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文學刊物《南風》開始連載梁羽生的《白髮魔女傳》。
這是內地首度公開發表的新派武俠小說,成為當代武俠小說史上的裡程碑事件。
同年6月,花城出版社出版《萍蹤俠影》,是內地出版的第一本新派武俠小說。
次年,《武林》雜誌創刊,首次連載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
從此以後,以梁羽生金庸為代表的港臺新派武俠小說,開始大批進入內地讀者的視野。
在那個娛樂匱乏的年代,港臺武俠小說和武打電影的出現,極大程度的豐富了內地人民的精神生活,由此引發了八十年代內地第一波武俠熱潮。
到了八十年代末,古龍小說開始在內地零星有出版,影響力較之金庸不遑多讓。
不同於金庸小說的卷帙浩繁、跌宕曲折,古龍小說情節凝練、短小精幹,且熱衷於使用蒙太奇式寫作手法,加之情節設計富有懸疑感,因而更適合被改編成電影的長度。
因而,這股古龍武俠風潮很快擴散到了影視圈,。
地製片廠紛紛效仿,拍攝了不少古龍風格的武俠電影,其中更是不乏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比如孫晨曦主演的《險惡江湖逍遙劍》,就被很多人奉為最具有古龍風格的武俠片之一。
而在同時期,還有一部古龍風格的國產武俠神作《獨行客》不可不提。
影片拍攝於三十多年前,但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它仍是最還原古龍風格的武俠神作。
本期「被遺忘的國產類型片」,讓我們來重溫這部拍攝於31年前的懸疑武俠片。
《獨行客》
Solitaire
影片拍攝於1989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
豆瓣評分7.6,放在同時期的國產武俠片中,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評分。
故事雖然是原創,但編劇明顯借鑑了當時流行的港臺武俠小說中的慣用元素。
關鍵詞:門派內亂、滅門慘案、自宮練功、稱霸江湖、臥底反間、偵破探案。
概括起來,情節有點類似於——
古龍的《陸小鳳》、《楚留香》混搭金庸《笑傲江湖》。
先說故事。
明朝末年,曾經對抗朝廷的白蓮教發生內亂。
內亂中,白蓮教掌教大師兄李東被殺,二師兄劉黑虎叛出師門。
此後,劉黑虎勾結官兵剿滅了白蓮教,帶著歸順的手下創立翔雲山莊,意圖稱霸武林。
然而劉黑虎的莊主之位沒坐多久,就遭到多次暗殺,對方使用的正是白蓮教獨門暗器。
這讓劉黑虎懷疑,白蓮教還有餘孽潛伏在自己身邊。
這天,翔雲山莊內。
劉黑虎叫來手下眾人,逐一逼問昨晚的不在場證明。
議事堂上,劉黑虎手下的胡老英雄主動站了出來,攬下了一切責任。
他承認一切都是自己主謀,目的就是替那些被劉黑虎害死的教眾報仇。
最終,胡老英雄和同夥相繼被殺死,但這場刺殺風波所產生的影響卻沒有結束。
劉黑虎得知白蓮教大師兄李東還有個弟弟李天仇,失蹤多年,擔心他復仇。
於是就令座下的馬一飛和卓三姑兩位護法,分頭去追查李天仇的下落。
話分兩頭,各表一枝。
在江南,有一武林怪俠,名叫楊獨行。
他人稱萬裡獨行,雖然武藝高強,但為人古怪乖張。
不僅性格孤僻清高,喜歡獨來獨往,而且從不過問他人閒事。
哪怕是同坐一船的人打起來,他也視而不見,眼睜睜看著整條船因為騷亂而翻船。
某日,楊獨行遠行歸來,路上撞上了一名中年男人被追殺。
追殺他的是一名青年武士和一個頭戴鬥笠的人,三人一路打到了楊獨行身邊。
楊獨行依舊視而不見,只是避開,轉身就走。
可渾身是血的中年男卻一路逃到楊宅外,祈求楊獨行出手相助。
楊獨行不為所動,結果中年男人說自己是特意見他,有要事相商。
殺手尾隨而至,但楊獨行這次卻出手保護了中年男人。
理由是:
這個人有話要跟我說,你們要殺他,也得等他說完才行。
楊獨行威名在外,殺手不願意招惹,只好暫時守在楊府外邊。
進入楊府,中年男人自稱是替白蓮教來求助,並說明來意:
白蓮教如今遭逢大難,劉黑虎不僅到處追殺白蓮教徒,更勾結官府,意圖剿滅其他門派,想要獨霸江湖。而今江湖上能夠除掉劉黑虎的高手,也只有楊獨行一人了!
