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隴劇經典 傳承非遺文化——春綠隴原·2020年度國家級非遺隴劇...

2020-12-15 瀟湘晨報

中國甘肅網12月11日訊(本網記者 楊夢園 任磊 文/圖)12月11日晚8點,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甘肅省隴劇院承辦,甘肅省隴劇院、環縣藝龍演藝有限公司、慶陽市黃土緣演藝公司聯袂合作演出的「春綠隴原2020年度國家級非遺隴劇推廣演唱會」在省隴劇院百姓戲曲劇場如約上演。此次是聚集甘肅省三家隴劇院團,隴劇三朵「梅花」、隴劇國家一級演員及中青年優秀演員齊上陣齊發力的首次演出,為隴劇觀眾呈現出一場精彩紛呈的傳統戲曲文化視聽盛宴。中國甘肅網同步線上直播觀看人數達70萬。

第1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雷通霞

中國戲劇「梅花獎」、「白玉蘭」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 佟紅梅

第2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省級非遺傳承人 竇鳳霞

演唱會分為上下兩個篇章。上篇在歡樂的民族管弦樂《慶典序曲》中拉開序幕,三個隴劇藝術院團的優秀表演藝術家們輪番獻唱,有觀眾耳熟能詳的大型隴劇《楓洛池》《旌表記》《山城堡兒女》《啞女告狀》《假婿乘龍》選段,通過這些經典片段讓觀眾踏入隴劇誕生至今的歲月長河中,感受時光賦予隴劇彌久不衰的獨特魅力。新創隴歌《詠梅》宛轉悠揚,古典隴劇旋律與經典詩詞的結合將梅花傲雪凌霜、堅貞不屈的高貴品格刻畫的淋漓盡致,也象徵著一代代隴劇人樂觀向上、甘於奉獻、堅守文藝職責的精神品質,詞曲振奮人心,讓觀眾從中感受到隴劇人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

國家一級演員 董亞萍

國家一級演員 尚小麗

慶陽市黃土緣演藝有限責任公司優秀青年演員 盧勝利

下篇在描繪祖國盛世畫卷的民族管弦樂《我和我的祖國》中上演。《孟姜女哭長城》《楓洛池》《清風亭》《隴東娃》《望子成龍》《醫祖岐伯》《官鵝情歌》選段的輪番表演,更讓在座的新老觀眾體會到傳統戲曲藝術寓教於樂的獨有魅力和家國天下的人文情懷。

隴劇《望子成龍》選段 演唱者:邵炳德 劉海波

演出尾聲,一曲民族管弦樂《春到隴東》為演唱會畫下圓滿的句號,也為近年來隴劇的傳承和創新發展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這場演唱會既融合了隴劇不同發展階段的經典代表,又展示了隴劇近期發展的最新成果,更彰顯了隴劇人「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和以文藝繁榮賦能建成文化強國、文化強省的不懈追求。

