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年間著名的「三大案件」,是如何發生的?看完就知道了

2020-12-05 方圓文史

明朝萬曆年間著名的「三大案件」,是如何發生的?看完就知道了!

在明朝萬曆年間,萬曆皇帝有意想立次子朱常洵為太子,但是卻遭到了官僚集團的反對,認為應該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萬曆皇帝爭論不過,只好以消極怠政的方式來與官僚集團做對抗,因此才出現了萬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的故事。

朱常洛出生於萬曆十年,雖然是皇長子,但從小卻不得父愛。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朱常洛是萬曆偶然臨幸一名宮女後生下的,地位很低,因此萬曆皇帝並不喜歡這個兒子。而朱常洵的母親,是萬曆皇帝寵愛的鄭妃。因此萬曆欲想立朱常洵,而不立朱常洛。

不過,自古以來皇儲的選擇是有一定規矩的,並不是想立誰就立誰,更何況明朝所遵循的是「嫡長子繼承制」。但由於萬曆皇帝的皇后沒有兒子,因此太子之位自然而然就是皇長子朱常洛的了。

但此時皇帝居然要違背這一規則,選立自己喜愛的次子朱常洵為太子,這成何體統?

於是,朝中的大臣們便開始分為了三派,一派主張遵循禮法,立朱常洛為太子;一派則刻意逢迎皇帝,緊跟皇帝的步伐;另一派則保持中立,這類人雖然不多,但卻都是一些位高權重的大臣,他們保持中立,見機行事!

既然朝中已經分為了三派,且主張立朱常洛的人比較多,萬曆皇帝雖然不肯答應,但在面對正統性時,也不可能拒絕。為此,萬曆皇帝認為只要自己將立儲的事情一直拖下去,這些人遲早會順從自己的。

但結果事與願違,萬曆皇帝並沒有等來這一天。時間久了,自己的兒子們已經被拖成了大齡男青年,再說長時間不立儲的話,於國不利,因此最後萬曆皇帝只能勉強將朱常洛立為太子。

按理說,朱常洛成為太子後,爭儲風波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但實際上並沒有,相反還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朱常洵的母親鄭妃和她的黨羽開始密謀想要扳倒太子朱常洛,從而讓自己的兒子朱常洵得以上位。

但鄭妃此舉,卻遭到正統派大臣嚴厲抵制,而就在這樣的局勢下,明朝萬曆年間著名的「三場大案」就此拉開了帷幕!

那麼這三場大案分別是什麼呢?它們對明朝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呢?我們下文接著聊!