楊獨行對此無動於衷,在他看來,白蓮教內亂之事與自己毫不相干。
中年男人怒斥楊獨行貪生怕死:
你以為自己可以獨善其身,可劉黑虎未必能容得下你!
楊獨行為人狂傲,說出了大俠屆的經典處事原則: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中年男人無奈轉身就要離去,沒想到戴鬥笠的人和青年武士,闖進來將其打傷。
這可觸犯了楊獨行的逆鱗,江湖上還沒有人敢在自己的家裡動手殺人。
盛怒之下的楊獨行,拔劍出鞘,幾招之內便將鬥笠人打得節節敗退。
一劍出手,刺死了青年武士,鬥笠人見勢不妙立刻逃走。
楊獨行檢查了屍體後,發現青年武士的手臂上有蜘蛛紋身。
只是他卻沒有注意到——
青年武士臨死前,曾經和追殺的中年男人交換了一下眼神。
殺戮過後,中年男人斟酒感謝楊獨行救命之恩,
楊獨行表示對方不欠自己的情,中年男人就用杯中酒為自己清洗傷口。
卻不料這酒中竟然含有劇毒,中年男人當場喪命。
既然酒中有毒,那意味著對方想殺的是楊獨行,而中年男人相當於被楊所連累。
這可壞了楊獨行的規矩,他行走江湖多年,從來不願欠別人的恩情。
而且,自己從不過問江湖恩怨,到底會有誰想害自己?
楊獨行一時沒有頭緒,家裡的僕人王七卻認出——
這中年男人是白蓮教大師兄李東之弟李天仇。
之後,楊獨行在中年男人的身上發現了一張名單,上面有五個人的名字:
四海鏢局王大海、河間大俠郭子玉、滄州鐵拳門周敬之、千手刀客郝平。
以上四人都是江湖上有名的高手。
此外還有楊獨行自己,不過他的名字已經被划去。
之後,楊獨行帶僕人王七一起,將李天仇的屍體送回到李家。
白蓮教如今早已被剿滅,李家人也只剩下一對孤兒寡母,
李天仇的遺孀得知丈夫是替楊獨行而死,於是懇請楊獨行幫丈夫討回公道。
楊獨行欠人恩情,自然不好拒絕。
可沒想到,他前腳剛離開李家,戴鬥笠的人即放火燒掉了李家。
李天仇因自己而死,如今他的妻子和孩子也死於大火,楊獨行發誓要找到兇手。
目前嫌疑最大的,自然是李天仇的仇家,翔雲山莊莊主劉黑虎。
於是,楊獨行只身前往翔雲山莊,質問劉黑虎為何派人去楊家投毒。
劉黑虎對此事一無所知,聲稱這是故意誣陷自己,企圖挑撥他倆的關係。
所以下毒者很有可能是他倆共同的仇人,容他查清此事。
楊獨行看劉黑虎態度不像作偽,於是決定暫時留宿山莊。
當夜,鬥笠人再次潛入住處行刺,但楊獨行早有準備,對方沒有得手。
可當楊獨行追出去的時候,鬥笠人很快就消失不見,似乎對山莊的布局非常熟悉。
與此同時,劉黑虎房內,劉黑虎正看著風姿綽約的卓三姑,動了色心。
但當卓三姑主動投懷送抱的時候,劉黑虎卻又主動推開她,臉上顯出痛苦之色。
原來,這劉黑虎為稱霸武林,一心練成神功,所以寧願自宮。
電影裡沒說是《葵花寶典》,但應該是致敬金庸的《笑傲江湖》。
被拒絕後,卓三姑離開房間,卻撞上了一直在外面偷窺的左護法馬一飛。
馬一飛早知莊主不能人道,好色成性的他,也對美麗的卓三姑產生邪念。
卻沒想到卓三姑壓根瞧不上馬一飛,不僅直接拒絕,還拿出鞭子抽了對方。
馬一飛因此懷恨在心,打算到莊主劉黑虎那裡告黑狀,稱卓三姑就是山莊內奸。
次日一早,楊獨行在山莊內見到獨自練習刀法的卓三姑。
