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天,以15000損失全殲敵軍,無炮攻堅,徐帥是如何做到的

2020-12-12 騰訊網

1947年底,我解放軍攻克運城後,臨汾已經完全孤立,鑑於此情,為拔除閻錫山在晉南的最後一座據點,便於爾後在晉中、太原地區的作戰,同時也為了配合中原、西北戰場的作戰行動,經中央軍委批准,1948年晉冀魯豫軍區發起了「臨汾戰役」。

此戰歷時72天,在徐帥的指揮下,我軍以傷亡1.5萬人的代價全殲國民黨軍2.5萬餘人,在沒有重型攻堅武器的情況下,徐帥的「無炮攻堅」戰術是取得了巨大成功。戰後毛主席對此戰作出了高度評價,稱:「取得攻堅城經驗,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大勝利」,中央軍委也對第8縱隊23旅授予了「臨汾旅」的光榮稱號。

戰前態勢

臨汾是晉南重鎮,東扼太行,直接威脅著剛解放的上黨地區;西臨汾河黃河,與延安聖地隔河相望;北接太原晉中,能直接威脅閻錫山的糧倉重地;南通運城,可直接控制豫陝國民黨軍入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此地三面平原,一面臨水,城市建在較高之處,內高外低,狀似臥牛,固有「臥牛城」之稱。

在日本人和閻錫山的經營下,臨汾碉堡林立,更是成為一座易守難攻的堅固要塞,就連閻錫山對蔣介石都親口保證:臨汾是「銅牆鐵壁,攻不破的堡壘。」

的確從當時情況看來,臨汾東關築有外城,北門有興隆殿制高點,城南堯宮廟有飛機場,守軍又以7公裡以內的村莊、據點構建外圍警戒陣地,再加上環城外壕的31處護城據點,構建了大縱深的環形防禦體系,企圖固守待援。

臨汾守軍由「太原綏靖公署」第六集團軍副總司令梁培璜率領的閻錫山66師和胡宗南第30旅、27旅炮兵營以及8個地方保安團組成,共計2.5萬餘人,此外閻錫山部還有13萬人集結在太原晉中地區,隨時可以增援臨汾。

我軍為發動「臨汾戰役」也作了萬全準備。軍區副司令員徐帥帶病上陣,擔任了指揮所司令員,負責統一指揮第8、13縱隊和太嶽軍區以及呂梁軍區一共5.3萬餘人,擔負攻取臨汾的任務。此戰徐帥對我軍作了詳細的戰鬥部署:

呂梁軍區於汾河以西,第8縱隊於臨汾以南,第13縱隊於臨汾以東,太嶽軍區於臨汾以北,以中心合圍態勢,掃清臨汾外圍,力求將守軍殲於外圍,爾後攻擊主城。如閻錫山部來援,即先殲援敵,否則一舉攻克臨汾,再向晉中發展。

預定戰役於3月10日打響,結果在3月6日,由於西北解放軍對敵軍的大舉進攻,國民黨西安「綏靖公署」開始將第30旅由臨汾空運西安,為配合西北解放軍的作戰,徐帥決定提前於3月7日發起「臨汾戰役」,首先奪取飛機場,封閉臨汾守軍的空中逃路。

戰役過程

3月7日,先是由第8縱隊24旅急行軍攻擊堯廟宮機場,將等待空運的敵30旅逼回臨汾城內,以此拉開了臨汾戰役的序幕,各部隊紛紛跟進,與守軍展開激烈的外圍戰爭奪戰。截止16日,敵軍外圍據點基本被清除,臨汾城垣近在咫尺。

徐帥根據戰場情況的變化,又根據臨汾東關守軍突出、城北地勢高、城牆薄、守軍兵力薄弱的特點,決定將主攻方向放在城北、城東兩個方向。

23日,第13縱隊向東關以及東北方向的電燈廠、第8縱隊向北門以西地區攻擊制高點興隆殿發起全線攻擊。但由於敵人頑強程度超出預期,坑道作業多次遭受敵軍破壞,故東關電燈廠打的異常艱難,直至30日才全部佔領電燈廠。而城北第8縱隊24旅攻擊興隆殿也得而復失,旅長王墉光榮犧牲。太嶽軍區在城南的助攻也沒有起到預期效果。

此時,由於傷亡巨大,一些指戰員提出要修改主攻方向。

於是3月31日,徐帥再次召開軍事幹部會議,進一步分析了守軍的防禦特點後指出:「拿下東關是整個作戰的關鍵,決不能因犧牲便畏縮不前,這是軍事上不允許的。」他還要求各級指戰員要周密組織戰鬥,根據我軍新兵佔絕大多數的情況,開展軍事民主和群眾性戰場練兵運動,為攻城創造有利條件。

