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解釋以下內容:
元年春,王周正月。不書即位,攝也。
三月,公及邾儀父盟於蔑,邾子克也。未王命,故不書爵。曰「儀父」,貴之也。公攝位而欲求好於邾,故為蔑之盟。
夏四月,費伯帥師城郎。不書,非公命也。
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1、元年春,王周正月,不書即位
依《春秋》書法,魯國十二君,與其元年,應書「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惟隱公、莊公、閔公、僖公四公之元年,只書「元年春王正月」,不書「公即位」,蓋各有緣由,《傳》文亦各有解釋。定公元年甚至未書「王正月」,則由於定公之即位,在此年之六月。並詳各元年《經》、《傳》及《注》。
書蟲小確幸總結:隱公、莊公、閔公、僖公未書即位,各有個的原因。 隱公是因為攝政,因此不書即位。莊公、閔公、僖公,我們後面揭曉吧
2、攝也
攝,假代之義,下文「公攝位而欲求好於邾」可證。《魯世家》亦云:「惠公卒,為允少故,魯人公令息攝政,不言即位。」
書蟲小確幸總結:因為隱公弟弟年少,因此讓隱公攝政。
3、三月,公及邾儀父於蔑——邾子克也。
全句應作「儀父,邾子克也」。儀父為主語,承上省,古文多有此文法。「克」是邾君之名,莊公十六年《經》雲「邾子克卒」,故左氏以此知克為名。方苞《春秋直解》雲「春秋從無書字之法」,且謂:「意克為儀父之子」云云。顧棟高因之而作《春秋無書字之法論》。《春秋》不書字,然亦非絕無例外。方、顧二碩得其大概而遣其特例。
書蟲小確幸總結:邾國和魯國相鄰,雞犬相聞,但亦戰亦和,糾纏不休,長達七百年。邾國曾經也很強大,讓周天子和魯國戰戰兢兢,後面慢慢被瓦解,漸漸消失。 魯國和邾國之間的恩怨,真的可以寫一部小說了
4、未王命,故不書爵。曰「儀父」,貴之也。
此時釋《經》語。莊公十六年《經》既書「邾子克卒」,子是爵;而此不雲邾子,《左氏》以為此時尚未得王名。杜預《注》以為附庸之君未網名,例稱名。而邾子克能自通於大國,繼好息民,故書字貴之。然考之《經》例,凡小國,或文化落後,或在旁裔,所謂蠻、夷、戎、狄者,皆稱其君為子。考之彝銘,鼄公牼(keng)、鼄公華、鼄公華(金乇)三鐘自稱公,鼄伯鬲、鼄伯御戎鼎又稱伯。
書蟲小確幸總結:此段亦是總結,邾子克是不是指邾國國君。
5、公攝位而欲求好於邾,故為蔑之盟。夏四月,費伯帥師城郎。
「費」《釋文》音「秘」。費伯,魯大夫,費亭當在今山東魚臺縣舊治西南。郎,地名,當在今魚臺縣舊治東北八十裡。
書蟲小確幸總結:1、因為隱公剛剛攝政,國政未穩。因此要與常年徵戰的鄰國修好2、我覺得隱公處境很難,剛剛攝政,費伯就不聽公命,擅自帥師。
6、不書,非公命也。
《經》不書,《傳》記此事者,由於城郎意出費伯本人,非奉隱公命。
7、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
初,乃表追敘前事副詞。
鄭武公名掘突。《經》稱鄭伯,《傳》稱公者,公是諸侯之通稱,無分於公、侯、伯、子男。參張應昌《春秋屬辭辨例編》。《尚書秦誓》「公曰嗟」,秦伯也。《詩碩人》「譚公維私」,覃子也。《禮大射經》「公則釋獲」,大射者,諸侯之禮,伯子男皆在也。《燕禮大射儀》、《聘禮》,五等諸侯皆稱公,而「公食大夫禮」又以名篇,則凡君皆曰公,無五等之別明矣。
申,國名,伯夷之後,姜姓。後為楚所滅。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陽市。莊六年《傳》載楚文王伐申,哀公十七年《傳》又雲楚文王「實縣申、息」,則魯莊之時申已為楚滅。然據昭十三年《傳》文,楚平王似曾復其國。
