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顆恆星突然「消失」,疑似發現外星文明建造的「戴森球」!

2020-12-19 科學新視界

恆星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天體,其壽命基本上從幾十億年到上百億年不等,一顆恆星在理論上是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消失的。但是在高等宇宙文明的幹涉下,恆星也能夠突然「消失」,那就被建造成了一個「戴森球」。而現在就有科學家,正在對宇宙中那些突然消失的恆星在做分析調查。

現在就有一個天體研究國家小組,組織了一項名叫「百年觀測中的消失還出現源」的宇宙研究項目。在這個項目中,天文學家們經過觀測和數據對比分析,有差不多一百顆恆星突然消失了。

這個組織將美國海軍天文臺列出的映射恆星數據與「泛星數據發布」中的恆星數據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在舊的星表中,被標記的一共有15萬個天體,然後他們又通過電腦分析,在這15個天體中標記出了2.4萬個候選天體。在這2.4萬個候選天體中,他們發現其中100天體只出現在了過去的恆星調查中,在最近的恆星觀測數據中,它們神秘地消失了。

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裡,它們神秘消失了,以一種我們不能理解的方式。恆星消失的方式並不多,比如核聚變結束,或者是被星雲遮擋,又或者是成為了一顆黑矮星。但是這100顆恆星的分布是比較無序的,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全部消失,基本尚是可以排除自然消失的可能。

要知道,對於恆星動輒幾十上百億年的壽命來說,幾十年連一瞬間都算不上,就算是恆星演化到了末期之後,發生了超新星爆炸,這個爆炸狀態也會持續數萬年。在這個前提下,自然消亡雖然是可能的,但是對這100顆恆星而言,我們卻可以排除掉自然消亡。

那排除這個原因後,還有什麼可能會導致恆星的集體消失呢?其中一個有可能的解釋是,遙遠的星空中,強大的外星文明建造了一個個「戴森球」裝置。根據人類對宇宙文明的分級,戴森球是二級文明的標誌性裝置,它可以將恆星包裹起來,幾乎能對恆星釋放出的能量進行100%的利用。

戴森球這個科幻裝置是弗裡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種理論,頻繁出現在科幻作品裡,是選進文明才有能力建造的超巨型裝置。現階段的觀測認為,位於1500光年以外天鵝座內的塔比星,是最有可能存在戴森球裝置的。

所以,這突然消失的100顆恆星要是並沒有消亡的話,就已有可能意味著他們被覆蓋了,他們輻射出的能量被戴森球裝置吸收了,所以我們才無法觀測到它們了。

製造戴森球的難度是無比巨大的,如果想要對我們的太陽進行改造,製造成一個戴森球,其技術不說,光是質量需求就無法解決,因為就算將太陽系內除太陽以外的所有質量加起來也不夠。雖然難度大,但是戴森球能夠帶來的好處確實不可想像的。

能夠完美利用太陽輻射出的所有能量,能夠擁有幾乎無限的生存空間,生命發展繁衍的所有困難幾乎都沒有了。雖然聽上去像是天方夜譚,但是科學家們推測,也許這100顆恆星就是被外星人建造成了戴森球。

如果這一推測為真,那就意味著這個宇宙是一個熱鬧的宇宙,文明遍布,人類並不孤獨,只是還很弱小。這意味,人類在未來將會面臨更大的太空挑戰。就算這個宇宙不是黑暗森林,但是也一定會弱小就會挨打的普遍邏輯。

