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到底是個啥玩意,人類最終真有這個能力把它給弄出來嗎?

2021-01-09 時空通訊

很多人對戴森球比較陌生,這是一個什麼「球」呢?人類造它幹嘛?這到底是是個啥玩意?要知道戴森球是個啥玩意,我們就不得不先了解一下卡爾達舍夫宇宙文明等級理論。

卡爾達舍夫宇宙三級文明理論簡介。

卡爾達舍夫是前蘇聯天文學家,1964年,他提出了一個把宇宙文明分為三個層次,即三個等級的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宇宙文明的主要劃分依據,就是文明所能夠控制和利用能量大小,而且這些能量主要用於對地外文明的通訊等活動。

一級文明為行星級文明,就是文明體能夠完全控制和利用自己存在的本行星能源和資源,作為人類就是能夠控制和利用地球能量,這個能量利用總量需達到1.74x10^17J/s(焦耳/秒),這個能量其實就是地球現在接收到太陽的能量。

二級文明是恆星級文明,就是文明體能夠完全控制和利用本級恆星的能源和資源,作為地球就是可以利用和控制太陽系的一切資源和能源,這個能量就是太陽目前輻射的全部能量,為3.78x10^26J/s。

三級文明是星系級文明,就是文明體能夠完全控制和利用本星系的能源和資源,作為地球就是能夠控制和利用整個銀河系能源和資源,這個能量就是整個銀河系輻射總能量,約4x19^37J/s。

達到了一級文明,人類就再也不怕來自地球的災難;達到了二級文明,人類就再也不怕來自太陽系的災難;達到了三級文明,人類就幾乎可以應對一切來自宇宙的災難,除了宇宙大爆炸和意識消散。

而人類現在的能量使用總量才達到2x10^13J/s,相當0.73級文明,要達到一級文明能量需求還要在現在基礎上增加數千倍,一些科學家認為,還需要200年左右的努力;而要達到二級文明還需要在現在能量利用基礎上增加約19萬億倍,在一級文明基礎上增加數十億倍。

三級文明目前還是人類想都不敢想的等級,需要多少億年也沒有一個底,所以不在考量之列。

由此可見,文明等級的主要度量,就是利用能量的能力。

而且人類現在的能源利用還主要用於生存和社會發展,並沒有主要用於與外星文明聯絡或者太空探索開發。因此未來能量的大量開發,才是文明得以提升的根本。

現在所有利用地球能源的設想,包括所謂可控核聚變實現後,能源危機就得到解決,海水中所儲備的就能夠使核聚變所需原料永不枯竭,經計算可用40億年的想法,都是大大低估了文明升級能量暴增的需求。

我們想想,未來達到二級文明,能量需求是現在的19萬億倍,海水中的氘還能夠用億萬年嗎?一些資料認為,現在海水的儲量足夠人類使用40億年,是根據人類現在用量來計算的,二級文明的用量是現在用量的1.9萬億倍,這點儲量還能用多久?簡單計算,40除以19萬,只能夠用0.0002年!

由此,不要認為人類開發出了核聚變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人類對能源的需求永無止境,且對能源的認識和利用技術必須不斷的提升,才能夠滿足自己延續發展的需要。憑著現在人類認識,太陽巨大能量還可源源不斷供應50億年,因此利用好這筆財富,是最廉價最簡單最直接的解決方案。

這就是戴森球理論提出的背景和依據。

所謂戴森球是一個叫弗裡曼·戴森的科學家,於上世紀的1960年提出來的一個假設理論。這個理論的實質,就是為了解決人類文明升級所需要的能源,必須建造一個包圍太陽的球體結構,這個球體半徑約太陽到地球這麼大,也就是1.5億km。通過這個結構,能夠最大限度收集利用太陽能,將源源不斷輻射到太空浪費掉的能量捕獲起來,轉化為人類文明升級所需的能源。

