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這個村的村民思想好!主動出讓1米修公路

2021-01-08 騰訊網

新化: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梅山蠻」歸化後置縣。取「新近歸化」之意。新化縣在周時為荊州之域,春秋時屬戰國楚地,秦時屬長沙郡,漢時屬長沙王國益陽縣。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梅山蠻」歸化後置縣。取「王化之新地」之意,隸屬邵州。南宋寶慶元年改邵州為寶慶府,新化屬寶慶府。元時屬寶慶路,行政長官稱縣尹。明清時屬寶慶府,行政長官稱知縣。辛亥革命後,民國三年至十年(1914-1921)屬湘江道,民國二十七年至三十八年(1938-1949)屬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行政長官稱縣知事或縣長。1949年10月21日成立新化縣人民政府,屬邵陽專區,行政長官稱縣長。1977年10月屬漣源地區。1982年6月漣源地區更名為婁底地區,屬婁底地區。從1999年7月後,婁底地區改為婁底市,新化屬婁底市

(三塘群工辦書記遊新華和老屋村村支書伍錫雄調度村支兩委成員)

(熱心村民配合村支書伍錫雄丈量出讓地坪寬度)

(村支兩委成員清理路邊雜物)

「路面拓寬了,村民出行更加方便了。」11月9日,新化縣孟公鎮老屋村趙家山路村民主動讓出前坪1米土地修路,在當地傳為佳話。

老屋村趙家山路是S225線和大熊山連接線必須穿插而過的交通要道,隨著大熊山連接線和婁懷高速的修通,極大地緩解了孟公鎮主街道的交通擁堵狀況。但也加重了趙家山路的負荷,原因是該路段舊路只有4.5米寬,面對車流量的增多,已無法保持來往車輛的正常通行,尤其是遇到貨車或者客車會車,極易造成交通擁堵,嚴重影響居民正常出行。

唯一的辦法就是拓寬路面。然而,拓寬路面本就是一項大工程,道路兩旁集中分布著村民的住宅,並且村民大部分修建了混凝土前坪甚至做了護欄,擴寬路面的土地從哪裡來?居住在公路沿線村民了解此事後,均表示,「修路不是修誰一個人的路,是修整個老屋村乃至全鎮、全縣的發展路、幸福路、財富路。」這些村民都自願讓出了一米多寬的地面用來拓寬路基路面。並且,在孟公鎮三塘群工辦書記遊新華和村支書伍錫雄的組織下,大家積極配合,分成三個應急小組在沿線疏導交通,藉助鐵鍬、鏟子、釘耙等用具,清理路邊的雜物,並用捲尺量好寬度,再用油漆劃好記號,方便後期切割機、挖掘機、鑽孔機等機械工作

據悉,解決交通問題只是改善老屋村民生條件的一部分,下階段,老屋村還計劃沿著石溪河河道建設一條3.5米寬的風光帶,連同沙洲、龍溪等村一直延伸到龍溪水庫,在豐富村民業餘生活的同時,助力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新孟公。(卿躍飛 奉志敏)