相關焦點

  •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地球上萬物的生長都要依靠太陽,太陽源源不斷的提供光和熱。因為有它的存在,萬物才恢復了生機。可以想像沒有太陽的日子,地球將陷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世界,估計一些生物將朝著惡劣的趨勢發展。
  • 科學家觀測到有恆星突然消失的情況,會是地外文明造成的?
    在宇宙中一顆恆星的壽命通常在數十億到上百億年,即便當恆星死亡時會發生超新星爆發在宇宙中閃耀出極強的光芒,科學家觀測到超新星爆發的過程也會持續數十萬年時間,然而現在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有一些恆星會出現突然消失的情況,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至少有數百顆神秘消失的恆星,這些恆星在幾年前觀測時還正常存在
  • 科學家發現——有恆星疑似被超級文明所控制利用
    科學家發現——有恆星疑似被超級文明所控制利用在一望無際的星空中存在著無數的秘密,而地球之外是否還有生命的存在一直是一個疑團。雖然到了近代各種關於外星飛船出現的信息層出不窮。但是至今還沒有真正被證實的畫面,人們也只能通過一些恆星或者行星的運動軌跡以此來推斷外星人是否存在,在前不久科學家發現了一顆奇怪的恆星。在這顆恆星的周圍有著27顆比地球還要大的物體,而且這些物體大小均勻還有一個比這些物體大一倍,考慮到這顆恆星的年齡所以吸積盤被排除在外,周圍的28顆星星也不可能。
  • 宇宙中存在2級文明?在1840光年外,疑似有人建造戴森球!
    宇宙中存在2級文明?在1840光年外,疑似有人建造戴森球!恆星就擁有非常巨大的能源,在一個恆星系統當中,恆星所散發出來的輻射遠遠超過了行星上所擁有的資源,比較惋惜的一點是,這些恆星上的輻射並不會讓行星全部接收。就拿太陽為例,在太陽散發輻射的過程當中,行星接收到的只有1/109而已。
  • 150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存在?我們旁邊就有二級文明?
    這就意味著宇宙中大概率會有其他文明的存在,可是如果真的存在,為什麼我們沒有發現一個呢?為了找到地外文明,我們發出了信號,還將人類的有關信息發送到了宇宙裡,到現在我們還沒有接到任何回應。2、在近一個世紀的尋找中,我們也並不是一無所獲。在1500光年之外,有一個星系叫天鵝座,這裡有一顆叫做塔比星的恆星。
  • 數百顆恆星突然消失,這預兆著什麼?或是外星文明在作祟
    在宇宙中,星體被劃分為不同的種類,包括行星、恆星、超新星、紅巨星、黑洞等等,在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存在的恆星,因為它們在星空中的位置固定,因此被稱為恆星,其位置不會輕易改變。然而,宇宙法則卻告訴我們,宇宙中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一切事物都會經歷老化過程,其中也包括宇宙中的恆星。
  • 100多顆恆星從宇宙中消失,是正常坍塌,還是外星文明所為?
    ,只能通過自身核聚變反應產生大量能量,才能和坍縮對抗,要知道所有的物質都是有限的,就連宇宙總有一天會走到滅絕的一天,可是科學家們在近幾天發現,有100多顆恆星神秘的從宇宙中消失了,它們的消失沒有任何痕跡。
  • 別傻了,怎麼可能存在戴森球這樣的二級文明
    戴森球和三級文明戴森球,是弗裡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種理論。所謂「戴森球」其實就是直徑2億km不等,用來包裹恆星開採恆星能的人造天體。這是一個利用恆星做動力源的天然的核聚變反應堆。如果將恆星能源做成電能存儲,最好的方式是太陽能電池板陣列組成的戴森球,那麼就目前來看,太陽能電池板的壽命也就二十多年。這不是現有技術的制約,而是物質都會發生反應,反應耗盡,作用也就消失了,不是延長時間就能解決的。所以當電池板壽命結束後,就需要進行替換。
  • 人類最終一定會採用戴森球方式升級到二級文明嗎?
    文明等級的劃分標準主要根據一個宇宙文明對能源的掌控使用情況!一級文明是行星文明,能夠掌控整顆行星的能源! 二級文明的含義是前蘇聯卡爾達肖夫想像了宇宙中以文明對於能源利用的方式來區分文明的等級,完全掌控行星能源的為一級,二級則能利用整個恆星能源,徹底利用整個星系能源則是三級!
  • 戴森球到底是個啥玩意,人類最終真有這個能力把它給弄出來嗎?
    由此可見,文明等級的主要度量,就是利用能量的能力。而且人類現在的能源利用還主要用於生存和社會發展,並沒有主要用於與外星文明聯絡或者太空探索開發。因此未來能量的大量開發,才是文明得以提升的根本。戴森推斷,任何文明發展到了一定階段,都會利用本級文明依賴的恆星能源,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恆星包裹起來,讓恆星能量全部或絕大部分得到利用。這種方法就是建造戴森球,人類要達到二級文明,就必須建造包裹太陽的戴森球。他的戴森球理論一出臺,就得到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由此建設戴森球成為人類一個夢想。