這個能量達到二級文明所需能量,也就是恰為3.78x10^26J。這是因為太陽中心核聚變每秒鐘有6億噸的氫轉化為5.858億噸的氦,其中有420萬噸質量轉化為能量輻射出來,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2計算,太陽每秒鐘向釋放的能量高達3.78x10^26J(焦耳),相當於10500億億度電。

弗裡曼·戴森可不是等閒之輩,他的這個理論也不是隨便拍拍腦袋的空想。戴森曾經是愛因斯坦的副手,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美國物理學家,他認為,光依賴地球資源和能源是遠遠不夠人類未來文明發展需要的,而太陽巨大能量是源源不斷可再生的。現在這些能量除了有10億分之一輻射給了各大行星,地球獲得了其中的22億分之一,其餘的都白白浪費掉了。

戴森推斷,任何文明發展到了一定階段,都會利用本級文明依賴的恆星能源,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恆星包裹起來,讓恆星能量全部或絕大部分得到利用。這種方法就是建造戴森球,人類要達到二級文明,就必須建造包裹太陽的戴森球。

他的戴森球理論一出臺,就得到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

由此建設戴森球成為人類一個夢想。

卡爾達舍夫理論和戴森球理論問世後,得到科學界的廣泛認同,從那個時候開始,天文學家們在尋找地外文明時,就把這兩個理論作為依據。人們把已經能夠建設戴森球的文明定位為宇宙二級文明,因此在用大型望遠鏡進行巡天觀測時,就注意尋找宇宙中有沒有戴森球結構的恆星系統。

上世紀的巡天觀測活動,在數百萬顆恆星中,科學家們曾經發現過幾個有疑似戴森球結構的恆星。尤其是NASA的克卜勒任務中觀測了十幾萬顆恆星,發現一顆編號為KIC 8462852的恆星,有著怪異的亮度變化,光變出現的凹坑很深,有時竟達到22%!

要知道即便是木星這麼大的行星,遮光凹坑也只能達到1%,因此KIC 8462852恆星這種現象絕不是行星活動導致,由此人們懷疑那裡有高等級文明正在建造戴森球。

但這個說法並沒有得到證實,還有的研究認為,這些這當現象就是星際塵埃所致。如今,由於人類觀測手段還處於較為低級狀態,還沒有發現宇宙中存在戴森球結構的確切證據。

作為人類文明,現在正處於能源危機和環境破壞的瓶頸,科學家相信,現階段要解決能源危機的主要方向是可控核聚變,可控核聚變實現商業化運營,將是人類文明升級到一級文明的保障,這個時間大概要200年。

人類要升級到二級文明,啟動戴森球建設很可能是必由之路。

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文明要升級到二級,如果不出現重大災難變故,大概還需要5000年奮鬥。人類要達到二級文明,所需能量要求達到1.74x10^26w,要解決能量問題,目前看來只有建設戴森球才能夠做到。

具體地說,戴森球就是一個包圍著太陽的殼體,在這個殼體上布滿了收集太陽能的裝置,還有將收集到的太陽能轉化為核聚變能源的裝置,人們利用這些能量生存發展,更多的能量將用於與外星通訊和深空探索。戴森球建成後,地球沒有了,人類都將移居到這個殼體上,並且開始星際移民。

這個工程規模實在是太宏大了,現在看來是不可想像的。大到什麼程度呢?就是需要全部拆解太陽系所有行星,包括地球,還包括一些矮行星和衛星、小行星,還要把太陽系豐度最高的氫和氦都收集起來,這些物質全部加起來,質量可達1.82x10^26kg,才能夠在地球軌道這個位置,包圍著太陽建設出一個半徑1.5億km,8~20cm厚度的薄殼,這個殼體的密度可達600kg/m^2。

戴森球建成後,太陽系就只有一顆太陽和一個包裹太陽的殼體,其餘都是空空如也了,人們在殼體上仰望星空,再也看不到月亮、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行星了,只有遙遠的恆星還鑲嵌在漆黑的夜空。

人類有能力建設戴森球這種超巨大工程嗎?

