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有故事:尋味周家口 記憶中的老城味道

2020-12-14 三川映象

映象網訊(記者 金江濤 實習生 丁陽光)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每座城都有自己的「小城故事」。周口,古稱「周家口」,沙河、潁河、賈魯河三川交匯之地。周口每一個街頭巷尾,都蘊藏著「周家口」歷史過往的點點滴滴。

周口,不單單是羲皇故都、老子故裡,還有很多精彩紛呈的「周口故事」,背後更蘊含著人文歷史、風土人情等方面的「周口元素」。那麼,周口到底是座什麼樣的城市,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記者探尋過往的歷史煙雲,穿過周口的大街小巷,希冀用筆鋒描繪、還原一個生動鮮活的「周家口」。

尋味周家口 一種味道即是一種人生

河流是一座城市的幸運。沙河、潁河、賈魯河三川交匯,在周家渡口處沉澱出歷史精華,不僅造就了周家口的「一城繁華」,也給一代代周口人留下了很多「老城味道」。

若從城區古老的「周家渡口」暢遊,沿著三川之一的沙河往上遊走,約五十公裡處就能來到曾經的逍遙古渡口,也能在這裡找尋到周口一種傳承八百餘年的特色美食——胡辣湯。

遙想當年,古渡口南來北往的船民上岸後最饞的也是這碗胡辣湯,誘人的香料、濃鬱的骨湯,鼻尖一聞就能感受到胡辣湯的美味,人們也帶著這碗胡辣湯從渡口出發駛向遠方。它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周口人的味蕾,更拴住了周口遊子的鄉愁,能讓人憶起了家鄉的味道,也賦予了新的生命力。

「周口特色「胡辣湯

一碗胡辣湯,湯汁濃鬱、韻味悠長,真正讓人品嘗到了時間的味道。它起源於北宋年間,傳承了800多年,早已是聞名全國的「中華名小吃」。《舌尖上的中國》曾到這裡取材,作為逍遙胡辣湯的發源地「河南胡辣湯之鄉」,周口逍遙鎮也因這碗湯在全國聲名遠揚,如今又成為周口地方特色「新名片」。

除了在全國「開枝散葉」的胡辣湯,老周口人喜歡的還有牛肉燒餅等美食。好的燒餅外焦裡頭嫩、筋道牛肉新鮮有嚼勁,要說,周口人實在太愛牛肉,要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牛肉品牌。

周家口醬牛肉「始於明,盛於清,香天下

當然,要說最受歡迎的,還要屬還原老周口八景四珍之一的「周家口牛肉」。歷史上,周家口醬牛肉「始於明,盛於清,香天下」,曾一度為清廷御用牛肉。為了還原它的原始風味,一群熱愛牛肉的人遍閱了老周口特產美食傳記古籍,挖掘出「周家口牛肉」的百年獨傳配方及古老製作工藝。後經多次配方試驗「三洗六醃九煨」,按照現代化科技生產,才將這一「有文化價值、有歷史沉澱、有工藝傳承」的珍饈美食重新帶回周口人的視野和餐桌。

周家口牛肉的傳承與創新

周家口牛肉無湯無油,吃起來很緊實,加上所蘊藏的歷史文化底蘊,已成為周口人走親訪友的主要選擇,也是餐桌、旅遊、饋贈親友的高檔牛肉。

據傳,老周口人的飲食習慣很多和周口漕運等傳統歷史息息相關。往上溯源,周家口古老渡口上店鋪鱗次櫛比、商船南來北往,瀰漫在空氣中的大多是肉香、飯香。除此之外,古老的「牲口市」上牛馬騾羊等交易繁盛,也給周口老城奠定了豐裕的食材資源。

一種味道即在品味一種人生,胡辣湯的麻辣適宜像極了人生的苦辣,周家口牛肉的緊實口感及創新傳承更代表著周口人百折不撓的勇氣,各自的獨特風味都蘊含著不同人生哲理。如今這些已是百姓餐桌上的常見食材,走入周口的千家萬戶。

老城有記憶 是街頭巷尾的「煙火氣」

「採訪下,你對周口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那必須要數文化和美食,文化要屬三川匯聚、沙潁河畔、耀眼奪目……」

「簡要點、說人話。」

「好吃的、好玩的……」

以上源於記者和本地人小周閒暇的戲謔之言。在小周看來,若有外人來周第一次介紹周口自然要往「高大上」方面靠攏,著重講述周口作為三川交匯之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不過私底下,對於自稱「吃貨」的一介俗人來講,小周接地氣的言語更能反映當地人的真實念頭。對小周來說,周口的老城味道,好吃的必須放到首位,這就是老周口的「煙火氣」。

