對於上個世紀盛行一時的「港臺武俠」而言,大陸慢慢成熟起來的新一代武俠小說。代表作家有鳳歌、小椴、滄月、步非煙等。作為當下新武俠作家代表人物之一,雨樓清歌的這部武俠長篇小說《天下刀宗》,在網上連載發布時形成「百萬人日夜追更」的閱讀盛況。
  • 金庸劇都快拍爛了,武俠四大家其他人的作品,為何幾乎無人翻拍?
    01今天,武俠小說也成為網絡文學的一個大類,其中不乏優秀的作品,《雪中悍刀行》等作品甚至被書友們捧上了神壇,將其與武俠四大家「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四人的作品相比肩。而在網絡還沒有普及的當年,無疑這四位武俠小說宗師級人物的作品就是讓人愛不釋手的經典。
  • 假冒金庸和古龍的2本武俠小說,水平不俗,卻被無良書商給坑了
    新版《絕代雙驕》和新版《鹿鼎記》的播出,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再次成為網友的討論焦點。在如今武俠沒落的年代,大概只有金庸、古龍等寥寥數人的武俠小說才有討論的價值。由此可見,金庸和古龍不愧是武俠界的泰山北鬥。
  • 古龍和金庸曾犯過同樣的錯誤:預定男主寫到一半卻換成了另外一人
    《天龍八部》中的「錯」武俠小說誕生至今,先後湧現出無數的「能工巧匠」各自雕琢著恢宏磅礴的武俠世界,在這期間,世界能夠從錦繡的篇章中感受到整個武俠世界的魅力。這其中尤以金庸、古龍二人影響最大。作為武俠小說領域的兩大泰鬥,金庸、古龍的武俠世界也各有不同,無論是人物性格、劇情走向、小說內在的精神觀念,都各有不同的風格,然而,兩人筆下的人物各有所長,故事情節感人肺腑,使無數人趨之若鶩。此外,古龍和金庸也犯過同樣的錯誤,定男定女卻改成了一半。
  • 相比金庸古龍江湖,李涼《楊小邪》三部曲更代表大部分人的武俠夢
    許多喜歡武俠的朋友,或多或少的都應該聽過楊小邪的大名,李涼大師筆下的這個人物陪伴過太多蝦油的童年。李涼,喜歡武俠的朋友都叫他「臺灣劉德華」「李德華」——因為出版社的書商介紹說他長得很像娛樂圈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