【來源:中國甘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隴劇《假婿乘龍》將「新演」 非遺項目經典唱段傳承推廣工程有序展開
    隴劇《假婿乘龍》將「新演」非遺項目經典唱段傳承推廣工程有序展開每日甘肅網4月30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嫋嫋隴音傳入耳,聲聲弦樂動人心29日記者獲悉,為進一步做好傳統戲曲傳承復興,弘揚優秀隴劇藝術,甘肅省隴劇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緊鑼密鼓地開展了隴劇經典劇目復排和隴劇經典唱段傳承推廣工作,力求多管齊下為文藝院團「復工復產」做好充分的準備。近日,由甘肅省隴劇院復排的非遺項目大型移植隴劇《假婿乘龍》正在如火如荼排練中。
  • 甘肅省隴劇院復工首演——大型歷史隴劇《假婿乘龍》
    自6月4日首次帶妝彩排之後,6月5日晚,大型歷史隴劇《假婿乘龍》在甘肅省隴劇院百姓戲曲劇場迎來復排之後的首場演出,也是甘肅省隴劇院今年疫情之後的首場表演。隴劇作為甘肅省獨有的戲曲藝術,原名隴東道情,於1958年搬上舞臺,成為一個新生的戲曲劇種以來,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春綠隴原·黃河之濱」蘭州文理學院專場演出成功舉辦
    原標題:青春之光閃耀黃河之濱 「春綠隴原·黃河之濱」蘭州文理學院專場演出成功舉辦 展示青春風採,放飛藝術夢想。7月19日晚,「春綠隴原·黃河之濱」蘭州文理學院專場文藝演出,在甘肅國際會展中心南廣場流動舞臺車上精彩上演。
  • 大師小匠喜獲2020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兩項大獎
    12月11日,第二屆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非遺傳承創新模範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國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文化官員蘇旭在本次非遺的常話常新論壇上,各嘉賓領導就如何與「非遺」結緣、如何幫助傳統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當代社會、融入日常生活,讓「久居深閨」的非遺實現「
  • 浙江諸暨「西施文化節」傳承創新教學活動弘揚非遺文化
    原標題:浙江諸暨:傳承弘揚非遺文化   浙江省諸暨市暨陽街道浣紗小學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施傳說」的教學性傳承基地。近年來,浣紗小學開設《走近西施》《青青薴麻》等非遺文化校本課程,建設「西施傳說」教育實踐基地,並每年舉辦「西施文化節」,通過系列傳承與創新教學活動弘揚非遺文化。   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 攝
  • 「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廣州開幕
    融媒+賦能創新傳承 廣東非遺「後浪」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289藝術園區開幕  傳承古意,綻放新枝。近年來,廣東抓住數字文化崛起良好時機,加強智慧融媒賦能,不斷推動非遺傳承保護工作向前邁進。
  • 傳承非遺文化 大話西遊攜手非遺傳承人打造「鎏金如夢」_遊俠網...
    雲錦蘇繡流轉千年,非遺傳承初心不變。在18周年嘉年華盛典之上,《大話西遊2》為大家展示了大話攜手三大非遺傳承人打造的首款高定漢服——「鎏金如夢」。在此之前,大家對它的故事背景已經有所了解。
  • 「國家級非遺」走進德州 百餘人體驗非遺油紙傘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榮嶽 通訊員 張憲軍 德州報導8月29日,榮麟家居澳德樂店舉辦「國家級非遺」油紙傘體驗活動,徐徐入耳的絲竹聲中,百餘名顧客用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用彩筆描繪傘面,獨特的東方韻味讓體驗者沉浸。
  • 體育文化中的隴上非遺?崆峒派武術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體育文化是體育事業發展的深層動力和精神內核,是體育強國建設的根基和靈魂。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類重要表現形式。為傳承、保護甘肅優秀傳統體育文化,豐富體育賽事活動的文化內涵,甘肅省體育局在其官方微信平臺上推出「體育文化中的隴上非遺」系列欄目。繼推出國家級非遺項目多地舞后,本次推介了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崆峒派武術。崆峒武術的魅力。
  • 「雲賞非遺 贛在傳承」——2020年非遺主題宣傳月活動啟動
    活動現場寧都客家香大餘紅糖  近日,「雲賞非遺 贛在傳承」——2020年非遺主題宣傳月活動啟動,贛州非遺集客家文化之大成,匯贛南古今之風採,讓我們在6月一起感受多樣非遺。  據介紹,宣傳月活動內容豐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活動將分為「非遺購物節」「非遺文化創意作品展」「非遺攝影展」「非遺傳承人線上手工藝展示」「非遺交流講座」五個部分。並將在6月的每周三、周六安排一場直播。邀請知名度較高的網紅,如華農兄弟、全南小師妹在抖音、頭條等平臺同時在線直播帶貨。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推薦圖鑑公布 張騫傳說、易筋經等上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第五批國家級非遺推薦圖鑑:名錄裡的項目有沒有你熟悉的經典?八大處傳說、宣撫司禮儀樂舞、土生土語話劇,易筋經等往常出現在章回體小說的名字近日以更為經典的方式回歸視野。12月21日,文化和旅遊部於官網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943個項目參評說道「非遺」,言必提蘇繡,可除了這些廣為人知的非遺外,各地傳說,戲劇、鼓書、各色體育運動等皆為「非遺」。
  • 讓非遺活下來,火起來!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盛大開幕!
    全國政協常委白庚勝,原文化部副部長、中國首任國家博物館館長潘震宙,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張首映,中國文聯副主席、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
  • 非遺進校園|南京非遺周周學系列創新課:傳承有高招 創新無極限
    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布藝」代表性傳承人祁競正在南京民俗(非遺)博物館非遺課堂給南京藝術學院學生講課,教授布貼畫製作技藝。聊起布貼畫的傳承,祁競表示,布貼畫雖然已成為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布藝」傳承項目,但是,了解並從事布貼畫製作的人很少,就更少有人去傳承傳播。從剛開始大家抱著獵奇心裡看學布貼畫,到現在布貼畫成為非遺博物館裡的品牌課程。
  • 國家級非遺「風火流星」參加央視《非常傳奇》節目錄製
    國家級非遺「風火流星」參加央視《非常傳奇》節目錄製 2020-10-27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壯美廣西·多彩非遺」2020 廣西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展示...
    為落實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深入推進廣西非遺傳承保護、開發利用和促進基層群眾就業增收,鞏固脫貧成果,助力全區非遺扶貧工坊和非遺企業拓展市場,12 月 12 日,「壯美廣西·多彩非遺」2020 廣西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天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活動豐富多彩
    新華網北京6月9日電(邢賀揚)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日前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按照文化和旅遊部的要求,圍繞「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的年度活動主題,以傳統體育、傳統醫藥和餐飲類非遺項目為重點,結合天津地方特色,策劃舉辦豐富多彩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普及非遺知識,宣傳健康生活理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 漳州:「非遺」進校園 傳遞匠心傳承文化
    薌城實驗小學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 「非遺」進校園是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零距離體驗感受 提升文化遺產認知保護意識 今年,為了讓更多的在校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和傳承漳州「非遺」項目, 除舉行漳州「非遺」進校園活動,向師生宣講有關我市「非遺」的項目和歷史傳承保護等常識,手把手教授學生有關「非遺」的技藝手法外,漳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漳州市教育局還從12月9日起組織開展《漳州非遺小課堂2》錄製工作。
  • 「非遺」大咖集聚楓林 這裡的學校「非遺」文化課程活色生香
    「非遺」大咖集聚楓林 這裡的學校「非遺」文化課程活色生香 2020/10/9 17:10:02    來源:文明徐匯
  • 非遺傳承與時尚創新的極致融合——萃華金店斬獲"國匠杯"金獎
    為促進工藝美術交流和繁榮,同時更好地展示2020年度工藝美術行業的最新創作成果,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聯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舉行了粵港澳大灣區工藝美術博覽會「國匠杯」及「嶺南工匠杯」評選大賽,彰顯工藝美術的時代魅力。此次大賽匯聚了百名工藝美術大師攜藝術精品同臺競技,本屆候選作品質量之高,讓組委會評審團在評審過程中亦難以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