「沙潁河北岸關帝廟附近的人和街、二板橋,南岸的界牌街、大十字街等老街口絕對算是個『吃貨天堂』,人和街上做了四十年的老式蜜汁元宵,還有傳承自清代的關德功燒雞,二板橋岸邊西側有一家特色傳承小吃頂碗糕……」「吃貨」小周說起老城好吃的,眼睛裡都放著光,似乎下一刻就要流口水。

傳統美食頂碗糕

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煙火,有煙火的地方就有「吃貨」,人間有煙火,吃貨有人生。在吃貨們看來,周口古老的記憶、地道的美食其實就隱藏在大街小巷處,因為那裡有最樸實的「煙火氣」。

「頂糕誒……」隨著一陣吆喝聲,河西二板橋的劉記頂碗糕熱氣騰騰的畫面映入眼帘。遠望下,米粉透著光澤,點綴著頂端的紅糖,清香味撲鼻,最能勾起老周口人記憶中的味道。

據經營者劉師傅介紹,頂碗糕是在特製容器裡加入原料、輔料,上面撒上一層米麵,用銅勺覆蓋上一層玫瑰紅糖粉,再放在滾水瓶口利用熱蒸汽,圓圓的頂碗糕就製成了,如今這項美食傳承到自家已有三代人了。

頂碗糕

「我家的燒雞也好吃得很,口味那是一絕。」傍晚的人和街,關師傅的手推車正停靠街角一隅,前來買燒雞的顧客絡繹不絕。採訪時,大家紛紛表示,關記燒雞不管熱涼只需提著雞腿一抖,骨肉即可分離,風味十分獨特。據傳,關德功燒雞又稱「關記燒雞」,始於清光緒年間,距今已有百年歷史,與道口燒雞、孔集燒雞齊稱「河南三大名燒雞」。

五一路上胡記米酒混合著溏心雞蛋沁出的馨香、光榮路上傳承了三代的祖傳羊肉湯、西大街飄香了近四十年的師高滷肉……周口老城的記憶大多是圍繞著關帝廟附近、大十字街、西大街等老街展開的,無論是熙攘往來的早市,還是夜晚喧鬧的小攤,或者是節假日期間「張燈結彩」的新老街口,都瀰漫著一種人間煙火氣。

要知道,尋味周家口,不只是沿著老城的脈絡欣賞古建築的只簷片瓦、一磚一木,而是在找尋記憶中的味道。

其實,屬於周口的味道有很多種,過往漸行漸遠,但對大眾來說,追憶和懷念還有一種最質樸的表達方式——那就是吃。因為舌尖和變化的眼耳終歸不同,舌尖味蕾最能記住人的「喜怒哀樂」。頂碗糕的軟糯清香、關德功燒雞的這些傳承多年的美食也早從大街小巷走入百姓生活。

新的時代已來臨,卻不意味著傳統和文化的消亡,而是相互融合發展,一代代人默默堅持著飲食傳承,伴隨著一次次的創造與新生,傳統美食也在創新與發展中前行,古老的周口老城正和沙潁河中流淌的水一樣,乘風破浪、煥發新生。