  • 1400光年外發現的塔比星,上面真的存在生命嗎?它們是幾級文明?
    自己居住行星上的能源將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那麼他們或許就會從自己所在恆星系統中的其他地方提取能源,他們可能會毀掉兩三顆行星來製造一種裝置,可以包裹住恆星來吸取恆星能量的超大裝置。這個就是戴森球。之後,卡爾達舍夫根據能源的利用率,提出了著名的文明等級劃分,一級文明可以利用並掌握自己所在行星的全部能源。二級文明可以利用並掌握自己所在恆星系統的全部能源。
  • 宇宙二級文明被發現了?科學家在天鵝座找到證據,疑似「戴森球」
    科學家們通過觀察和推測,將宇宙文明等級進行了劃分。在上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宇宙學家卡爾達肖夫基於文明可以掌握和利用的能源等級、總量假設出了宇宙文明的三級模型。之後的數年內,又被其他科學家從三級模型擴展到了七級模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七級宇宙文明是怎樣的吧!
  • 尋求地外人類可以居住的行星:意外發現地外二級行星文明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2015年7月23號NASA宣布發現了一顆是地球2.0倍的行星:克卜勒452B,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超級地球,這顆行星距離地球1400光年,體積比地球大60%,據NASA科學家推測,這顆行星很可能是一顆巖石類行星,而且這顆超級地球距離其母恆星的位置和地球距離太陽的位置非常相似,所以科學家預測這顆超級地球很有可能存在著液態水以及存在著生命
  • 當人類文明邁向二級文明的時候,戴森球有可能被造出來嗎?
    人類從上個世紀初就開始關注外太空的情況,因為科學家們發現宇宙遠比人類想像中要浩瀚,那麼在宇宙中是否存在另一個「地球」,這是科學家們想探索的問題。但由於人類太空探索能力有限,除了月球之外還無法去到更遙遠的地方探索,因此有科學家設想宇宙中可能存在著外星文明,其中前蘇聯一位名為卡爾達舍夫的天體物理學家還給宇宙中潛在的文明劃分等級。根據卡爾達舍夫的劃分標準,宇宙中的一級文明也叫行星文明,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動用整個行星所有的資源,人類目前仍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 恆星異常,星際航行者或真實存在!
    人類一直想知道在宇宙中是否有如我們一般或者更高級的文明存在!於是我們研究星系的規律,能量波動,運行軌跡等等,希望在這些研究中發現外星生物的蛛絲馬跡!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前科學家發現一顆名為塔比之星的恆星出現異常。出現了詭異的光變現象,數據顯示該星的亮度突然下降22%,這意味著有巨大的物體遮擋恆星光芒。而這種比例遠不是行星遮擋所能達到的。
  • 二級文明已經出現?距地球1400光年,它是何方神聖?
    宇宙文明是非常神秘的,我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在《三體》中就講述了宇宙文明,在這本書中提到了黑暗森林法則,宇宙就像是一個黑暗森林,在這片黑暗森林中,存在著很多文明,每個文明都要隱藏好自己,否則一旦被發現的話必然會招來殺身之禍。
  • 如何建立戴森球,這個前所未見的巨型結構,都需要哪些高科技?
    人類的歷史和能源的運用息息相關,從最初學會了怎麼使用火,過渡到再生能源,在人類不斷的演進之後,我們將會100%控制地球上所有的資源,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大概會向外星擴張,要建立人類的新地盤會消耗極多的能源,不過幸運的是,我們知道哪裡可以找到這些能源:太陽。
  • 在觀察了1000萬顆恆星之後,科學家還是沒能發現...
    迄今為止,地外文明調查最深入最廣泛的區域是船帆座區域,這個區域中橫跨至少1000萬顆恆星,但澳大利亞Murchison Widefield陣列(MWA, Murchison Widefield Array)沒有在其探測範圍內發現任何可能的技術特徵。
  • 《戴森球計劃》:宇宙比例設定
    戴森球是弗裡曼·戴森在 1960 年提出的一種巨型結構,它用來包裹恆星,並且獲得其絕大多數的能量輸出,而在卡爾達舍夫等級中,能完全控制恆星能量,標誌著文明被劃分為二級文明類型(目前人類文明等級僅為 0.73)。如果在太陽系內修建一顆戴森球,那它的直徑將達 2 億千米!
  • 大揭秘:宇宙文明等級
    人類在這個階段開始正式接觸外星文明,公開來到地球的所有外星文明,並和他們建立初步的外交關係,並且開始了解到宇宙中存在著邪惡的外星文明。基於對這些邪惡文明的恐懼,這個時候的旅行者號還未衝出太陽引力範圍,人類將會使用更為先進的探測器追上旅行者號,並將其摧毀。同時也不再主動向升空發射無線電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