經過許多科學家數十年的研究和發展,戴森球已經不局限於一個封閉的球體,有很多設想。如戴森雲、戴森泡、戴森網等等,這些結構有的是雲片狀,有的是太陽帆狀,還有的是網格狀,要解決的重點難題,就是建設材料夠用,建設方法可行,這個結構如何支撐巨大重力不被壓垮,還要最大限度收集太陽能量,並且讓人類在上面舒適的生活。

有一些科學家對建設戴森球建設比較樂觀,比如牛津大學物理學家斯圖亞特·阿姆斯特朗就設計出一套異常簡單的方案,這個方案提出可以分階段實施戴森球建設,通過遞進式能量獲得和開採並舉的辦法,認為並不需要多長時間,戴森球建設就能夠完成。

但更多的科學家對戴森球建設在短期內可行性持質疑和否定態度。時空通訊同樣認為現階段不要說建設戴森球,就是想一想或者做方案準備都還為時過早,這應該是幾千年以後的事情。但我相信,只要人類文明有足夠長的壽命,戴森球是能夠建起來的,也是必須建起來的。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由之路,是走向深空的前提條件。

我們想一想都會覺得振奮或者恐怖,到了那個年代,人類已經變得早就不是我們認識的樣子了,機器人在各大行星上面爆破,一個個行星被拆得亂七八糟,無人駕駛運載飛船忙忙碌碌的穿梭在太空,像螞蟻壘窩一樣拼接著戴森球。