相關焦點

  • 周口有故事:留住鄉愁 弘揚周家口農耕文化
    映象網訊(記者 金江濤 見習記者 丁陽光)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每座城都有自己的「小城故事」。周口,古稱「周家口」,沙河、潁河、賈魯河三川交匯之地。周口每一個街頭巷尾,都蘊藏著「周家口」歷史過往的點點滴滴。
  • 老城中的舊事 「記憶雜貨鋪」訴說《城事》故事
    「城事」中的舊事——記憶雜貨鋪坐落於陝西鹹陽,渭城古樸巍峨的北平街牌坊,傳承至今的老街美食,依水而居的老鹹陽人……這一點一滴的過往和曾經沁潤我們成長的味道,都已成為我們記憶細胞中不可磨滅的基因。我想,在每個人的腦海深處,都有一個角落,存放著某個人、某個地方,和他們陪伴過的一場往事、一段回不去的歲月。
  • 周口有個大喜事,這17個大項目結成了「親戚」
    9月18日上午,水之靈·周口沙潁河文化系列講座第一季暨「在河之洲」地產聯盟成立儀式在周口報業集團成功舉行,為中心城區濱水地產項目搭建起溝通交流的平臺、弘揚和傳播周口文化的陣地,推動房地產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更好地為周口發展添磚加瓦。
  • 川酒老味道|尋味記憶中的二峨!
    今天,川師兄就帶你們來擺一哈二峨的故事,一起循著歷史的足跡,尋找那一味獨屬於二峨的味道!二峨的故事在八十年代初期,二峨酒廠率先在全國酒類行業建立起電腦勾兌專家系統,修建了科研大樓和行業領先的出口酒包裝車間,成為全國酒類行業的先進典型。
  • 這家雞煲,銀川人記憶中的老味道
    可惜這個味道在後來慢慢淡出視野。而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再一次在街頭看到這個招牌的時候,除了欣喜,更多還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對啊,還有什麼比這一口老味道「重出江湖」更「治癒」這個寒冷冬天的呢?慶豐街五裡宜居小區東門——新廣州黎師傅雞煲五裡宜居店!這是我們今次探店的主角,銀川人記憶中的老味道,或者說銀川人想起雞煲能有回憶共鳴的一家店了吧。
  • 老街裡的古早味、舊市場的煙火氣……街頭巷尾,尋覓老廈門的味道
    身處老城區裡的菜市場一間間寫滿歷史的老店或許能夠打開你的味蕾記憶街頭巷尾藏著的全是「正港」的廈門味本期,帶你續徜徉街巷尋覓老廈門的味道老街古早味覓食行走短短不足千米的道路總是像有說不完的歷史和故事要向人們娓娓道來當年繁華的商業區現已漸漸滄桑卻記錄了城市的浮沉與變化這裡隨處可見一些老店
  • 中國味道,尋味正宗——新華社快看《味道》帶您品味經典
    新華社快看《味道》,以「中國味道,尋味正宗」為主旨,以各大菜係為線索,探尋正宗中國味道。節目一經上線便受到了廣大網友與觀眾們的喜愛。  俗話說的好走遍神州大地,醉美多彩貴州。貴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不僅有好山、好水、美酒,還有吃了會讓人上癮的美食。為此節目組就特邀中國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前往貴州一嘗黔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菜品——酸湯魚。
  • 江西景德鎮珠山區:在城市的中心記憶老城印象
    江西景德鎮市珠山區位於昌江東岸,是一座老城,宋代御賜「景德」鎮名之前就已存在。漢代吳芮立馬珠山,鎮民冶陶;唐宋時期,雷公山、董家塢、茶葉塢一帶就有陶瓷生產作坊和窯場;半邊街、徐家街初為小街,明末徐家街、鄧家嶺、青石街已成為景德鎮商業中心。
  • 中食味道 走進新疆分公司屬地奇臺縣 優選西域好食材好味道
    中食味道 走進新疆分公司屬地奇臺縣 優選西域好食材好味道建議在環境下觀看
  • 炒牛奶與機器人製作冰淇淋,尋味順德首站活動在深圳舉行
    推介現場,一邊是順德大廚手工製作傳統牛乳,一邊是千璽機器人全自動製作各式冰淇淋、現磨咖啡,既體現了對傳統美食工藝的傳承,更有現代科技帶來的餐飲進化革新,讓深圳市民驚嘆連連,享受了一場味覺和視覺的雙重盛宴。 據千璽集團現場人員介紹,這是繼11月首度亮相深圳高交會以來,時隔短短一個月,千璽機器人第二次來鵬城進行展示推介。
  • 周口師範學院校史圖片——背後的故事④
    一封跨越48年的來信編者案:校史圖片背後的故事在學校網站播發後,引起校友熱烈的反響。下面這段文字是我校首屆藝術專業的畢業生趙世貴回憶母校的一封信。 回憶起我上周口師範學院(當時叫周口師範學校)學習已經40多年過去了,40多年前的往事仍歷歷在目,記憶猶新。那是1975年,這一年是個特殊的年份。