見對方刀法高明,似藏有劍意,於是便隨口問了一句,可卓三姑卻矢口否認。
從卓三姑交談,楊獨行偶然得知,劉黑虎已經廢掉了河間大俠郭子玉的武功。
來到山莊大廳,楊獨行又看見來山莊送銀兩的四海鏢局主人王大海之子王少東。
經歷了昨晚的刺殺,楊獨行已有了推斷:
鬥笠人潛伏進山莊,目的就是想將行刺之事嫁禍給劉黑虎。
所以當務之急還是要找到鬥笠人,而目前唯一的線索還是那五人名單。
於是,楊獨行帶著僕人王七離開山莊,決定隨王少東去見王大海。
途中,王少東誤以為楊獨行是劉黑虎派來的殺手,想要刺殺楊獨行。
一番不打不相識過後,王少東告訴楊獨行,父親王大海被劉黑虎陷害被官府下了大獄,自己為了救出父親,才答應每個月給劉黑虎送三萬兩銀子。
楊獨行無意殺人,遂放走了王少東。
可就在第二天,王少東卻被劉黑虎派來的手下人殺害,帶頭的正是卓三姑。
回到翔雲山莊,劉黑虎對手下的卓三姑和馬一飛產生了懷疑。
因為鬥笠人非常熟悉莊內的位置布局,很有可能一直潛伏在自己身邊。
一個是自己愛慕的女人,一個是色膽包天的手下。
於是,他就命人先調查了馬一飛,之後又從他的小妾家中搜出了鐵蓮花。
晚上,劉黑虎命卓三姑去勾引馬一飛,馬一飛色慾薰心,當即就上了套。
結果劉黑虎突然出現,一刀結果了馬一飛的命。
另一邊,楊獨行繼續上路尋找名單上的下一個人,鐵拳門的掌門周敬之。
誰知周敬之也被自己的徒弟勾結劉黑虎害成殘廢,他祈求楊獨行給自己一個了斷。
臨死前,周告知楊——
看名單上的字跡,應該是江湖上有名的杜神仙所寫。
於是,楊獨行找到杜神仙的藥鋪。
杜神仙明面上是個大夫,實則上是專門買賣交換江湖秘聞的萬事通。
杜神仙告訴楊獨行:
當日來找自己的並非一個中年男人,而是一名手臂上帶有蜘蛛刺青的青年武士。
對方是白蓮教徒紅蜘蛛,因為大師兄李東被劉黑虎害死,求助杜神仙,想找到一名能幫白蓮教報仇的人。
於是杜神仙才寫下了五個名字的名單,但他認為根本不可能請動楊獨行出山,所以又在寫完劃掉了他的名字。
現在名單上除了楊獨行外,有三人已經被害,只有千手刀客郝平不知下落。
楊獨行想要詢問千手刀客的下落,此時窗外突然射出一柄飛刀,將杜神仙殺死。
然而當楊獨行追出窗外,卻一無所獲。
不過,此時的楊獨行,已經想通整件事情的真相,他再次回到翔雲山莊。
他告訴劉黑虎此事已經查清楚,並怒斥劉黑虎殘害武林豪傑的罪惡行徑,讓他——
耗子餵汁!!!
劉黑虎此時神功尚未大成,擔心不是楊獨行的對手,只得忍氣吞聲放他離開。
半路上,楊獨行知道劉黑虎不會放過自己,肯定會帶人追殺。
於是就告訴僕人王七趁早離開,跟著自己只會惹禍上身。
王七感念楊獨行的恩情,主動跪拜楊獨行。
不料對方暗藏殺心,手中藏著一把刀,趁機捅傷了楊獨行。
此時王七才露出了真面目,原來他就是失蹤的千手刀客郝平。
其實他早就投靠了劉黑虎,負責幫劉黑虎監視楊獨行,也是他殺死了杜神仙。
然而楊獨行其實一早就看穿了王七的真面目,理由很簡單:
杜神仙從未洩露過名單,李天仇自然更不會,那麼知曉名單的就只有自己和僕人王七。
如果劉黑虎能夠按照名單去殘害這些人,那就意味著一定有人洩露出去了名單。
王七獰笑著:
既然你已猜到一切,為何又受我這一刀?
