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是什麼?人類會製造出來嗎?科學家給出時間限制!

2020-12-14 英瑩的日常

戴森球是什麼?人類會製造出來嗎?科學家給出時間限制!

當人類第1次跨出地球的大門,就想著如何運用宇宙中的資源,在地球上,各國都時時刻刻在強調資源緊張的問題,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人類科技的發展和地球上的能源息息相關,如果地球資源瀕臨枯竭,那麼人類科技也寸步難行。因此科學家們自己的想要利用地球之外的資源,這並不能說明人類是一種貪心的生物,而是在為了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作出努力。

戴森球的提出

在1960年,因為名為戴森的科學家首次提出了戴森球。戴森球的出現,讓我們對宇宙中能源有了全新的認識,所謂的戴森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裝置,也是一個人造天體,可以利用高科技技術製造出一個直徑在2億千米以上的巨大圓形,這一人造天體可以包括任何恆星。主要作用就是將恆星上的資源,通過戴森球轉化成為人類可以直接使用的新能源,戴森球就是一個輸出的方式。

在近百年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太陽的能源是非常巨大的,它還可以持續燃燒四十幾年的時間,這個過程中所散發的能量是無窮無盡的,但是人類可以獲得的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已經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太陽能和光能,如果把太陽上所有的能源全部都集中起來。等到人類有需要的時候,直接從戴森球輸出,這就節約了更多的時間。其次戴森球在建造之後,就意味著人類文明有了明顯的發展,我們也可以利用戴森球的建造來尋找更為高級的文明。那麼我們有能力建造出這樣的人造天體嗎?

戴森球真的會出現嗎

科學家表示,是否可以被建造出來,取決於人類的文明發展等級,曾經就有人將其劃分了級別,大約是7個,而人類連一級都無法觸碰,更不要說製造出的戴森球了,至少要達到第2個級別,才有可能被製造出來。就算是我們把地球上所有的能源全部都集結出來,也無法製造出一個可以包裹住太陽的球體。

對於技術核材料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首先要耐熱,耐腐蝕,還能抵擋宇宙中的輻射,事實證明我們根本沒有製造出戴森球的基本材料。在文明發展的幾百年中,我們距離一級文明還有很遙遠的道路,地球上的很多能源都是無法全部利用的。想要利用月球乃至其他星球上的能源,人類很有可能還需要幾百年的時間去完成。

幾百年的時間人類真的有能力維持下去嗎?地球環境已經有了明顯的惡化,能源危機或許將會全面爆發,人類的命運將何去何從還是未知數。你覺得人類是否有能力建造出戴森球呢?