4月1日,8縱23旅和13縱37旅被調整為攻擊東關的主力部隊,隨即兩旅在敵前按照徐帥指示展開坑道作業,截止9日,一共挖通6條爆破坑道。10日16時,攻城部隊對東城發起了總攻,6條坑道中有3條成功爆破,23旅、37旅突擊隊隨即攻入城內,戰至11日上午,敵軍66師大部被殲,剩下殘兵敗將逃入主城,東關被佔領,戰略目標達成。

鑑於我軍沒有重型攻城武器的情況,徐帥命令參戰部隊在城東、城南挖了15條破城坑道,又在上當和側邊挖了40多條掩護坑道。但守軍吸取了東關失守的教訓,以炮火不斷覆蓋攻擊坑道作業的解放軍部隊,同時出動飛機日夜轟炸我軍營地,同時還派出了30旅出城反擊我軍攻城部隊,再國民黨軍立體攻擊下,大部分坑道被毀。

5月15日,第8縱隊完成的兩條破城坑道未被敵人發現,徐帥拍板決定在18日發起總攻。但到了5月16日,指揮所發現坑道有被破壞的危險,徐帥當即決定將總攻時間提前到17日19時30分,部隊連夜裝炸藥,一條坑道裝入6200公斤黑色炸藥,另一條坑道裝入3000公斤黃色炸藥。

鑑於炸藥安置時間的提前,徐帥再次將總攻時間提前半小時,於7時引爆坑道內的炸藥,臨汾城牆被炸出兩個大缺口。8縱23旅迅速向北挺近,佔領了城東北角,24旅控制了東城門樓,13縱隨後也突進城內,第二梯隊的部隊也隨之投入戰鬥,各部按照戰前部署,直插縱深,對敵分割包圍,至17日24時全殲守軍,臨汾解放,戰役遂告結束。

臨汾戰役歷時72天,人民解放軍以傷亡1.5萬人的代價全殲敵軍2.5萬人,拔除了晉南地區國民黨最後一個堅城,使太嶽和呂梁解放區連成一片,同時通過72天的對敵,我軍的新兵迅速成為有極強戰鬥力的老兵,這也是臨汾戰役最大的收穫。

臨汾戰役因何而勝?

在一定意義上。「臨汾戰役」是我軍第一次取得攻堅戰的勝利,而當時徐帥率領的部隊中,絕大部分是新兵組成,而且沒有飛機大炮等重型攻城武器使用,所以說能取得臨汾戰役的勝利,徐帥的臨陣指揮是最大的因素。具體來說,此戰勝利的原因是:

一、徐帥獨創了坑道爆破作為攻堅的手段,這是臨汾戰役能夠取勝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戰前徐帥就根據守軍依堅城固守和我軍缺少重火器的情況,制定出坑道爆破、火力急襲和兵力突擊相結合,以坑道爆破為主要手段的作戰方針。戰役實施過程中,參戰部隊進一步加深了對坑道爆破重要性的認識。由於敵軍的頑固反抗,使得攻城部隊所用炸藥之多、土工作業量之大、坑道爆破之複雜都是空前的。面對重重困難,徐帥集中群眾智慧,解決了作業中的各種困難,最終成功實施了爆破,一舉打開突破口,為攻城勝利奠定基礎。這次的實踐證明,在攻城器械缺乏的情況下,攻取固守待援的堅城,採取坑道爆破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作戰手段。

有針對性的開展了戰場練兵活動,提高了部隊的作戰能力。

我軍在戰前雖然人數上佔了優勢,但這種優勢表現的並不明顯,主要是新兵較多,戰技戰術均不熟練,更是缺乏攻堅作戰的經驗。鑑於此情況,徐帥在戰場上開展了練兵活動,尤其突出強調了土工作業和爆破。戰役過程中,更是著重解決可火力、爆破、突擊相結合的問題。通過訓練和結合實戰,使部隊的技戰水平,特別是攻堅作戰能力有了顯著提高。這也為後來的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堅定信心,增強戰鬥意志力。

我軍優勢在於「運動戰」而非「攻堅戰」,故而在戰場剛開始有所損失,遭受挫折時,便想推翻原有的戰略部署。對於此,徐帥親自開了會,將各級指戰員的工作做通,要求他們轉變思想,堅定信心,培養攻堅能力。徐帥說:「當你最困難之時,也是敵人最困難的時候,誰更能堅持,誰就能取得勝利。」正是這樣的指導思想,統一了指戰員們對攻堅戰上的認識,從而全軍一心,以無比頑強的意志力終於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