我們可以試著想一想,是現在的人幸福呢,還是戴森球大建設時代人更幸福呢?不過那個時代的人類早已經不是我們時代可以窺探的意識形態了,想了也是扯淡。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當人類文明邁向二級文明的時候,戴森球有可能被造出來嗎?
    但由於人類太空探索能力有限,除了月球之外還無法去到更遙遠的地方探索,因此有科學家設想宇宙中可能存在著外星文明,其中前蘇聯一位名為卡爾達舍夫的天體物理學家還給宇宙中潛在的文明劃分等級。根據卡爾達舍夫的劃分標準,宇宙中的一級文明也叫行星文明,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動用整個行星所有的資源,人類目前仍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 戴森球是什麼?人類會製造出來嗎?科學家給出時間限制!
    戴森球是什麼?人類會製造出來嗎?科學家給出時間限制!主要作用就是將恆星上的資源,通過戴森球轉化成為人類可以直接使用的新能源,戴森球就是一個輸出的方式。在近百年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太陽的能源是非常巨大的,它還可以持續燃燒四十幾年的時間,這個過程中所散發的能量是無窮無盡的,但是人類可以獲得的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已經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太陽能和光能,如果把太陽上所有的能源全部都集中起來。
  • 人類最終一定會採用戴森球方式升級到二級文明嗎?
    而一般情況下,戴森球被認為是二級文明的象徵,如果一個文明能建造戴森球,意味著達到了二級文明!何為戴森球? 所謂的戴森球就是建立一個可以360°無死角完全覆蓋恆星的外殼,然後讓這個外殼收集恆星能量以此來供應人類文明,這個外殼就是所謂的戴森球。
  • 《死亡擱淺》的「洛夫克拉夫特」故事 到底是個啥玩意
    今天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當個島學家好難,這是又搗鼓出什麼新玩意了?  沒聽過「洛夫克拉夫特」的網友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這到底是個啥玩意?可能由於過於小眾,國內徹底研究它的人也不多。上文獻網站一搜,中文論文可能不超過50篇。  看似小眾的元素,其實喜歡它的遊戲卻不少,近的有6月發售的《沉沒之城》,遠的有小時候玩的《遊戲王》。  克蘇魯的神話憑什麼獲得遊戲界偏愛? 一、克蘇魯神話  簡單來說,「克蘇魯神話」是一個現代架空的神話體系。
  • 好萊塢眼中的「chi」到底是個啥玩意?
    好萊塢編劇自以為抓住了中國文化的核心,「chi」是中國文化裡很厲害的玩意。可是,明明中國人都對這玩意莫名其妙啊。「chi」到底是啥玩意?要知道,這可不是第一次在好萊塢影片裡出現「chi」了。在採訪中,達斯汀·霍夫曼(「師傅」配音者)表示,「氣」在過去被認為是「性能量」,而它在《熊貓3》中,是指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質、內在自我、和個體的獨特性。學習「氣」的過程,就是尋找自我獨特性的過程。其實,中國文化裡的並沒有單獨講「氣」,要說有也是「元氣」。但中國的「元氣」裡更多強調的是「元」。
  • 如果人類實現了可控核聚變,還需要建造戴森球嗎?必需要走的路
    氚在自然界中雖然不存在,但是它可以靠中子同鋰作用產生,而鋰在海水中就可以取到,由此可見,可控核聚變是一種清潔,安全,近乎無限的強大新能源。看到這裡,一些朋友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如果人類實現了可控核聚變,還需要再建造戴森球嗎?
  • 如何建立戴森球,這個前所未見的巨型結構,都需要哪些高科技?
    人類的歷史和能源的運用息息相關,從最初學會了怎麼使用火,過渡到再生能源,在人類不斷的演進之後,我們將會100%控制地球上所有的資源,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大概會向外星擴張,要建立人類的新地盤會消耗極多的能源,不過幸運的是,我們知道哪裡可以找到這些能源:太陽。
  • 如果可控核聚變實現無限能源,戴森球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戴森球概念。戴森提出的「戴森球理論」可以說是馳名中外,並且在《人工恆星紅外輻射源的搜尋》對這個理論也有非常詳細的解釋。但迄今為止,在太陽系內的各行星也只是接收了太陽輻射能量的大約 1/109,所以在戴森看來,我們人類如果想要發展成更高一層面的文明,必須要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將太陽的能量全部接納。因此戴森提出如果能夠將太陽用一個巨大的球狀結構包圍起來,這樣就會讓太陽的大部分輻射能量能夠被我們人類利用起來。
  • 戴森球:造一個大殼把太陽圍起來,讓它變成大號的聚變發電機