相關焦點

  • 當人類文明邁向二級文明的時候,戴森球有可能被造出來嗎?
    從人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還會繼續,同時核能、太陽能等新能源也會逐漸發展起來。由此可知,人類文明還達不到一級,充其量只有0.8級左右。而二級文明是恆星文明,這樣的文明已經能夠對整個恆星系的能源進行調用,後來有科學家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戴森球的概念。第三級文明是星系文明,這種程度的文明已經能夠利用整個星系的資源。
  • 戴森球到底是個啥玩意,人類最終真有這個能力把它給弄出來嗎?
    所謂戴森球是一個叫弗裡曼·戴森的科學家,於上世紀的1960年提出來的一個假設理論。這個理論的實質,就是為了解決人類文明升級所需要的能源,必須建造一個包圍太陽的球體結構,這個球體半徑約太陽到地球這麼大,也就是1.5億km。通過這個結構,能夠最大限度收集利用太陽能,將源源不斷輻射到太空浪費掉的能量捕獲起來,轉化為人類文明升級所需的能源。
  • 如果人類實現了可控核聚變,還需要建造戴森球嗎?必需要走的路
    數百年前,人類文明經過上萬年的努力發展,終於走進了科技發民的道路,而人類文明也升級為科技文明。科技時代也是一個能源時代,科技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能源的快速發展。能源可是說在宇宙中無處不在,可是由於人類文明等級的限制,科技實力的限制,我們能夠利用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
  • 人類最終一定會採用戴森球方式升級到二級文明嗎?
    而一般情況下,戴森球被認為是二級文明的象徵,如果一個文明能建造戴森球,意味著達到了二級文明!何為戴森球? 所謂的戴森球就是建立一個可以360°無死角完全覆蓋恆星的外殼,然後讓這個外殼收集恆星能量以此來供應人類文明,這個外殼就是所謂的戴森球。
  • 如果可控核聚變實現無限能源,戴森球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在核聚變的過程中可以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並且要比核裂變清潔得多,還有核聚變所需的氚在地球的海水中都可以找到,解決了原料問題。眾所周知,核聚變反應所釋放的能量是巨大的,而可控核聚變也被譽為能源領域的「聖杯」。什麼是可控核聚變?
  • 一億年的超級文明,會發達到什麼地步?看看科學家的答案
    在結合了人類當前的發展水平以及可預見的未來之後,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觀點:一個發展超過一億年的超級文明,必然擁有三個技能: 可你知道未來幾百乃至上千年什麼最稀缺嗎?其實許多科學家以及科幻作家早已經給出了問題的答案——金屬。
  • 一百多顆恆星突然「消失」,疑似發現外星文明建造的「戴森球」!
    但是在高等宇宙文明的幹涉下,恆星也能夠突然「消失」,那就被建造成了一個「戴森球」。而現在就有科學家,正在對宇宙中那些突然消失的恆星在做分析調查。現在就有一個天體研究國家小組,組織了一項名叫「百年觀測中的消失還出現源」的宇宙研究項目。在這個項目中,天文學家們經過觀測和數據對比分析,有差不多一百顆恆星突然消失了。
  • 科學家在天鵝座找到證據,疑似「戴森球」
    人類的誕生與宇宙相比實在是微不可言,存在僅僅只有不過短短數百萬年的時間,而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也只有幾百萬年。不過,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對地球和宇宙的研究也在不斷取得進展。科學家們通過觀察和推測,將宇宙文明等級進行了劃分。
  •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地球上萬物的生長都要依靠太陽,太陽源源不斷的提供光和熱。因為有它的存在,萬物才恢復了生機。可以想像沒有太陽的日子,地球將陷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世界,估計一些生物將朝著惡劣的趨勢發展。
  • 人類還需要多久才可以飛出銀河系?科學家:答案都在紙上!
    1961年,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成功飛離地球,在圍繞地球飛行一周後再次返回地面,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可以說,人類的太空夢就是在那一刻被點燃的。甚至在上個世紀,很多科學家都紛紛表示,當人類進入到21世紀,人類甚至可以在銀河系中進行星際旅行。
  • 把原子放大無數倍會看到什麼?科學家:有可能是宇宙!
    世界上有著許許多多的未解之謎,比如百慕達三角洲以及埃及金字塔,又或者是神秘的「宇宙牆」和「戴森球」是否存在。但這些問題在宇宙本身面前顯得微不足道。中國有一句古話「朝聞道,夕死足以!」根據科學家們對宇宙的定義,宇宙是一切空間、物質、能量的總稱,不依賴於人的意志而客觀存在,並處於不斷運動和進化中!通俗來講,宇宙就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然而這只是人類對於宏觀宇宙的定義,真正的宇宙要複雜得多。宇宙從何而來?有沒有邊界?