結語

後來徐帥對此戰用九個字評價了這個戰役,那就是「傷亡大、勝利大、鍛鍊大」。此戰歷時72天,在徐帥的指揮下,我軍以傷亡1.5萬人的重大代價全殲國民黨軍2.5萬餘人,在沒有重型攻堅武器的情況下,徐帥的「無炮攻堅」戰術是取得了巨大成功。戰後毛主席對此戰作出了高度評價,稱:「取得攻堅城經驗,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大勝利」,中央軍委也對第8縱隊23旅授予了「臨汾旅」的光榮稱號。

參考資料:《軍事史林》、《臨汾旅》、《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等

相關焦點

  • 《植物大戰殭屍》無盡模式減速無炮陣容介紹 無盡模式減速無炮陣容...
    導 讀 植物大戰殭屍無盡模式減速無炮陣容詳解 植物大戰殭屍無盡模式已經被玩家開發出多種陣容,下面給大家推薦一個減速無炮陣容
  •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63軍全殲英軍王牌格羅斯特營,180師遭遇嚴重損失
    第63軍第187師在攻佔江南要點紺嶽山、全殲守敵1個連後,師首長隨即調整部署,增強穿插力量,前後夾擊,圍殲雪馬裡之敵。令第561團經紺嶽山向敵後穿插,切斷雪馬裡之敵退路,阻敵增援,令第559團3營從雪馬裡西側向敵縱深推進,割斷雪馬裡之敵與西面敵軍的聯繫,令師二梯隊第560團投入戰鬥,攻殲雪馬裡之敵。
  • 72小時內消滅敵軍?智庫女學者:美軍有能力擊毀中方船隻
    據悉,該篇文章的標題是「如何阻止在亞洲爆發戰爭」。而這篇文章是一位智庫女學者的著作,其在內容中揚言「現如今的美軍擁有強大的作戰能力,能夠擊毀掉所有的中方船隻,並在72小時內消滅掉所有敵軍」。而這位智庫女學者便是米歇爾弗盧努瓦,這究竟是一位什麼樣的女人呢?
  • 志願軍一個連為搶衣服突然襲擊,佔領美軍指揮所,全殲敵軍三千多
    就當時來看,第9兵團對柳潭裡和下碣隅裡戰況的關注要遠高於新興裡,因為情況顯示新興裡敵軍太少,志願軍有絕對的優勢。詹大南指揮作戰有個特點,那就是再小的戰役都必須用十分的準備,而且他強調指令性指揮,也就是只給部隊下達原則性的任務目標,具體的手段由部隊自己根據情況定,這就極大地提高了部隊的主觀能動性。詹大南對部隊提出了三條要求,也可以說是三大戰法。
  • 整編74師有三團一營未上孟良崮,究竟算不算被全殲?三個硬性指標
    關於90%這個量化標準,出自百度百科關於「全殲」的詞語解釋,即指「敵軍全部或90%以上被殲滅」的意思。孟良崮戰役華野共斃傷俘敵32676人(斃傷13000餘人),其中包括了順帶消滅的整編第83師的一個團,按該團2000人左右計算,實際消滅整74師的兵力數字應為30600餘人。
  • 三年解放戰爭,敵軍自損807萬人,我軍一個師都消滅不了,為何?
    天,以我軍付出4500餘人的較小傷亡代價,一戰換取殲敵3.3萬餘人,解放海南的大捷,敵軍反動政府雪崩式潰敗,最終只能被迫跨海南下,困守寶島臺灣一隅而不得出。但解放戰爭打了3年,敵軍在具備兵力和武器裝備壓倒性優勢的前提下,卻經常被我軍抓住戰機,整軍乃至整個兵團被切割,後圍而殲之,只要戰敗,必然損失數萬人,而敵軍在短短3年時間自損807萬人·······卻連我軍一個整師規模的部隊也殲滅不了,要知道南京政府的國民革命軍,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是在血與火的戰場上歷練過,證明過自己的,可為何在解放戰爭時期,卻連連戰敗,一潰千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被全殲,蔣軍為何不敢上前救援?
    而為人所疑惑的卻是,在74師被全殲之後,包圍圈外面涉及的40萬蔣軍卻遲遲未靠近,雖然天天叫囂著要與主力軍決一死戰,卻是一直按兵不動,即使是外圍的6縱,他們也一分未動。一直想壓迫華東野戰主力的蔣軍,卻遲遲並未與華東野戰軍的主力軍進行決戰,這裡面的原因值得深思。
  • 紅二,紅四方面軍總指揮是賀老總與徐帥,而一方面軍總指揮又是誰
    賀老總在紅二方面軍成立後,為了紅軍主力轉移,紅二方面軍擔任前線先鋒,率先踏上長徵之路,並且多次粉碎敵人的圍追堵截,成為紅軍三個方面軍,在長徵途中,唯一損失並不是很大的一個方面軍。而在行軍打仗方面,都是由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帥與政委陳昌浩負責,這兩人算是張國燾的左膀右臂。沒有他們,紅四方面軍也不可能多次粉碎敵人的反圍剿。