參考文獻:《明史》、《三案始末》;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萬曆年間「馴龍」記
    張居正,明朝偉大的政治家。在明朝風雨飄搖的年代,實行改革,一改明朝萎靡的朝政,為明朝創造了新的生機。其間,他在水利方面的改革,尤其是治理黃河的故事,長期為後人所稱讚。
  •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不上朝
    對於明朝的覆滅,有很多原因。而在文史界流行著「明朝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的說法。史學家們對此也是爭論不休,各有看法。不可否認,明朝自萬曆開始便已經顯出頹敗之勢,而其中最為人所詬病的便是作為一國之君的萬曆連續幾十年不曾上朝,實為明朝「曠朝第一人」。
  • 明朝亡於萬曆?實亡於播州之役,成為壓垮帝國的一捆稻草
    平播之戰,是明朝萬曆年間平定播州土司楊應龍叛亂的一場戰爭。根據多方史料及考古實物論證,它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冷、熱兵器對抗戰,更成為明衰清興的轉折點。平播戰爭及其後果平播之戰,是明朝萬曆年間平定播州土司楊應龍叛亂的戰爭。明代保留了元朝的土司制度,任命當地少數民族的上層人物作為土官,實施地方統治。
  • 為什麼有人說明朝亡於萬曆
    明神宗萬曆皇帝帝朱翊鈞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相對於其他幾位皇帝而言,萬曆皇帝可以說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皇帝,當然,他的出名源於偷懶和怠政。萬曆帝死後24年,清軍入主中原,明朝宣告了結束。而明實亡於萬曆這個觀點在某些方面來說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萬曆年間韓戰,明朝軍隊有「黑人」士兵參軍,他們是哪裡來的
    文章引文:明朝萬曆年間,大約在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企圖入侵大明附屬國朝鮮的消息,傳到了大明朝廷,引起了巨大轟動。萬曆皇帝給予的足夠的重視。然而讓人驚奇的是,竟燃有黑人出現的明朝的軍隊中,這是怎麼回事呢!
  • 深層解密:為什麼有人說明朝亡於萬曆?明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明朝萬曆在張居正死前死後差別是特別大的。正如史學家所說,明朝只有一位政治家張居正,內修萬曆新政,考成法,一條鞭法,在萬曆十年已然成果斐然,萬曆中興。對外積極外交,西有戚繼光,東有李成梁。打倭寇,防邊疆。
  • 明朝萬曆皇帝:我都已經28年不上朝了
    不過,在歷史上, 比唐玄宗厲害的不上朝的皇帝要有很多,但是最出名的,當屬明朝萬曆皇帝。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這就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萬曆皇帝。他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 誰該為明朝滅亡負責?萬曆不背這個鍋!
    關於明朝的滅亡,最多的評價是:明亡於萬曆。就連《明史·神宗本紀》也持這種觀點,但是明朝真的是被萬曆皇帝搞垮的嗎?恐怕不是。本文就為您闡述一下我的理由:萬曆帝首先,一個朝代的崩潰往往伴隨著財政的崩潰,但是萬曆年間的財政狀況根本就沒有崩潰的樣子
  • 歷史上的萬曆皇帝鮮為人知的政治能力,情商排在明朝皇帝前三名
    萬曆十年(1582),張居正去世,由此掀開萬曆正式執掌大明王朝的序幕,此刻,明朝經濟逐漸成為當時世界經濟的主導地位,,外國傳教士紛紛來華,西學東漸之風一度吹進了萬曆的宮牆之內,甚至他已經開始使用西方的自鳴鐘,可見他的思想並非如後來所說的固守落後。
  • 萬曆統治分「三大階段」,為何說大明王朝的轉折點自萬曆而起?
    三大階段: 萬曆皇帝在位一共48年,是明朝16位皇帝在位時間最久的一個,著名歷史學家孟森在《明清史講義》中,將他在位的48年一共分成了三個階段。
  • 明朝萬曆皇帝為何在張居正身後對其家族抄家殺戮?信仰崩了!
    大明萬曆年間,這是一個極為重要,也撲朔迷離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之初,原本日薄西山的大明朝竟是陡然止住了頹勢,隱隱有了中興之兆;也同樣是在這個時代,大明朝在國勢糜爛中,最終不可逆轉的滑向了深淵。 而在這時代中,最為重要的兩個人,莫過於萬曆皇帝朱翊鈞,還有最強首輔張居正!
  • 明朝最強軍隊戚家軍,為何在萬曆二十三年被自己人殺害?