武是武公之諡,姜為姓。
書蟲小確幸總結:1)、初,相當現在:很久以前、曾經之類的話語。2)、公 是諸侯通稱,跟爵位無關。我舉個例子哈,就相當於公司裡有,總經理,副總經理。但咱們一般都稱李總、彭總,不會說李總經理、彭副總經理。3)、
8、生莊公及共叔段
公音恭。共,賈逵、服虔謂是諡號;杜預《注》以為段出奔公,故曰共叔。叔是排行,段是名。《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雲「鄭武公十年取申侯女武姜,十年生莊公寤生,十七年生大叔段」,則莊公長於大叔段三歲。
書蟲小確幸總結:這裡主要總結共叔段 中的「叔」是排行。相對於莊公來說,排行第二。
9、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寤生,杜預《注》以為寤寐而生,誤。寤字當屬莊公言,乃「牾」之借字,寤生猶言逆生,現在謂之足先出。明焦竑《筆乘》早已言之。
書蟲小確幸總結:寤 ,現在就是腳先出,頭後出。古人迷信,覺得足先出,是不孝順。(正常是頭先出,)
10、愛共叔段,欲立之
立之為太子。
11、亟請於武公,公弗許
亟因器,屢也。
弗,義同於「不~之」,動詞下賓語包含在內,說本今人丁聲樹《釋否定詞弗不》,載《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其說於較早文獻大體適用。
書蟲小確幸總結:武姜屢次請求立共叔段為太子。 我覺得這句話很奇怪。1)、首先是莊公是老大,共叔段是老二,自古是立長,而且史料並沒有說莊公缺乏才智,事實是莊公是春秋第一霸主。2)、春秋時期,女人只是諸侯相爭的棋子,沒有話語權,更別說參政。立太子是國之大事,武姜有說話資格嗎。而且即使武姜給鄭武公吹枕邊風,史官是怎麼知道的。3)、鄭武公全程只是表態不同意。沒有表現出更愛莊公或者共叔段。
12、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
制,地名,即今河南省滎陽縣汜水公社,亦名虎牢關。
書蟲小確幸:制,就是虎牢關,三國演義中,三英戰呂布的地方。
13、公曰:「制,巖(yan)邑也」
巖邑即險邑。說參倪倬《讀左瑣言》。
14、虢叔死焉
虢指東虢,制嘗為齊屬地。《國語鄭語》云:「虢叔恃勢。」勢謂地形險阻。韋昭以東虢為虢仲所封。虢叔者,又虢仲之後。胡玉《許廎學林虢仲虢叔封國考》曾申明此義。《漢書地理志》臣瓚注云「鄭桓公寄帑與賄於虢、會之間。幽王既敗,二年而沒會,四年而滅虢」,此蓋據《竹書紀年》,虢叔之死亦在此年。
書蟲小確幸:虢國分東虢和西虢,東虢分封給虢仲,西虢分封給虢叔。1)、鄭武公二年(公元前769年),滅亡會國。兩年之後滅掉東虢。2)、西虢後面遷至今由陝西遷至河南三門峽市
15、佗邑唯命
當言佗邑唯命是聽,次是語言省略,乃當日常語,如僖公三十三年及哀公十三年傳雲「遲速唯命」、宣公十二年傳雲「其俘諸江南以實海濱,亦唯命;其剪以賜諸侯,使臣妾之,亦唯命」皆是。
書蟲小確幸總結:楊伯峻先生指出,左傳中,「唯命」後面省略「是聽」。
16、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大同太。京,古城在今滎陽縣東南二十餘裡。
京城大叔,《詩鄭風》有《叔于田》、《大叔于田》可證。《鄭世家》云:「莊公元年,封弟段於京,號太叔。」顧頡剛謂古人用太字,本指其位列之在前,叔段之稱太叔,以其為鄭莊公之第一個弟弟也。詳《史林雜識太公忘年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