楊獨行回答道:
你我有主僕恩義在,我受你一刀,是為了還你伺候我這幾個月的恩情。
因為,接下來我就可以動手殺你了!
王七沒把受傷的楊獨行放在眼裡,卻沒想到,他還是低估了楊獨行的武功。
即使受傷的楊獨行,依舊可以輕而易舉地除掉了王七。
此時,劉黑虎才帶著卓三姑出現,他的目的就是藉助王七消耗楊獨行的體力。
楊獨行身上有傷在身,而劉黑虎以二敵一,所以此時的他再也不把楊獨行放在眼裡。
可沒料到,關鍵時刻卓三姑居然反水,與楊獨行一起對抗劉黑虎。
劉黑虎沒想到對方竟然不講武德,大意之下沒有閃,很快啊,就被逼至死角。
在楊、卓二人合力下,終於殺死了罪大惡極的劉黑虎。
殺戮過後,卓三姑主動向楊獨行請罪,因為她知道自己壞了楊獨行的規矩。
原來,鬥笠人正是卓三姑假扮的,她和李天仇以及被殺的紅蜘蛛都是白蓮教義士。
當日在楊府下毒的人,其實是李天仇自己,而所謂的追殺其實不過是苦肉計。
目的就是想用李天仇之死,引得楊獨行出山查案,藉此誅滅劉黑虎。
而卓三姑正是李天仇的遺孀,她為替白蓮教眾復仇,忍辱負重成了劉黑虎的手下。
她設下了苦肉計、離間計,使身懷絕技的楊獨行,不由自主捲入了這場江湖恩怨中。
楊獨行看著忍辱負重的卓三姑,終究還是放下了手中的劍。
留下一身嘆息,黯然轉身離開。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情仇難卻,恩怨無盡……
這部國產老電影,在內地八十年代製作的武俠片列表當中知名度並不高。
它既沒有同時期合拍武俠片中那麼多大牌演員,在動作設計和服化道上也比較廉價。
但排除這些外在因素,單就劇情而言,本片可以說是最有古龍味道的純國產武俠片。
雖然此片的故事和和古龍並沒有什麼關係,完全是一個原創劇本。
但整個故事,充滿陰謀、懸疑、以及意外與反轉的武俠風格,可以說是深受古龍小說影響,比起徐克早期的武俠電影《蝶變》和後來的《狄仁傑》系列也不遑多讓,甚至在懸疑感方面要比如今的國產武俠影視劇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這方面必須歸功於影片的編劇,該片的編劇李曉本身是小說家出身,同時也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兒子,他的另一篇小說《門規》,曾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而在這部《獨行客》當中,則是以懸疑探案的模式來探討俠義情仇故事。
主角楊獨行就像很多武俠小說中常見的大俠主角一樣,他有一身獨步江湖的武功,但卻不願意輕易出手,給自己立下了嚴格的規矩,希望藉此規避江湖恩怨仇殺。然而就像很多武俠小說中的常見劇情一樣——
功夫再高,難敵人心。
身在江湖,怎麼可能獨行?
縱然獨行到絕情的地步,最後仍然不免陷進是是非非。
此外,電影在徽州古鎮許村取景,攝影構圖頗有古典山水畫的意蘊,充滿詩意武俠的味道。
當然,影片最大的缺點還是那個年代國產武俠片的通病,動作設計比較尷尬。
沒有港臺武俠片那種打鬥式的節奏感,基本都是靠專業武術演員上去實打實地套招,幾乎無特效,大部分鏡頭連吊威亞都不用,所以觀賞性不足
不過,畢竟是一部三十多年前的電影,影片在當時絕對是國產武俠片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