  • 「尋味澳洲牛肉」Vlog大賽啟動
    煎牛排、番茄牛腩、牛肉乾、肥牛火鍋……2020年這個不平凡的春節,各大社交網絡平臺的「戰疫在家廚藝大賽」中,牛肉是主角之一。近年來,澳大利亞牛肉備受中國消費者青睞,澳洲牛肉的高品質也深受消費者的認同。
  • 【情迷老照片】美麗如初見 感受不曾改變的青島老城味道
    初夏,暢遊青島,以「老街裡」、「前海沿兒」為代表的老城之美千萬不要錯過。歷經歲月洗禮,精心呵護之下,眾多優秀建築與人文景觀完整保留,美麗如初見。迎賓館、中山路、匯泉灣、肥城路、魯迅公園、水族館,當把今天的美圖和老照片放在一起,你會發現有些東西從未改變。市民逄淑才,多年來收藏了15萬張老照片,青島新聞網將用多期篇幅和您分享,今天我們繼續感受老城味道。
  • 我的母校——周口師範學院
    周口師範學院是河南省周口市的一所普通二本,也許不是河南省排名靠前的一所學校,也許不是師範類中最好的,也許是二本中的排名較低的,但他卻是小編心裡最好的,其實相信不少人都吐槽過自己的大學吧,畢竟他和自己滿懷期待的總是有那麼一些不一樣。
  • 尋味 把中華文化的味道融入糕點的南北稻
    尋味 把中華文化的味道融入糕點的南北稻文|中國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有傳承,有堅守,傳統糕點,匠心的老味道。時間的推進中,老鋪子始終有自己堅持不變的招牌。老鋪子更多意味的是:記憶中的陪伴、不變的守候以及溫暖的微笑。老手藝:簡單的手藝裡是凝聚,凝聚著匠人們憑藉著自己智慧衍生的結晶,凝聚著平凡手藝人的精氣神,這是一筆簡單而寶貴的財富。老手藝的傳承意味著:不辭辛苦、日日夜夜卻引以為傲。
  • 珍饈美味也抵不過一碗「清湯麵」| 動畫畢設《尋味》專訪
    那份打小的味道,有著無比貼心的溫暖和一份永遠也抹不去的味蕾記憶。我們的飲食,其實也是記錄著我們生活的一本日記。一餐又一餐,我們品嘗的從來都不只是那一份味蕾的不同觸覺,也是我們所度過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每一個日常。
  • 《穿越時間的味道》挑戰手切羊肉,尋味者磨刀霍霍展示另類刀法
    由江蘇衛視、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傳統年節美食文化節目《穿越時間的味道》第四期主題是【立秋】,尋味六人組——李菲兒、張海宇、何泓姍、李子璇、何昶希、施展挑戰手切羊肉,還原最地道的老北京涮羊肉。切肉也大有講究,必須手工切薄,每片厚度均勻,刀刀斷絲,不能有連接。切好的鮮肉放在胖子中,盤子立起來也絕不會掉落,這樣涮出來的羊肉才能入口即化。  節目組特意邀請了有著"京城第一刀"之稱的北京裕德孚主刀於大師親自示範。於大師說:"要想切出可以給顧客食用水準的羊肉,沒有一兩千斤肉是練不出來的。"引得六位尋味者紛紛唏噓:太難了!
  • 走進老城,感受歷史留下的痕跡
    改造後的老城 改造後的老城印象小鎮 走進吐魯番老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千姿百態的亭臺樓閣,在太陽的照射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時不時會看到街巷庭院擺放著的盆栽花兒,散發出淡淡的芳香,讓人陶醉;九碗三行子、焚肉皮帶面、蒸油香、蓋碗茶等特色飲食,色香味俱佳,讓人饞涎欲滴;推開門看到一家老小五人坐在院中的木凳上聊敘生活的美好,時不時臉上洋溢出燦爛的笑容,窗口飄出歡快的旋律,仿佛在憧憬著美好夢想……
  • 洛陽老城美食一覽表,果然是讓人垂涎的傳統老味道
    洛陽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洛陽水席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 洛陽水席的特點是有葷有素、選料廣泛、可簡可繁、味道多樣,酸、辣、甜、鹹俱全,舒適可口。胡辣湯胡辣湯是洛陽有名風味的小吃,當地人喜歡當早餐食用。主料是精粉面、粉條、肥豬肉。
  • 「周口人講周口故事」紅色文化篇第二講:杜崗會師
    「在我黨軍隊歷史上,能被稱為『會師』的事件並不多,但1938年發生在西華的『杜崗會師』是其中之一……」2020年12月8日上午9時整,「周口人講周口故事」紅色文化篇第二講在周口市文化館群星小劇場準時開講,來自周口市直及西華縣有關單位的約60名觀眾到場聽講,本場講座採用「圖文視頻+全程直播」的方式,全方位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杜崗會師》講座,收到了良好的宣傳與教育效果。