  • 整編74師被華野全殲後,粟裕率四個縱隊打國軍這個師,卻損失慘重
    1946年張逢集大戰時,中野集中三個縱隊打整編11師的一個團,不但沒有將其全殲,反而損失慘重。 整編74師被華野全殲之後,這支部隊動作更加謹慎了。
  • 戰爭中「全殲」的意思,有時候也並非是指將敵人全部殺死
    學點基本軍語很重要,對於理解戰爭成果有幫助,比如「全殲」二字。軍語中沒有全殲的注釋,有效替代它的是殲滅二字。殲能獨立成詞,意思是以武力消滅敵人。消滅了多少?在軍史中常有概語來量化,比如一部、大部,數萬,全部消滅即為全殲。
  • 解放戰爭時,徐帥是聶帥的副手,為什麼他在十大元帥中排聶帥之前
    這本來沒有什麼,有疑問的是,在解放戰爭時期,徐帥曾經擔任過聶帥的副手,可是在授銜的時候,徐帥排在了聶帥之前。這不質疑,而是想要弄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其實徐帥當時排在聶帥之前,也符合實際。在弄清楚這件事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徐向前元帥給聶榮臻元帥當副手的這件事,這主要說的解放戰爭的事情。
  • 漢軍漠北戰匈奴,霍去病取代衛青對陣匈奴單于,能不能全殲對手?
    衛青有機會全殲匈奴主力, 但是追單于去了 沒有全殲敵軍 讓匈奴保留了有生力量。霍去病面對匈奴單于會不會更好?今天我們就來假設一下,霍去病有沒有吃掉匈奴單于的能力呢?漢武帝對這一戰的部署,是以霍去病為主。霍去病獨自統一指揮五萬最精銳的騎兵,去攻打在東方祭天的單于。衛青率領霍去病挑剩下的五萬騎兵,去掃蕩單于王庭。
  • 亮劍:李雲龍全殲山本特工隊,楚雲飛功不可沒,他幫了李雲龍三次
    在他的精心策劃和內奸的配合之下,山本特工隊成功的偷襲了李雲龍的團部,並且抓了李雲龍的妻子楊秀芹,這樣深入又成功的行動讓各方都感受到了威脅,於是在李雲龍和楚雲飛的配合下,山本特工隊被全殲在了平安城,而李雲龍之所以能全殲特工隊,要感謝楚雲飛幫了他三次忙。
  • 行百裡者半九十 剩下的50天看新沂市「百日攻堅」如何「定向挖潛」
    行百裡者半九十 剩下的50天看新沂市「百日攻堅」如何「定向挖潛」 2020-11-13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放戰爭中,參戰兵力最多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敵我損失最大的阻擊戰
    蔣介石接連幾天向邱清泉等人發報,稱「黨國存亡,在此一舉,吾弟應發揚黃埔精神,為國家盡忠,為民族盡孝,不惜一切犧牲,將當面之敵擊潰,以解黃兵團之圍。」 14日,敵軍東進兵團的攻擊遭到我軍頑強地阻擊,戰鬥最慘烈的要數孫莊和鄧家樓。
  • 陽山2019年貧困戶退出率98.09%,如何做到的?
    陽山2019年貧困戶退出率98.09%,如何做到的?陽山作為省級貧困縣,脫貧攻堅任務較重,2019年底,全縣有省定貧困村55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070戶18981人。近年來,該縣精準施策、精準發力,全縣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
  •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模範戰例:2個營攻堅2個營浴血奮戰全殲頑敵
    高原作戰自然環境惡劣,突發情況甚多。為了對付印軍地堡群,部隊準備了炸藥包、爆破筒、40火箭筒、火焰噴射器和手榴彈等多種攻堅火器,並設計了不同情況下的炸碉堡方法;為了做好連續作戰出現斷糧的準備,組織人員認真調查了戰區的各種植物,使部隊弄清了哪些野菜、野果可以吃,哪些植物可以作為臨時食物;為進一步掌握地形、敵情,還組織了班長以上骨幹秘密抵近印軍陣地進行偵察,並就地開展軍事民主,研究打法。
  • 孟良崮全殲74師,解放軍以弱勝強,他說:第二個沒想到的就是我
    還記得上世紀一部家喻戶曉的電影《紅日》,這是一部真實再現解放軍經過艱苦奮戰,全殲了敵軍嫡系五大主力軍之一,74師的孟良崮戰役的經過。在此戰勝利後一年,毛主席曾經問一位將領:當年你們在孟良崮迅猛地消滅了74師,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有兩個人沒想到,一個是老蔣,第二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