相關焦點

  • 中國最不可思議的鄉村公路,修建於在懸崖上,4400米修了10年
    中國最不可思議的鄉村公路,修建於在懸崖上,4400米修了10年我們經常會在電視節目上看到各種各樣自己的山路,而在我國也存在著一條這樣的公路,也被稱為中國最不可思議的鄉村公路,在湖北施恩雙木公路扯根坡路段,全長4.4公裡,將近800米,海拔落差的公路盤山而上,所以這條公路也被當地人稱為壁掛公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阿布洛哈村——通了村公路 走上致富路
    村裡到最近的烏依鄉,要沿著不足1米寬的小路,爬上高差近2000米、70多度的陡崖,稍不小心,就有滑下山崖的風險。身體強壯的成年人, 出去一趟也要走4個小時。建村57年,許多村民都不曾走出大山。「買支牙膏得爬懸崖走上整整一天。」「出去賣羊,得把羊綁在腰上,手腳並用拽著繩索溜過河。」這是幾年前,村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 黃梅老鋪村:村民議事「搶話筒」
    從2002年返鄉擔任黨支部書記以來,陳燎原一直堅持在老鋪村開展村民民主議事,把涉及全村發展和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要事拿出來議一議,既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又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最終形成科學決策。好消息傳來,議事會上「搶話筒」「11組的通組公路改造,既解決村民出行難問題,又為將來旅遊開發打基礎。」陳燎原打開話題。
  • 我的扶貧故事丨李尚友:村民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
    據桐梓縣人民政府網消息:1月7日,桐梓縣人民政府網發布《我的扶貧故事丨李尚友:村民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內容如下:我叫李尚友,今年53歲,2018年11月起,擔任堯龍山鎮箭頭村村支書。箭頭村地處堯龍山腳下,屬高山峽谷地貌,全村9個村民組,618戶248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9戶125人。村民以外出務工為生,常年在外打工村民在1000人以上,在家的村民以傳統種植、養殖為主。地處大山中的村寨,要想脫貧,得先把公路修繕好。在脫貧攻堅中,我與鎮村幹部和村民一起,早出晚歸揮汗修公路。
  • 兩戶村民有過節,路面三米變兩米,其他村民受影響:我們惹不起
    最近,唐山市玉田縣南會村部分村民說,去年村裡硬化街道路面,統一的標準是3米寬,可是有十多米路面硬化成了2米寬,由於正好在一個路口,3米變2米,路面硬化後反而給他們的出行帶來了不便。村民說,這條路硬化路面的整體寬度是3米,唯獨這裡的十多米只硬化了2米多一點。究其原因,主要是路兩側的兩戶村民有矛盾。村民說,矛盾的焦點是,南北兩戶村民都不想讓硬化的路面靠近自己的宅基地。那麼事實究竟怎樣呢?
  • 浠水農村公路去年修了545公裡,今年再修592公裡!
    去年,浠水「四好農村路」修了545公裡,今年計劃修592公裡。這項工作做的怎麼樣?省裡專門派了工作組來考核和驗收。鄉村四月,鳥語花香,春風拂面。   17日至18日,省交通運輸廳全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考核驗收小組來浠水考核該縣創建工作。
  • ...僅僅是讓村民們脫貧丨玉屏自治縣皂角坪街道鐵家溪村第一書記劉華
    2017年8月,我主動申請到脫貧攻堅一線工作,來到了這個美麗村子擔任第一書記,吃住在村裡,一幹就是近4年。但對於鐵家溪這個人均耕地面積僅有0.73畝的村來說,不管是修建組組通,還是改造人居環境都需要佔用村民田土或者犧牲掉一些村民的利益。而這些對於普通村民家來說,這都是養家餬口的碗,多少會有村民不樂意。「嬢嬢,這個路修通了你上街也方便,兒子們開車回來看你也方便。」「叔叔,你這個棚搭建的不牢固,如果不拆遇到颳風了就危險了。」
  • 重慶巫溪18道拐「Z」字公路成網紅:「夾」在兩座大山中間 453米花...
    這條路的修建和修通,還點燃了村民致富的激情。守住「金山」受窮 好的山貨出山難「視頻中的公路我們叫它『令牌石』公路,你看那兩座山外形就像兩塊令牌一樣,外立面就像用刀切的一樣陡。」這裡海拔在1000米以上,土地雖然零碎,但土壤肥沃,很適合發展中藥材、烤菸等。2009年,大河鄉場鎮上的李正權在田坪承包了100餘畝地,種植烤菸。由於交通制約,烤菸的煤炭全靠人背,把煙烤好後又要靠人力背下來,原本賺錢的買賣也虧了本。
  • 村民事 村民定 村民辦 綏陽縣寬闊鎮寬闊社區:村民自治轉觀念興產業
    農作物低產低效、生產方式傳統粗放、群眾收入單一微薄;單品不上規模、銷售渠道短而窄,農產品賣不出好價錢;因發展產業觀念不一,群眾糾紛不斷……地處綏陽縣北部山區的寬闊鎮寬闊社區,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山區農村產業發展的種種「舊疾」在當地都有體現。     鄉村發展,村民自治是強勁動力。