  • 未來人類有機會克隆出一隻恐龍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在上世紀,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有一個詞也因為有悖倫理而多次被人們討論、質疑,它就是「克隆」。其實最早「克隆」這個詞是國外發明的,我們根據它的英文單詞「clone」音譯過來。那麼,什麼是克隆呢?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人工幹預的手段去培育出一個無性繁殖的後代。
  • 人類真的無法走出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嗎?科學家的答案讓人絕望
    2014年,科學界證實確認了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存在,它的質量大約是銀河系的10萬倍,其中至少有10萬個星系遍布其中,星系和星系之間的距離大約為5.2億光年,這是什麼概念呢?人類想要從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中的任何一個星系中出發,抵達其中的另外一個星系,至少需要12-15萬年的時間。
  • 在1840光年外,疑似有人建造戴森球!
    在1840光年外,疑似有人建造戴森球!其實人類所有財富的獲得都有一個最大的前提,那就是以消耗地球上的資源為基礎,金錢的獲得是進行了等價交換,而金錢所兌換的東西,都是由能源消耗所形成的,包括整個地球的建立和人類社會的形成,時時刻刻都需要資源的消耗,這時人類也發現地球上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如果這些資源被人類消耗殆盡之後,我們又該從哪裡獲取新的能源呢?
  • 宇宙神級文明建的超巨大戴森球結構?科學家發現4個神秘異常天體
    宇宙中有很多很多的天體,但歸納起來,也不外乎就是行星、恆星、星系、黑洞、星雲、塵埃、超新星爆炸等等什麼的,只要一提起,你腦子裡大概就能想像出它們是什麼模樣。但最近,科學家們在太空深處發現了4個神秘奇怪的東西,卻從來沒有在任何人的腦子裡出現過,我們已知的任何天體現象都無法和它們完全匹配,這些傢伙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 若宇宙毀滅,人類該如何自救?科學家的方法顛覆認知
    不只是行星,即便是發光發熱的恆星同樣也會有「死亡」的一天,而和行星不同的是,他們死亡之後則會轉化為另一種天體。如果說行星恆星這種天體最終會死亡讓人還能勉強接受,那麼如果說宇宙同樣也會死亡,你還能接受得了嗎?
  • 國產沙盒《戴森球計劃》定價70元!1月14日開啟預購
    在未來,人類踏入高級文明的行列之時,科技的強大帶來了飛速的發展,虛擬實境迭代了空間與時間。人類創造了超級計算機——「主腦」,以期待利用其強大的計算能力來進一步擴大虛擬世界的運用。在這一過程中,你勢必會遭遇諸多困難,畢竟宇宙之大,什麼都可能發生。然而,你的創造力與想像力將會助你達成這一宏大的目標,整個銀河勢必將在你的規劃下成為人類文明前進的基石。
  • 人類研究了數百年,仍未製造出「永動機」,未來能成功嗎?
    沒有人能夠製造出永動機,永動機在我們整個宇宙不可能存在的東西,然而在人類的文明進程中,曾有無數的民間奇人乃至科學家們都在嘗試製造永動機。那麼什麼是永動機呢?為什麼永動機被證明是永遠不可能被製造出來的呢?
  • 宇宙會一直膨脹下去嗎,它的結局是什麼?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宇宙會一直膨脹下去嗎,它的結局是什麼?,那麼宇宙會有終結的一天嗎?科學家通過觀察發現,宇宙還在不斷地膨脹,而且膨脹的速度非常快,那麼宇宙會這樣一直膨脹下去嗎?根據霍金的觀點,認為黑洞並不是只進不出的,黑洞吞噬的物質會以另一種方式釋放出來,這也就是霍金輻射,這種輻射實際上就是消耗了一部分黑洞的能量,從而導致黑洞發生緩慢的蒸發,當宇宙沒有任何物質提供黑洞吞噬的時候,最終所有的黑洞都會蒸發,然後宇宙變得一無所有,還有一種命運就是大擠壓,科學家認為宇宙現在在不斷地膨脹,可能宇宙膨脹到一定的階段之後,就會開始收縮,到時候恆星和行星距離都是拉近,到時候所有的物質都被擠成一個點
  • 時光機什麼時候才能製造出來?有希望嗎?
    時光機的難點在於其違背因果律,雖然也有諸如自洽性原理來修正,但按照人類目前的水平來講,這些都不過是紙上談兵,項目落地的日子不知是何時,或者說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希望。考慮空間和時間兩個基本面,我們所作的任何事件,都可以在時間和空間上被表現出來,但通常來說,時間是單向的,也就是只能增加不能減少,而空間則沒有這個限制,所以說平常我們在時空中運動是被限制著的,而時光機則打破了這個限制,使得我們可以在時間上做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