    也就是因為軍餉問題,導致戚家軍在萬曆二十三年經歷被殘酷的絞殺,從而開始逐漸走下歷史的舞臺。這到底怎麼回事呢?萬曆朝鮮戰爭萬曆中期,日本開始向明朝的附屬國朝鮮進攻,朝鮮不敵日本,向明朝求援,於是展開了為期六年的「萬曆朝鮮戰爭」。
  • 明朝末期,京城出現一隻40斤的大公雞,官員看後感慨:明朝要亡了
    此亦能說明為什麼發生災禍後,包括漢武帝、宋理宗等人,皆以己有罪,自以為罪過。談到明廷滅亡的原因,無非有三點,第一,一是關內農民起義,二是萬曆皇帝時期開始的,幾十年間兩朝之間連綿不絕的戰爭,三是崇禎時期的失誤指揮。但也有人記載了崇禎時期的一些奇事。
  • 明明是島國,動員的兵力竟比明朝多?萬曆朝鮮戰爭豐臣秀吉這樣說
    編者按:萬曆朝鮮戰爭,朝鮮稱壬辰倭亂,日本稱文祿慶長之役,是明代中後期著名的萬曆三大徵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這場戰爭中,日軍的數量一直多於明軍。第一次日軍有15萬-20萬之間,第二次日軍也有十幾萬。但兩次明軍都不超過10萬。
  • 萬曆朝鮮戰爭誰贏了?明朝、朝鮮、日本都是輸家
    朝鮮是明朝最重要的藩屬國,而且日軍進入朝鮮的最終目標是妄圖入侵明朝。因此明朝內部在經過一番討論後決定馳援朝鮮。萬曆朝鮮戰爭共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發生在1592年4月至1593年7月。明朝將領李如松率軍在平壤重創日軍,並收復了平壤城。但此後在漢城附近的碧蹄館之戰中又被日軍擊敗。
  • 萬曆二十三年,明朝最強軍隊戚家軍為何被殘酷剿殺?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還真發生過一次「薊州兵變」,可憐的原戚家軍將士,在被解除武器之後,至少數百人被屠殺。要說這件事的前因後果,還要從戚繼光說起。戚家軍,是由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所建。最後,萬曆選擇了支持兵部尚書石星等人,這件事隨即被擱置,而參加「討薪」的戚家軍將士則成了「大逆」。「南兵鼓譟罪首叛胡懷德及偽軍師李無逸等凌遲、斬首有差」,而薊鎮南兵也隨即減員一半。戚家軍討薪只是表象。表面上看,這次薊州兵變,是因為戚家軍的「討薪」引發的。實際上,卻隱藏著更深刻的原因。
  • 萬曆皇帝:「從此君王不早朝」只是片面描寫,實際上政績卓越
    清朝許多言官,就是記載評論皇帝的官員,一般都認為明朝的滅亡與萬曆有關,就因為他不上朝,那麼萬曆當真就這麼昏庸無道嗎?當然不是,雖說萬曆年間明朝滅亡,但是萬曆也不是那種不作為的君主。在他剛剛繼位的時候,也是一個一把一的好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可謂是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
  • 明朝的一個市井無賴,大膽吹牛,連萬曆皇帝和豐臣秀吉都被他騙了
    在中國明朝歷史上,有一位超級大忽悠,視軍國大事為兒戲,把大明的萬曆皇帝、日本的豐臣秀吉和朝鮮國王耍得團團轉,真是令人拍案稱奇! 在明神宗朱翊鈞執政期間,明朝有三次大規模的軍事戰爭,俗稱萬曆三大徵,分別為寧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朝鮮之役。其中的萬曆朝鮮之役,是明朝戰爭史上極為精彩、曲折的一場戰役,對當時東亞的政治、軍事格局有著深遠的影響。
  • 明末宮廷著名的「梃擊」「紅丸」「移宮」三大案
    明朝立儲的原則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到了明神宗時期,神宗的嫡妻王皇后無子。萬曆十年(1582),宮女王氏為神宗生下庶長子朱常洛;萬曆十四年(1586),神宗最寵愛的鄭貴妃為其生下庶次子朱常洵。在立長還是立愛的問題上,明神宗和朝臣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鬥爭,從萬曆十四年(1586)鬧到二十九年(1601),朱常洛已經二十歲,才被冊立為太子,朱常洵也被封為福王。
  • 專家從萬曆皇帝屍體中提取一種成分,揭示出萬曆30年不上朝的真相
    說到明朝歷史,萬曆皇帝一定要說。因為此君不僅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他一生在位48年,而且他還是中國歷史上最叫人無法理解的一位皇帝。萬曆前期,在張居正的輔佐下,上演了「盛世」局面,可是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皇帝似乎想變了一個人一樣。張居正明明對大明王朝有功,挽救了大明王朝,但他卻將張居正身敗名裂,開棺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