  • 【扶貧故事】鄒繼雲: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帶著村民一起奔小康
    紮根農村,心繫群眾,修公路、建水池、興產業...在同奔小康路上,有不少事跡讓人點讚。
  • 500來戶村民從事藤籃編織,每年增加一萬多收入,村民很樂呵!
    每隔兩天,一輛輛貨車就會前往尚卿鄉周邊各個偏遠的村落裡回收這些已經編制好的藤籃,順便給村民們送上新材料。加工材料送貨上門,首先得益於公路先修到了村民家門口。陳老伯自豪地說,不僅泥巴路變水泥路,他們村子裡的通村公路還是雙車道的。
  • 九龍坡這條路終於通了,村民致富有了盼頭!
    過去陶家鎮友愛村18社沒有通往鎮上的公路,是友愛村百姓誰提誰鬧心的事。近日,一條長1.2公裡、寬4.5米的砂石道路投用,讓友愛村百姓美了視線,暖了人心。今年80歲的朱崇禮說,「這幾年,看著旁邊的村子都通了路,路還越修越好,我們村民心裡越發難受。」  ▲友愛村18社通往陶家鎮公路,全長1.2公裡過去,從村裡到陶家鎮上,路太遠,運貨車無法到村裡,村民步行將南瓜、洋芋等運到鎮上,還是靠肩挑背扛。
  • 一條路帶旺一個村
    本報記者 諶貽照 通訊員 吳練勳8年前,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高秀村的村民每到收穫紅薯的季節就會犯愁,沒人上門收購,地裡的紅薯賣不出去。如今,村裡修通6.5米寬的水泥公路,古老的傳統村落吸引來了遊客,紅薯成鄉村振興的「金鑰匙」。
  • 從江縣真由村:村裡來了兩位姓吳的好幹部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彭典)「村裡先後來了兩位姓『吳』的駐村幹部,無論是以前的老吳,還是現在的小吳,都是我們的好幹部!」1月12日,黔東南州從江縣加勉鄉真由村村支書潘曉術接受記者採訪時感慨地說道。潘曉術口中的老吳是吳秀實,貴州省交通運輸廳系統2016年選派到真由村脫貧攻堅隊員。
  • 鄉村公路為什麼不稍微修寬一點?
    關於鄉村公路的標準是這樣的:(1)鄉鎮路面寬度不小於5.5米(2)村級路面寬度不小於4.5米農首先要有自己村委的物資和人力,要有村委人員反應的建議,多方面因素的,村道路建設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籌建的,資金實力參差不齊。很傳統的一種辦法是「三點式」,即上級政府撥一點,村集體出一點,村民籌集一點。但由於受各村人口多少,經濟能力大小,以及村道長短等各種因素影響,資金不足是非常常見的事。為了修建好村道,村民已經竭盡所能,能夠將水+泥的道路修建成真正的水泥路,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只能儘量的修寬點,哪裡顧得上考慮大小。
  • 這個農業大省被稱為「基建狂魔」,如今全新農業技術在聯合國得獎
    1978年,湖南公路裡程僅59500公裡,2018年卻達到239700公裡,40年增長4倍。如今,湖南已形成以「六縱六橫」高速公路為骨架、國省道為幹線、縣鄉道為脈絡的公路網絡。如此成績,來得並不容易。湖南隆回縣中洲村,四面環水、水外環山,宛如世外桃源。但山水賜予中洲村靈氣的同時,也隔斷它與外界的聯通,阻礙當地發展。
  • ...服務好群眾「最後一公裡」|息烽縣石硐鎮木杉村駐村第一書記...
    從石硐集鎮至木杉村約3公裡,這裡的公路由於車流量大、加之年久失修等原因導損毀嚴重,路面坑窪不平。群眾過往時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每提起這條進村路,就會引出全村群眾對村「兩委」幹部的諸多不滿。當時我就想到了要想方設法幫助解決村兩委和群眾心中這塊共同的心病。
  • 西藏措勤縣江讓鄉美朵村的「美麗傳說」:村子大變樣 村民日子美
    措勤縣江讓鄉美朵村,平均海拔4800米,是土地貧瘠的純牧業區。而現在,走進美朵村,寬闊的柏油路、錯落有致的房屋、乾淨整潔的環境映入眼帘,面貌煥然一新。說起美朵村的變化,美朵村黨支部書記貢布仁增笑得合不攏嘴。
  • 泰城這個村兩幅地塊公開出讓!
    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出讓宗地的基本情況和規劃指標要求1、項目名稱:泰安市泰山區上高街道辦事處北上高村城中村改造開發用地建設項目。二、競買人資格和要求1、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組織(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及《國有土地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文件》(以下簡稱《掛牌出讓文件》)限制的以外)均可申請參加,競買人可以單獨申請,也可以聯合申請(聯合申請競得的,地塊不做分割,土地使用權人為出讓合同的受讓方,不能按聯合競買申請人各自出資比例分割辦理不動產權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