    這些結構統稱「戴森球」。8/ 如何建造戴森球人類利用太陽能有兩種方法。一是光伏發電,直接用太陽能面板把光能轉化成電能,大家很熟悉了。二是光熱發電,用一堆鏡子把太陽光反射到一起燒開水,然後用蒸汽推動電機發電。這個一般小盆友都沒聽過,但實際上已經有一些應用了。
  • 150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存在?我們旁邊就有二級文明?
    從上個世紀開始,我們就發射了一艘又一艘的探測器,可是這時人類失望的發現,原來宇宙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多了,太陽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熱鬧,而是安靜的讓人害怕。1、通過概率的方法來計算,宇宙裡類似地球的行星不在少數。
  •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地球上萬物的生長都要依靠太陽,太陽源源不斷的提供光和熱。因為有它的存在,萬物才恢復了生機。可以想像沒有太陽的日子,地球將陷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世界,估計一些生物將朝著惡劣的趨勢發展。
  • 我不是說了能力要平均值嗎:如果異世界有負能力者會怎樣?
    有沒有輕百合目前不詳,四個女跟班加一個吉祥物,看這配置,觀眾男女通吃,有周邊可買。所以東靈君是很看好這部動畫的,雖然它的經費真的很寒酸。這部動畫的初始設定就是它的作品名。18歲日本少女慄原海裡捨己救人被車壓死,她轉生到異世界。好人有好報,轉生特典時,神要滿足她的心願。慄原海裡(下文將用麥露稱呼她)生前能力太突出,被朋友疏遠,所以來生她想做個普通人。
  • 一百多顆恆星突然「消失」,疑似發現外星文明建造的「戴森球」!
    但是在高等宇宙文明的幹涉下,恆星也能夠突然「消失」,那就被建造成了一個「戴森球」。而現在就有科學家,正在對宇宙中那些突然消失的恆星在做分析調查。現在就有一個天體研究國家小組,組織了一項名叫「百年觀測中的消失還出現源」的宇宙研究項目。在這個項目中,天文學家們經過觀測和數據對比分析,有差不多一百顆恆星突然消失了。
  • 別傻了,怎麼可能存在戴森球這樣的二級文明
    說到戴森球 就不得不說網上流行的「三級文明」,又叫卡爾達舍夫等級。奇怪的是百度這個人 沒有資料。有沒有好點的方式呢?那就是生物技術,比如光合作用,植物存活周期是非常長的。那麼相對應的,就需要存在一定的生態系統,光讓植物機械式地幹活,效率自然是不會高的。所以這樣衍生出來所需的物質將會是幾何式的增長。
  • 彈匣篇之五:快速彈匣是個啥玩意
    彈匣篇之五:快速彈匣是個啥玩意Janson經「極限軍事俱樂部」公眾號授權轉載摘要:在彈匣篇之三裡簡單地聊了下並聯彈匣,這次再深入介紹並聯彈匣的有關知識。另外再給大家聊聊快速彈匣是個啥玩意,以及擴容彈匣又是怎樣一個情況。
  • 「村頭溝裡發現的,請問這是啥玩意?」你們知道嗎?哈哈哈哈
    1、小哥真不解風情,這麼對待女孩子可是很不好的2、「村頭溝裡發現的,請問這是啥玩意?」你們知道嗎?10、每次來嫂子家她就這個姿勢,這是什麼意思,是在暗示我走嗎?11、我跟你說,你完了!12、熊孩子,你這是去玩啥了,身上鬧得這麼髒呀!
  • 假髮的自我介紹,你知道戴了個啥玩意嗎?
    假髮是人工製造的產品,可以隨時變換造型,是愛美人士的首選飾品,避免染燙頭髮,節省時間;可能你也用過假髮,但是你真的知道它嗎?今天極客俠小編介紹一下假髮。假髮的自我介紹,你知道戴了個啥玩意嗎?3、印度發:印度發發質較軟,發質沒有中國發直,有小波浪卷,頭髮化工處理後容易斷裂,可塑性不強。4、歐洲發:歐洲發的顏色比較接近當地的消費市場,目前是價格最貴的原料,歐州發的發質較軟,不適合漂染和後處理,直接用於接發的比較多。
  • 海賊王:七武海被廢除,特殊科學部隊研發的SSG到底是啥玩意?
    海賊王:七武海被廢除,特殊科學部隊研發的SSG到底是啥玩意?海賊王在這幾期不斷的「開閘放水」,投放到二次元世界的情報一個比一個勁爆精彩,甚至已經到了消化不了的地步,先是大媽和凱多的聯合,再到七武海被廢除、薩博的生死之謎,這一期的動漫又爆出了四皇、羅傑、白鬍子的懸賞金額,就連上個時代最強海賊洛克斯,也拿出來亮相,顯然尾田在為整部動漫的節奏加油,5年之內完結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 在1840光年外,疑似有人建造戴森球!
    在1840光年外,疑似有人建造戴森球!其實人類所有財富的獲得都有一個最大的前提,那就是以消耗地球上的資源為基礎,金錢的獲得是進行了等價交換,而金錢所兌換的東西,都是由能源消耗所形成的,包括整個地球的建立和人類社會的形成,時時刻刻都需要資源的消耗,這時人類也發現地球上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如果這些資源被人類消耗殆盡之後,我們又該從哪裡獲取新的能源呢?
  • 《戴森球計劃》:宇宙比例設定
    戴森球是弗裡曼·戴森在 1960 年提出的一種巨型結構,它用來包裹恆星,並且獲得其絕大多數的能量輸出,而在卡爾達舍夫等級中,能完全控制恆星能量,標誌著文明被劃分為二級文明類型(目前人類文明等級僅為 0.73)。如果在太陽系內修建一顆戴森球,那它的直徑將達 2 億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